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充气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150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充气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充气气囊。适合于用在汽车驾驶员座椅或豪华汽车、列车旅客座椅上,以及旅游、休闲、野营、医院等其他场所,作为靠垫或坐垫使用,减轻使用者的疲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充气气囊采用交流电源、风叶旋转充气的传统方法以及变速器变速的机械原理,也有的采用充气泵充气的方法。上述方法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的电动充气气囊。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充气气囊,包括气囊和与气囊入口相连通的充气装置,充气装置由线路板,直流电机,偏心轴,连接件,充气皮碗,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泄气口的三通壳体,以及具有气腔的壳体组成,该气腔一端与气囊的入口相通,另一端与三通壳体的出气口相通,直流电机安装在壳体上,偏心轴与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充气皮碗套装在三通壳体上并通过连接件与偏心轴连接,三通壳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由单向气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充气装置由线路板,直流电机,偏心轴,连接件,充气皮碗,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和泄气口的三通壳体,以及具有气腔的壳体组成,该气腔一端与气囊的入口相通,另一端与三通壳体的出气口相通,偏心轴与直流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充气皮碗套装在三通壳体上并通过连接件与偏心轴连接,三通壳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设置由单向气门。电机运转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偏心轴旋转,偏心轴又通过连接件带动充气皮碗往复扭动,此时由三通壳体上进气口和出气口处设置的单向气门完成吸气和充气的动作,吸气口吸进的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壳体的气腔然后通过气囊的入口进入气囊,三通壳体内多余的气体可通过泄气口排出,操作使用非常方便。该气囊安装在驾驶员座椅上时,可使驾驶员行车舒适,减少疲劳。本实用新型组成的零件少,结构非常简单,且各元器件价格低廉,因而制造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B-B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3的C-C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皮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右视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气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仰视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上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1所示,一种电动充气气囊,包括气囊1和与气囊1入口相连通的充气装置,充气装置由线路板3,直流电机4,偏心轴5,连接件6,充气皮碗7,具有进气口12、出气口14和泄气口13的三通壳体10,以及具有气腔9的壳体8组成,该气腔9一端与气囊1的入口相通,另一端与三通壳体10的出气口14相通,直流电机4安装在壳体8上,偏心轴5与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充气皮碗7套装在三通壳体10上并通过连接件6与偏心轴5连接,三通壳体10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4设置由单向气门11。直流电机4为微型直流电机,额定电压为12~36V,功率1.6~30W,电机转速4000~10000转/分。充气皮碗7采用耐疲劳、耐老化的橡胶制成。
如图1、3所示,壳体8上还安装由电磁阀2,该电磁阀2的阀门2-1与壳体8的气腔9相通,电磁阀2的上端具有与阀门2-1相通的排气口。当气囊中的气太足时可打开电磁阀2的阀门2-1,使多余的气体从电磁阀2上端的排气口排出,操作十分方便。也可直接在气囊1上设置排气阀,但是操作不方便,难以控制排气量。
如图12所示,线路板3上的电路由电容C、电感L、二极管D及其周边电路组成,电容C与直流电机4并联,二极管D与电磁阀2并联。该电路的电源可采用小型蓄电池或干电池,也可直接利用汽车自身的直流电源,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单向气门11可采用橡胶皮膜制成,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充气时,启动直流电机4,直流电机4运转,其输出轴带动偏心轴5旋转,偏心轴5通过连接件6带动充气皮碗7往复扭动,三通壳体10的进气口12的单向阀门11打开,从进气口12吸气进入三通壳体10,然后出气口14的单向阀门11打开,三通壳体10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4进入壳体8的气腔9,气腔9中的气体通过气囊1的入口进入气囊,充气皮碗7的往复扭动,即可不断地向气囊1中充气,直到充足为止。三通壳体10内多余的气体可以通过三通壳体10的泄气口排出。当感觉气囊1中的气体太足时,可以打开电磁阀2的阀门2-1,使气囊1中多余的气体从经阀门2-1从电磁阀2上端的排气口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充气气囊,包括气囊(1)和与气囊(1)入口相连通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装置由线路板(3),直流电机(4),偏心轴(5),连接件(6),充气皮碗(7),具有进气口(12)、出气口(14)和泄气口(13)的三通壳体(10),以及具有气腔(9)的壳体(8)组成,该气腔(9)一端与气囊(1)的入口相通,另一端与三通壳体(10)的出气口(14)相通,直流电机(4)安装在壳体(8)上,偏心轴(5)与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充气皮碗(7)套装在三通壳体(10)上并通过连接件(6)与偏心轴(5)连接,三通壳体(10)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4)设置由单向气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壳体(8)上还安装由电磁阀(2),该电磁阀(2)的阀门(2-1)与壳体(8)的气腔(9)相通,电磁阀(2)的上端具有与阀门(2-1)相通的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线路板(3)上的电路由电容C、电感L、二极管D及其周边电路组成,电容C与直流电机(4)并联,二极管D与电磁阀(2)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动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气门(11)由橡胶皮膜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充气气囊,包括气囊(1)和与气囊(1)入口相连通的充气装置,充气装置由线路板(3),直流电机(4),偏心轴(5),连接件(6),充气皮碗(7),具有进气口(12)、出气口(14)和泄气口(13)的三通壳体(10),以及具有气腔(9)的壳体(8)组成,该气腔(9)一端与气囊(1)的入口相通,另一端与三通壳体(10)的出气口(14)相通,直流电机(4)安装在壳体(8)上,偏心轴(5)与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充气皮碗(7)套装在三通壳体(10)上并通过连接件(6)与偏心轴(5)连接,三通壳体(10)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4)设置由单向气门(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特别适合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座椅上和旅客座椅上作靠垫使用,减轻使用者的疲劳。
文档编号F04B45/00GK2639562SQ0327848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9日
发明者曹林焕 申请人:曹林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