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提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5601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提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水装置及水循环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气体进行提水或水 循环的气动提水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的提水装置或水循环采用水泵为动力进行提水或水循环,提水或带动循 环的水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水泵,且该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大,需要提供较 大功率的水泵进行水循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气体进行提水或水循环的气动提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这样的它包括气动装置和提水装置,所述的气动装置 为带有气泵的通气管,提水装置为内部空心,两端设有开口的通道结构,所述的通气管一端 与气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提水装置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节能,相对于采用传统的水泵进行提水或池水的水 循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气泵进行提水或水循环,通过气体本身具有的浮力推动液体,减少 了摩擦力。2、改善水环境,通过通入气体,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3、适用范围广,可以适 用与池塘,养殖池、泳池等环境。尤其适合小水位差提水的水体或需要循环去污、增氧的水 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水装置为筒状装置梯状式递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水装置为筒状装置平滑式递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集气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有集气槽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柱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a)立体结构图;(b)侧视图;(c)主视 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柱状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标号说明1气动装置、1-1气泵、1-2通气管、1-3微孔管、2提水装置、2-1筒状装置、2-2柱状 装置、2-3弯管、2-4集气槽、2-41通气孔、242通气口、2-5导气板、3_1池塘A、3_2池塘B、 3-3联通通道、3-4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气动提水装置它包括气动装置1和提水装置2,所 述的气动装置为带有气泵1-1的通气管1-2,提水装置为内部空心,两端设有开口的通道结 构,所述的通气管一端与气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提水装置下方,通过通气管通入空气,由 空气的浮力带动液体从提水装置中排出。如图4-5所示所述的提水装置下端连接有集气槽2-4,并与集气槽连接相通;集 气槽侧壁或下方设有通气孔2-41,所述的通气管通过通气孔延伸至集气槽内,通气管的一 端设置在集气槽内,另一端与空气泵连接。所述的集气槽对提水装置起到了定位和聚气 的作用,一般而言提水装置重量较轻,且未安装固定装置,若直接将其放在水池或适用环境 中,提水装置不但不容易固定,而且与通气管之间的连接也存在诸多不便。如图9-10所示所述的提水装置下端连接有导气板2-5,导气板下端连接有集气 槽,导气板下方的集气槽上表面开设有通气口 2-42,导气板呈弧形板状结构,导气板的两侧 向下延伸,导气板所形成的弧形开口朝下。通过设置导气板,减少了本实用新型材料上的消 耗,导气板的两侧向下延伸,导气板所形成的弧形开口朝下,目的为聚气,避免气体从导气 板两侧溢出。如图2-3所示,所述的提水装置为筒状装置或2-1带弧形的柱状装置2-2,所述的 提水装置为上下口径一样大或下口径大上口径小的结构,下口径大上口径小结构的提水装 置为由下至上一级或多级梯状式递减结构,或者为由下至上平滑式递减结构。筒状装置底 面的横截面一般较小,而带弧形的筒状装置底面的横截面较大,适用于不同的水环境,在圆 筒下端的气泡还是比较小的,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不断的聚合形成较大的气泡,同时气泡 上升的过程中,圆筒口径渐渐变小,使更多的气泡聚合,最终形成大的气泡,大的气泡浮力 更大,形成的冲力也越大,能够带动气泡周围水的运动,从而达到提水的目的。所述的通气管的出气端设有微孔管1-3,微孔管可以设置在集气槽的内壁上,或设 置在提水装置下方略微延伸至圆筒内的位置。通过设置微孔管可将通入的空气变为大量的 微小气泡,避免的一次性产生较大的气泡而使气泡从集气槽的边缘离开,造成气泡的损失, 同时将气泡分割成若干小气泡,可避免过大的气泡形成时,对本实用新型底部造成较大的 冲击力,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同时,气泡越小、越多,气泡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越大, 上升力也就越大,带动提水的能力就越强。所述的微孔管还可以替换为打孔的PVC管、气石等。所述的圆筒上方还设有弯管2-3,所述的弯管的一端与筒状装置连接,弯管的另一 端延伸出水面。其中所述的弯管延伸出液面的部分设有固定支撑装置。弯管的设置实现了 本实用新型提升后的水的方向性,完成了对水流的引导工作。集气槽上方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提水装置,提水装置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组合排 列。根据水环境的情况选择提水装置安放的数量。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 如图4所示,有3组并排的提水装置,所述的提水装置呈现由下至上一级或多级梯 状式递减结构,提水装置的设置在集气槽内,提水装置与集齐槽连接处联通,带有气泵的通气管通过集齐槽侧壁的气管孔通入集齐槽内,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着若干微孔管,微孔管 位于提水装置的下方。通过打开气泵,从微孔管中通入气体,实现提水。实施例2 如9-10所示,提水装置为带弧形的柱状装置,该柱状装置由下至上平滑式递减结 构,提水装置的下方设有导气板,通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泵,另一端连接微孔管,微孔管直接 放置在提水装置的下方。实施例3如图6 7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水装置上端设置弯管,设置2个池塘,分为 池塘A3-1和池塘B3-2,在池塘A内设有本实用新型,在池塘A和池塘B的底部设置联通通 道3-3,在池塘A的联通通道的上方设有滤网3-4,启动本实用新型后,池塘A内的水将通过 本实用新型流入池塘B,池塘B内的水以及杂质通过联通通道流入池塘A,同时由于池塘A 中联通通道上方设有滤网或集污池,污渍从池塘B流向池塘A,池塘A净化后的水流向池塘 B,从而实现了池塘B的净化。其中弯管延伸出水面的部分靠设两个池塘之间的地面通过固 定支撑装置进行固定。其中所述的池塘可以替换为游泳池。滤网在池塘B作为养殖池的时 候,还附带有防逃网的功能。实施例4 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弯管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其向右调节30度, 根据上述调整,使池塘A的水通过本实用新型流入池塘B后,水流所形成的冲力使池塘B形 成逆时针漩涡,有利于池塘B内的杂物聚集到联通通道附近,使杂物能通过联通通道到达 池塘A中,并被池塘A集污池的集污与滤网过滤,更好的达到水循环过滤的目的。其中所述 的池塘B可以替换为游泳池,池塘A为集污池,目的也是为了将污渍更好地在集污池中沉 淀、去除。将本实用新型运用于鳗鲡工厂化养殖池,通过实验表明,以1. 1千瓦的鼓风机配 合本实用新型,每分钟提水1. 2吨以上,提升高度超过30cm,以鳗鲡工厂化养殖池中,每口 鳗池300平方米,水深0. 8-0. 85m ;每个池用6个、40mm的管(上下口径一样大),平行排列 的本实用新型,可以使12 口 300平方米的鳗池,每天、每口的水的循环率达到60%以上,而 每天运行用电不到30度。且改造费用低廉,对粪便、食物残渣等固体物处理效果理想,同时 附带了增氧功能,养鳗换水量减少80%以上,保持了养殖池的水环境。与传统的水泵进行的 水循环方式相比,节能70 %以上。
权利要求一种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动装置和提水装置,所述的气动装置为带有气泵的通气管,提水装置为内部空心,两端设有开口的通道结构,所述的通气管一端与气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提水装置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水装置下端连接有集 气槽,并与集气槽连接相通;集气槽侧壁或下方设有通气孔,所述的通气管通过通气孔延伸 至集气槽内,通气管的一端设置在集气槽内,另一端与空气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水装置下端连接有导 气板,导气板下端连接有集气槽,导气板下方的集气槽上表面开设有通气口,导气板呈弧形 板状结构,导气板的两侧向下延伸,导气板所形成的弧形开口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水装置为筒状装 置或带弧形的筒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水装置为上下口径样 大小的结构或下口径大上口径小的结构,下口径大上口径小结构的提水装置为由下至上一 级或多级梯状式递减结构,或者为由下至上平滑式递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气管的出气端设有微 孔管,微孔管可以设置在集气槽的内壁上,或设置在提水装置下方略微延伸至圆筒内的位 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水装置上方还设有弯 管,所述的弯管的一端与筒状装置连接,弯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水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设有使弯管能够挂 靠与周围环境的固定支撑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提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气槽上方可以设置一组或多 组提水装置,提水装置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组合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气体进行提水或水循环的气动提水装置。它包括气动装置和提水装置,所述的气动装置为带有气泵的通气管,提水装置为内部空心,两端设有开口的通道结构,所述的通气管一端与气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提水装置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节能,相对于采用传统的水泵进行提水或池水的水循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气泵进行提水或水循环,通过气体本身具有的浮力推动液体,减少了摩擦力。2、改善水环境,通过通入气体,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3、适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与池塘,养殖池、泳池等环境。尤其适合小水位差提水的水体或需要循环去污、增氧的水环境。
文档编号F04F1/06GK201582229SQ200920268369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0日
发明者王奇欣, 郭航, 郭贤平, 钟传明, 钟国龙 申请人:钟传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