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563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回路的油管保温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液压回路
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钢铁企业中有诸多的液压设备,在这些设备中有许多的执行机构在参与着现场的生产作业,由于液压设备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较高的,如夏天和冬天的温差就需要对液压油进行不同牌号的更换。在冬季,液压系统工作时启动时因液压油粘度增大影响启动。所以要求在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内,粘度的变化范围要小。图l为常规的液压系统图;执行机构1与油箱2是通过液压系统中的中枢神经 一 油管3进行连接的,作为液压介质输送通道,油管3中流体介质流动速度的快慢直接影 响执行机构1的运动速度。而通常执行机构1都是现场设备的动力源,油箱一般位于室内,油管3 —般较长,在室外存在一定距离的连接。在冬季,由于温度低,油管3中的油液处于半凝固状态,流速急剧减缓,导致执行机构1速度的减慢。 目前解决该故障现象的办法一种是将管道以包扎的形式进行保温,劲量少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该办法固然可以相对保持油管3的温度,但是不能完全解决,达到正常的设计速度,并且耗资较大,对管道发生泄漏后的管道维修带来泄漏点查找和修漏困难。另一种是间段的管道蒸汽对油管3的加热处理,该方法同样是能耗较大且存在不安全因素。还有一种是对油箱2内的油液采用电加热器4进行加热达到设定温度。采用这种方法对于油管长度较小的液压系统比较适用,而对于油管长度较长时,特别是当油管3从油箱2到执行机构1的总长度内的管内容积大于执行机构1的腔体内容积时,如假设油管3从油箱2到执行机构1总长度内的管内容积为10升,而执行机构1腔体内的容积为5升,当执行机构l往复动作,其腔体内油液排尽时,既执行机构1中的油液排入油管3,这些油液并没有回到油箱2中和其他加热过的油液进行混合,而在执行机构1换向后重新进入执行机构1的腔体内。上述说明执行机构1腔体内和油管3内的油液始终在靠近执行机构1的一段油管3内往复传输,此段油液始终未回到油箱2得到循环,得到冷热油液的置换。所以油箱2内的油液只能置换离油箱2较近的油管3内的油液。因此在靠近执行机构1的油管3的油液在冬季仍然会处于半凝固状态,影响执行机构1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可使液压回路中的油液循环回到油箱,确保液压系统的工作不受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包括管套、活塞筒、活塞环、连杆、两个钢球和两个锥孔板,所述活塞筒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管套内;所述活塞环位于所述活塞筒内,并可在所述活塞筒内滑动,所述活塞环的两端分别设有油孔;所述连杆与所述活塞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钢球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两个钢球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筒的两侧;所述两个锥孔板固定在所述管套内,所述两个锥孔板的中间各设置有锥孔,所述锥孔分别与所述两个钢球对应。[0006] 所述管套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使液压油箱内的加热过的油液在整个系统的油管内进行循环,避免了在冬季时油管内油液温度过低,确保了液压执行机构的动作速度,提高设备作业率。

图1为常规的液压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0]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的液压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包括管套10、活塞筒20、活塞环21、连杆30、两个钢球31、32和两个锥孔板11、12,所述活塞筒20通过支架40固定在所述管套10内;所述活塞环21位于所述活塞筒20内,并可在所述活塞筒20内滑动,所述活塞环21的两端分别设有油孔22、23 ;所述连杆30与所述活塞环21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钢球31、32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杆30的两端,所述两个钢球31、32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筒20的两侧;所述两个锥孔板11、12固定在所述管套10内,所述两个锥孔板11 、 12的中间各设置有锥孔110、 120,所述锥孔110、 120分别与所述两个钢球31 、32对应。[0013] 所述连杆30穿过所述活塞筒20和活塞环21,所述连杆30与活塞环21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采用焊接固定。 所述管套10的两端分别与执行机构1两端的油管3连接,为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在液压系统中的安装,所述管套10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管套10的两端分别与油管管接头螺纹连接。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的液压系统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执行机构1两端的油管3连通,连接的位置最好是在回路离开执行机构1最近的地方接通油管3,使连接点离执行机构1越短越好。如图2和4所示,执行机构1原则上只有两个动作,正向和方向,也就是图中所示的向左和向右动作。这里以执行机构1向左动作为例进行说明。当油液从右侧的油管3进入系统后,执行机构l为受力件,存在阻力。而初始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延时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以油液初期由右侧的锥孔120进入、再通过活塞筒20的外表面和管套10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隙,再通过左侧的锥孔110,进入左侧的油管3,形成卸压,油液由回路进油箱2进行循环。在此卸压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延时装置中的两个钢球31、32在油液循环过程中受油液液的冲击推力而向左前移动,直至左侧的钢球31与左侧的锥孔板11上的锥孔110贴紧,形成密封,油液的循环被中止,此时本实用新型的延时装置形成单向阀原理。这时油液进入执行机构1的无杆腔内,系统压力转至执行机构l,执行机构1开始执行向左的动作。 随后,当执行机构1向右动作时,油液的压力首先将上述贴紧的左侧的钢球31与左侧锥孔110分开,这样,油液又开始在回路中循环,知道右侧的钢球31与右侧的锥孔板11上的锥孔110贴紧,系统压力转至执行机构l,执行机构1开始执行向右的动作。[0017] 上述过程中的钢球31、32受到单侧油液压力移动,从钢球31、32受压到钢球31、32形成密封中止油液循环的时间为延时的时间,该时间既取决于的活塞环21的移动速度,当钢球31 、32受到单侧冲压移动时,活塞环21同时移动,其移动速度又取决于活塞筒20油液的排出时间,活塞筒20内油液的排出时间越快,活塞环21移动越快,反之越慢。因此,活塞筒20油液的排出快慢最终取决于油孔22、23的直径,所以通过控制油孔22、23的直径即可控制延时时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的液压系统,系统受压工作初期,油管3内油液先进行循环,将油箱2内经过电加热器4加温的油液循环到系统所有油管内,避免了油管内油液半凝固造成的传输速度缓慢。根据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速的关系,按照20毫米管径200公斤压力的系统,液压油在管道内的流速在10 15米左右,如果执行机构1到油箱2的距离为30米,那么装置延时2-3秒后,油液即可在系统内循环一圈,确保管道油液的温度,确保执行机构的速度效率。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套(10)、活塞筒(20)、活塞环(21)、连杆(30)、两个钢球(31、32)和两个锥孔板(11、12),所述活塞筒(20)通过支架(40)固定在所述管套(10)内;所述活塞环(21)位于所述活塞筒(20)内,并可在所述活塞筒(20)内滑动,所述活塞环(21)的两端分别设有油孔(22、23);所述连杆(30)与所述活塞环(21)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钢球(31、32)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杆(30)的两端,所述两个钢球(31、32)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筒(20)的两侧;所述两个锥孔板(11、12)固定在所述管套(10)内,所述两个锥孔板(11、12)的中间各设置有锥孔(110、120),所述锥孔(110、120)分别与所述两个钢球(31、32)对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 (10)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该装置包括管套、活塞筒、活塞环、连杆、两个钢球和两个锥孔板,所述活塞筒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管套内;所述活塞环位于所述活塞筒内,并可在所述活塞筒内滑动,所述活塞环的两端分别设有油孔;所述连杆与所述活塞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钢球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两个钢球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筒的两侧;所述两个锥孔板固定在所述管套内,所述两个锥孔板的中间各设置有锥孔,所述锥孔分别与所述两个钢球对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回路的油液保温的延时装置,确保了液压执行机构的动作速度,提高设备作业率。
文档编号F15B21/04GK201461620SQ20092007517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卢江海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