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757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阀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一般的使用者常常希望其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在使用状态下正常的发挥功能,而在非使用状态下,或是暂时不会用到的时候能够具有最小的占有体积,以方便使用者的收拾,例如充气床、充气船、游泳圈等,因为这些充气的物品于使用时必须充满空气占据极大的体积,所以使用者基本上会在用完该物品后将物品内部的气体放掉并加以收藏。另外,也由于这些物品都必须充填气体后才能使用,而将气体泄出后才能收藏,因此于充、放气的过程是越快、越简便越好。然而现有的一些充、放气马达所要求、所强调的不外乎是使马达转速越快越好,或是以更大型号规格的马达来替代,但是这往往会先反映于物品的成本上,因为一般来说效率、转速越高的马达,其价格也就会随着提高,而为何会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一般用以与马达连动的风扇形式不外乎是离心式风扇、或是轴流式风扇,因为这些风扇会于充、放气的过程中产生极大的空压,而致使带动这些风扇的马达必须以更大的力量来克服强大的空压,并使风扇转动。
因此,现有的一些充、放气装置往往在使用几秒钟后就会有发热、发烫的现象产生,况且一般的装置必须以高价位的马达来加以组装,提高了成本的支出。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阀装置,可使风扇于低空压的状态下转动,并进行充气、放气的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阀装置,可使风扇于低空压的状态下快速充、放大量的气体,节省时间。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阀装置,可以一般规格的马达就能带动风扇于低空压的状态转动,可降低设备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阀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壳体、一风扇及一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一气孔及一第二气孔,该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与该两气孔连通的气流室,该两气孔相互错开,该壳体内另设有一导流部,该导流部是与该气流室连通,且该导流部一端对应于该第一气孔、另一端对应于该第二气孔,而该气流室设有一挡片,该挡片是位于该两气孔间;
该风扇,组装于该气流室内,并介于该两气孔间,而该风扇周缘设有多数个相互平行的叶片,该各叶片围绕该风扇中心呈辐射状对称设置,而该各叶片的端部均与该气流室的内壁面保持一间距,但是靠近该挡片的叶片则是几乎与该挡片相接触;该马达,具有一转轴,并受一电力源所驱动,而该电力源则受该开关装置所控制,该马达是组装于该壳体上,以其转轴连接该风扇,使该风扇于低空压的状态下运转,并大量快速的对该充气物品充、放气。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是由互相盖合的一座体及一盖体所构成。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孔设于该盖体上,而该第二气孔则是设于该座体上。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略呈一圆筒状,该盖体则略呈一对应该座体的圆盘状,该气流室则是设置于该座体与该盖体互相盖合后的内部。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座体略靠近中央处设有一穿孔,该马达则是设置于该穿孔处,且位于该座体外侧。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部分隔出有一第一导流区及一第二导流区,第一、第二导流区均与该气流室连通,但是两者是相互间隔开来的,而该挡片则是位于该两导流区间,于该盖体与该座体盖合时,该第一气孔位于该第一导流区,而该第二气孔则是位于该第二导流区。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片略呈一朝内的弧状,而该座体除了该导流部以外的侧缘则设置成弧形周壁。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具有一轴套,该轴套为一圆柱状,且沿着轴向中心处设有一插槽,该马达的转轴插置于该插槽固定连接,使该马达带动该风扇,而由该轴套向外连接有一圆形框柱,该各叶片则是以同样间距垂直设置于该圆形框柱外周缘表面。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马达与该风扇组装完成并将该盖体盖合于该座体后,会使得该风扇的圆形框柱内几乎不与该气流室连通。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马达为一般的直流(DC)马达。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阀装置还包括有一密封上盖及一密封下盖,该密封下盖是盖合于该座体上,该密封上盖则是盖合于该盖体上,该密封下盖上设有一第三气孔,该第三气孔是与该第二气孔相连通,于该密封上盖上设有一第四气孔,该第四气孔是与该第一气孔相连通。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于该密封下盖下方周缘处套设有一软质的护套,用以进一步的保护该气阀装置。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软质护套外侧设置了多数个凸肋,用以提高碰撞的缓冲性。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是设置于该密封上盖与该盖体间,用以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包括有一旋钮、一挡板、一垫圈及两活塞,于该挡板朝向该盖体的一面设有两电源端子,该两电源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一电力源的两极,而于该盖体朝向该挡板的一面设有一组正向接触端子及一反向接触端子,每一组接触端子均是与马达电性连接,该旋钮穿过密封上盖组接于该挡板,而该垫圈位于该密封上盖及该挡板间,使该挡板不会直接与该密封上盖内面相互磨擦造成损坏,而该两活塞则是分别贴附于该挡板的两相对面,但是不会影响到两电源端子,当该挡板被该旋钮旋至对齐该第一气孔与该第四气孔时,该两活塞会分别堵住该第一气孔与该第四气孔,使气体无法流通于该两气孔。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垫圈具有气密的效果。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下盖内可容纳设置多数个电池,该各电池于使用时提供该马达电力。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各电池为充电式电池。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下盖的第三气孔上可组装一适当的打气嘴,该打气嘴适用于该充气物品。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阀装置还包括有一密封上盖及一防护周壁,该防护周壁位于该座体周缘,并围绕着该座体,该密封上盖则是盖合于该盖体上,该气阀装置是直接设置于该充气物品上。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防护周壁周缘可套设一软质的护套,用以进一步的保护该气阀装置。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气物品密接于该气阀装置壳体周缘,使一气孔位于该充气物品内部。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是设置于该盖体上,用以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包括有一旋钮、一挡板及一接点座,于该接点座设有两电源端子及两接触端子,该两电源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一电力源的两极,该两接触端子是与该马达电性连接,该旋钮是组装于该挡板相反于该盖体的一面上,而该接点座与该挡板分别位于该盖体上,该旋钮可转动该挡板,并使该挡板于该第一气孔上及其左、右位置处移动,当该挡板移动至该第一气孔上时,可将该第一气孔堵住,并使该两电源端子及该两接触端子处于不导通的状态,而当该挡板移动于该第一气孔的左、右位置处时,使该第一气孔保持畅通,并分别使该两电源端子及该两接触端子导通,而让该马达产生不同方向的转动。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点座与该挡板分别位于该盖体内、外两侧。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与该接点座是借由一连接柱穿过该盖体而将两者连接。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对应该第一气孔处设有一活塞,使该挡板移动至该第一气孔上时,能进一步的将该第一气孔堵住。
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盖体周缘设有三个控制槽,其分别对应该第一气孔及该第一气孔的两侧,而于该旋钮上设有一弹片,当该旋钮被转动至该第一气孔上或是该第一气孔的两侧时,该弹片会分别落于一控制槽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阀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壳体、一风扇、一马达及一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一气孔及一第二气孔,且内部设置有一与该两气孔连通的气流室,该两气孔相互错开,该第一、第二气孔连通于该充气物品外侧与内侧,该壳体内另设有一导流部,该导流部是与该气流室连通,且该导流部一端对应于该第一气孔,另一端对应于该第二气孔,而该气流室设有一挡片,该挡片是位于该两气孔间;该风扇,组装于该气流室内,并介于该两气孔间,而该风扇周缘设有多数个相互平行的叶片,该各叶片围绕该风扇中心辐射状对称设置,而每一叶片的端部均与该气流室的内壁面保持一间距,但是靠近该挡片的叶片则是几乎与该挡片相接触;该马达,具有一转轴,并受一电力源所驱动,该马达是组装于该壳体上,以其转轴带动该风扇的旋转;该开关装置,具有一旋钮及一挡板,旋转该旋钮控制该电力源与该马达的电性连接,同时控制该马达的转向,而于该旋钮旋至该电力源与该马达未电性连接处时,该挡板便会将该气孔堵塞,达到气密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气阀装置,其优点在于其可使风扇叶片所承受的空气压力较小、且输送的风量较大,达到快速、方便的充、放气动作,而带动该风扇的马达就可以一般便宜的马达来达成,又可降低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中某些电路配线未加以绘出。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壳体、风扇、马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中马达已经组装于壳体上。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组合图,图中部份构件以剖面的形式表现。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立体组合图,图中虚线部分为本实施例可增设一软质护套的示意,且该打气嘴下方对应有一充气物品。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风扇组装于座体内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盖体上表面的示意图,图中虚线部份表示挡板位于第一气孔处,并将第一气孔封闭。
图7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盖体上表面的示意图,图中虚线部份表示挡板顺时针旋转,而使电源端子与正向的接触端子电性连接。
图8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盖体上表面的示意图,图中虚线部份表示挡板逆时针旋转,而使电源端子与反向的接触端子电性连接。
图9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中部份构件以剖面的形式表现。
图10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开关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开关装置的组合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为本发明气阀装置20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有一壳体21、一风扇22、一马达23及一开关装置24;该壳体21是由一座体31及一盖体33所构成,该座体31略呈一圆筒状,而与盖体33互相盖合后,会于两者间形成有一气流室35,盖体33则略呈一对应座体31的圆盘状,于盖体33上贯穿有一第一气孔331,而于该座体31上则贯穿有一第二气孔311,以及于座体31略靠近中央处设有一供马达23设置的一穿孔313,盖体33与座体31盖合后的接触缘均为相互密接。
于该座体31的一处侧缘向外突出有一导流部37,该导流部37分隔出有一第一导流区371及一第二导流区373,第一、第二导流区371、373均与气流室35连通,但是两者是相互间隔开来的,并于两者间设有一挡片375,该挡片375略呈一弧状,且内面朝着该穿孔313,而座体31除了导流部37以外的侧缘315以穿孔313为圆心,形成弧形周壁,于盖体33与座体31盖合时,该第一气孔331位于第一导流区371,而该第二气孔311则是位于第二导流区373,也就是说第一、第二气孔331、311是相互错开的。
该风扇22具有一轴套220,轴套220为一圆柱状,且沿着轴向中心处设有一插槽222,而由该轴套220向外连接有一圆形框柱221,也就是说该圆形框柱221是围绕着轴套220平行设置的,于该圆形框柱221外周缘表面223以同样间隔的距离连续设置了多数个叶片225,该等叶片225均垂直于外周缘表面223,也就是说该等叶片225围绕该风扇22轴套220呈辐射状对称设置。
该马达23于本实施例中为一般的直流(DC)马达,其具有一转轴231,马达23转轴231由该穿孔313穿入气流室35,且本实施例是以两平头螺丝233于穿孔313旁锁住马达23,将马达23固定于座体31外侧,且是位于第二气孔311旁,而转轴231则凸露于气流室35内,并且穿设于该风扇22轴套220上的插槽222,使该风扇22组设于气流室35内,而风扇22的叶片225与座体31侧缘315保持有一定的间距,并没有相互接触,但是靠近挡片375的叶片225则是几乎与挡片375相接触,其作用容后说明,而值得一提的是当马达23与风扇22组装完成并将盖体33盖合于座体31后,会使得风扇22圆形框柱221内几乎不与气流室35连通,也就是盖体33与座体31的内面分别会紧邻于圆形框柱221两侧,当然不能影响到风扇22的正常转动。
另外,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一密封上盖41及一密封下盖43,两者均呈杯状,该密封下盖43盖合于座体31上设置马达23及第二气孔311的一面,而密封下盖43内尚可容纳设置多数个电池431,该等电池431于使用时电性连接于该马达23,用以供应马达23的电力,而电池431的设置方式是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当然也可不以填装电池的方式供电,而设置有插头(图未示)由外部供给马达23电源,不过填装电池的方式是较适合户外的使用;密封下盖43于底部设有一第三气孔433,该第三气孔433是直接与第二气孔311相连通,于第三气孔433上可组装一中型孔径的打气嘴435,或再连接一小型孔径的打气嘴437,使本气阀装置200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充气物品100。
再如图4虚线所绘部分,本实施例也可于密封下盖43下方周缘处套设有一软质的护套47,用以进一步的保护该气阀装置200,当然软质的护套47具有一开孔471与第二气孔311连通,软质护套47外侧以相同间距的距离连续设置了多数个凸肋473,用以提高碰撞的缓冲性,对整体再加以保护。
配合图6、7、8所示,该密封上盖41则是盖合于盖体33上设有第一气孔331的一面,于密封上盖41顶面设有一第四气孔411及一插置孔413,该第四气孔411是与第一气孔331相对齐、相连通,而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24是设置于密封上盖41与盖体33间,开关装置24包括有一旋钮241、一挡板243、一垫圈245及两活塞247,该旋钮241具有一端部呈方形的凸柱242,而该挡板243略呈一扇形,且于靠近扇形端部具有一方形孔244,于该挡板243朝向盖体33的一面设有两电源端子261,该两电源端子261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等电池431的两极,而于该盖体33朝向挡板243的一面设有一组正向接触端子263及一反向接触端子265,每一组接触端子263、265均是与马达23电性连接,但是这里所指的正、反向只是指两组接触端子263、265会分别使马达23以不同的旋转方向作动,并非是限定哪组接触端子一定会使马达23正转、或是反转。
该开关装置24于组装时是将该旋钮241的凸柱242穿过密封上盖41的插置孔413,并将垫圈245套入凸柱242,再使凸柱242穿过挡板243上的方形孔244,并使方形孔244卡制于该凸柱242上,卡制方式为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而垫圈245位于密封上盖41及挡板243间,使挡板243不会直接与密封上盖41内面相互磨擦造成损坏并可具有气密的效果,防止气体由此泄漏,而两活塞247则是分别贴附于挡板243的两相对面,但是不会影响到两电源端子261,而当挡板243被旋钮241旋至对齐第一气孔331与第四气孔411时,两活塞247会分别堵住第一气孔331与第四气孔411,使气体无法流通于两气孔331、411。
当本实施例气阀装置200欲对一充气物品100充气时,是先于该第三气孔433上组接一配合该充气物品100充气孔10的打气嘴(435或是437),再将打气嘴插入充气物品100的充气孔10,并转动旋钮241使挡板243顺时针旋转制定位,此时挡板243上的电源端子261会与正向接触端子263电性连接(如图7所示),进而驱动马达23运转,使风扇22转动,此时第四气孔411及第一气孔331均没有被活塞247堵住,所以气体便由第四气孔411至第一气孔331而进入第一导流区371,再流入气流室35靠近第一导流区371处,而借由风扇22叶片225的转动将气体带到气流室35靠近第二导流区373处,并由第二导流区373流往第二气孔311及第三气孔433,最后由打气嘴将气体送入充气物品100内。
如图5所示,当风扇22叶片225以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时,位于第一导流区371的气体会进入叶片225与叶片225间的输送空间227,而随着叶片225的转动,当每一输送空间227旋转至靠近第二导流区373处时,位于输送空间227内的气体会随着惯性而流往第二导流区373,所以气体于风扇22运转时不停的往第二导流区373移动,因此于第二导流区373的气体就会自动的流往第二气孔311及第三气孔433,然而当输送空间227内的气体流往第二导流区373后会形成一低压的状态,且被挡片375所封闭,因此不会导致位于第二导流区373的气体回流入输送空间227内,而输送空间227经过挡片375后又移动到第一导流区371,而借由压力差使位于第一导流区371气体流入输送空间227内,且风扇22于此种作动状态下的空气压力小,输送风量大,如此往覆作动就可快速、轻易的将充气物品100填满气体。
相反的,当欲将气体抽出该充气物品100内时,也是先将打气嘴插入充气物品100的充气孔10,转动旋钮241使挡板243逆时针旋转制定位,此时挡板243上的电源端子261会与反向接触端子265电性连接(如图8所示),进而驱动马达23运转,使风扇22转动,而抽气的过程就是充气过程的反向而已,且原理相同,不再详细说明。
而前面所述的开关装置24只是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而已,基本上这种反向电路的配置方式有很多种,只要能使马达23产生不同方向的运转就可,且可设置于其他适当位置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密封上盖41及密封下盖43,当实施例中不设置密封上盖41时,只需将开关装置24设置于他处,或直接设置于盖体33上,电路的配置方式不再详细说明,而于该第一气孔331处则以一堵塞物(图未示)适时的将其封住就可;而若实施例中不设置密封下盖43时,可直接将打气嘴435、437组装于第二气孔311上,当然组接处必须设置能相互卡合的构件。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气阀装置50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直接设置于充气物品900上,与充气物品900一体,该气阀装置500更包括有一密封上盖51及一防护周壁55,该防护周壁55位于该座体31周缘,并围绕着该座体31,且向下延伸一段适当距离,将马达23保护于内,该密封上盖51则是盖合于该盖体33上,本实施例是将充气物品900的袋体91密接于气阀装置500防护周壁55,且于该防护周壁55周缘套设有一软质的护套57,用以进一步的保护该气阀装置500,当然软质的护套57具有一开孔571与第二气孔311连通并位于袋体91内部,所以无需再另外设置有打气嘴等,软质护套57外侧以相同间距的距离连续设置了多数个凸肋573,用以提高碰撞的缓冲性,对整体再加以保护;而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与前一实施例类似,请参阅前面叙述。
如图10、11所示,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面的实施例所不同的是在于该开关装置24’,本实施例开关装置24’是直接设置于该盖体33’上,其包括有一旋钮241’、一挡板243’及一接点座246’,于该接点座246’上设有两电源端子261’及两接触端子263’,该两电源端子261’分别电性连接于电源的两极,该两接触端子263’则是与该马达(图未示)电性连接,然而该等端子的设置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再详细说明。
该挡板243’略呈椭圆状,两长侧边略微的往内缩,一端覆盖于盖体33’的中心处、另一端则延伸至盖体33’周缘并足以将该第一气孔331’加以覆盖,而于盖体33’中心处对应挡板243’开设有一定位孔334’,并以一螺丝332’将该挡板243’锁固于一连接柱336’上,该连接柱336’对准定位孔334’由盖体33’内侧穿出,连接柱336’与盖体33’间以一垫圈333’加以保护,避免两者直接接触磨擦损坏并可具有气密的效果,防止气体由此泄漏,而连接柱336’于盖体33’内侧是与该接点座246’相互卡制,两者如何卡制为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于该挡板243’对应该第一气孔331’处设有一活塞335’,使该挡板243’于移动至该第一气孔331’上时,能进一步的将其堵住。
该旋钮241’略呈一倒U型长条状,且是开口朝向挡板243’组装于挡板243’相反于该盖体33’的一面上,顺着挡板243’的长向延伸至挡板243’的两端,而于该旋钮241’靠近盖体33’周缘的一端设有一弹片242’,该弹片242’的端部是外露于旋钮241’与挡板243’的端部,其作用容后说明。
于该盖体33’靠近第一气孔331’处沿着周缘设有一弧状的″L″型护盖滑槽337’,并于″L″型护盖滑槽337’内侧设有三个控制槽338’,其分别对应该第一气孔331’及该第一气孔331’的两侧,另于盖体33’的侧缘环设有一圈连接凸缘339’,当整个气阀装置若是安装于一充气物品(如图9所示)上时,该连接凸缘339’用以与充气物品作连结。
该接点座246’与该挡板243’分别位于该盖体33’内、外两侧,该旋钮241’可转动该挡板243’,使该挡板243’以连接柱336’为轴心旋转,并使该挡板243’于该第一气孔331’上及其左、右位置处移动,当该挡板243’移动至该第一气孔331’上时,旋钮241’上的弹片242’会落入靠近第一气孔331’的控制槽338’内,并发出一响声,使使用者知道挡板243’已经覆盖于第一气孔331’上,并将该第一气孔331’堵住,此时该两电源端子261’及该两接触端子263’是处于不导通的状态,且气体也不会从该第一气孔331’处进出,而当该挡板243’移动于该第一气孔331’的左、右位置处时,旋钮241’上的弹片242’会分别落入位于第一气孔331’左、右侧的控制槽338’内,并发出一响声,使使用者知道该第一气孔331’是保持畅通的,并分别使该两电源端子261’及该两接触端子263’导通,而让该马达(图未示)产生不同方向的转动,而这里所讲的两电源端子261’及该两接触端子263’要如何设置于该接点座246’上,则是有多种的设置方式,也是现有技术,不再详细说明,只要能够达到前述当挡板243’覆盖于第一气孔331’上时,马达是处于不导通的状态,而当挡板243’位于第一气孔331’左、右侧时,马达是处于不同转向的导通状态就可。所以,不论是哪一实施例均可使风扇叶片所承受的空气压力较小、且输送的风量较大,达到快速、方便的充、放气动作,而带动该风扇的马达就可以一般便宜的马达来达成,又可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气阀装置,包括有一壳体、一风扇及一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一气孔及一第二气孔,该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与该第一气孔及第二气孔连通的气流室,该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相互错开,该壳体内另设有一导流部,该导流部是与该气流室连通,且该导流部一端对应于该第一气孔、另一端对应于该第二气孔,而该气流室设有一挡片,该挡片是位于该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间;该风扇,组装于该气流室内,并介于该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间,而该风扇周缘设有多数个相互平行的叶片,该各叶片围绕该风扇中心呈辐射状对称设置,而该各叶片的端部均与该气流室的内壁面保持一间距,但是靠近该挡片的叶片则是几乎与该挡片相接触;该马达,具有一转轴,并连接一电力源,而该电力源则连接一开关装置,该马达是组装于该壳体上,该马达的转轴连接该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是由互相盖合的一座体及一盖体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气孔设于该盖体上,而该第二气孔则是设于该座体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呈一圆筒状,该盖体则呈一对应该座体的圆盘状,该气流室则是设于该座体与该盖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座体靠近中央处设有一穿孔,该马达则是设置于该穿孔处,且位于该座体外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部分隔出一第一导流区及一第二导流区,第一、第二导流区均与该气流室连通,但是第一、第二导流区是相互间隔开的,而该挡片则是位于该第一导流区与第二导流区间,该第一气孔位于该第一导流区,而该第二气孔则是位于该第二导流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片呈一朝内的弧状,而该座体除了该导流部以外的侧缘则设置成弧形周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具有一轴套,该轴套为一圆柱状,且沿着轴向中心处设有一插槽,该马达的转轴插置于该插槽固定连接,而由该轴套向外连接有一圆形框柱,该各叶片则是以同样间距垂直设置于该圆形框柱外周缘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的圆形框柱内不与该气流室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马达为一直流马达。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阀装置还包括有一密封上盖及一密封下盖,该密封下盖是盖合于该座体上,该密封上盖则是盖合于该盖体上,该密封下盖上设有一第三气孔,该第三气孔是与该第二气孔相连通,于该密封上盖上设有一第四气孔,该第四气孔是与该第一气孔相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密封下盖下方周缘处套设有一软质的护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软质护套外侧设置了多数个凸肋。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是设置于该密封上盖与该盖体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包括有一旋钮、一挡板、一垫圈及两活塞,于该挡板朝向该盖体的一面设有两电源端子,该两电源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一电力源的两极,而于该盖体朝向该挡板的一面设有一组正向接触端子及一反向接触端子,每一组接触端子均是与马达电性连接,该旋钮穿过密封上盖组接于该挡板,而该垫圈位于该密封上盖及该挡板间,该两活塞则是分别贴附于该挡板的两相对面,当该挡板被该旋钮旋至对齐该第一气孔与该第四气孔时,该两活塞会分别堵住该第一气孔与该第四气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垫圈是气密密封于该密封上盖及该挡板间。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下盖内容纳设置多数个电池,该电池与该马达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各电池为充电式电池。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下盖的第三气孔上组装一适用于该充气物品的打气嘴。
2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阀装置还包括有一密封上盖及一防护周壁,该防护周壁位于该座体周缘,并围绕着该座体,该密封上盖则是盖合于该盖体上,该气阀装置是直接设置于该充气物品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防护周壁周缘套设一软质的护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气物品密接于该气阀装置壳体周缘,使一气孔位于该充气物品内部。
2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是设置于该盖体上。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装置包括有一旋钮、一挡板及一接点座,于该接点座设有两电源端子及两接触端子,该两电源端子分别电性连接于一电力源的两极,该两接触端子是与该马达电性连接,该旋钮是组装于该挡板相反于该盖体的一面上,而该接点座与该挡板分别位于该盖体上,该旋钮固定连接该挡板,并使该挡板于该第一气孔上及其左、右位置处移动,当该挡板移动至该第一气孔上时,可将该第一气孔堵住,并使该两电源端子及该两接触端子处于不导通的状态,而当该挡板移动于该第一气孔的左、右位置处时,使该第一气孔保持畅通,并分别使该两电源端子及该两接触端子导通,而让该马达产生不同方向的转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点座与该挡板分别位于该盖体内、外两侧。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与该接点座是借由一连接柱穿过该盖体而将两者连接。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对应该第一气孔处设有一活塞,使该挡板移动至该第一气孔上时,能进一步的将该第一气孔堵住。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盖体周缘设有三个控制槽,其分别对应该第一气孔及该第一气孔的两侧,而于该旋钮上设有一弹片,当该旋钮被转动至该第一气孔上或是该第一气孔的两侧时,该弹片会分别落于一控制槽中。
29.一种气阀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壳体、一风扇、一马达及一控制该马达转向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一第一气孔及一第二气孔,且内部设置有一与该两气孔连通的气流室,该两气孔相互错开,该第一、第二气孔连通于该充气物品外侧与内侧,该壳体内另设有一导流部,该导流部是与该气流室连通,且该导流部一端对应于该第一气孔,另一端对应于该第二气孔,而该气流室设有一挡片,该挡片是位于该两气孔间;该风扇,组装于该气流室内,并介于该两气孔间,而该风扇周缘设有多数个相互平行的叶片,该各叶片围绕该风扇中心辐射状对称设置,而每一叶片的端部均与该气流室的内壁面保持一间距,但是靠近该挡片的叶片则是几乎与该挡片相接触;该马达,具有一转轴,并受一电力源所驱动,该马达是组装于该壳体上,以其转轴带动该风扇的旋转;该开关装置,具有一旋钮及一挡板,旋转该旋钮控制该电力源与该马达的电性连接,于该旋钮旋至该电力源与该马达未电性连接处时,该挡板便会将该气孔堵塞。
全文摘要
一种气阀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壳体、一风扇及一马达,该壳体,具有一第一气孔及一第二气孔,该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与该两气孔连通的气流室,该两气孔相互错开,壳体内另设有一导流部,该导流部是与该气流室连通,且该导流部一端对应于该第一气孔、另一端对应于该第二气孔,而该气流室设有一挡片,该挡片是位于该两气孔间;该风扇,组装于该气流室内,并介于该两气孔间,而该风扇周缘设有多数个围绕该风扇中心呈辐射状对称设置的叶片;该马达,具有一转轴,并受一电力源所驱动,而该电力源则受该开关装置所控制,该马达是组装于该壳体上,以其转轴带动该风扇的旋转,使该风扇于低空压的状态下运转,并大量快速的对充气物品充、放气。
文档编号F04D25/02GK1429993SQ01145119
公开日2003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30日
发明者王正宗 申请人:王正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