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压缩机模型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6281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水蒸气压缩机模型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离心式压缩机模型级,具体地说是一种水蒸气压缩机模型级,适用于各类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压缩机产品的模化设计。



背景技术:

在离心压缩机的开发、设计过程中,模型级的开发十分重要,新产品的开发依赖于与之对应的新模型级的开发。因此,实际离心压缩机的性能指标决定于模型级的性能。

原有模型级有叶轮能头较高的优势,但效率较低,机组整体耗能较大,同时由于流量系数偏小(约为0.054),实际使用中效率比较差。在水蒸气压缩机的应用场合中,当饱和水温升在6~8℃以上,迫切需要流量系数大,能头系数0.75左右的高能头闭式模型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模型组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蒸气压缩机模型级,使水蒸气压缩机产品机组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减少机组的功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叶轮、无叶扩压器、弯道及回流器,其中叶轮位于模型级的入口位置,在叶轮的出口设有无叶扩压器,所述回流器位于模 型级的出口位置,无叶扩压器与回流器之间通过弯道相连通;所述模型级的机器马赫数Mu2=0.4~0.7,流量系数Φ1=0.1~0.2,能头系数τ=0.73~0.78,各马赫数下设计工况点多变效率ηpol=0.85~0.878;所述叶轮的叶轮叶片为二元叶片,该叶轮叶片进口处为圆角,前10%段为楔形结构,此后均为等厚结构;所述叶轮叶片的吸力面弦长为201.2mm,压力面弦长为197.9mm,所述叶轮进口轮盖型线为一段R=84.2mm圆弧与一条与铅垂线夹角为14.66°的直线构成,轮毂型线为一条铅垂线。

其中:所述弯道的进出口宽度比b5/b4为1.10;

所述机器马赫数Mu2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m/s;

a—叶轮外径处的音速,m/s;

n—叶轮转速,rpm;

D2—叶轮出口直径,m;

Z—压缩性系数;

K—绝热指数;

R—气体常数,J/(kg·K);

Tin—叶轮入口温度,K;

所述流量系数Ф1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in—叶轮入口容积流量,m3/s;

D2—叶轮出口直径,m;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m/s;

所述多变效率ηpol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K—气体绝热指数;

P2—级出口气体压力,Pa;

P1—级入口气体压力,Pa;

T2—级出口气体温度,K;

T1—级入口气体温度,K;

所述能头系数τ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htot—总能量头,m2/s2

u2—叶轮外径处的线速度,m/s;

所述模型级具有以下设计参数:

(1)叶轮平均直径D2=800mm;

(2)流量系数Ф1=0.12;

(3)入口条件:叶轮入口压力Pin=98100Pa,叶轮入口温度Tin=293K;

(4)机器马赫数

(5)能头系数τ=0.767;

(6)多变效率ηpol=0.874;

所述叶轮为闭式的二元流动叶轮,二元流动叶轮的设计参数如下:

叶轮出口平均直径D2=800mm,叶片数Z=19,叶轮相对出口宽度b2为叶轮出口宽度,叶轮叶片出口安装角85.8°;

所述回流器轮毂型线为铅垂线,轮盖型线为与铅垂线成4.51°夹角的直线;所述回流器的设计参数如下:

叶片数Z=18,进出口相对位置其中,D5为回流器入口直径,D6为回流器出口直径。

本发明中的模型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多变效率。采用以往的90度模型级设计水蒸气压缩机时,多变效率最高仅能达到ηpol=0.79,采用本发明的模型级,多变效率达到ηpol=0.85~0.878;从而,减少耗功,节约能源和机组运行成本。同时与以往的90度模型级相比,本发明的模型级效率高、能头系数高(τ=0.77)、流量系数大(Φ1=0.118)。采用本发明的模型级可以使得水蒸气压缩机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较宽的工况范围。同时本设计模型级叶轮、扩压器和回流器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强度高,从而可以为压缩机组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子午流道示意图;图中,1为叶轮,2为无叶扩压 器,3为弯道,4为回流器;

图2为本发明二元叶轮叶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回流器叶型示意图;

图4为模型级各马赫数下多变效率曲线;其中,横坐标为流量系数,纵坐标为多变效率,曲线马赫数从低到高分别为Mu2=0.5、0.6;

图5为模型级各马赫数下多变效率曲线;其中,横坐标为流量系数,纵坐标为能头系数,曲线马赫数从低到高分别为Mu2=0.5、0.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水蒸气压缩机模型级子午流道的结构如下:

该水蒸气压缩机模型级位于水蒸气压缩机内,包括叶轮1、无叶扩压器2、弯道3及回流器4,叶轮1设于模型级的入口位置,在叶轮1的出口设有无叶扩压器2,回流器4位于模型级的出口位置,无叶扩压器2与回流器4之间通过弯道3相连通。该叶轮1为闭式的二元流动叶轮,叶轮1的叶轮叶片为二元叶片,该叶轮叶片进口处为圆角,前10%段为楔形结构,此后均为等厚结构;叶轮叶片的吸力面弦长为201.2mm,压力面弦长为197.9mm,叶轮1进口轮盖型线为一段R=84.2mm圆弧与一条与铅垂线夹角为14.66°的直线构成,轮毂型线为一条铅垂线;各尺寸的含义如下:

D0—盖盘入口直径;

D2—叶轮出口直径;

D3—无叶扩压器入口直径;

D4—无叶扩压器出口直径;

D5—回流器入口直径;

D6—回流器出口直径;

b2—叶轮出口宽度;

b3—无叶扩压器进口宽度;

b4—无叶扩压器出口宽度;

b5—回流器进口宽度;

ds—叶轮轮毂直径;

L—模型级跨距;

Ls—盖盘侧叶片轴向跨距;

本实施例中,D0=422mm,D2=800mm,D3=874mm,D4=1280mm,D5=1270mm,D6=572mm,b2=58mm,b3=58.4mm,b4=60mm,b5=64.3mm,ds=136mm,L=386.5mm,Ls=40.75mm。

如图2所示,二元叶轮叶片的结构如下:

闭式二元叶轮,叶轮出口直径D2=800mm,叶片数Z=19,叶轮相对出口宽度b2为叶轮出口宽度,叶轮叶片出口安装角85.8°。

如图3所示,回流器叶型的结构如下:

回流器叶片数Z=18,D2—叶轮出口直径,D5—回流器入口直径,D6—回流器出口直径;叶片入口相对位置D5/D2=1.588,入口安装角为89.5°,叶片出口相对位置D6/D2=0.715,出口安装角为10.4°。

本发明中,模型级的准确性能由车间性能实验获得。试验结果包括:Mu2=0.5、0.6时的流量系数Ф1~多变效率ηpol(如图4所示)和 流量系数Ф1~能头系数τ(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MVR压缩机模型级的参数如下:

(1)按公式:

u2=200.3m/s;a=333.94m/s;n=4782r/min.;D2=0.8m;Z=1.0;K=1.4;R=287.32J/(kg.k);Tin=277.23K。

经计算,得到机器马赫数Mu2=0.5998。

(2)按公式:

Qin=11.919m3/s;D2=0.8m;u2=200.3m/s。

经计算,得到流量系数Ф1=0.1184。

(3)按公式:

K=1.4;P2=130928.912Pa;P1=95404.9498Pa;T2=308.119K;T1=277.229K。

经计算,得到多变效率ηpol=0.856。

(4)按公式:

htot=Cp(T2-T1)=31063.29m m2/s2;u2=200.3m/s。

经计算,得到能头系数τ=0.776。

实施例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按照所需参数设计的二元闭式叶轮模型级,使MVR压缩机产品效率提高5%以上,从而大幅度降低能耗,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