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火用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337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防火用排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火用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据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烟气是建筑火灾中致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人员死于烟熏的占比例较大,最高达80%,在被火烧死的人数中,多数也是先中毒晕倒后被火烧死的。在火灾丧生的人数中,大多数是浓烟熏呛产生窒息反应而导致死亡。在火灾初期采取最快捷、最有效的排烟,以便在火场中维持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逃生空间和通道,是降低火灾死亡率的必要条件。

按消防规定,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公共交通的侯乘区域和大型商场、影院、室内娱乐场所都应当设有火灾排烟装置。但这些大空间建筑发生火灾后,由于建筑高度较高,烟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烟气与环境空气温度差造成的浮力在某一高度消失并转为负值,致使烟气停止上升而向横向扩展,使得建筑顶部的排烟装置无法实施有效排烟,排烟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火灾中早期烟气抑制效果差、整体排烟效率低下等问题。现有的消防排烟通风机一般包括一横置的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壳体,在壳体内部设有叶轮,叶轮连接有电机,当发生火灾时,现有的消防排烟通风机抽风力小,排烟效果差,排烟效率低,同时消防排烟通风机不能实现灭火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防火用排烟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控制烟气的蔓延,抑制火源,排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对烟气进行净化,减少了大气污染,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防火用排烟装置,包括机壳和风筒,风筒设于机壳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机壳上分别设有烟雾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器,风筒内设有电机,中央控制器与电机相对应,电机上转动连接有排风组件,排风组件包括连接环、排烟风叶和导流环,排烟风叶连接连接环与导流环,电机转动连接连接环,导流环与机壳相连通,机壳的一侧设有防护板,风筒的一侧设有排烟管;该排烟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控制烟气的蔓延,抑制火源,排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对烟气进行净化,减少了大气污染,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

进一步,机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销,固定销呈对称设置,固定销将防护板固定在机壳的一侧,当防护板损坏或是需要更换时,只需转动固定销,就能取下防护板,简单实用。

进一步,风筒内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固定连接电机,电机带动排风组件工作时会产生震动作用,对电机进行有效固定,能分散这些震动作用,保证排烟工作正常进行。

进一步,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内环、连接条和固定外环,连接条连接固定内环和固定外环,电机设于固定内环上,固定外环固定在风筒内,利用固定内环固定电机,增强了电机工作中的稳定性,固定机构卡在风筒的内侧,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灵活,拆装方便。

进一步,防护板上均匀分布有吸尘栅格,防护板上设有钢结构防火涂料,防止烟气温度过高起火,引燃机壳,破坏排烟装置,吸尘栅格能吸收烟气中的烟尘和固体有害颗粒物,防止烟气侵蚀装置内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排烟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为一体结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增强排烟管对烟气排出的顺畅度,从而有效排出烟气。

进一步,机壳内设有喷淋头,喷淋头为高压细水雾喷头,喷淋头能喷射水雾气流,混合在烟气中,起到稀释烟气,降低烟气温度,防止烟气起火。

进一步,风筒内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均匀分布有通气孔,过滤板吸附进入风筒内烟气中的有害颗粒物及气体,达到净化烟气的作用,净化后的气体通过通气孔,再经排烟管排出室外。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烟雾传感器在探测到烟雾后,会发送信号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即时驱动电机运行,电机带动排风组件转动,在排烟风叶转动过程中形成自然风,将烟气向排烟管方向排出,导流环与机壳相连通,导流环起到引导烟气流动的作用;在排烟过程中,烟气首先通过机壳一侧的防护板,防护板上均匀分布有吸尘栅格,吸尘栅格能吸收烟气中的烟尘和固体有害颗粒物,防止烟气侵蚀装置内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采用固定销将防护板固定在机壳的一侧,当防护板损坏或是需要更换时,只需转动固定销,就能取下防护板,连接灵活,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控制烟气的蔓延,抑制火源,排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对烟气进行净化,减少了大气污染,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防火用排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排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机构与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风筒;3-烟雾传感器;4-中央控制器;5-电机;6-固定机构;7-固定内环;8-连接条;9-固定外环;10-排风组件;11-连接环;12-排烟风叶;13-导流环;14-喷淋头;15-防护板;16-吸尘栅格;17-固定销;18-排烟管;19-过滤板;20-通气孔;21-第一管道;22-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防火用排烟装置,包括机壳1和风筒2,风筒2设于机壳1的一侧,机壳1上分别设有烟雾传感器3和中央控制器4,烟雾传感器3用于探测烟雾,并发送信号给中央控制器4。中央控制器4为PLC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完善,容易改造,适用性强,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的特点。风筒2内设有电机5,中央控制器4与电机5相对应,中央控制器4控制电机5执行动作。风筒2内设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内环7、连接条8和固定外环9,连接条8连接固定内环7和固定外环9,电机5设于固定内环7上,固定外环9固定在风筒2的内壁上,利用固定内环7固定电机5,增强了电机5工作中的稳定性。固定机构6卡在风筒2的内侧,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灵活,拆装方便。电机5上转动连接有排风组件10,电机5带动排风组件10工作时会产生震动作用,对电机5进行有效固定,能分散这些震动作用,保证排烟工作正常进行。

排风组件10包括连接环11、排烟风叶12和导流环13,排烟风叶12连接连接环11与导流环13,电机5转动连接连接环11,导流环13与机壳1相连通,电机5运行带动连接环11转动,排烟风叶12转动过程中形成自然风,烟气在导流环13引流作用下,向外排出。

机壳1内设有喷淋头14,喷淋头14为高压细水雾喷头,喷淋头14能喷射水雾气流,混合在烟气中,起到稀释烟气,降低烟气温度,防止烟气起火。机壳1的一侧设有防护板15,防护板15上均匀分布有吸尘栅格16,防护板15上设有钢结构防火涂料,防止烟气温度过高起火,引燃机壳1,破坏排烟装置,吸尘栅格16能吸收烟气中的烟尘和固体有害颗粒物,防止烟气侵蚀装置内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机壳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销17,固定销17呈对称设置,固定销17将防护板15固定在机壳1的一侧,当防护板15损坏或是需要更换时,只需转动固定销17,就能取下防护板15,简单实用。

风筒2的一侧设有排烟管18,风筒2内设有过滤板19,过滤板19呈圆形状,过滤板19靠近排烟管18,过滤板19上均匀分布有通气孔20,过滤板19吸附进入风筒2内烟气中的有害颗粒物及气体,达到净化烟气的作用,净化后的气体通过通气孔20,再经排烟管18排出室外。防护板15的一次吸收配合过滤板19的二次吸附,对烟气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排出室外的烟气为无污染气体,绿色环保。排烟管18包括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为一体结构,第一管道21与第二管道2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增强排烟管18对烟气排出的顺畅度,从而有效排出烟气。

本实用新型中烟雾传感器3在探测到烟雾后,会发送信号给中央控制器4,中央控制器4即时驱动电机5运行,电机5带动排风组件10转动,在排烟风叶12转动过程中形成自然风,将烟气向排烟管18方向排出,导流环13与机壳1相连通,导流环13起到引导烟气流动的作用;在排烟过程中,烟气首先通过机壳1一侧的防护板15,防护板15上均匀分布有吸尘栅格16,吸尘栅格16能吸收烟气中的烟尘和固体有害颗粒物,防止烟气侵蚀装置内部,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采用固定销17将防护板15固定在机壳1的一侧,当防护板15损坏或是需要更换时,只需转动固定销17,就能取下防护板15,连接灵活,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控制烟气的蔓延,抑制火源,排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对烟气进行净化,减少了大气污染,绿色环保,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