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61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缩机在将电机引出线从电机定子连接到接线柱时具有以下特点和弊端:

1)现有多数压缩机的接线柱从压缩机的外侧进行安装。由于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内侧气压力高于外侧大气压,当接线柱从压缩机的外侧安装时,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力差迫使接线柱端板与其对配安装面呈分离趋势,不利于接线柱端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并且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力差最终作用在接线柱的紧固件之上,紧固件承受很大的压力。紧固件除了需要克服压缩机内外侧的压差之外,还需要对接线柱端面再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使接线柱端面与其对配安装面严密贴合以实现密封。这种安装方式对接线柱以及紧固件的强度要求很高,不利于压缩机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

2)在压缩机内部,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可能有一部分的接线柱柱体裸露在含有制冷剂、润滑油以及可能含有微量水分和杂质的环境中。由于制冷剂与水分及杂质的绝缘性较差,接线柱柱体裸露在其中会导致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的绝缘性下降。

3)当空调系统充注较多制冷剂或者压缩机运转并停机之后,很可能会有一部分混有润滑油以及微量水分和杂质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的低压腔。如果该液态制冷剂浸到接线柱与电机引出线的连接处,压缩机的绝缘性会大幅衰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机,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便于接线柱的装配,并且提高压缩机的绝缘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以与一壳盖部形成容置空间;压缩机构;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机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其中,所述电机定子通过电机引出线连接至接线柱,所述电机定子直接或间接和接线柱安装在壳盖部,并且电机定子与所述壳盖部、接线柱与所述壳盖部的安装面都位于所述壳盖部与壳体形成封闭腔体的内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由于接线柱安装在压缩机内部低压侧,而且压缩机的内侧压力大于外部压力,压缩机的内外侧压差作用在接线柱端板并迫使端板贴紧壳盖部的内壁。接线柱的密封件不需要对接线柱端板施加太大的压力即可实现接线柱与静涡盘的低压侧端面之间的较好密封。

2)接线柱安装在低压侧时,接线柱与密封件的受力情况更好,对接线柱以及密封件的强度要求不是很高,有利于相关零件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

3)在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的连接部位增加绝缘防护装置,进一步降低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的导电部分暴露在含有制冷剂、润滑油及可能含有微量水分和杂质的环境中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压缩机的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F。

图4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G。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

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立体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仰视图。

图10为图9的D-D剖面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仰视图。

图12为图11的E-E剖面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件的立体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剖面图。

图15为图14的局部视图O。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接线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优选地为电动汽车用涡旋压缩机。下面以立式结构,即轴系传动机构与涡旋泵体轴线采用立式布置的压缩机为例描述各个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优选地供电动汽车使用,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

首先结合图1至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F。图4为图2中的局部视图G。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图7为图5的B-B剖面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立体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支架-电机机构-下支架装配仰视图。图10为图9的D-D剖面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的仰视图。图12为图11的E-E剖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立式压缩机包括壳体3、包括静涡盘2和动涡盘15的压缩机构及电机机构。优选地,立式压缩机还包括上盖1。

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可选地,壳体3为铸造件。壳体3包括一挡墙,挡墙将容置空间划分为低压腔309和控制器腔302。低压腔309容置电机机构。控制器腔302设有一第二开口。立式压缩机还包括控制器腔盖4和电控部件。控制器腔盖4密封第二开口。具体而言,制器腔盖4和壳体3通过密封圈9(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以及螺栓10实现密封和紧固。电控部件设置在控制器腔盖4和挡墙之间的控制器腔302内。可选地,壳体3上还设置有孔307及用于接线柱21与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的壳体接线孔。

静涡盘2包括设有涡旋齿201的低压侧202和背向涡旋齿201的高压侧206。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与壳体3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优选地,壳体3和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形成的容置空间可选地为类长方体。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容置空间例如还可以是类圆柱体、类正方体等形状。可选地,壳体3和静涡盘2通过密封圈7(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以及螺栓8实现密封和紧固。优选地,静涡盘为耐磨高强度铝合金件,例如锻造铝合金、挤压铸造铝合金等等(其中,高强度铝合金件的材料强度和致密性均优于普通铸造件)。可选地,静涡盘2和壳体3上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支脚207、303,以将压缩机安装在汽车内。

上盖1与静涡盘2的高压侧206之间形成高压腔2014。高压腔2014内安装有排气阀片30和排气挡板。可选地,通过密封圈5(或密封垫片,或密封胶)及螺栓6实现上盖1和静涡盘2的密封和紧固。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还形成有吸气腔203。静涡盘2上还设置有与高压腔2014相连通的排气口2012以及与吸气腔203相连通的吸气口2010。静涡盘2还设置有吸气螺纹孔2011和排气螺纹孔。吸气腔203与吸气口2010连通。换言之,高强度铝合金材质的静涡盘2作为压缩机外壳的一部分,压缩机的吸气口2010、排气口2012均设在静涡盘2上。由于高强度铝合金,例如锻造或挤压铸造等材料的材料强度和致密性都优于铸件,因此吸气口2010、排气口2012的气密性和螺纹强度更好。同时,铸造的壳体3的机加工部位和机加工面积较少,壳体3的气密性更好,进而可提高整机的气密性。

动涡盘15位于容置空间内。动涡盘15设有涡旋齿1501的一侧与静涡盘 2的低压侧202相对,且静涡盘2的涡旋齿201与动涡盘15的涡旋齿1501形成压缩腔。

电机机构包括电机转子20和电机定子12。电机机构位于容置空间内的低压腔309。电机机构用于驱动动涡盘15相对于静涡盘2转动,以压缩压缩腔内的制冷剂。

具体而言,压缩机制冷剂通路为:制冷剂通过吸气口2010进入吸气腔203,吸气腔203和低压腔309连通,制冷剂经过低压腔309之后流入静涡盘低压侧202,之后流入静涡盘涡旋齿201和动涡盘涡旋齿1501形成的压缩腔内被压缩,压缩之后的制冷剂经过排气孔209流入高压腔2014,之后制冷剂排入与高压腔2014连通的排气口2012之中。进一步地,制冷剂从静涡盘2的吸气口2010流入立式压缩机,并背向静涡盘向壳体3底壁流动,制冷剂经过壳体3的挡墙以对控制器腔302内的电控部件进行冷却,且制冷剂流经电机机构以对电机机构进行冷却,然后流入静涡盘2与动涡盘15形成的压缩腔内。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优选地为立式结构,由于壳体内容置空间为类长方形,整机的长度比卧式压缩机更短,同时在高度上保持原有水平,安装在汽车上时占用更少的横向安装空间,并且压缩机的低压腔309的底部可形成更平稳的润滑油池31,润滑效果更好,可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并降低压缩机的排油量。此外,如果有固体杂质通过吸气口2010和吸气腔203进入压缩机内,杂质会优先沉积在低压腔309的下部,因此杂质进入静涡盘2和动涡盘15组成的泵体压缩腔的概率很小,可大大降低因杂质进入而导致泵体损伤的风险。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还包括上支架11和下支架13。上支架11和下支架13设有贯通的通孔,以供轴承机构穿过。

上支架11与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连接固定。具体而言,螺栓29穿过上支架11上设置螺栓通孔及静涡盘2上设置的螺纹孔2015以使上支架11与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连接固定。

下支架13通过电机定子12与上支架11连接固定。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上支架11包括与静涡盘2连接固定的第一侧及与第一侧相背的第二侧。上支架11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多个上支架凸台1105。各上支架凸台1105设置 有螺纹孔1106。可选地,上支架11包括四个所述螺栓通孔1106,四个所述螺栓通孔1106的中心连线形成正方形形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电机定子12设置有与螺纹孔1106对应的多个第一螺栓通孔。下支架13设置有与螺纹孔1106对应的多个第二螺栓通孔。螺栓35穿过第二螺栓通孔、第一螺栓通孔及螺纹孔1106以将上支架11、电机定子12及下支架13连接固定。优选地,上支架11、电机定子12、下支架13悬挂于静涡盘2的低压侧,并与壳体3无接触部分。

可选地,动涡盘15背向静涡盘2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孔。一动盘轴承16设置在轴承孔内。上支架11和动涡盘15之间还设置有耐磨垫片14。压缩机还可以包括一上轴承17及一下轴承18,上轴承17及一下轴承18分别套接偏心曲轴19的两端。偏心曲轴19向动涡盘15提供旋转力。

下面结合图13至图16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壳体内部件的立体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压缩机剖面图。图15为图14的局部视图O。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接线柱的立体图。

压缩机包括壳体3、压缩机构及电机机构。壳体3具有第一开口。压缩机构包括静涡盘2及动涡盘3。静涡盘2的低压侧202与壳体3的第一开口相对以形成一容置空间。电机机构包括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12。电机定子12通过上支架11与静涡盘2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定子12通过电机引出线1201连接至接线柱21,并通过静盘接线通孔2106和壳体接线通孔3010连接至控制器腔302内的电控部件。接线柱21位于壳体3内壁和电机定子12的外壁之间,并远离油池31(也就是位于壳体3与静涡盘2形成的容置空间顶部)。具体而言,接线柱21包括柱体2101和端板2102。端板2102上设有供柱体2101穿过的通孔。电机引出线1201包括与柱体2101电连接的端子1202以及包覆在端子1202外部的绝缘护罩1203。在绝缘护罩1203与端板2102之间的柱体2101的外部环绕着绝缘护套2104。绝缘护套2104的内径小于柱体2101的直径。可选地,接线柱21设置在所述静涡盘2上。具体而言,静涡盘2设有供接线柱21的柱体2101穿过的通孔,及环绕静涡盘2供接线柱21的柱体2101穿过的通孔设置的朝向电机机构开口的凹槽。端板2102背离电机机构的表面与 凹槽的底壁相接触。可选地,还包括接线盖板2105,接线盖板2105罩在静涡盘2背面所设的凹槽的端面,以保护接线柱21及连至控制器的导线。

由于接线柱21安装在静涡盘2的低压侧,而且压缩机的内侧压力大于外部压力,压缩机的内外侧压差作用在接线柱端板2102并迫使端板2102贴紧静涡盘2的凹槽内壁。接线柱21的密封件2103不需要对接线柱端板2102施加太大的压力即可实现接线柱21与静涡盘2的低压侧端面之间的较好密封。因此,相比于接线柱21从压缩机外侧安装的安装方式,接线柱21安装在静涡盘2的低压侧端面时,接线柱21与密封件2103的受力情况更好,对接线柱21以及密封件2103的强度要求不是很高,有利于相关零件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

进一步地,由于接线柱21与电机引出线1201的安装位置远离油池,位于压缩机内侧的顶部,而压缩机内如果存有包含润滑油或微量水分及杂质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先从压缩机内侧的底部开始积存,只有当液态制冷剂几乎充满压缩机内腔时才会浸到接线柱21与电机引出线1201的连接部。因此,接线柱21与电机引出线1201安装在压缩机内侧顶部比安装在其它位置时,接线柱21与电机引出线1201的连接部浸到液态制冷剂里的概率更小,压缩机的绝缘性更好。

此外,在电机引出线1201与接线柱21的连接部位增加绝缘防护装置,其一是在引出线端子1202外部增加绝缘护罩1203,其二是在绝缘护罩1203与端板2102之间的接线柱柱体2101外部增加绝缘护套2104。这两处绝缘防护装置能进一步降低电机引出线1201与接线柱21的导电部分暴露在含有制冷剂、润滑油及可能含有微量水分和杂质的环境中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压缩机的绝缘性能。

具体而言,上述实施例描述了静涡盘作为壳盖部的接线柱连接方式。而在一些变化例中,壳盖部为单独的部件,壳盖部与壳体形成容置空间,接线柱设置在该壳盖部上。对应地,壳盖部设有供接线柱的柱体穿过的通孔,及环绕壳盖部供所述接线柱的柱体穿过的通孔设置的朝向电机机构开口的凹槽。端板背离电机机构的表面与凹槽的底壁相接触。这些变化例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由于接线柱安装在压缩机内部低压侧,而且压缩机的内侧压力大于外部压力,压缩机的内外侧压差作用在接线柱端板并迫使端板贴紧壳盖部的内壁。接线柱的密封件不需要对接线柱端板施加太大的压力即可实现接线柱与静涡盘的低压侧端面之间的较好密封。

2)接线柱安装在低压侧时,接线柱与密封件的受力情况更好,对接线柱以及密封件的强度要求不是很高,有利于相关零件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

3)在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的连接部位增加绝缘防护装置,进一步降低电机引出线与接线柱的导电部分暴露在含有制冷剂、润滑油及可能含有微量水分和杂质的环境中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压缩机的绝缘性能。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置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