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伺服折弯机开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911阅读:10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液伺服折弯机开环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液私服折弯机开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40-300T电液伺服折弯机液压控制系统一般由压力块、同步块、常开充液阀、光栅尺以及数控系统等组成,目前想要保证折弯机性能与质量,只能使用带比例放大器的闭环比例伺服阀,但是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折弯机的发展。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在保证性能与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的折弯机液压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折弯机开环控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液伺服折弯机开环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光栅尺以及数控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油泵、油缸、压料缸、压力块、同步块以及充液阀;

压力块包括压力插装阀、压力阀、比例溢流阀、压力电磁换向阀、比例减压阀以及补偿油缸;压料缸的一端与油泵相连,另一端分别连通压力插装阀的A口、压力电磁换向阀的P口以及比例减压阀的P口;压力插装阀的A口与同步块的P口相连,压力插装阀的进油口分别将压力阀以及比例溢流阀并联,压力插装阀的B口连通至回油油箱;压力阀以及比例溢流阀还与压力插装阀的回油口相连;压力电磁换向阀的B口与同步块的X口相连,压力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回油油箱相连;比例减压阀的A口与补偿油缸相连通,比例减压阀的T口与回油油箱相连;

同步块包括开环比例阀、安全阀、背压阀以及同步电磁阀;开环比例阀的P口与同步块的P口相连,开环比例阀的A口分别连通背压阀的T口以及同步电磁阀的2号口,开环比例阀的B口连通至油缸的上腔,开环比例阀的T口连通至油缸回油箱;油缸的下腔分别连通背压阀的P口、安全阀的P口以及同步电磁阀的1号口;安全阀的T口同样与油缸回油箱相连;充液阀与油缸配合安装,一端与同步块的X口相连,另一端与油缸回油箱相连;

光栅尺配合安装于油缸中,并连接数控系统。

进一步地,开环比例阀为DHZO-A-071-L2或者DHZO-A-071-L3开环比例阀。

进一步地,压料缸还并联安装有滤油器。

进一步地,同步电磁阀为提动阀。

进一步地,同步块为并联设置的两个。

进一步地,压料缸通过单向阀与压力电磁换向阀的P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开环比例阀,可以ESA折弯机数控系统配套,在达到与闭环比例伺服阀同样的性能与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折弯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压力块的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同步块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列表:油泵1、油缸2、压料缸3、充液阀4、压力插装阀5、压力阀6、比例溢流阀7、压力电磁换向阀8、比例减压阀9、补偿油缸10、回油油箱11、开环比例阀12、安全阀13、背压阀14、同步电磁阀15、油缸回油箱16、滤油器17、单向阀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液伺服折弯机开环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光栅尺以及数控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油泵1、油缸2、压料缸3、压力块、同步块以及充液阀4;光栅尺配合安装于油缸中,并连接数控系统。

如图2,压力块包括压力插装阀5、压力阀6、比例溢流阀7、压力电磁换向阀8、比例减压阀9以及补偿油缸10;压料缸3的一端与油泵1相连,另一端分别连通压力插装阀5的A口、压力电磁换向阀8的P口以及比例减压阀9的P口,压料缸3还并联安装有滤油器17,并且压料缸3通过单向阀18与压力电磁换向阀8的P口相连;压力插装阀5的A口与同步块的P口相连,压力插装阀5的进油口分别将压力阀6以及比例溢流阀7并联,压力插装阀5的B口连通至回油油箱11;压力阀6以及比例溢流阀7还与压力插装阀5的回油口相连;压力电磁换向阀8的B口与同步块的X口相连,压力电磁换向阀8的T口与回油油箱11相连;比例减压阀9的A口与补偿油缸10相连通,比例减压阀9的T口与回油油箱11相连。

同步块为并联设置的两个;如图3,同步块包括开环比例阀12、安全阀13、背压阀14以及同步电磁阀15,同步电磁阀15为提动阀;开环比例阀12为DHZO-A-071-L2或者DHZO-A-071-L3开环比例阀,开环比例阀12的P口与同步块的P口相连,开环比例阀12的A口分别连通背压阀14的T口以及同步电磁阀15的2号口,开环比例阀12的B口连通至油缸2的上腔,开环比例阀12的T口连通至油缸回油箱16;油缸2的下腔分别连通背压阀14的P口、安全阀13的P口以及同步电磁阀15的1号口;安全阀13的T口同样与油缸回油箱16相连;充液阀4与油缸2配合安装,一端与同步块的X口相连,另一端与油缸回油箱16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一、压力控制

启动油泵1,根据所需的折弯力不同,由比例溢流阀7控制压力插装阀5来调节液压系统压力,以满足折弯力的要求。压力阀6为安全阀,控制系统最高压力。

二、工作循环

(1)快下:给比例溢流阀7、1Y1电流,压力电磁换向阀8、1Y2失电,同步电磁阀15、4Y3得电时,给开环比例阀12、4Y1电流,滑块由于自重快速下降,液压油通过充液阀4进入油缸2上腔,另外油泵1输出的液压油经开环比例阀12同时进入油缸2上腔;油缸2下腔的液压油通过压力电磁换向阀8、开环比例阀12回到回油油箱11,滑块快下速度可通过调节开环比例阀12的控制电压控制开环比例阀12的开口,进而得到不同速度。

(2)工进:给比例溢流阀7、1Y1电流,压力电磁换向阀8、1Y2得电,使充液阀4关闭,同步电磁阀15、4Y3失电,油泵1输出的液压油经开环比例阀12进入油缸2上腔,油缸2下腔的液压油经过背压阀14、开环比例阀12回到回油油箱11,滑块下压。可通过调节开环比例阀12的控制电压控制开环比例阀12的开口,进而得到不同工进速度。安全阀13是防止油缸2下腔压力过高,设定压力比系统压力高10%,背压阀14设定压力一般为平衡压力加上30-50bar。

(3)保压:当滑块到达下死点后,给开环比例阀12电流为0A,切断油缸2上、下腔通路,滑块停止在下死点上。

(4)卸荷:折弯机保压结束后,比例溢流阀7仍然保持压力,给开环比例阀12、4Y2一定电流,使其返程方向微量开启,同时滑块也会微量上行,上行量由卸荷距离参数设定,卸荷过程所用时间由减压速度参数设定,油缸2上腔的压力通过开环比例阀12卸荷。

(5)返程:压力电磁换向阀8、1Y2失电时,给比例溢流阀7一定电流,同步电磁阀15、4Y3失电,给开环比例阀12、4Y2电流,液压油经两个同步块上开环比例阀12、同步电磁换向阀15到油缸2下腔,油缸2上腔的液压油经充液阀4回到油缸回油箱16,滑块快速返回,返程速度可通过调节开环比例阀12、4Y2的控制电流控制其开口,进而得到不同速度。

三、工作台补偿

工作台的补偿通过控制比例减压阀9、1Y3来完成,液压油经比例减压阀9进入补偿油缸10,通过调节比例减压阀9的电流来调节比例减压阀的压力,使工作台加凸,补偿折弯时工作台的变形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