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5037阅读:1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塞式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车轮的内胎充气的打气筒。
目前使用的为车轮内胎充气的人力打气筒,都是采用了传统的结构,即有主管、底座、上端盖、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装有一个把手、另一端装有一个毛头构成。打气时,用手推把手,把手通过活塞杆推动毛头向下运动,使主管内的气压增高,给车轮的内胎充气。这种打气筒在使用中虽然比较方便,但是这种打气筒采用的用牛皮制造的毛头同主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毛头容易被磨坏。另一方面,这种打气筒在使用中应加一些润滑油,给毛头润滑。由于毛头吸油较多,在不用时容易将润滑油浸到打气筒的底座上,在使用中使得压出的气体含油量较高,这些油充入车轮内胎后,将会加速车轮内胎的老化,减少车轮内胎的使用寿命。再者,这种打气筒使用的毛头制造较困难,成本也较高,更换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密封装置耐磨,而延长使用寿命的活塞式打气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主管(6),在主管(6)的一端装有一个底座(1),另一端同上端盖(8)相连接,底座(1)上装有一个出气接头(2)。有一活塞杆(7)通过上端盖(8)的中心孔插入主管(6)内,活塞杆(7)的外端固定一把手(9),另一端装一个带有致少一个进气孔(3)的活塞(5),活塞(5)的侧面加工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4)。当使用时,活塞杆(7)带动活塞(5)向上移动,密封圈(4)就靠到活塞(5)上密封槽的下侧面,气体就通过活塞(5)与主管(6)之间的间隙和进气孔(3)流入活塞(5)下面的主管(6)内,当活塞(5)运动到主管(6)的上部后活塞杆(7)在力的作用下推活塞(5)时,密封圈(4)就靠到密封槽的上侧,将活塞(5)与主管(6)之间的间隙密封,使活塞(5)下面的主管(6)内的气体压力升高,将活塞(5)下面的主管(6)内的气体通过底座(1)上的通气道从出气接头(2)流出。然后再经过出气接头同车轮内胎气咀之间的连接装置将有压气体充入车轮内胎中。重复上述过程可以给车轮内胎连续充气,以致达到要求为止。
本活塞式打气筒,其活塞同主管内壁之间的密封采用的是密封圈,其密封圈与主管内壁之间的摩擦比毛头与主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小。这样就可以减轻密封圈的磨损、提高打气筒的使用寿命。使用密封圈和使用毛头相比,密封圈的价格便宜,更换密封圈也比较简便。另外,使用密封圈所用的润滑油较少,使打气筒压出的气体含油量较低,这样也可以延长车轮内胎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是底座;2是出气接头;3是进气孔;4是密封圈;5是活塞;6是主管;7是活塞杆;8是上端盖;9是把手。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4)可以选用O型密封圈、梯形型封圈也可选用Y型密封圈或U型密封圈。选用Y型或U型密封圈,在活塞(5)向上运动时,不但进气孔(3)向活塞(5)下面的主管中进气,而且Y型或U型密封圈同主管(4)内壁接触的外舌处也向活塞(5)下面的主管(6)内进气,这样就可以减少活塞(5)上升时的空气阻力。但是采用O型或梯型密封圈价格便宜,而且耐磨。
本实用新型的主管(6)可以采用金属制造,如钢管等。也可以采用塑料制造,如硬聚氯乙烯管、聚四氟乙烯管等,用塑料制造的主管(6)和底座(1)、上端盖(8)的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采取其他连接方式,用塑料制造的主管(6)其优点是重量轻,主管内壁光滑,密封圈不易磨损。不论主管(6)是由钢管制造,还是用塑料管制造,主管(6)同底座(1)之间的连接要保证有良好的密封,以免在使用中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5)和活塞杆(7)的连接,可以采用螺母进行夹紧固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只要保证活塞(5)固定在活塞杆(7)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式打气筒,既可以用于车轮内胎的充气,也可以用于救生圈等气囊的充气,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活塞式打气筒,包括底座[1],出气接头[2]、主管[6]、上端盖[8]、活塞杆[7]和同活塞杆[7]固定连接的把手[9],其特征在于活塞杆[7]插入主管[6]的一端固定一个带有致少一个进气孔[3]的活塞[5],活塞[5]的侧面加工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密封圈〔4〕是O型密封圈、梯形密封圈、Y型密封圈或U型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管〔6〕是由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式打气筒,它是用于为车轮内胎、救生圈或其他气囊充气的设备,它的技术要点是用活塞和密封圈代替了传统打气筒所采用的毛头,从而使得打气筒的使用寿命延长,也减少了打气筒压出气体的含油量,有利延长车轮内胎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它的主管由塑料制做,减轻了打气筒的重量,也防止了主管的腐蚀。
文档编号F04B33/00GK2031458SQ8821952
公开日1989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5日
发明者耿泮浴, 赵金秋 申请人:耿泮浴, 赵金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