制动旋转扶正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8339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制动旋转扶正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涉及一种油田使用的制动旋转扶正器。
【背景技术】
[0002]现今油田使用的扶正器分为滚轮扶正器和普通扶正器。其中滚轮扶正器在热采油井中使用铁轮扶正器,在长期使用时会把油管上磨一条沟槽,有时还会因为销轴断掉会把抽油泵卡死。而对于在油井中使用普通扶正器,会因为抽油杆偏磨而把扶正器的扶正套挤在油管壁上,使扶正套旋转不了,这样就会出现扶正套一边完好,另一边磨损不长时间就会将扶正套磨损坏。以上两种结构的扶正器均因结构所限,对自身和油管损坏较大,容易造成泄漏。
[0003]申请号为201210541108.X的一种扶正器包括:包括接箍、并帽、上锯齿环、扶正套、螺杆和下锯齿环,所述的接箍、并帽和上锯齿环依次固定连接,螺杆活动设置于接箍内部,螺杆上固定设有扶正套,该扶正套设置于上锯齿环和下锯齿环之间,所述的下锯齿环设置于螺杆上,并与螺杆活动连接。使用时,将扶正器的下锯齿环固定在井中,扶正器的扶正套两端有锯齿,并且能与上锯齿环和下锯齿环上的锯齿啮合,在上下冲程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扶正器与井壁之间的偏磨。该申请虽较好的解决了偏磨问题,但由其图中可看出,其扶正套上开设有利于油管内流质通过流质通道,该通道为S形,若油管内流质保持定向流动,无论流速高低,这种结构会使得扶正套始终处于同一方向旋转状态,扶正套与油管内壁虽然不会在直线位置上反复摩擦,但始终处于摩擦状态,磨损加快、加大,使用寿命较短。使用一定时间扶正套、油管内壁磨损后,扶正套与油管内壁脱离,将失去扶正作用,导致螺杆倾斜,反而加大偏磨,直至扶正套卡死在油管内。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寿命长,有效地防止偏摩,对油管磨损比较轻微,扶正套磨损也比较均匀的制动旋转扶正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动旋转扶正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接箍,在所述上、下接箍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上制动齿和下制动齿,在上、下制动齿之间的杆体上套接有上、下扶正套,所述上扶正套与上制动齿相对面上开设有配合制动的齿牙圈,所述下扶正套与下制动齿相对面上开设有配合制动的齿牙圈。
[000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油管内流质冲动扶正块带动扶正套,可防止扶正套在同一角度长时期停留摩擦,从而使得在油管里工作时它会有效地防止偏摩,对油管磨损比较轻微,扶正套磨损也比较均匀。在需要对扶正套制动时,将齿牙圈与上或下制动齿咬合,即可对扶正套制动。同时,本申请的扶正器并不是时刻保持旋转状态,只有当管内流速达到一定后,才会使得扶正套转动,降低扶正块与油管内壁的摩擦时间,延长本申请和油管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扶正套,在上、下行程过程中一扶正套定位不会旋转,另一扶正套仍保持可旋转状态,两扶正套交替旋转,进一步防止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0007]【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0008]图1是制动旋转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0009]图例:1、上接箍,2、上制动齿,3、杆体,4、齿牙圈,5、扶正块,6、下制动齿,7、下接箍,8、下扶正套,9、上扶正套。
[0010]【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如图1所示,制动旋转扶正器包括杆体3,所述杆体3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接箍1、7,在所述上、下接箍1、7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上制动齿2和下制动齿6,在上、下制动齿2、6之间的杆体3上套接有上、下扶正套9、8,所述上扶正套9与上制动齿2相对面上开设有配合制动的齿牙圈4,所述下扶正套8与下制动齿6相对面上开设有配合制动的齿牙圈4。
[0012]在扶正套8表面顺其轴向间隔均匀分布有扶正块5。
[0013]所述扶正块5由上至下分为上、中、下三段,中段为沿一空腔圆柱体轴向切割的1/3—1/5空腔圆柱体,在中段两侧连接有对称的上、下段,上段或下段为沿一空腔圆台轴向切割的1/3 — 1/5空腔圆台。
[0014]所述各扶正块5之间形成流质通道,该流质通道为外口大内口小的直通道。
[0015]使用时,当本申请放入油管后,扶正块5与油管内壁顶触。随着本申请的上下移动,当管内流质与扶正套相对速度达到一定后,在前述流质通道外口和内口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从而使得流质会冲动扶正块5,进而带动扶正套8转动,从而避免扶正块5在同一位置反复摩擦。而若相对速度较低时,在前述流质通道外口和内口间的压力差相对接近,从而扶正块5不转动,进而减少扶正块5对与油管内壁的转动摩擦时间。
[0016]在上行过程中,下扶正套8受重力和流质反作用力共同作用向下运动,直至其上齿牙圈4与下制动齿6啮合,从而将下扶正套8定位,此时上扶正套9与上制动齿2脱离,处于可旋转状态。反之在下行过程中,受油管内流质冲力向上运动,上扶正套9上的齿牙圈4与上制动齿2啮合,下扶正套8与下制动齿6脱离,处于可旋转状态。上、下扶正套8交替作用,降低同一部位的反复磨损,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上、下扶正套8上的扶正块5不会完全处于重叠位置,这样使得整体受力更均匀,即使其中一扶正块5磨损严重,或油管一处位置磨损严重,也不会发生偏磨现象。
[0017]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主权项】
1.一种制动旋转扶正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接箍,在所述上、下接箍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上制动齿和下制动齿,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制动齿之间的杆体上套接有上、下扶正套,所述上扶正套与上制动齿相对面上开设有配合制动的齿牙圈,所述下扶正套与下制动齿相对面上开设有配合制动的齿牙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旋转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在扶正套表面顺其轴向间隔均勾分布有扶正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旋转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块由上至下分为上、中、下三段,中段为沿一空腔圆柱体轴向切割的1/3 —1/5空腔圆柱体,在中段两侧连接有对称的上、下段,上段或下段为沿一空腔圆台轴向切割的1/3 —1/5空腔圆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旋转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扶正块之间形成流质通道,该流质通道为外口大内口小的直通道。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制动旋转扶正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下端分别连接上、下接箍,在所述上、下接箍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上制动齿和下制动齿,在上、下制动齿之间的杆体上套接有上、下扶正套,所述上扶正套与上制动齿相对面上开设有配合制动的齿牙圈,所述下扶正套与下制动齿相对面上开设有配合制动的齿牙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油管内流质冲动扶正块带动扶正套,可防止扶正套在同一角度长时期停留摩擦,从而使得在油管里工作时它会有效地防止偏摩,对油管磨损比较轻微,扶正套磨损也比较均匀。同时,本申请保持间隔旋转状态,进一步降低与油管内壁摩擦。
【IPC分类】E21B17-10
【公开号】CN204492692
【申请号】CN201520172923
【发明人】刘远航, 赵明明, 洪雪, 吴腾
【申请人】刘远航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