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179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复合式扇叶设计的高压离心式风扇。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鼓风机,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外框10、一马达11、一扇叶结构12及一上盖13,其中该外框10具有一开口101,作为鼓风机的出风口,而该马达11套于外框10的基座102上,用以转动该扇叶结构12。该上盖13具有一圆形开孔131,以作为该鼓风机的入风口。该扇叶结构12还包括一轮毂121、一环形板122以及多个环设于其上下两侧的叶片123。然而,在此传统的鼓风机设计中,该扇叶结构12的叶片123都为同外径、等高度的排列方式,如此将会局限鼓风机流道设计以及与其搭配运用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复合式扇叶设计的散热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复合式扇叶设计的离心式风扇,可增加其流体性能,进而达到增加风压的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构想,该散热装置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入风口及至少一出风口;以及至少一动叶部,设置于该扇框内,其具有一底板、一环部、一第一扇叶组和一第二扇叶组,其中该第一扇叶组设置于该环部的外围,而该第二扇叶组设置于该底板上。
其中,该第一扇叶组是自该环部的外围向下延伸至该底板表面,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呈上下或左右交错排列配置。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的扇叶数、形状或尺寸可为相同或不同。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呈曲弧弯曲状。或者,该第一扇叶组的每一叶片呈翼状结构,而该第二扇叶组的每片叶片呈现不等高的曲弧弯曲状结构。。
较佳地,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彼此相互连接、部分连接或完全不连接。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同列于该动叶部的相同侧或位于该动叶部的相反侧。
较佳地,该环部、该底板、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可以一体注塑成型方式制成。又或者,该底板与该第一扇叶组为一体注塑成型,而该环部和第二扇叶组为一体注塑成型,再组合成一完整的动叶部。
该扇框具有一第一框架和一第二框架,其中该第一框架具有一底座,用以承接该动叶部,而该至少一入风口形成于该第二框架上。其中,该第二框架具有一壁面是向该扇框内部延伸而将该扇框内的空间分隔,以限定出一集气流道。该壁面的一端具有一凸缘,以限定出该集气流道的入口,而该第二扇叶组是朝该集气流道的入口处附近而呈水平径向延伸。该集气流道的高度和流经该动叶部的流道高度为部分或完全地重叠,而该集气流道的截面积实质上相等于该出风口的截面积。
此外,该第二框架的入风口内还设有一基部,且具有多个导流结构设置于该基部与该壁面之间,用以提高该散热装置的风压,其中该多个导流结构连接固定于该基部或该壁面。该多个导流结构可为条状、扁平板状、曲弧状或翼形的结构。
较佳地,该多个导流结构是部分连接于该基部与该壁面之间,另一部分则为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基部与该壁面而其中间部分为不连续而形成自由端。
更佳地,该多个导流结构是部分连接于该基部与该壁面之间,部分为一端连接于该壁面而另一端为自由端,另一部分是一端连接于该基部而另一端为自由端。
该多个导流结构具有一倾斜角度,其形状可与该动叶部的扇叶组的叶片形状相似。
另外,该扇框具有一套筒座,用以容置一轴承,而该第二框架的基部内侧另设一轴承,以共同支撑该动叶部的一转轴。
再者,该扇框内具有一轴向压缩式风道。
较佳地,该散热装置可以为一单向入风型鼓风机、倒挂式离心扇、双向入风型鼓风机或轴流式风扇。
此外,该散热装置在该至少一出风口处可另外设置一导流结构。
另外,散热装置还包括一驱动装置,套接于该扇框的一套筒座上且偶合在该动叶部内,用以驱动该动叶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构想,该散热装置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开口;以及至少一动叶部,设置于该扇框内,其中每一动叶部具有至少一扇叶组,而其中一组的扇叶组的每一叶片具有不同的叶缘高度。
本发明得通过下列图式及详细说明,可以进一步地深入了解。


图1为现有鼓风机的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其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散热装置的剖视图;图2C为图2A所示的散热装置组合后的立体图;图3A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所使用的另一种复合式扇叶设计的立体图;图3B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所使用的再另一种复合式扇叶设计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中的复合式扇叶设计与现有鼓风机的风量和风压特性比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2A至图2C,其显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是以一离心式风扇为例,但其设计方式也可应用于轴流式风扇上。该离心式风扇为一单向入风型的鼓风机,其主要包括一第一框架21、一第二框架22、一驱动装置23、一铁壳24和一动叶部25。该第一框架21具有一套筒座211,使该驱动装置23可承置于其上,并将一轴承231置于该套筒座211内以支撑该动叶部25的转轴27。该第二框架22具有一入风口221以及一自入风口内缘向下延伸的壁面222,当该第二框架22与该第一框架21组合后,通过该壁面222而将该第二框架22与该第一框架21组合后所形成的空间分隔而限定出一集气流道26和一容置该动叶部25之空间,同时也形成一出风口212。该壁面底端具有一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223,用以限定出该集气流道的一入口261。
该动叶部25是由该驱动装置23所驱动,并由一环部251、一底板252、一第一扇叶组253和一第二扇叶组254所构成,该第一扇叶组253和第二扇叶组254都由多个叶片所组成,其中该第一扇叶组253是自该环部251的外围向下延伸至该底板252表面,而该第二扇叶组254则设置在该底板252上。该第一扇叶组253和第二扇叶组254的排列方式可呈交错排列,如图2A所示。
该第二框架22的入风口处还设有一基部224,且具有多个导流结构225设置于该基部224与该壁面222之间,用以提高该离心式风扇的风压。
当该离心式风扇运转时,气流自该入风口221被吸入后,经过该动叶部的该第一扇叶组253和第二扇叶组254,并经由位于该集气流道26的入口处261而引导进入该集气流道26,进行加压和储气,以避免风压的急速变化,再自该出风口212排出高风压的气流。
在此实施例中,该离心式风扇之入风口边缘处向下延伸之壁面用以分隔该集气流道26和该动叶部25,仅留一较小的出风口,使得流经该动叶部的空气流的加压过程变长,可避免压力的急速变化。在该动叶部的轴向上,该集气流道的高度和流经该动叶部及导流结构确流道高度可部分或完全地重叠,使该离心式风扇可达薄型化的目的。而该集气流道26的截面积实质上相等于该出风口212的截面积,由此可避免气流因为面积的改变,而使得作功效率降低。
另外,本发明是采用双向马达固定设计,如图2C所示,除了将一轴承231置于该套筒座211内以外,另设一轴承232于该第二框架22的基部224内侧,以共同支撑该动叶部25的转轴27,以提供风扇高速运转的稳定性及降低震动的发生。除此之外,本发明也采用轴向压缩式风道29设计,如图2C所示。
当然,该第一扇叶组253和第二扇叶组254的尺寸、形状和配置方式包括并不限于如图2A所示的具有两种扇叶组设计,该动叶部的复合式扇叶设计也可具有至少两种以上扇叶组的扇叶设计。而各种扇叶组的叶片数、形状和尺寸可为相同或不同。在排列配置上,该复合式扇叶中各扇叶组之间可彼此相互连接、部分连接或完全不连接应用,而各扇叶组可同列于该动叶部的相同侧或相反侧。举例来说,请参阅图3A,该第一扇叶组353和第二扇叶组354可呈上下配置,该第一扇叶组353环设于该环部351的周围,呈翼状结构;而该第二扇叶组354环设于该底板352的表面,每片叶片呈现不等高的曲弧弯曲状结构,即每一叶片具有不同的叶缘高度。该第一扇叶组353和第二扇叶组354的尺寸、形状及叶片数不相同。该环部351、该底板352、该第一扇叶组353和第二扇叶组354可以一体成型方式注塑成型。或者,该底板352与该第一扇叶组353先一体注塑成型,该环部351和第二扇叶组354也先一体注塑成型,最后再将两者组合成一完整的动叶部。另外,本发明的复合式扇叶设计也可如图3B所示,该第一扇叶组353和第二扇叶组354彼此相互连接在一起,两者呈曲弧弯曲状,而弯曲方向呈现相反方向。然而,任何变化及修饰的设计,仍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除了上述的导流结构配置于入风口处的方式外,类似的导流结构28也可另外设置于出风口212处,如图4所示,为一曲弧状结构,而该导流结构的个数、形状和配置方式可依实际应用作不同的选择和变化。此外,若将本发明的构想应用于一倒挂式离心风扇、双向入风型鼓风机或轴流式风扇时,该导流结构结构可设置于其中一入风口处,或同时设置于每一入风口处,并可设置两个动叶部于其内。
最后,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即图2A至图2C所示)与现有鼓风机(即图1)的风量和风压特性比较图,由此图可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散热装置通过复合式扇叶的设计,可增加其流体性能,大幅度提高散热装置的风压及风量。
综合上面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复合式扇叶设计的散热装置,其可增加其流体性能,进而达到增加风压的特性,以大幅度提高散热效率。
所以,本发明得由熟悉本技术的人士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都应不脱离如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要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入风口及至少一出风口;以及至少一动叶部,设置于该扇框内,其具有一底板、一环部、一第一扇叶组和一第二扇叶组,其中该第一扇叶组设置于该环部的外围,而该第二扇叶组设置于该底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扇叶组是自该环部的外围向下延伸至该底板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的叶片数、形状或尺寸可为相同或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彼此相互连接、部分连接或完全不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同列于该动叶部的相同侧或位于该动叶部的相反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环部、该底板、该第一扇叶组和第二扇叶组可以一体注塑成型方式制成;或者该底板与该第一扇叶组先为一体注塑成型而该环部和第二扇叶组也为一体注塑成型后再组合成一完整的动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扇叶组的每一叶片呈翼状结构,而该第二扇叶组的每片叶片呈现不等高的曲弧弯曲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扇框具有一第一框架和一第二框架,其中该第一框架具有一底座,用以承接该动叶部,而该至少一入风口形成于该第二框架上,该第二框架具有一壁面是向该扇框内部延伸而将该扇框内的空间分隔,以限定出一集气流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壁面的一端具有一凸缘,以限定出该集气流道的入口,该第二扇叶组是朝该集气流道的入口处附近而呈径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集气流道的高度和流经该动叶部的流道高度为部分或完全地重叠,该集气流道的截面积实质上相等于该出风口的截面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二框架的入风口内还设有一基部,且具有多个导流结构设置于该基部与该壁面之间,用以提高该散热装置的风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多个导流结构连接固定于该基部或该壁面,该多个导流结构为条状、扁平板状、曲弧状或翼形的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多个导流结构部分连接于该基部与该壁面之间,另一部分则为两端分别连接于该基部与该壁面而其中间部分为不连续而形成自由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多个导流结构是部分连接于该基部与该壁面之间,部分为一端连接于该壁面而另一端为自由端,另一部分是一端连接于该基部而另一端为自由端。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扇框具有一套筒座,用以容置一轴承,而该第二框架的基部内侧另设一轴承,以共同支撑该动叶部的一转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扇框内具有一轴向压缩式风道。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装置于该至少一出风口处设置一导流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还包括一驱动装置,套接于该扇框的一套筒座上且偶合于该动叶部内,用以驱动该动叶部。
19.一种散热装置,其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开口;以及至少一动叶部,设置于该扇框内,其中每一动叶部具有至少一扇叶组,而其中一组扇叶组的每一叶片具有不同的叶缘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复合式扇叶设计的散热装置,其包括一扇框,具有至少一入风口及至少一出风口;以及至少一动叶部,设置于该扇框内,其具有一底板、一环部、一第一扇叶组和一第二扇叶组,其中该第一扇叶组设置于该环部的外围,而该第二扇叶组设置于该底板上。
文档编号F04D29/30GK1721708SQ20041006962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5日
发明者徐伟峻, 张楯成, 黄文喜, 张秀贞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