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204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泵,于其出水管内部设有控制水流单向》f动的锤体,并藉由 固定件将导弓權体移动的导弓i座与机体相互结合固定的止回阀。
背景技术
人们于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水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项目,为了使7jC可输送 移动至特定场所,通常配合有水管及相互连接的泵,藉由泵的动力可将水经由水管 予以输送移动,又在目前所使用的泵中,于其机体内部均设置有一止回结构,亦即 在机体的出水管中设有一可受水流推动与否的锤体,当泵作动时可驱动水流通过出 水管将水输送出,反之当泵停止作动不再输送水时,该锤懒每封闭出水管达到避免 出水管中的水回流入泵机身中,冲击机身内的叶轮,因而造成叶轮或塑料制成的水 机身内部构件的损坏。
为解决前述问题,申请人曾申请有中国台湾实用新型公告第M336365号"泵止 回阀结构"专利案,该现有技术的专利案中,其止回阀结构是在出水管内且远离其 出水口处设有一环座,该环座中央形成有一穿 L, 一可用以封闭或开启出水口的锤 体,其一端相对于出水口形成有可封合外型的密合部,另一端为一杆部,该杆部可 穿设位在穿孔内移动,前述的环座于夕卜侧形成有数个向外突出的突i央,其是设置位 在相互结合的出水管端部与端管件之间,并以二者之间的相对端面将环座的突块予 以限制定位,使环座安装设置在出水管处。
由于前述现有技术的止回阀结构,仅藉由出水管端部与端管件间形成的空间以 供环座外侦疾块的容置与定位,当出水管在提供水流流动时,若水流的水压较大或 因水流量较大,因而使得所产生的水压及冲力过大,如此将使得环座因未能有效的 结合固定导致受到水流冲击而产生位移情形,进而造成锤^亦产生位移使得止回结 构被破坏,及泵在输送水流无法具有止回效果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人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及缺点,针对止回阀构造予以重新设计,藉以使得止回阀用以导弓l锤体的座体可稳固且以一定方向的设置在出水管内, 以达到提高止回机构的使用寿命及具有安装简便快速的目的。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戶雁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 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中泵机体上设有出水管,于出水管内设有可使出水管呈开 启或关闭的锤体,该锤体的一端形成有一杆部,于杆部上设有一弹性元件,又出水 管的端头处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结合孔, 一导引座,其设有一可供锤体所设 杆部贯穿的导孔,二端相对于固定座设有穿孔,可利用固定件贯穿穿孔并与结合孔 相互固定。
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中导引座至少具有二固定座,其中一固定座的 外部相互突出有突部,使得具有突部的固定座宽度大于其它固定座的宽度,另出水 管端头配合固定座的不同宽度设有相对且宽度不同的安装部。
项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中固定座在结合孔处形成有一凹座。 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中固定座的结合孔为螺孔形态,而固定件为一 螺钉。
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中缍体的外侧形成有一密合部,于出水管上相 对于密合部设有出水口, 二者相互配合可在出水口形成为开启或关闭状态。
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中锤体内部设有一磁铁,于t几体上相对设有可 相互感应的磁簧开关。
藉由前述技术手段的实施,本实用新型藉由导弓瞎端头所设的固定座与出水管 端头形成的结合座利用固定件予以贯穿固定,而可以提高二者之间的结合强度及结 合的稳固性,将可使提供引导锤体上、下位移的导弓l座不易发生位移或脱落分离情 形,又由于导引座的端头具有一宽度大于其它固定座宽度的设计,且出水管端头的 结合座处配合形成有相对宽度不同的安装部,以达到在组装时可较为简便快速且可 确保组装方向正确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座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引座平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机体
12--出水口 14一结合孔 151—第二安装部 21--导孔 220--突部 222—穿孔 31—杆部 33—磁铁 50--磁簧开关
i一剖面示意图。
ll一出水管
13--结合座 15—第一安装部 20—导引座 22—固定座 221—凹座 30—锤体 32—密合部 40—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具有一机体IO, 该机体10上形成有一呈中空管体且其内部可供水流流动的出水管11,该出水管11 的内壁面形成有呈外突弧面的出水口 12,于其端头处的内壁形成有位在相对位置的 结合座13,各结合座13上设有一结合孔14,该结合孔14可为一设有内螺纹的孔, 又出水管11的端头处且相邻于各结合座13的夕卜侧形成有安装部,以图中所示的较 佳实施例,是设有二位在相对处的结合座13,其外侦橼分别形成有呈凹入舰宽度 不同的第一安装部15及第二安装部151,该第一安装部15的宽度大于第二安装部 151。
一导弓l座20,请配合参看图3及图4所示,其呈长型体且中央处形成有一导孔
21, 该导孔21为长型孑L且呈贯穿形态,该导引座20于二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固定座
22, 每一固定座22上均形成有一呈凹入状的凹座221,并在凹座221处形成有贯穿 的穿孔222,又于其中一固定座22的夕Ki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突部220,该具有突部 220的固定座22,其宽度与另一端的固定座22宽度不同,即设有突部220的固定座 22可与第一安装部15配合并设置于内部,另一固定座22是与第二安装部151配合 并设置于内部,又相对于各固定座22处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为一螺钉,其可贯 穿固定座20的穿孔222并与结合座13上的结合孔14相互结合固定,固定件的端头可位于凹座221内,使该导引座20可稳固的结合定位在机体10上。
又于机体10内的出水管11内设有锤体30,该锤体30相对于导引座20的一端 形成有杆部31,另一端的内部设有一磁铁33,于其夕卜侧壁形成有夕卜突弧面的密合部 32,该密合部32外缘于纵向位处形成有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外型,该处外径大 于出水口 12的孑L径,于锤体30的杆部31外侧可套设有一弹性元件40例如:螺旋弹 簧,使其杆部31贯穿导引座20的导孔21,而密合部32位在出水口 12处,使出水 口 12受到密合部32作用而可呈开启或闭合状,且该弹性元件40的二端分别位在导 引座20与密合部32之间。
配合参看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泵内的止回阀结构,于其中一具体实施 例中,在机体10内部且相对于锤体30所设的磁铁33处设有一磁簧开关50,其可 受到锤体30于上、下位移时,其内部所设的磁铁33将对磁簧开关50产生感应控制, 当水流压力无法克服弹性元件40的弹力时,密合部32将出水口 11封闭,使得水流 过出水口 11;再配合看看图5所示,当水流压力或流量大而朝向出水口 11流 动时,由于水压大于弹性元件40的弹力将使得锤体30向上位移并开启出水口 11 , 此时水流即可通过出水管11而输送出。
由于导引座20与机体10的结合座13间利用固定元件予以结合固定,再者导引 座20 二端的固定座22的宽度不同,配合机体10的出水管11端头所设计的第一、 二安装部15151,使得在组装时仅有一方向为符合并可置入固定,因而具有可防止 组装错误的情形发生,藉以提供组装简便且快速的功效。
权利要求1. 一种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泵机体上设有出水管,于出水管内设有可使出水管呈开启或关闭的锤体,该锤体的一端形成有一杆部,于杆部上设有一弹性元件,又出水管的端头处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结合孔,一导引座,其设有一可供锤体所设杆部贯穿的导孔,二端相对于固定座设有穿孔,可利用固定件贯穿穿孔并与结合孔相互固定。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导引座至少具有二 固定座,其中一固定座的外部相互突出有突部,使得具有突部的固定座宽度大于 其它固定座的宽度,另出水管端头配合固定座的不同宽度设有相对且宽度不同的 安装部。
3. 如权禾腰求1或2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固定座在结合 孔处形成有一凹座。
4. 如权禾腰求3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固定座的结合孔为 螺孔形态,而固定件为一螺钉。
5. 如权禾腰求4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锤体的外侧形成有 一密合部,于出水管上相对于密合部设有出水口, 二者相互配合可在出水口形成 为开启或关闭状态。
6. 如权禾腰求5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出水口处的壁面与 密合部的壁面呈外突弧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中锤体内部设有一磁 铁,于机体上相对设有可相互感应的磁簧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泵的止回阀结构改良,其是在泵的出水管端形成有一结合座,该处设有一导引座可供引导锤体上、下位移,该导引座的二端形成有固定座,其可与结合座间以固定件予以结合固定,另于其一端的固定座外侧形成有突部,使得该处的宽度大于另一端固定座宽度,又在结合座上配合不同的固定座宽度形成有第一、二安装部,藉此可使导引座稳固的定位在出水管内,并使其可简便快速且准确的安装。
文档编号F04D29/40GK201269215SQ200820133190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5日
发明者黄秀雄 申请人:大井泵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