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182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压缩机的排油减少结构的发明,特别是关于,由电动机构部的驱动力带动隔离板旋转,在汽缸组件内部空间的第1、2空间各自压缩并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冷酶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的过程中,把在冷媒气体中参杂着油通过排气管排出的可能性降至最小化功能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发明。
背景技术
图1,2,3是例出的原先压缩机的展示图。如同图示,在压缩机的密闭容器(10)内部设置有产生驱动力的电动机构部,在其电动机构部的下侧设置有利用其电动机构部的驱动力压缩气体作用的压缩机构部。
电动机构部包括,固定结合在密闭容器(10)内部的定子(S)和在其定子(S)内部可旋转结合的转子(R)。
还有,压缩机构部形成有内部空间(V)的同时,具备有各自与其内部空间(V)连通的吸入油路(f1)和排出油路(f2),固定结合在密闭容器(10)里的插入贯通气缸组件(D)的内部空间(V)中心的旋转轴(20),并且旋转轴(20)与产生驱动力的电动机构部结合。
气缸组件(D)是由,其内部的圆筒形贯通孔(31),固定结合在密闭容器(10)内周面上的气缸(30),在气缸(30)的上下面各自覆盖结合的与其气缸(30)一同形成内部空间(V)的同时贯通插入旋转轴(20)作用的上轴承(40)和下轴承(50)构成。
气缸组件的吸入油路(f1)是由在气缸(30)外周面与其贯通孔(31)相连通形成的吸入孔构成。气缸组件的排出油路(f2)是由在气缸(30)的一侧形成有轴方向贯通的带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开口部(32),在其气缸开口部(32)前面壁上各自形成有与其贯通孔(31)相连通的第1排出孔(33)和第2排出孔(34)构成。第1,2排出孔(33)(34)是在轴方向一条线上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的。
还有,把气缸组件(D)的内部空间(V)隔离成第1,2空间(V1)(V2)的隔离板(60)与旋转轴(20)一体形成在气缸组件(D)内部空间(V),在隔离板(60)的两侧面各自弹性支持接触并由隔离板(60)的旋转形成的第1,2空间(V1)(V2)各自转换为吸入领域和压缩领域作用的叶片(70),各自贯通插入结合在气缸组件(D)的上轴承(40)及下轴承(50)上。
叶片(70)把上述气缸组件(D)看作水平面时位于同一相位。即,位于隔离板(60)的上下位置上结合,其叶片(70)分别各自插入到形成在气缸组件(D)上轴承(40)下轴承(50)上的叶片槽(41)(51)内。
旋转轴的隔离板(60)是带有一定厚度的圆形板,并且从侧面看时由具备凸起面的上侧凸曲面(r1)、具备凹陷面的凹曲面(r2)、连接凸曲面(r1)和凹曲面(r2)的连接曲面(r3)构成。即隔离板(60)是正弦波形状的波形曲面,并且凸曲面(r1)和凹曲面(r2)是以180度相位形成的。
还有,在气缸组件(D)上结合有,在排出油路(f2)各自开关作用下把第1,2空间(V1)(V2)的压缩领域内的压缩气体排出作用的开关阀门(80),并且在气缸组件的吸入油路上(f1)结合吸入管(90)。
开关阀门(80)是由,在气缸组件的气缸开口部(32)前面壁上开关上述第1排出孔(33)作用的由螺丝(B)结构固定结合的第1排出阀门(81)和,在气缸组件的气缸开口部(32)前面壁上开关第2排出孔(34)作用的由螺丝(B)结构固定结合的第2排出阀门(82)构成。
还有,密闭容器(10)的下面灌满油并在旋转轴(20)的内部形成油路(21),在其旋转轴的油路(21)内部装置供油器(图中未示)。
未说明的符号100是弹性支撑弹簧,110是消音器,120是排出管。
如同上述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启动如下首先,引入电源并驱动电动机构部,由其电动机构部的驱动力带动旋转轴(20)旋转的同时带动其旋转轴(20)的隔离板(60)旋转在气缸组件(D)的内部空间(V)内。
如图4所示,隔离板(60)的凸曲面(r1)先端位于第1空间(V1)及第2空间(V2)各自对应的叶片(70)位置(a1)时,从上述第1空间(V1)压缩的气体与第1排出阀门(81)的启动一起完成从排出孔(33)的排出,因此其吸入领域进入到气体吸入完成状态。在第2空间(V2)向吸入领域气体吸入结束的同时,压缩领域进入气体压缩状态,此时第2排出孔(34)被第2排出阀门(82)关闭。
接着,隔离板(60)旋转,如图5所示,其隔离板(60)的凹曲面(r 2)先端位于第1空间(V1)及第2空间(V2)各自对应的叶片(70)位置(a1)时,在第1空间(V1)向吸入领域吸入气体的同时,在压缩领域第1排出孔(33)被第1排出阀门(81)关闭状态下进入进行压缩气体状态,在第2空间(V2)由于第2排出阀门(82)开通而完成从其第2排出孔(34)排出气体的同时,进入到向吸入领域吸入气体完成状态。
如同上述,隔离板(60)每旋转1次,在第1,2空间(V1)(V2)各自进行气体吸入和压缩排出,反复进行如同上述过程。
还有,由第1,2排出孔(33)(34)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冷酶气体,通过气缸组件(D)的气缸开口部(32)再经过密闭容器(10)并通过上述排出管(120)向密闭容器(10)外部排出。
还有,由于旋转轴(20)旋转,在与其旋转轴(20)相结合的供油器作用下把密闭容器(10)下面灌满的油,通过其旋转轴(20)上的油路(21)供应到滑动部件上,供应到其部件上的油再从新返回到密闭容器(10)中。
但是,如同上述的原来技术下的压缩机具有随着旋转轴(20)的隔离板(60)旋转,在其气缸组件内部空间的第1,2空间(V1)(V2)各自被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第1,2排出孔(33)(34)交替反复排出过程中,供应到其气缸组件内部空间(V)的油与冷酶气体混合后排出。其混入油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冷酶气体,通过排出管(120)循环在冷冻循环中,所以与其冷酶气体一起排出的油沉积在冷冻循环中,不仅导致循环效率下降,而且会出现密闭容器(10)内部缺油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电动机构部的驱动力带动隔离板旋转的同时,在气缸组件的第1、2空间各自压缩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冷酶气体,在通过排出管排出过程中,冷酶气体中会混入油并通过排出管排出,把混入油降至最小化为目的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
为达成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中的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具备内部空间及与其内部空间各自贯通的吸入油路和排出油路并固定结合与密闭容器内部的气缸组件,具备波形隔离板并为了使其隔离板位于气缸组件的内部空间作用的与其气缸组件贯通结合的旋转轴,与气缸组件各自相结合并由旋转轴的旋转把由其隔离板隔离形成的内部空间的第1、2空间各自变换为吸入领域和排出领域作用的叶片。在气缸组件外周壁一侧形成有与排出油路贯通作用的带有一定面积和深度的开口槽并与密闭容器内周面一起形成带有一定体积的油过滤空间,在气缸组件一侧形成有把经过油过滤空间的气体从密闭容器内部流出作用的通气孔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
发明的效果如同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实现了把由气缸组件的第1,2空间排出再经过密闭容器内部最后通过排出管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冷酶气体混合的油,向其密闭容器外部排出最少化。因此可防止,包括压缩机的冷冻循环内因进入油并沉积而导致的循环效率下降的情况,还防止压缩机密闭容器内缺油的情况并提高了信赖性。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本发明有以上效果。


图1,2是展示原先压缩机的纵截面图及平面图;图3是展示上述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部分截面斜视图;图4、5是各自展示上述压缩机压缩机构部的启动过程的平面图;图6、7是展示具备本发明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压缩机的纵截面图及平面图;图8、图9是展示具备本发明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部分截面斜视图;对图面中重要部分符号的说明10密闭容器 20旋转轴30气缸 36开口槽37油排出口 60隔离板70叶片 130通气孔D气缸组件 f1吸入油路f2排出油路 Q油过滤空间V1第1空间 V2第2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一下本发明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如下图6,7,8是展示本发明的具备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压缩机的图。首先,压缩机包括,在密闭容器(10)内部产生驱动力的电动机构部和在其电动机构部下侧由其电动机构部驱动力作用下压缩气体的压缩机构部。
电动机构部包括,固定结合在密闭容器(10)内部的定子(S)和在其定子(S)内部可旋转结合的转子(R)。
还有,压缩机构部形成有内部空间(V)的同时,具备有各自与其内部空间(V)连通的吸入油路(f1)和排出油路(f2),故固定结合在密闭容器(10)里的气缸组件(D)的内部空间(V)里插入贯通那中央的旋转轴(20),并且旋转轴(20)与产生驱动力的电动机构部结合。
气缸组件(D)是由,其内部的圆筒形贯通孔(31),固定结合在密闭容器(10)内周面上的气缸(30),在气缸(30)的上下面各自覆盖结合的与其气缸(30)一同形成内部空间(V)的同时贯通插入旋转轴(20)作用的上轴承(40)和下轴承(50)构成。
气缸组件的吸入油路(f1)是由在气缸(30)外周面与其贯通孔(31)相连通形成的吸入孔构成。
气缸组件的排出油路(f2)是由在气缸(30)的一侧形成有各自连通其贯通孔内周壁和其气缸外周壁的第1排出孔(33)和第2排出孔(34)。第1,2排出孔(33)(34)是在轴方向一条线上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的。还有,在气缸组件的气缸(30)外周壁上形成有连通排出油路(f2)的带有一定面积和深度的开口槽(36)。形成与开口槽(36)和其气缸组件的外周壁相接触并与密闭容器(10)的内周面一起带有一定体积的油过滤空间(Q)。还有,在气缸组件的气缸(30)一侧形成,把经过油过滤空间(Q)的气体向密闭容器(10)外面流出功能的通气孔(130)。在其气缸组件的气缸(30)上形成,排出沉积在油过滤空间(Q)内的油作用的油排出孔(37)。
气缸组件的通气孔(130)最好形成在构成其气缸组件(D)的气缸一侧和与其汽缸相切结合的上轴承(40)上为好,并其通气孔(130)向气缸组件(D)的轴方向形成。汽缸油排出孔(37)要向密闭容器(10)底面形成。
还有,把气缸组件(D)的内部空间(V)隔离成第1,2空间(V1)(V2)的隔离板(60)与旋转轴(20)一体形成在气缸组件(D)内部空间(V),在隔离板(60)的两侧面各自弹性支持接触并由隔离板(60)的旋转形成的第1,2空间(V1)(V2)各自转换为吸入领域和排出领域作用的叶片(70),各自贯通插入结合在气缸组件(D)的上轴承(40)及下轴承(50)上。
叶片(70)把气缸组件(D)看作水平面时位于同一相位。即,位于隔离板(60)的上下位置上结合,其叶片(70)分别各自插入到形成在气缸组件(D)上轴承(40)下轴承(50)上的叶片槽(41)(51)内。
旋转轴的隔离板(60)是带有一定厚度的圆形板,并且从侧面看时由具备凸起面的上侧凸曲面(r1)、具备凹陷面的凹曲面(r2)、连接凸曲面(r1)和凹曲面(r2)的连接曲面(r3)构成。即隔离板(60)是正弦波形状的波形曲面,并且凸曲面(r1)和凹曲面(r2)是以180度相位形成的。
还有,在气缸组件(D)上结合有,在排出油路(f2)各自开关作用下把第1,2空间(V1)(V2)的压缩领域内的压缩气体排出作用的开关阀门(80),并且在气缸组件的吸入油路上(f1)结合吸入管(90)。
开关阀门(80)是由在气缸组件的气缸开口槽(36)内面壁上,开关第1排出孔(33)作用的由螺丝(B)结构固定结合的第1排出阀门(81)和在气缸组件的气缸开口槽(36)内壁面上,开关第2排出孔(34)作用的由螺丝(B)结构固定结合的第2排出阀门(82)构成。
还有,密闭容器(10)的下面灌满油并在旋转轴(20)的内部形成油路(21),在其旋转轴的油路(21)内部装置供油器(图中未示)。
未说明的符号100是弹性支撑弹簧,110是消音器,120是排出管。
以下,说明一下本发明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作用效果。如下首先,引入电源并驱动电动机构部(M),由其电动机构部(M)的驱动力带动旋转轴(20)旋转的同时带动其旋转轴(20)的隔离板(60)旋转在气缸组件(D)的内部空间(V)内。
隔离板(60)的凸曲面(r1)先端位于第1空间(V1)及第2空间(V2)各自对应的叶片(70)位置(a1)时,从第1空间(V1)压缩的气体与第1排出阀门(81)的启动一起完成从排出孔(33)的排出,因此其吸入领域进入到气体吸入完成状态。在第2空间(V2)向吸入领域气体吸入结束的同时,压缩领域进入气体压缩状态,此时第2排出孔(34)被第2排出阀门(82)关闭。
接着,隔离板(60)旋转,其隔离板(60)的凹曲面(r2)先端位于第1空间(V1)及第2空间(V2)各自对应的叶片(70)位置(a1)时,在第1空间(V1)向吸入领域吸入气体的同时,在压缩领域第1排出孔(33)被第1排出阀门(81)关闭状态下进入进行压缩气体状态,在第2空间(V2)由于第2排出阀门(82)开通而完成从其第2排出孔(34)排出气体的同时,进入到向吸入领域吸入气体完成状态。
如同上述,隔离板(60)每旋转1次,在第1,2空间(V1)(V2)各自进行气体吸入和压缩排出。
还有,由第1,2排出孔(33)(34)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冷酶气体,如图9所示,通过气缸组件(D)的气缸开口槽(36)和与其相对应的密闭容器(10)内周面上形成的油过滤空间(Q),再通过通气孔(130)流入密闭容器(10)内部。流入其密闭容器(10)内部的气体,通过排出管(120)向密闭容器(10)外部排出。
还有,由于旋转轴(20)旋转,在与其旋转轴(20)相结合的供油器作用下把密闭容器(10)下面灌满的油,通过其旋转轴(20)上的油路(21)供应到滑动部件上,供应到其部件上的油再从新返回到密闭容器(10)中。
另一方面,在其气缸组件内部空间的第1,2空间(V1)(V2)各自被压缩的高温高压气体与供应到其气缸组件内部空间(V)的油混合后排出。与其冷酶气体混合后排出的油,在通过油过滤空间(Q)的过程中,与其油过滤空间(Q)的内壁接触而过滤掉并沉积在其油过滤空间(Q)底面。沉积在油过滤空间(Q)内的油,通过油排出孔(37)归还到密闭容器(10)底面。由此可实现,通过油过滤空间(Q)并通过通气孔(130)及密闭容器(10)内部再由排出管(120)排出的冷酶气体内混合的油含量最少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密闭容器,具备内部空间及与其内部空间各自贯通的吸入油路和排出油路并固定结合与密闭容器内部的气缸组件,具备波形隔离板并为了使其隔离板位于气缸组件的内部空间作用的与其气缸组件贯通结合的旋转轴,与气缸组件各自相结合并由旋转轴的旋转把由其隔离板隔离形成的内部空间的第1、2空间各自变换为吸入领域和排出领域作用的叶片;在气缸组件外周壁一侧形成有与排出油路贯通作用的带有一定面积和深度的开口槽并与密闭容器内周面一起形成带有一定体积的油过滤空间,在气缸组件一侧形成有把经过油过滤空间的气体从密闭容器内部流出作用的通气孔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其特征是气缸组件的通气孔是向其气缸组件的轴方向位置上形成的。其为特点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其特征是在气缸组件的一侧形成,排出沉积在油过滤空间内的油功能的油排出孔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的发明,其特征是包括密闭容器,具备内部空间及与其内部空间各自贯通的吸入油路和排出油路并固定结合与密闭容器内部的气缸组件,具备波形隔离板并为了使其隔离板位于气缸组件的内部空间作用的与其气缸组件贯通结合的旋转轴,与气缸组件各自相结合并由旋转轴的旋转把由其隔离板隔离形成的内部空间的第1、2空间各自变换为吸入领域和排出领域作用的叶片;在气缸组件外周壁一侧形成有与排出油路贯通作用的带有一定面积和深度的开口槽并与密闭容器内周面一起形成带有一定体积的油过滤空间,在气缸组件一侧形成有把经过油过滤空间的气体从密闭容器内部流出作用的通气孔的压缩机排油减少结构。
文档编号F04C18/00GK1755124SQ20041007217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7日
发明者安丙河, 河宗勋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