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747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是一种以液压为动力、地面换向系统控制活塞换向的液压抽油泵。属于无杆抽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8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以液压为动力的采油活塞泵。它的优点是泵挂深,扬程高,排量大,适用范围广等。这种抽油泵动力液通过油管输送到抽油泵,乏动力液通过专门设置的管线输送到地面,产液通过套管和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举升到地面。在井下有三条通道,分别输送动力液、乏动力液和产液三种不同液体。
如双作用水力活塞泵是由油管、游动阀、固定阀、上活塞、上液缸、下活塞、下液缸和控制滑阀等所组成。上液缸的下室和下液缸的上室,作为液动机构,以进出动力液;上液缸的上室和下液缸的下室,作为泵,以吸排井液;在接近泵室处,装有吸入阀和排出阀;上、下液缸的活塞用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为实心杆。活塞杆的上部和下部有换向控制槽,控制滑阀上下运动;上液缸、下液缸与游动阀、固定阀之间有数道密封,形成动力液流道;差动式换向滑阀位于上、下活塞中间;这种双作用水力活塞泵在工作的全过程中,活塞杆始终受拉伸载荷;泵的顶部有提升机构;泵的下部有尾座。
这种抽油泵与井下封隔器配套使用。其不足之处是活塞换向是由抽油泵拉杆上、下部换向槽和孔共同作用完成的。活塞换向是由井下抽油泵的换向槽完成。如果抽油泵发生磨损或动力液含有杂质等情况造成换向失灵时,必须将抽油泵从井下数千米深处起出,进行维修,影响采油生产。为活塞泵提供液压动力有两种方式开式循环系统中,乏动力液与产出液在井下混合后排出井口,必须经过复杂的分离、加温处理后,才能作为动力液再次使用。地面处理动力液的工作量很大,增加了采油成本。在闭式循环系统中,动力液在井下有两条进出的通道。一条是从井口到抽油泵的动力液通道,另一条是抽油泵返回地面的乏动力液通道,与开式循环系统相比多一条井下管线。井下空间有限,管线多造成井下事故增加。安装井下抽油泵的施工难度增加。可以看出这种活塞式抽油泵在井下换向。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全新的液压抽油泵,克服抽油泵活塞换向在井下完成的缺点。实现地面控制抽油泵活塞换向,简化井下抽油泵结构,降低抽油泵制作成本,方便维修。
液压抽油泵是由外筒、固定凡尔、游动凡尔、上缸筒、上活塞、下缸筒、下活塞、连杆、柱塞缸和柱塞等组成。油管内有扶正台阶和限位台阶,扶正台阶和限位台阶起到固定缸筒作用。上部扶正台阶有动力液通过孔。缸筒下部有动力液进出口,动力液可以通过动力液进出口从外筒与上缸筒之间的环形空间进入上活塞下腔内,推动上活塞向上运动。上活塞在上缸筒内,下活塞在下缸筒内。上活塞与下活塞之间有连杆连接。上活塞、连杆、下活塞和柱塞有中心孔,中心孔是产液举升的通道。下活塞(14)上部的连杆(17)上有产液进出口(15),下缸筒(16)下部有井液进出口(13),外筒(1)上有井液进出口(12)。柱塞下部连接游动凡尔。柱塞外有柱塞缸。柱塞缸的下部连接固定凡尔。固定凡尔和游动凡尔是现有的抽油泵所必须的部件,大多采用球形凡尔,是现有技术,不详细叙述。
为了液压抽油泵的外筒与油管连接,在外筒上端有螺纹;为了井下抽油泵缸筒与空心抽油杆连接,在缸筒上端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液压抽油泵没有活塞换向机构,其换向工作是靠地面液压工作站完成。当液压抽油泵活塞上举到上死点时,流量计发出的电信号控制电磁换向阀换向。上活塞失去上举动力。在产液液柱压力的作用下,下活塞受力下行;抽油泵上、下活塞下行到下死点时,流量计发出的电信号控制电磁换向阀换向。抽油泵活塞的往复运动是由地面的流量计和电磁换向阀控制。实现了地面控制抽油泵活塞往复运动的换向问题,使井下抽油泵的结构更简单。动力液是经油管和空心抽油杆之间的环形空间传递给井下抽油泵。乏动力液返回时还是沿原环形空间返回。比现有技术闭式循环系统减少了一条返回管线。


附图1是液压抽油泵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上、下活塞(3)(14)向上运动的工作状态。虚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是水动力液进入上缸筒(2)的流动方向;实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是井液、产液流动方向。
附图2是液压抽油泵结构原理图,是上、下活塞(3)(14)向下运动时的工作状态。虚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是水动力液返回时流动方向;实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井液和产液流动方向。
申请附图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全部内容。
附图中的序号和所代表的部件名称是1-外筒,2-上缸筒,3-上活塞,4-动力液进出口,5-扶正台阶,6-密封件,7-限位台阶,8-游动凡尔,9-固定凡尔,10-柱塞缸,11-柱塞,12-井液进出口,13-井液进出口,14-下活塞,15-产液进出口,16-下缸筒,17-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井下抽油泵总长度为12米。外筒(1)内径89毫米,固定凡尔(9)、游动凡尔(8)采用球阀,是原有技术。缸筒(2)内径为57毫米,活塞(3)与缸筒(2)滑动配合。柱塞缸(10)内径和柱塞(11)外径为38毫米。外筒(1)内有3个扶正台阶(6)和1个限位台阶(7)。动力液进出口(4)上部的扶正台阶(5)有动力液通过孔,每个扶正台阶(5)上有孔4个,孔的直径为12毫米。动力液进出口(4)下部的扶正台阶(5)有缸筒(2)密封件(6),使高压动力液不能流失。动力液进出口(4)的数量为4个,孔的直径为12毫米。高压动力液通过动力液进出口(4)从外筒(1)与缸筒(2)之间进入缸筒(2)内推动上活塞(3)向上运动。上活塞(3)与下活塞(14)之间有连杆(17)连接。活塞(14)上部的连杆(17)上有产液进出口(15)。下缸筒(16)上有井液进出口(13),外筒(1)上有井液进出口(12)。上活塞(3)、连杆(17)、下活塞(14)和柱塞(11)的中心孔为24毫米。中心孔是产液被举升的通道。柱塞(11)下部连接游动凡尔(8)。柱塞缸(10)下部连接固定凡尔(9)。固定凡尔(9)和游动凡尔(8)采用球形凡尔。在外筒(1)上端部有与3TBG油管连接的螺纹,缸筒(2)上端部有与外径为42毫米的空心抽油杆连接的螺纹。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抽油泵,是由外筒(1)、固定凡尔(9)、游动凡尔(8)、上缸筒(2)、上活塞(3)、下缸筒(16)、下活塞(14)、连杆(17)、柱塞缸(10)和柱塞(11)等组成,柱塞(11)下部连接游动凡尔(8),柱塞缸(10)的下部连接固定凡尔(9),其特征在于外筒(1)内有扶正台阶(5)和限位台阶(7),上部扶正台阶(5)有动力液通过孔,上缸筒(2)下部有动力液进出口(4),上活塞(3)在上缸筒(2)内,下活塞(14)的下缸筒(16)内,上活塞(3)与下活塞(14)之间由连杆(17)连接,上活塞(3)、连杆(17)、下活塞(14)和柱塞(11)中心有孔,下活塞(14)上部的连杆(17)上有产液进出口(15),下缸筒(16)下部有井液进出口(13),外筒(1)上有井液进出口(12),柱塞(11)外有柱塞缸(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在外筒(1)上端部有螺纹,在缸筒(2)上端部有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下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在动力液进出口(4)下部的扶正台阶(5)上有缸筒(2)密封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是一种液压抽油泵。采用地面液压动力站产生高压动力,传递到井下液压抽油泵,驱动液压抽油泵工作。换向后,乏动力液通过原进入管道返回地面。其特征是外筒(1)内有扶正台阶(5)和限位台阶(7),上部扶正台阶(5)有动力液通过孔。缸筒(2)下部有动力液进出口(4),上活塞(3)在上缸筒(2)内,下活塞(14)在下缸筒(16)内。上活塞(3)与下活塞(14)之间有连杆(17)连接。上活塞(3)、连杆(17)、下活塞(14)和柱塞(11)中心有孔,柱塞(11)外有柱塞缸(10)。抽油泵活塞换向由地面液压系统控制,比现有抽油泵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F04B47/04GK2597709SQ0320372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7日
发明者崔自力 申请人: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