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防泄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97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泵的防泄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离心泵与转子式容积电泵。
现有普通泵主动轴依靠密封圈密封。泵轴和密封圈的磨损以及泵轴跳动会造成气隙,泵介质极易在压差作用下漏出泵体外。磁力驱动泵依靠内外磁钢与隔离套将动力传入泵内,使泵无动密封,故无泄漏,但泵产生的压力仅有0.4MPa,工作温度仅限+100℃以内,并且不能输送粘稠介质。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泵的密封装置,使被输送介质无外泄漏,且无需更换密封圈,并且有结构简单。易加工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式电机、减速箱和传动轴套管、增压罐以及带泄漏腔的泵体。将上述部件组装起来,并用金属管联通,构成密封整体,其腔内充入空气、液体、油脂等填充料,以建立一个与泵压相等的密闭腔体,实现防泄漏目的。
电机壳、减速机壳、传动轴套管和泵之间均采用静密封。电机出线电缆也要密封,安装布置方式为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电机在上部位,泵在下部位,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以输送280℃沥青泵为例并说明其作用原理。
压力2.5MPa输送介质温度280℃流量30m3/h
转速50-500转/分泵组装时减速机箱内充入润滑油液,起润滑与填充作用。膨润土润滑脂加在传动轴套管内近泵端,其目的是利用油脂粘滞阻力克服被输送介质因比重大或位置高所具有的向下流动势能。
泵装配后可用自行车打气筒通过气门与金属管向各腔充气至泵工作压力。泵运转(停转)时由于泵高压腔输送介质泄漏流入(流出)增压罐,引起腔内压力增高(降低),压缩空气进入(流出)电机腔、减速机腔、传动轴套管,使之与泵压保持平衡。消除因泵内外压差造成外泄漏因素。
电机尾部装有电风扇对电机进行风冷却。传动轴套管有透镜可观察轴传动情况,在传动轴套管上设有散热翼板。
本实用新型泵的防泄漏装置建立了一个密闭整体,没有动密封,从根本上解决了外泄漏问题。使泵不污染环境,减少了泄漏的损失。由于取消了泵轴密封圈,减少了密封圈与泵轴之间的磨擦阻力,降低了转动功耗,因而效率高。
注若采用油浸式电机,可在电机腔减速机腔与传动轴套管内全部充满油液。这时应安装序号(17)膨涨腔,去掉增压罐。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泵(2)金属管
(3)增压罐(4)观察镜(5)联轴节(6)传动轴套管(7)气门(8)减速箱(9)减速齿轮(10)承受压力电机外壳(11)压力表(12)电机定子(13)电机转子(14)风扇支座(15)电风扇(16)观察镜(17)膨涨腔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工业离心泵与转子式容积泵的防泄漏装置,其特征是(1)在动力电机尾部装有冷却电风扇;(2)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式电机壳体;(3)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减速机箱体;(4)有观察镜,散热翼板的传动轴套管;(5)有观察镜的增压罐;(6)带有压力表、气门均压用的金属管路;(7)泵壳体设有泄漏腔及腔的联接端口。由上述部分组成的密闭整体。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能够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式电机可以是油浸式电机。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工业离心泵或转子式容积电泵的防泄漏装置。包括冷却电风扇和承受一定压力的电机外壳、减速机箱体,传动轴套管,泄漏增压罐,泵及填充介质,构成的密闭整体。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的特点。彻底解决了其它机械动密封无法避免的跑冒滴之弊病。可输送300℃左右的粘稠介质。
文档编号F04D29/08GK2127126SQ9222500
公开日1993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6月19日
发明者崔利杰 申请人:崔利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