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无故障抽水的抽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915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装置,具体为一种可实现无故障抽水的抽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传统的水泵抽水都需要安装底阀以防停泵时水倒流入水池,泵内存在空气导致水泵不能抽水。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水泵底阀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底阀漏水,从而导致水泵进入空气不能正常抽水。并且大型水泵由于底阀大,维修安装难度大,一但出现故障很难短时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无故障抽水的抽水装置,能够避免了因底阀故障造成的缺水和避免底阀的维修,同时可以实现水泵启动时自动补水排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无故障抽水的抽水装置,包括真空储水罐、引水管、第一离心泵进水管、第一离心泵、第一离心泵出水管、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控制箱、第二离心泵、 第二离心泵进水管、第二离心泵出水管、储水箱、储水箱液位传感器、第一电子阀门、储水箱出水管、进气管、真空泵、出气口、第二电子阀门,所述真空储水罐设有通向河水的引水管,并且真空储水罐底部设有与第一离心泵连接的第一离心泵进水管,所述第一离心泵设有与用水设备相连接的第一离心泵出水管,所述真空储水罐内壁上端设有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所述真空储水罐上端设有与第二离心泵连接的第二离心泵进水管,所述第二离心泵的第二离心泵出水管与储水箱连接,所述第二离心泵出水管与储水箱连接部位设有第二电子阀门,所述储水箱内壁下端设有储水箱液位传感器,并且储水箱设有储水箱出水管,储水箱出水管通过第一电子阀门与真空储水罐连接,所述真空储水罐顶部设有与真空泵连接的进气管,所述真空泵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离心泵、第二离心泵、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储水箱液位传感器、第一电子阀门、第二电子阀门以及真空泵分别与控制箱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泵为旋片式真空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心泵和第二离心泵为卧式高压泵,所述第二离心泵的额定流量为10.4m3/h,所述第二离心泵的额定工作时间是0.8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可实现无故障抽水的抽水装置,一方面避免了因底阀故障造成的缺水,另一方面避免底阀的维修,大幅减轻了机修的工作量,实现了高效率和不间断引水功能,利用压力差从河道里吸取水源,同时可以启动时自动补水,使水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给需要的群体,结构组成简单,建造成本低,节约了大量的引水时间,引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真空储水罐,2、引水管,3、第一离心泵进水管,4、第一离 心泵,5、第一离心泵出水管,6、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7、控制箱,8、第二离心泵,9、第二离心泵进水管,10、第二离心泵出水管,11、储水箱,12、储水箱液位传感器,13、第一电子阀门,14、储水箱出水管,15、进气管,16、真空泵,17、出气口,18、第二电子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可实现无故障抽水的抽水装置,包括真空储水罐1、引水管2、第一离心泵进水管3、第一离心泵4、第一离心泵出水管5、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6、控制箱7、第二离心泵8、第二离心泵进水管9、第二离心泵出水管10、储水箱11、储水箱液位传感器12、第一电子阀门13、储水箱出水管14、进气管15、真空泵16、出气口17、第二电子阀门18,所述真空储水罐1设有通向河水的引水管2,并且真空储水罐1底部设有与第一离心泵4连接的第一离心泵进水管3,水泵工作实现泵水功能,所述第一离心泵设有与用水设备相连接的第一离心泵出水管5,所述真空储水罐1内壁上端设有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6,采集液面信息,所述真空储水罐1上端设有与第二离心泵8连接的第二离心泵进水管9,将水引向储水箱11,所述第二离心泵8的第二离心泵出水管10与储水箱11连接,所述第二离心泵出水管10与储水箱11连接部位设有第二电子阀门18,控制水源的进出,所述储水箱11内壁下端设有储水箱液位传感器12,采集液面信息反馈给控制箱7,并且储水箱11设有储水箱出水管14,储水箱出水管14通过第一电子阀门13与真空储水 罐1连接,所述真空储水罐1顶部设有与真空泵16连接的进气管15,所述真空泵16设有出气口17,所述第一离心泵4、第二离心泵8、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6、储水箱液位传感器12、第一电子阀门13、第二电子阀门18以及真空泵16分别与控制箱7连接;所述真空泵16为旋片式真空泵;所述第一离心泵4和第二离心泵8为卧式高压泵,所述第二离心泵8的额定流量为10.4m3/h,所述第二离心泵8的额定工作时间是0.8小时,0.8小时刚好可以将储水箱11充满水。

具体工作过程:当整个装置需要工作时,首先控制箱7会控制第一电子阀门13打开,使储水箱11中的水放入真空储水罐1中,当储水箱11中的液面高度达到储水箱液位传感器12的高度时,控制箱控制第一电子阀门13关闭,同时控制箱7控制第一离心泵4进行泵水,此时由于真空水泵1内的液面下降形成真空,从而通过引水管2从河道中吸水进真空储水泵1,此时控制箱7会控制真空泵16进行排气工作,当真空储水罐内1的液压高度达到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6的高度时,真空储水罐液位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箱7,控制箱7控制第二离心泵8工作,同时控制第二电子阀门18开启,将水引至储水箱中,当第二离心泵8工作0.8小时后,控制箱7控制第二电子阀门18关闭,同时控制第二离心泵8停止工作,如此循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