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08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气筒,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
背景技术
以往习用的轮胎打气筒,在打气时要注意轮胎的胎压,避免轮胎内的气压过低或过高,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对于附有气压表的打气筒而言,控制轮胎的胎压并非是一件很难的事,仅需注意气压表上的气压值是否已经到达标准值即可。但对于没有气压表的打气筒,使用者则必须一边打气,一边用手按压轮胎,来判断轮胎内的气压是否足够或是过高,在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另一种不具有气压表的打气筒,往往是利用打气筒内的调压装置来控制轮胎的气压压力大小。换言之,该种习用打气筒会利用调压装置来预设胎压的压力值大小,当打气筒持续打气使得轮胎内的压力达到默认值时,则打气筒的气体无法再打入轮胎内,而由打气筒的一端泄出,此时打气动作完成。
因此使用者在一边进行打气动作时,无论是使用哪一种打气筒,必须用眼睛、或用手、或确认气体是否已由打气筒一端泄出,来判断轮胎内的压力是否足够或达到默认值,否则使用者不知何时应停止打气动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当轮胎胎压达到默认值时,则会发出警示声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包含有一管筒;一打气杆,其底端设有一置于管筒内的活塞,顶端设有一位于管筒外的握把;一连通气管,设于管筒一端并与之连通;一气嘴,设于连通气管的一端;管筒与气嘴之间具有一调压室,调压室内设有一调压阀组,调压阀组包含有一调压管,调压管可在调压室中移动,并形成有一止漏位置与一泄气位置,在调压室的一侧设有一泄气口;一风笛,设于泄气口处,当调压管移动至泄气位置,气体从泄气口泄出时,则风笛发出声响。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调压管位于止漏位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调压管位于泄气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包含有一打气筒身10,如图1、图2所示,包含有一管筒11,其内部中空,管筒11底端连结有一底座12,管筒11底端在底座12上方处设有一横贯孔道13,与管筒11内部连通,管筒11顶端设有一有孔端套14。
一打气杆20,如图1、图2所示,其底端设有一置于管筒11内的活塞21,顶端则穿过端套14位于管筒11外,打气杆20顶端设有一握把22,使用者可抓握握把22推拉打气杆20进行打气动作。
一阀管30,如图2所示,设于横贯孔道13内,其二端位于横贯孔道13外。阀管30自其一端往内伸入一大径气道31,并于大径气道31底侧再往内延伸一小径气道32穿通阀管30的另一端。阀管30设有一使大径气道31与管筒11连通的通孔33,旁侧则设有一使小径气道32与管筒11连通的气孔34。阀管30外周壁于通孔33及气孔34的二侧分别各设有一抵于横贯孔道13内周壁的止漏环35,形成气密。小径气道32内对应气孔34设有一单向进气阀36,使气体仅能由管筒11流入小径气道32内,而无法反向流出。
一连通气管40,如图1所示,设于阀管30的一端与小径气道32连通,连通气管40可为硬质钢管体或软质管体,根据实际实施所需选用。
一气嘴50,如图1所示,连设在连通气管40的一端。气嘴50可为法式或美式或英式气嘴,或者为前述气嘴的组合,根据实际实施所需选用。
打气筒在管筒与气嘴之间设置有一调压室中,在调压室的一侧设有一泄气口,用于调整连通气管内的压力,一调压阀组60,设置在调压室中,在本实施例中,调压室为大径气道31,泄气口为阀管30的开放端口。如图2所示,调压阀组60包含有一调压管61,设于大径气道31内,并可在大径气道31内移动。调压管61的一端呈封闭状,另一端呈开放状,调压管61的二端外侧分别设有一O型止漏环62,抵于阀管30的内侧周壁形成气密,使小径气道32无法经由大径气道31与通孔33连通。调压管61上设有一穿孔63,调压管61外周壁于阀管30的通孔33与调压管61的穿孔63间设有一气密环64抵于阀管30内侧周壁而形成气密。调压管61在大径气道31内移动,使气密环64位于通孔33与小径气道口之间,阻断通孔33与穿孔34问的连通时,调压管61位于止漏位置;当调压管61移动,如图3所示,使气密环64至少位于或越过通孔33时,则气密环64失去气密功能,通孔33与穿孔63连通,气体即可自通孔33经穿孔63流入大径气道31内,并由泄气口流出阀管30外,此时调压管61位于泄气位置。
阀管30在泄气口上螺设有一调压旋钮65,阀管30内还设有一弹性件6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6为一螺旋弹簧,其一端抵于调压旋钮65,另一端抵于调压管61,旋转调压旋钮65压迫弹性件66,便可利用其弹性力而控制调压管61封闭小径气道32的压力大小。
因此,当调压管61位于止漏位置时,调压管61可以预定压力关闭大径气道31与小径气道32的连通,并且使管筒11内的气体无法自通孔33经大径气道31流出。如图3所示,当小径气道32内达到预定压力时,气体会推迫调压管61往调压旋钮65的方向移动,直到调压管61位于泄气位置,也就是气密环64到达或越过通孔33的位置而失去止漏效果时,管筒11则藉由通孔33与穿孔63连通,使气体由大径气道31流出。
一风笛70,设于泄气口,在本实施例中,风笛70为一簧片,设于调压旋钮65上,当气体由大径气道31流出阀管30外时,气体会通过调压旋钮65并经过风笛70而产生声响。
藉此,当轮胎内气体达到调压阀组60所设定的预定压力时,气体即无法再持续打入轮胎中,而是经由通孔33以及大径气道31离开,此时气体通过风笛70而产生警示声响,使用者可轻易地判断胎压是否已达预定压力,不必一边打气一边检查气体是否由打气筒泄出,或是加装一气压计搭配使用,让使用者进一步了解轮胎胎压值,改进以往在判断轮胎压力时的不便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气嘴、打气筒身、握把、连通气管等等均可使用习知结构或同等构件来替代,上述实施例仅为选择实施的其中一种方式,并不代表为唯一实施的态样。也因此,调压室与调压阀组的设置并不局限于管筒底部,风笛也可用具有相同发声警示功能的构件替换,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管筒,其内部中空;一打气杆,其底端设有一置于所述管筒内的活塞,顶端设有一位于所述管筒外的握把;一连通气管,设于所述管筒一端并与之连通;一气嘴,设于所述连通气管的一端;所述管筒与所述气嘴之间设有一调压室;一调压阀组,设于所述调压室,包含有一调压管,所述调压管可在所述调压室中移动,并形成有一止漏位置与一泄气位置,所述打气筒在所述调压室的一侧设有一泄气口;一风笛,设于所述泄气口,所述调压管移动至泄气位置,气体从所述调压室经所述泄气口泄出,则所述风笛发出声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底端设有一横贯孔道,与所述管筒内部连通;一阀管,设于所述横贯孔道内,其二端位于所述横贯孔道外;所述连通气管一端设于所述阀管一端与之连通;所述阀管设有一气孔使所述阀管与所述管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至所述气嘴之间设有一单向进气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内对应所述气孔处设有一单向进气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自其一端往内伸入一大径气道,所述阀管于所述大径气道底侧再往内延伸一小径气道穿通所述阀管的另一端;所述连通气管一端则设于所述阀管一端与所述小径气道连通;所述阀管设有一通孔使所述大径气道与所述管筒连通,所述气孔使所述小径气道与所述管筒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外周壁在所述通孔及所述气孔的二侧分别设有抵于所述横贯孔道内周壁形成气密的止漏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气道形成所述调压室,所述调压阀组设于所述大径气道中,所述调压管在靠近所述小径气道的一端呈封闭状,另一端呈开放状,且所述调压管的二端外侧分别设有一抵于所述阀管的内侧周壁形成气密的O型止漏环;所述调压管的身部设有一穿孔,所述调压管外侧于所述管筒的通孔与所述调压管的穿孔间设有一抵于所述阀管内侧周壁形成气密的气密环;所述调压管位于止漏位置时,所述气密环位于所述小径气道口与所述通孔之间,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维持无连通;所述调压管移动至泄压位置时,所述气密环至少位于或越过所述通孔处,则所述气密环失去气密功能而使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于所述大径气道的端口上设有一调压旋钮,所述阀管内设有一弹性件,其一端抵于所述调压旋钮,另一端抵于所述调压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气道的一端形成所述泄气口,所述风笛设于所述调压旋钮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笛为一簧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底部设有一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管筒形成一打气筒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警示发声功能的打气筒,包含有一管筒,其内部中空;一打气杆,其底端设有一置于管筒内的活塞,顶端设有一位于管筒外的握把;一连通气管,设于管筒一端并与之连通;一气嘴,设于连通气管的一端;管筒与气嘴之间具有一调压室,调压室内设有一调压阀组,调压阀组包含有一调压管,调压管可在调压室中移动,并形成有一止漏位置与一泄气位置,打气筒在调压室的一侧设有一泄气口;一风笛,设于泄气口处,当调压管移至泄气位置时,气体自调压室由泄气口泄出,则风笛发出声响。
文档编号F04B33/00GK2663686SQ200320104338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4日
发明者王罗平 申请人:王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