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417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风扇,包含一外壳及一扇叶。外壳具有至少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扇叶设置于外壳内,其中外壳内具有一风流压缩区,位于风流压缩区的外壳设有一辅助进风口。藉此,以提升风扇的风流量。
【专利说明】风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特别涉及一种增加排风量的风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均朝着数字化及信息化发展。以移动运算装置为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等,具有方便使用者携带的优点,以令使用者能够不限场合的自由使用。
[0003]此外,一般移动运算装置内部会利用设置一散热鳍片组与一风扇,以将移动运算装置所产生的热能移除。然而,由于移动运算装置的效能不断提升,因此移动运算装置于运算处理过程所产生的热能也因此增加。对此,一般是利用增加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以及增加风扇的功率,以提升移除移动运算装置的热能的速率。
[0004]并且,为了因应移动运算装置的薄型化发展,移动运算装置内部所设置的风扇一般是采用体积较薄的风扇。一般风扇的壳体包含相对的一上壳体及一下壳体,以及衔接于上壳体及下壳体之间的一侧壳体。风扇的一出风口是位于其侧壳体,而风扇的一入风口则位于其上壳体或下壳体。
[0005]然而,由于移动运算装置因薄型化之故,使得移动运算装置的外壳与风扇的上壳体及下壳体之间的间隙相对缩小。如此一来,将降低流入风扇的入风口的风流流量,进而使风扇的排风量相对减少,使得移动运算装置的系统散热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藉以增加风扇的排风量,以提升移动运算装置的系统散热效率。
[0007]本发明所揭露的风扇,包含一外壳及一扇叶。外壳具有至少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扇叶设置于外壳内,其中外壳内具有一风流压缩区,风流压缩区内的风流压力小于外壳外的大气压力,位于风流压缩区的外壳设有一辅助进风口。
[0008]本发明所揭露的风扇,包含一外壳及一扇叶。外壳包含一上壳体、一下壳体以及介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一侧壳体。上壳体或下壳体具有至少一入风口,侧壳体具有一出风口。扇叶设置于外壳内。其中侧壳体最接近扇叶的轴心之处定义有一第一点,侧壳体最远离出风口之处定义有一第二点。第一点至扇叶的轴心的连线与第二点至扇叶的轴心的连线构成一夹角,且位于夹角范围内的外壳的内部空间定义为一风流压缩区,位于风流压缩区的外壳设有一辅助进风口。
[0009]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风扇,当移动运算装置的外壳与风扇的上壳体及下壳体之间的间隙小,于风流压缩区的外壳设置辅助进风口以具有引流的特性。如此,当扇叶运转时,外界空气便可经由辅助进风口而被引导流入风扇内,以提升风扇的整体排风量。藉此,以提升运用此风扇的移动运算装置的系统散热效率。
[001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立体图;
[0012]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俯视图;
[0013]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立体图;
[0014]图4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立体图。
[0015]其中,附图标记
[0016]10 风扇
[0017]IOa 风扇
[0018]IOb 风扇
[0019]11 外壳
[0020]111 上壳体
[0021]1111 入风口
[0022]112下壳体
[0023]1121 入风口
[0024]113侧壳体
[0025]1131 出风口
[0026]1132 凹部
[0027]1133 弧线段
[0028]1134 直线段
[0029]1135 直线段
[0030]114容置空间
[0031]1141风流压缩区
[0032]115辅助进风口
[0033]12 扇叶
[0034]121 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0036]请参照图1并搭配图2,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俯视图。
[0037]本实施例的风扇10是可运用于一移动运算装置的散热系统,以提升动运算装置的系统散热效率。其中,移动运算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一笔记型计算机或一平板计算机。风扇10例如是离心式风扇或其他适当的风扇,本文在此并不作任何限制。
[0038]风扇10包含一外壳11及一扇叶12。
[0039]外壳11包含一上壳体111、一下壳体112以及介于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之间的一侧壳体113。进一步来说,上壳体111及下壳体112是对立设置且保持一距离,侧壳体113是衔接于上壳体111与下壳体112之间。上壳体111、下壳体112及侧壳体113共同构成一容置空间11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11具有一入风口 1111,下壳体112具有一入风口 1121,侧壳体113具有一出风口 1131。需注意的是,上述入风口 1111、1121的数量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来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上壳体111具有入风口 1111而下壳体112不具入风口 1121,或是仅下壳体112具有入风口 1121而上壳体111不具入风Π 1111。
[0040]扇叶12可旋转地设置于外壳11内。进一步来说,扇叶12可旋转地设置于由上壳体111、下壳体112及侧壳体113所共同构成的容置空间114内。
[004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侧壳体113更包含一弧线段1133以及连接于弧线段1133相对两端的二直线段1134、1135,出风口 1131介于二直线段1134、1135之间。详细来说,弧线段1133系环绕扇叶12,且弧线段1133至轴心121的距离是沿着顺时针方向而逐渐增加。直线段1135衔接于弧线段1133的一端(图示右端),且直线段1135是沿着弧线段1133的一端(图示右端)的切线方向延伸。此外,直线段1134系由弧线段1133的另一端(图示左端)延伸,且直线段1134与弧线段1133是向内凹陷而夹一角度,使得直线段1134与弧线段1133衔接处共同构成侧壳体113的一凹部1132。
[0042]其中,侧壳体113最接近扇叶12的轴心121处定义有一第一点Pl,第一点Pl位于凹部1132。侧壳体113最远离出风口 1131之处定义有一第二点P2,第二点P2位于弧线段1133的中段。此外,第一点Pl至扇叶12的轴心121的连线LI与第二点P2至扇叶12的轴心121的连线L2构成一夹角Θ,夹角Θ可以是但不限于一钝角。位于夹角Θ范围内的外壳11的内部空间定义为一风流压缩区1141。更详细来说,由轴心121为中心点而沿着连线LI与连线L2向外延伸的扇型区域所涵盖的范围内的外壳11内部空间即是风流压缩区1141。
[0043]此外,位在风流压缩区1141的外壳11上设有一辅助进风口 115。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进风口 115是位在侧壳体113上(如图1所示)。
[0044]当风扇10设置于移动运算装置的外壳体(未绘示)内且移动运算装置的外壳体(未绘示)与风扇10的上壳体111及下壳体112之间的间隙较小时,因气流具有由气压较大区域朝气压较小区域流动的趋势,使得于风流压缩区1141的外壳11所设置的辅助进风口 115具有引流的特性。故当扇叶12运转时,外界空气便可经由侧壳体113处的辅助进风口 115而被引导流入风扇10内,以提升风扇10的整体排风量。藉此,以提升运用此风扇10的移动运算装置的系统散热效率。
[0045]此外,根据实际实验量测,若未设置辅助进风口的现有风扇的排风量为
2.03CFM(Cubic Feet Per Minute,即每分钟可以通过多少立方英尺流体的体积),而增设辅助进风口 115后的风扇的排风量则为2.41CFM。由上数据可知,本实施例的设置辅助进风口 115的风扇10的风流流量较现有风扇的风流流量增加18.7%,因此本实施例的风扇10确实可提升移动运算装置的系统散热效率。
[0046]请接着参照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立体图。本实施例与图1实施例相似,因此只针对差异处说明。
[0047]本实施例的风扇IOa的辅助进风口 115是位于风流压缩区1141的外壳11的上壳体111处。因此,当扇叶12运转时,外界空气可经由上壳体111处的辅助进风口 115而被引导流入风扇IOa内,以提升风扇IOa的整体排风量。
[0048]请接着参照图4,图4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风扇的结构立体图。本实施例与图1实施例相似,因此只针对差异处说明。
[0049]本实施例的风扇IOb的辅助进风口 115是位于风流压缩区1141的外壳11的下壳体112处。因此,当扇叶12运转时,外界空气可经由上壳体111处的辅助进风口 115而被引导流入风扇IOb内,以提升风扇IOb的整体排风量。
[0050]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风扇,是当移动运算装置的外壳与风扇的上壳体及下壳体之间的间隙小,于风流压缩区的外壳设置辅助进风口以具有引流的特性。如此,当扇叶运转时,外界空气便可经由辅助进风口而被引导流入风扇内,以提升风扇的整体排风量。藉此,以提升运用此风扇的移动运算装置的系统散热效率。
[0051]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外壳,具有至少一入风口及一出风口 ;以及 一扇叶,设置于该外壳内,其中该外壳内具有一风流压缩区,该风流压缩区内的风流压力小于该外壳外的大气压力,位于该风流压缩区的该外壳设有一辅助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一上壳体、一下壳体以及介于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的一侧壳体,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分别具有一该入风口,该出风口位于该侧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含一上壳体、一下壳体以及介于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的一侧壳体,该侧壳体最接近该扇叶的轴心之处定义有一第一点,该侧壳体最远离该出风口之处定义有一第二点,该第一点至该扇叶的轴心的连线与该第二点至该扇叶的轴心的连线构成一夹角,且位于该夹角范围内的该外壳的内部空间定义为该风流压缩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进风口位于该上壳体、该下壳体与该侧壳体至少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侧壳体包含一弧线段以及连接于该弧线段相对两端的二直线段,该弧线段环绕该扇叶,该出风口介于该二直线段之间。
6.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外壳,包含一上壳体、一下壳体以及介于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的一侧壳体,该上壳体或该下壳体具有至少一入风口,该侧壳体具有一出风口 ;以及 一扇叶,设置于该外壳内,其中该侧壳体最接近该扇叶的轴心之处定义有一第一点,该侧壳体最远离该出风口之处定义有一第二点,该第一点至该扇叶的轴心的连线与该第二点至该扇叶的轴心的连线构成一夹角,且位于该夹角范围内的该外壳的内部空间定义为一风流压缩区,位于该风流压缩区的该外壳设有一辅助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及该下壳体分别具有一该入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风流压缩区内的风流压力小于该外壳外的大气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进风口位于该上壳体、该下壳体与该侧壳体至少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该侧壳体包含一弧线段以及连接于该弧线段相对两端的二直线段,该弧线段环绕该扇叶,该出风口介于该二直线段之间。
【文档编号】F04D29/42GK103790864SQ201210427485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林玮义, 王信义, 郑懿伦 申请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