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495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低压通风用多翼离心风机蜗壳型线的设计方法并不成熟,在通风换热系统中,特别是供家用产品,如:柜机、空气清新机、除湿机等,由于这类产品紧凑性要求很高,通风系统的设计常常让步于整体系统的结构限制,牺牲风机性能以达到系统紧凑目的。这种产品单台风机耗电量小,但总量很大,消耗着大量的电能,并且行业中“牺牲部分风机性能达到紧凑”的思想根深蒂固,一时不容易改变,因此,如何能够在有效空间下设计出风量较高并且效率最大的风机,成为这类风机节能的技术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贯流风叶及空调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贯流风叶,包括左端板、中隔板、右端板和叶片,所述左端板中心处开有左端通孔,所述中隔板上设置有步司用于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右端板为密闭板结构。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步司包括有连接架和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侧面设置有固定螺钉。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左端通孔为直径10mm~30mm的圆孔。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连接架上分布有梯形的竖直加固板。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叶片对应固定螺钉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口。

一种空调器,内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

作为一个优选项,还内置l型换热器,所述l型换热器围绕贯流风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贯流风叶通过步司配合左端通孔的设计,使右端板省去原来的钢轴结构,也不再需要轴承座支撑,不但节省了成本,而且也避免原来的轴松现象,风叶生产合格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贯流风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

本技术:
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

参照图1、图2,一种贯流风叶,包括左端板1、中隔板2、右端板3和叶片4,所述左端板1中心处开有左端通孔11,所述中隔板2上设置有步司5用于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右端板3为密闭板结构,这样,电机转轴就可以从左端通孔11伸入与步司5连接,实现贯流风叶的安装。这种设计就不需要右端的钢轴,也不需要轴承座支撑,一定程度节省了贯流风叶及空调器的成本;且风叶不带钢轴,就不存在轴松现象,风叶生产合格率提高。

所述步司5包括有连接架6和连接筒7,所述连接筒7侧面设置有固定螺钉71,便于电机转轴插入连接筒7后,与步司5固定。

所述左端通孔11为直径10mm~30mm的圆孔,便于电机转轴穿接,同时降低对风叶旋转的影响。此外左端通孔11也可以设计成椭圆或方形。

所述连接架6上分布有梯形的竖直加固板61,进一步提高步司5的稳固度。所述叶片4对应固定螺钉71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口41,便于螺丝刀或者其它安装工具从安装口41穿过伸入贯流风叶安装电机转轴。本实施例的安装口41下侧为方形底,上侧为弧形顶,既坚固安装口41处的坚固度,也便于安装工具操作。

参照图3、图4,一种空调器,内置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不再需要轴承座来安装贯流风叶。空调器还内置l型换热器8,所述l型换热器8围绕贯流风叶,提高换热效率。空调器包括方形或圆形的机壳91,包裹着l型换热器8,机壳91前后分别开有进出风口;电机,安装在贯流风叶及左端板1一侧,电机轴9穿过左端板1中心圆孔,与风叶步司连接;底盘,电机固定在底盘上,电机轴垂直于底盘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流风叶,包括左端板、中隔板、右端板和叶片,所述左端板中心处开有左端通孔,所述中隔板上设置有步司用于与电机转轴连接,所述右端板为密闭板结构;该贯流风叶通过步司配合左端通孔的设计,使右端板省去原来的钢轴结构,也不再需要轴承座支撑,不但节省了成本,而且也避免原来的轴松现象,风叶生产合格率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叶涛;毛军祥;杨宇;温选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7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