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调速装置和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042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馈调速装置和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馈调速装置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例如环卫机械)中经常会使用到负载反馈调速装置,以控制执行机构的运动。图I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反馈调速装置的原理图。图2示出了图I中的调速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I中的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的剖视图。如图I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反馈调速装置包括进油口 P、回油口 T、工作油口
A、B和负载反馈口 LS。该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换向阀10、压力补偿阀20和调速阀30。其 中,进油口 P通过第一油路依次与换向阀10和压力补偿阀20连接,压力补偿阀20的第一输出口 21与换向阀10连接以使压力补偿阀20的第一输出口 21通过换向阀10可切换地流向工作油口 A、B,压力补偿阀20还包括用于输出负载反馈压力油的第二输出口 22,第二输出口 22与负载反馈口 LS连接。进油口 P通过第二油路依次与调速阀30和回油口 T连接。另外,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流量稳定器60、溢流阀70和单向阀80。请参考图2和图3,换向阀10包括阀体11和阀杆12。当阀杆12位于中位时,没有压力油流向压力补偿阀20,相应地,压力补偿阀20也没有向负载反馈口 LS输出负载反馈压力油。请结合图3,进油口 P的压力油全部流向调速阀30,并克服调速阀30的弹性元件33的弹性力,从而使调速阀30的阀杆32向图3的左侧运动,以打开调速阀30。此时,泵输出的流量经过进油口 P后,经过调速阀30和回油口 T回油。为了满足系统在中位时,调速阀30的通流能力,调速阀30的阀杆32的结构尺寸较大,同时为了满足负载变化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调速阀30的弹性元件33的刚度较大,导致系统在中位时功率损失大,发热严重。当推动换向阀10的阀杆12处于全开口时,进油口 P的压力油经阀杆12的节流口13产生一个压降后作用在压力补偿阀20的阀杆24的上端,并克服压力补偿阀20的弹性元件23的弹簧力,使压力补偿阀20的阀杆24向下移动。这样,进油口 P的压力油便可经过工作油口 A或B流入相应的执行机构。此时,负载压力经压力补偿阀20的阀杆24上小孔推开钢球25进入到压力补偿阀20的阀杆24的下端,同时经其第二输出口 22反馈到调速阀30的阀杆33的左端,而进油口 P的压力同时也作用在调速阀30的阀杆33的右端。当执行机构平稳动作时,压力补偿阀20的阀杆24处在平衡位置,调速阀30的阀杆32也处于平衡位置。此时,油液经过阀杆12的节流口 13产生的压力差和调速阀30的弹性元件33的弹簧力是相等的。因此,弹性元件33的弹簧力越小,则节流口 13处前后的压力差便越小。然而,弹性元件23的弹簧力是有限的,从而导致负载越高时,进油口 P处的压力和负载的压力越接近,这样,导致进油口 P的压力不能使压力补偿阀20打开,执行机构无法动作。当换向阀10的阀杆12处于小开口位置时,经过阀杆12的节流口 13的流量减少,阀杆12的节流口 13前后的压力差增大,调速阀30的弹性元件33被压缩,调速阀30的阀杆32的开口增大。由于弹性元件33的弹簧刚度较大,其弹簧力也变化较大,因此,不能使调速阀30的阀杆32快速趋于平衡,导致经过调速阀30的流量变化较大,从而造成经过阀杆12的节流口 13处的流量不断变化,产生在换向阀10处于小开口时,其动作不连续而抖动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反馈调速装置和工程机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中位时功率损失大、发热严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调速装置,反馈调速装置包括进油口、回油口、多个工作油口和负载反馈口,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换向阀、压力补偿阀、调速阀和先导控制阀;进油口通过第一油路依次与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连接,压力补偿阀的第一输出口与换向阀连接以使压力补偿阀的第一输出口通过换向阀与多个工作油口可切换地连接,压力补偿阀还包括用于输出负载反馈压力油的第二输 出口,第二输出口与负载反馈口连接;负载反馈压力油的一部分通过先导控制阀流入调速阀的控制油口 ;进油口通过第二油路依次与调速阀和回油口连接;先导控制阀在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及负载反馈压力油的作用下,控制经过先导控制阀流入调速阀的控制油口的负载反馈压力油;调速阀的开度受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和来自先导控制阀的负载反馈压力油的控制。进一步地,调速阀包括输入口、输出口和控制口 ;先导控制阀包括第一进油口、控制口和负载反馈口 ;反馈调整装置的进油口与调速阀的输入口及先导控制阀的第一进油口连接,调速阀的输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反馈调整装置的回油口连接,先导控制阀的控制口与调速阀的控制口连接,先导控制阀的负载反馈口与反馈调整装置的负载反馈口连接。进一步地,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流量稳定器,来自压力补偿阀的第二输出口的负载反馈压力油依次经过流量稳定器和先导控制阀后流向调速阀。进一步地,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与进油口连接的溢流阀。进一步地,先导控制阀包括阀体、阀杆和弹性元件,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向阀杆提供第一作用力,弹性元件向阀杆提供第二作用力,负载反馈压力油向阀杆提供第三作用力,第二作用力和第三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且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进一步地,先导控制阀还包括控制油腔,调速阀包括弹簧腔,第二油路经过调速阀的弹簧腔与控制油腔连接,控制油腔向先导控制阀的阀杆提供第四作用力,第四作用力的方向与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进一步地,先导控制阀还包括回油腔,当控制油腔内的压力增大到第一预定值时,回油腔与控制油腔或弹簧腔连通。进一步地,先导控制阀还包括柱塞;柱塞的第一端与先导控制阀的阀杆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一作用腔,柱塞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作用腔;第二油路经过第一阻尼器后与第一作用腔连接,第二油路通过第一作用腔向阀杆提供第一作用力;第二油路与第二作用腔连接,且第二作用腔的压力大于第一作用腔的压力,柱塞在第二作用腔与第一作用腔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先导控制阀的阀杆提供第五作用力,第五作用力的方向与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相同。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反馈调速装置,该反馈调速装置是上述的反馈调速装置。进一步地,工程机械是环卫机械。本发明中的调速阀同时受到负载反馈压力油、来自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及自身的弹性元件的作用,其弹性元件仅需要克服负载反馈压力油与来自第二油路的压力油的压力差,这使得调速阀的弹性元件不需要具有较大的刚度。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时,第二油路中的压力油可以较容易地将调速阀打开,从而减少了系统的功率损失,也降低了调速阀的发热量,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反馈调速装置的原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I中的调速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I中的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的剖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反馈调速装置的原理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先导控制阀与调速阀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的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0、换向阀;11、阀体;12、阀杆;13、节流口 ;20、压力补偿阀;21、第一输出口 ;22、第二输出口 ;23、弹性元件;24、阀杆;25、钢球;30、调速阀;31、弹簧腔;32、阀杆;33、弹性元件;34、输入口 ;35、输出口 ;36、控制口 ;40、先导控制阀;41、阀体;42、阀杆;43、弹性元件;44、控制油腔;45、回油腔;46、柱塞;47、第一作用腔;48、第二作用腔;49、第一阻尼器;50、第二阻尼器;52、回油道;53、螺堵;54、油槽;55、负载反馈腔;60、流量稳定器;70、溢流阀;80、单向阀;91、第一油道;92、第二油道;93、第三油道;401、第一进油口 ;402、控制口 ;403、负载反馈口 ;P、进油口 ;T、回油口 ;Α、工作油口 ;Β、工作油口 ;LS、负载反馈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馈调速装置,其可用于具有比例多路阀定量泵系统或负载敏感的定量泵系统,特别地,还可应用于环卫机械等工程机械中。请结合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中的反馈调速装置包括进油口 P、回油口 T、多个工作油口 A,B和负载反馈口 LS。如图4至图6所示,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换向阀10、压力补偿阀20、调速阀30和先导控制阀40。其中,进油口 P通过第一油路依次与换向阀10和压力补偿阀20连接,压力补偿阀20的第一输出口 21与换向阀10连接以使压力补偿阀20的第一输出口 21与多个工作油口 A、B可切换地连接,压力补偿阀20还包括用于输出负载反馈压力油的第二输出口22,第二输出口 22与负载反馈口 LS连接。进油口 P通过第二油路依次与调速阀30和回油口 T连接。负载反馈压力油的一部分通过先导控制阀40流入调速阀30的控制油口,例如,可进一步流入其弹簧腔31。请参考图4,泵输出的压力油从进油口 P流入反馈调速装置后,分别流向换向阀10和调速阀30。其中,流向调速阀30的压力油最终由回油口 T流出。进一步地,流过调速阀30的压力油受到调速阀30的开度的控制,通过调节调速阀30的开度,就可以控制流向回油口 T的压力油。当通过回油口 T流出的压力油增多时,流向换向阀10的压力油就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可以控制经过换向阀10后,由工作油口 A和B流向负载的压力油的压力。特别地,当调速阀30开全时,进油口 P的压力油全部经过调速阀30后,由回油口 T流出。此外,当压力油经过换向阀10流入压力补偿阀20时,压力补偿阀20将其反馈到负载反馈口 LS。同时,压力补偿阀20输出的负载反馈压力油,还流向先导控制阀40。这样,先导控制阀40同时受到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和负载反馈压力油的作用,于是便可利用该负载反馈压力油来控制先导控制阀40的开度。另外,负载反馈压力油还通过先导控制阀40与调速阀30的控制油口连接,这样,先导控制阀40在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及负载反馈压力油的作用下,就可以控制经过先导控制阀40流入调速阀30的控制油口的负载反馈压力油。于 是,调速阀30的开度受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和来自先导控制阀40的负载反馈压力油的控制。可见,本发明通过负载反馈压力油对先导控制阀40的控制来进一步控制调速阀30,因此,先导控制阀40不需要具有较大的通流能力,其结构尺寸也不需要设计得较大,其内部的弹性元件也可以设计得较小。此外,调速阀30同时受到负载反馈压力油、来自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及自身的弹性元件的作用,其中,负载反馈压力油和来自第二油路的压力油所产生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因此,弹性元件仅需要克服负载反馈压力油和来自第二油路的压力油的压力差,这使得调速阀30的弹性元件33不需要具有较大的刚度。当换向阀10处于中位时,第二油路中的压力油可以较容易地将调速阀30打开,从而减少了系统的功率损失,也降低了调速阀30的发热量,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请参考图4,优选地,调速阀30包括输入口 34、输出口 35和控制口 36 ;先导控制阀40包括第一进油口 401、控制口 402和负载反馈口 403 ;反馈调整装置的进油口 P与调速阀30的输入口 34及先导控制阀40的第一进油口 401连接,调速阀30的输出口通过单向阀80与反馈调整装置的回油口 T连接,先导控制阀40的控制口 402与调速阀30的控制口36连接,先导控制阀40的负载反馈口 403与反馈调整装置的负载反馈口 LS连接。请参考图4,优选地,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流量稳定器60,来自压力补偿阀20的第二输出口 22的负载反馈压力油依次经过流量稳定器60和先导控制阀40后流向调速阀30。通过流量稳定器60可以稳定流入先导控制阀40的压力油的流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反馈调速装置的工作性能,防止其产生抖动的问题。优选地,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与进油口 P连接的溢流阀70,以通过溢流阀70对整个反馈调速装置进行保护。优选地,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单向阀80,调速阀30通过单向阀80与回油口 T连接。优选地,溢流阀70的出油口通过单向阀80与回油口 T连接。请参考图4和图5,优选地,先导控制阀40包括阀体41、阀杆42和弹性元件43,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向阀杆42提供第一作用力,弹性元件43向阀杆42提供第二作用力,负载反馈压力油向阀杆42提供第三作用力,第二作用力和第三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且第一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如图5,弹性元件43和负载反馈压力油使阀杆42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而第二油路的压力油使阀杆42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当向上的作用力大于向下的作用力时,阀杆42向上运动,反之阀杆42向下运动。这样,便可通过阀杆42的运动,控制通过先导控制阀40流向调速阀30的负载反馈压力油,从而达到控制调速阀30的开度的目的。如图5所示,优选地,先导控制阀40还包括控制油腔44,调速阀30包括弹簧腔31,第二油路经过调速阀30的弹簧腔31与控制油腔44连接,控制油腔44向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提供第四作用力,第四作用力的方向与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其中,调速阀30还包括设置在弹簧腔31内的弹性元件33。请参考图5,来自进油口 P的压力油经过调速阀30的输入口 34、先导控制阀30的第一进油口 401、第一油道91后,依次经过第一阻尼器49、先导控制阀40的控制口 402、第二阻尼器50和调速阀30的控制口 36流入调速阀30的弹簧腔31,并进一步由弹簧腔31经第二油道92流入控制油腔44。同时,来自进油口 P的压力油经过第一油道91后,经过第三油道93流到阀杆42的上端,以使阀杆42受到向下的第一作用力。其中,控制油腔44内的压力油向阀杆42施加一个向上的第四作用力。同时,当阀杆42向下运动时,控制油腔44的体积减小,其内的压力油可通过第二油道92流向弹簧腔31,使调速阀30的阀杆32具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控制油腔44和第二阻尼器50能有效地 抑制因系统压力变化或负载变化引起调速阀30开度的变化,起到负反馈的作用,这样,通过对调速阀30流量的稳定控制,可实现对经过换向阀10的阀杆12的节流口 13的流量的稳定控制,提高了换向阀10的阀杆12在微动作时,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减少了抖动。例如当阀杆32向左运动时,在第二阻尼器50的作用下,弹簧腔31内的压力和控制油腔44内的压力升高,从而阻止阀杆32进一步向左运动;当阀杆32向右运动时,在第二阻尼器50的作用下,弹簧腔31不能充分地进行补油,因此,会阻止阀杆32进一步向右运动。这样,便实现了上述的负反馈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优选地,先导控制阀40还包括回油腔45,当控制油腔44内的压力增大到第一预定值时,回油腔45与控制油腔44或弹簧腔31连通。优选地,阀杆42上设置有用于将控制油腔44或弹簧腔31与回油腔45连通的回油道52。请参考图5,在进油口 P的压力增大而使阀杆4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当回油道52随着阀杆42向下运动至与弹簧腔31相对应的位置时,弹簧腔31内的压力油便通过回油道52流向回油腔45,从而使弹簧腔31内的压力得释放,这样,调速阀30的阀杆32左端所提供的力减少,从而使阀杆向左运动,即增大了调速阀30的开度,使更多的压力油可通过调速阀30回油。优选地,如图5所不,先导控制阀40还包括柱塞46。柱塞46的第一端与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一作用腔47,柱塞46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作用腔48。第二油路经过第一阻尼器49后与第一作用腔47连接,第二油路通过第一作用腔47向阀杆42提供第一作用力。第二油路与第二作用腔48连接,且第二作用腔48的压力大于第一作用腔47的压力,柱塞46在第二作用腔48与第一作用腔47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提供第五作用力,第五作用力的方向与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请参考图5,来自进油口 P的压力油经过第一油道91后,经过螺堵53上的油槽54向下流到柱塞46的上端。同时,位于第一作用腔47内的压力油,一方面向阀杆42施加向下的第一作用力,同时还向柱塞46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这样,柱塞46实际受到的是作用在其上的两个力的合力,且作用在其上的向下的作用力大于向上的作用力,也就是说,柱塞46受到向下的合力。因此,通过柱塞46可以向阀杆42施加一下向下的第五作用力,由于该第五作用力是由第一阻尼器49产生的压力差而实现的,因此,第五作用力较小。这样,通过较小的第五作用力,可以使阀杆42的运动更加平稳,进一步减轻了抖动的问题。显然,本发明中的先导控制阀40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的先导控制阀,只要这种先导控制阀具有两个液压控制油口,并可利用这两个液压控制油口的压力和先导控制阀40的弹性元件来控制阀杆的运动即可。下面结合图4、图5和图6对压力油的流动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6所示,换向阀10包括阀体11和阀杆12。当阀杆12位于中位时,没有压力油流过压力补偿阀20,相应地,请参考图4,压力补偿阀20输出的负载反馈压力油的压力为零,先导控制阀40的负载反馈腔55的压力为零。请参考图4和图5,来自进油口 P的压力油分为两路分别流向调速阀30和先导控制阀40。请参考图4和图5,其中一路直接流到调速阀30的阀杆32的右侧;另一路依次经·过第一油道91和螺堵53的油槽54流到柱塞46上端的第二作用腔48内,此外,还依次经过第一油道91、第一阻尼器49和第三油道93流入柱塞46与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的上端之间的第一作用腔47内,同时,还依次经过第一油道91、第一阻尼器49和第二阻尼器50流入调速阀30的弹簧腔31、并进一步由弹簧腔31经过第二油道92流入先导控制阀40的控制油腔44。此时,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分别受到第一作用腔47内的压力油所提供的第一作用力、弹性元件43向上的第二作用力、控制油腔44内的压力油所提供的向上的第四作用力、以及由柱塞46所提供的第五作用力。在上述几个力的作用下,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向下移动,从而使阀杆42上的回油道52与回油腔45连通。于是,调速阀30的弹簧腔31内的压力油经过第二阻尼器50和回油道52流入回油腔45。由于调速阀30的弹性元件33的刚度较小,因此,只需要克服调速阀30的弹性元件33的弹性力,就可以将调速阀30的阀杆32打开,使由进油口 P进入的压力油经过调速阀30由回油口 T流回油箱,实现了中位卸荷的功能。请参考图6,当推动换向阀10的阀杆12运动,并使其处于小开口状态时,进油口 P的压力油经过换向阀10的阀杆12上的节流口 13产生压降后作用到压力补偿阀20的阀杆24的上端,并克服压力补偿阀20的弹性元件23而使阀杆24向下运动。于是,压力油经过压力补偿阀20后,进一步通过图6中的换向阀10左侧或右侧的分支,流向工作油口 A或工作油口 B,以输出供执行机构(即负载)工作的负载压力油。此时,负载压力油经过压力补偿阀20的阀杆24上的小孔,推开压力补偿阀20的钢球25并进入阀杆24的下端,并进一步经过压力补偿阀20上的第二输出口 22而输出成为负载反馈压力油。进一步地,第二输出口 22输出的负载反馈压力油经过先导控制阀40的负载反馈口 403流入先导控制阀40的负载反馈腔55。当先导控制阀40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大于向下的作用力时,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向上移动,其阀杆42上的回油道52的开度减小,于是,调速阀30的弹簧腔31内的压力升高,从而迫使调速阀30的阀杆32向右运动,即使调速阀30的开度减小。这样,进油口 P的压力不断升高,从而造成换向阀10的阀杆12的节流口 13前后的压力差缓慢地增大。当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的受力达到平衡时,阀杆42处于平衡位置。此时,调速阀30的阀杆32也趋于平衡,从而使流经换向阀10的阀杆12的节流口 13的流量保持稳定,因此提高了阀杆12在小开口时的性能稳定性。
接着,在进油口 P的压力升高的情况下,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的上端受到的来自进油口 P的压力也增大,并最终推动阀杆42向下运动。随着阀杆42的向下运动,控制油腔44内的压力升高,从而迫使调速阀30的阀杆32向右移动,以减小调速阀30的开度。在此过程中,调速阀30的弹簧腔31的容积变大,使控制油腔44和弹簧腔31内的压力降低。这样,使得调速阀30的阀杆32的左侧受到的弹性元件33和弹簧腔31内的油液压力的合力减小,而阀杆32的右侧所受到的来自进油口 P的压力则不变,因此,有效抑制了调速阀30开度的减小幅度。接着,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又向上移动,从而使其阀杆42处于新的平衡位置,相应地,调速阀30的阀杆32也迅速处于新的平衡状态。当负载增大时(意味着负载反馈压力油的压力增大),先导控制阀40的负载反馈腔55内的压力也增大,于是其阀杆42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也逐渐增大,并最终使阀杆42向上运动。在阀杆42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控制油腔44的容积增大、压力降低,于是,调速阀30的阀杆32向左运动,以使调速阀30的开度增大、其弹簧腔31受压。受到来自第二阻尼器50的压力油的作用,调速阀30的弹簧腔31及先导控制阀40的控制油腔44的压力升高,从而有效了抑制了调速阀30的开度的增大幅度,并使进油口 P处的压力升高,直到先导控制阀40重新处于新的平衡位置,相应地,调速阀30也迅速处于新的平衡位置。在负载和流量(即由泵提供给进油口 P的流量)同时突然增大的情况下,如果换向阀10的阀杆12处于小开口状态,那么进油口 P的压力升高会导致其节流口 13前后的压力差增大,以使调速阀30的阀杆32向左移动,即调速阀30的开度增大、其弹簧腔31的压力增大。这样,就可以使调速阀30处于某一开度,从而保证了流经换向阀10的阀杆12的节流口 13的流量的稳定,实现了在高负载大流量工况下,即使换向阀处于小开口时,系统也能正常动作。本发明采用局部内控的方式将负载反馈压力油反馈到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的下部,而将系统压力反馈到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的上部,通过二者压力的压力差改变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改变调速阀30的阀杆32的位置,保证了进油口P的压力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提高了调速阀30的阀杆32在小开口时的动作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在中位时的能量损失。本发明中的反馈调速装置不仅适用于环卫机械等的比例多路阀定量泵系统,还适用于负载敏感的定量泵系统等。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反馈调速装置,该反馈调速装置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反馈调速装置。特别地,工程机械可以是环卫机械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反馈调速装置,所述反馈调速装置包括进油口(P)、回油口(T)、多个工作油口(A,B)和负载反馈口(LS),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换向阀(10)、压力补偿阀(20)、调速阀(30)和先导控制阀(40); 所述进油口(P)通过第一油路依次与所述换向阀(10)和所述压力补偿阀(20)连接,所述压力补偿阀(20)的第一输出口(21)与所述换向阀(10)连接以使所述压力补偿阀(20)的第一输出口(21)通过所述换向阀(10)与所述多个工作油口(A,B)可切换地连接,所述压力补偿阀(20)还包括用于输出负载反馈压力油的第二输出口(22),所述第二输出口(22)与所述负载反馈口(LS)连接;所述负载反馈压力油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先导控制阀(40)流入所述调速阀(30)的控制油口 ; 所述进油口(P)通过第二油路依次与所述调速阀(30)和所述回油口(T)连接; 所述先导控制阀(40)在所述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及所述负载反馈压力油的作用下,控制经过所述先导控制阀(40)流入所述调速阀(30)的控制油口的负载反馈压力油; 所述调速阀(30)的开度受所述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和来自所述先导控制阀(40)的所述负载反馈压力油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馈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速阀(30)包括输入口(34)、输出口(35)和控制口(36); 所述先导控制阀(40 )包括第一进油口( 401)、控制口( 402 )和负载反馈口( 403 ); 所述反馈调整装置的进油口(P)与所述调速阀(30)的输入口(34)及所述先导控制阀(40 )的第一进油口( 401)连接,所述调速阀(30 )的输出口通过单向阀(80 )与所述反馈调整装置的回油口(T)连接,所述先导控制阀(40)的控制口(402)与所述调速阀(30)的控制口(36)连接,所述先导控制阀(40)的负载反馈口(403)与所述反馈调整装置的负载反馈口(LS)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馈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流量稳定器(60),来自所述压力补偿阀(20)的第二输出口(22)的负载反馈压力油依次经过所述流量稳定器(60 )和所述先导控制阀(40 )后流向所述调速阀(30 )。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馈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速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进油口(P)连接的溢流阀(70)。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反馈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40)包括阀体(41)、阀杆(42)和弹性元件(43),所述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向所述阀杆(42)提供第一作用力,所述弹性元件(43)向所述阀杆(42)提供第二作用力,所述负载反馈压力油向所述阀杆(42)提供第三作用力,所述第二作用力和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作用力与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馈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40)还包括控制油腔(44),所述调速阀(30)包括弹簧腔(31),所述第二油路经过所述调速阀(30)的弹簧腔(31)与所述控制油腔(44)连接,所述控制油腔(44)向所述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提供第四作用力,所述第四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馈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40)还包括回油腔(45),当所述控制油腔(44)内的压力增大到第一预定值时,所述回油腔(45)与所述控制油腔(44)或所述弹簧腔(3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馈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40)还包括柱塞(46);所述柱塞(46)的第一端与所述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一作用腔(47),所述柱塞(46)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作用腔(48); 所述第二油路经过第一阻尼器(49)后与所述第一作用腔(47)连接,所述第二油路通过所述第一作用腔(47)向所述阀杆(42)提供所述第一作用力; 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第二作用腔(48)连接,且所述第二作用腔(48)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作用腔(47)的压力,所述柱塞(46)在所述第二作用腔(48)与所述第一作用腔(47)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向所述先导控制阀(40)的阀杆(42)提供第五作用力,所述第五作用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9.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反馈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速装置是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反馈调速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是环卫机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馈调速装置和工程机械。反馈调速装置包括换向阀、压力补偿阀、调速阀和先导控制阀;进油口通过第一油路依次与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连接,压力补偿阀的第一输出口与换向阀连接以使压力补偿阀的第一输出口通过换向阀与多个工作油口可切换地连接;进油口通过第二油路依次与调速阀和回油口连接;先导控制阀在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及负载反馈压力油的作用下,控制经过先导控制阀流入调速阀的控制油口的负载反馈压力油;调速阀的开度受第二油路的压力油和来自先导控制阀的负载反馈压力油的控制。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时,第二油路中的压力油可以较容易地将调速阀打开,减少了系统的功率损失,降低了调速阀的发热量,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文档编号F15B11/04GK102900716SQ20121044720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向治平, 谭毅, 潘文华 申请人: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