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钢管泥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124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旋转钢管泥浆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浆泵,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堵塞、流量大、效率高和结构简单的旋转钢管泥浆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无论是疏浚采砂,输水抽水,还是石化液体输送,大部分采用的是由叶轮转动产生离心力的离心泵,它存在着磨损快、易堵泵与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无堵塞、流量大、效率高和结构简单的旋转钢管泥浆泵。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泵壳、栅格板、上盖板、下盖板、钢管、上堵头、下堵头、转轴、条板、滑动轴承、轴承座、进泥口钢管、出泥口钢管和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

①.泵壳由两块钢板捼成半圆柱,两个半圆柱相向而立中间焊有栅格板,两侧栅格板分别与进泥口钢管和出泥口钢管连接,泵壳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上盖板和下盖板;

②.两组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有上堵头和下堵头,相同的两组钢管均为四个,中间一个钢管带有转轴,其它三个A钢管、B钢管和C钢管互成120°并通过互成120°的三个条板分别焊接固定在转轴和A钢管、B钢管、C钢管上的上堵头和下堵头上,A钢管、B钢管、C钢管分别与钢管焊接固定;转轴与钢管通过钢管上的上堵头和下堵头焊接固定,转轴的一端穿出上盖板与液压马达连接;转轴分别支撑在上盖板和下盖板外的滑动轴承和轴承座上。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进泥口钢管和出泥口钢管是钢板向外逐渐变形呈圆形与栅格板连接;

所述的与两个液压马达连接的转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不会发生堵塞、流量大、效率高、能耗少、结构简单、成本低、环保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OB剖视的主视示意图。

图1中:1.泵壳,2.栅格板,3.上盖板,4.下盖板,5.钢管,5-1.A钢管,5-2.B钢管,5-3.C钢管,6.上堵头,7.下堵头,8.转轴,9.条板,10.滑动轴承,11.轴承座,12.进泥口钢管,13.出泥口钢管,14.液压马达,1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

如图1、图2所示:泵壳1由两块钢板捼成半圆柱,两个半圆柱相向而立中间焊有栅格板2,用于防止各种赃物通过而影响泵的正常运转,两侧栅格板2通过焊有逐渐变形成圆形的连接板15分别与40cm直径的进泥口钢管12和出泥口钢管13焊接连接,连接板15可确保进泥口钢管12和出泥口钢管13处无死角,所以不会有泥沙堆积;泵壳1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上盖板3和下盖板4,泵壳1内包容两组共八个钢管,两组钢管中每个钢管的两端分别焊有上堵头6和下堵头7,相同的两组钢管分别为四个,中间一个钢管5内套有转轴8,并焊接固定,其它三个A钢管5-1、B钢管5-2、C钢管5-3通过互成120°的三个条板9分别固定,条板9的一端焊接固定在转轴8上,另一端焊接固定在A钢管5-1、B钢管5-2、C钢管5-3上的上堵头6和下堵头7上,同时,A钢管5-1、B钢管5-2、C钢管5-3又分别与中间的钢管5焊接固定,钢管5与转轴8通过钢管5上的上堵头6和下堵头7焊接固定,A钢管5-1、B钢管5-2、C钢管5-3和条板9在转轴8的带动下跟随转轴8旋转,转轴8的一端穿出上盖板3与液压马达14连接;两根转轴8分别支撑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4外的滑动轴承10和轴承座11上,四个轴承座11分别固定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4上。

实施例1:泵壳1由两块厚2cm的钢板捼成直径1.2m,高1.0m的半圆柱,半圆柱相向而立,中间用栅格板2连接,栅格的间距为30cm,栅格板2宽为0.8m和高为1.0m,泵壳1的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厚3cm的上盖板3和下盖板4,泵壳1内包容两组共八个直径为30cm壁厚2cm的无缝钢管,每三个互成120°角相连的无缝钢管即A钢管5-1、B钢管5-2、C钢管5-3跟随转轴8转动,其中间的钢管5内套有与两个液压马达相连的两个转轴8,两个转轴8旋转方向为相向而转;泥浆通过进泥口钢管12进入泵壳1内,随着各钢管的转动,两组转动的钢管A钢管5-1、B钢管5-2和C钢管5-3呈凹凸状相挤泥浆,并封闭了泥浆回退的通道,而将泥浆推至出泥口钢管13后侧空间,然后,被挤压出出泥口钢管13,如此受到钢管转动的推动加压过程,体现了吸泥泵(或接力泵)的功能;

进、出泥口钢管口径为400mm;

液压马达功率与转速:与泵的流量、扬程和液压马达功率、转速有关,按1460m3/h流量、扬程25m和泥浆容重1.25t/m3计算,两个液压马达各为75kw,转速为40次/min,油耗为0.12kg/m3,比普通接力泵0.16kg/m3省25%。

其优点:不会发生堵塞、流量大、效率高、能耗少25%、结构简单、成本低、环保性好。

以上所述的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分为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涉及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