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827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液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换向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液换向阀阀芯,DOH型进回液密封均采用钢对塑料密封,密封座采用高温聚合材料PEEK。该密封结构抗污染能力比较差,尤其大颗粒的污染物。主要表现在污染物直接嵌在密封座上造成密封面破坏,引起较为严重的串液现象。EEP型所采用的钢对钢硬密封抗污染能力很差,污染颗粒虽不会造成密封面的损坏,但容易卡在阀芯和密封座之间造成串液。DOH、Macro、OHE型等主阀芯均是可以直接拆装,但阀芯零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在拆装式容易分开,TIEFENBACH和DBT采用分体式结构,拆开螺纹接头后还需用专门工具拆开阀芯。DOH型、DBT型以及北煤机的阀套没有台阶,在污染或乳化液浓度不足造成卡滞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回液不畅的现象,直接导致支架动作缓慢甚至不动作等故障。DOH型、TIEFENBACH型以及北煤机主阀芯的弹簧易发生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液换向阀,它通过改变阀芯结构,达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和至少一组主阀芯,每组主阀芯为两个,所述安装有主阀芯的阀体内设置有限位块。其中所述主阀芯包括阀芯接头、阀套、内阀芯、密封座、弹簧和柱体,所述主阀芯回液端密封座处设有不锈钢支撑环;所述阀芯接头端和柱体间设置有0形密封圈;所述阀套为一端带有台阶的结构,所述台阶端置于内阀芯端和阀芯接头间;所述内阀芯上开有腰形孔;所述阀芯接头端靠近控制口的圆周上还开有密封槽,内设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进回液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密封,其中回液密封采用钢对钢结构, 改善密封座的支撑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密封座的材料可以由PEEK变为聚甲醛,降低成本;进液密封采用在阀芯回液端密封座处增加不锈钢支撑环的钢对塑料的密封结构,提高主阀芯的抗污染能力。2.本实用新型中阀芯接头与柱体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有效的防止高压液体经密封座与阀芯接头和柱体之间间隙而造成的泄漏,改善主阀芯的使用性能。3.本实用新型中阀套采用台阶式结构设计,可有效增加内阀芯的作用面积,增加控制力,加大开启行程增加流量,同时也可通过主阀芯推动内阀芯的阀套顺利复位,增大回液通流面积,明显增大阀的流量,加快支架动作速度;[0015]4.本实用新型将限位块安装在阀体内,根据主阀芯行程加工限位块,可以保证在内阀芯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复位弹簧仍有一定的压缩空间,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5.本实用新型的主阀芯采用整体式结构设计,主阀芯与阀体之间通过阀芯接头与阀体上的螺纹连接紧固,方便拆装。在内阀芯上设置腰形孔增大了主阀芯的通流面积,改善了主阀芯内介质的流动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主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主阀芯的液压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阀芯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阀体,2为限位块,3为主阀芯,301为阀芯接头,302为阀套,303为内阀芯,304为支撑环,305为密封座,306为弹簧,307为柱体,308为台阶,309为第一密封圈, 310为腰形孔,311为第二密封圈,312为密封槽,K为控制口,T为回液口,P为高压口,A为
工作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和至少一组主阀芯3 (本实施例为一组),每组主阀芯3为两个,所述安装有主阀芯3的阀体1内设置有限位块2,根据阀芯行程加工限位块,可以保证在阀芯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复位弹簧仍有一定的压缩空间,提高弹簧306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所述主阀芯3包括阀芯接头301、阀套302、内阀芯303、密封座305、弹簧306和柱体307,所述主阀芯3回液端密封座305处设有不锈钢支撑环304,改善密封座的支撑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将此处密封座的材料由PEEK变为聚甲醛,降低成本。 所述阀芯接头301端和柱体307间设置有第一 0形密封圈309,可以有效的防止高压液体经密封座305、阀芯接头301和柱体307之间间隙而造成的泄漏,改善阀芯的使用性能。所述阀套302为一端带有台阶308的结构,所述台阶308端置于内阀芯303端和阀芯接头301 间;可有效增加阀芯的作用面积,增加控制力,加大开启行程增加流量,同时也可通过主阀芯推动回液阀芯的阀套顺利复位,增大回液通流面积,明显增大阀的流量,加快支架动作速度。所述内阀芯303上开有腰形孔310,增大了主阀芯的通流面积,改善了阀芯内介质的流动性能。本实施例中的主阀芯3采用整体式结构设计,主阀芯3与阀体1之间通过阀芯接头301与阀体1上的螺纹连接紧固,方便拆装。在主阀芯3与阀体1上有限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加阀芯密封线长度,保证主阀芯的有效密封。本实施例中主阀芯3的液压原理如图3所示,所述主阀芯3为两位三通控制阀芯, 该主阀芯3有两个状态“零”位和工作位,有四个液流口 高压口 P、回液口 T、工作口 A和控制口 K。“零”位时工作口 A与回液口 T相通,压力为“零”,高压口 P关闭;此时系统乳化液经主阀芯工作液口 A以及回液口 T与阀体1的主回液口 T相通。工作位时,工作口 A与高压口 P相通,压力值等于系统压力P,回液口 T关闭。当控制口 K压力为“零”时,二位三通阀处于“零”位;当控制口 K压力为P时,二位三通阀处于工作位,在控制压力下,首先关闭回液口 T,然后推动内阀芯303,打开高压口 P,与工作口 A相通,主控阀打开。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 的基础上,在所述阀芯接头301端靠近控制口 K的圆周上还开有密封槽312,内设第二密封圈 311。
权利要求1.一种电液换向阀,包括阀体和至少一组主阀芯,每组主阀芯为两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有主阀芯的阀体内设置有限位块。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包括阀芯接头、阀套、内阀芯、密封座、弹簧和柱体,所述主阀芯回液端密封座处设有不锈钢支撑环。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接头端和柱体间设置有0 形密封圈。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为一端带有台阶的结构,所述台阶端置于内阀芯端和阀芯接头间。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阀芯上开有腰形孔。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接头端靠近控制口的圆周上还开有密封槽,内设第二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换向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包括阀体和至少一组主阀芯,每组主阀芯为两个,所述安装有主阀芯的阀体内设置有限位块,根据主阀芯行程加工限位块,可以保证在内阀芯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复位弹簧仍有一定的压缩空间,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所述主阀芯回液端密封座处设有不锈钢支撑环。本实用新型进回液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密封,改善密封座的支撑强度,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主阀芯的抗污染能力。台阶式的阀套结构,可有效增加内阀芯的作用面积,增加控制力,加大开启行程增加流量,同时也可通过主阀芯推动内阀芯的阀套顺利复位,增大回液通流面积,明显增大阀的流量,加快支架动作速度。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2132298SQ20112023087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丁少华, 付存银, 贾春强 申请人:三一重型综采成套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