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38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秸秆干燥剂,特别涉及一种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秸秆塑料,其以秸秆粉末、玉米淀粉、高分子树脂及反应助剂为原料,加温并搅拌,使其反应并呈浸润状态,同时各组分相对均匀分散,完成反应并可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冷却,再造粒。下游厂家将造粒后的材料作为母料,经成形加工成各种产品。

该秸秆塑料生产时,粉碎后的秸秆粉末需要用到干燥剂进行烘干。现有干燥机工作时,热风炉提供烘干热风,进料装置可以将待烘干的粉料供入上行风管内,当热风具有一定流速时,粉料可以自行吸入上行风管内,粉料迅速与热风混合,相互之间进行热交换,产生焓湿变化,将粉料烘干,再经下行风管进入一级旋风分离器、二级旋风分离器,经分离后,干燥的粉体可以经出料阀出料,气流则经引风机排向大气。但是由于有些粉料长时间堆积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或其他有害颗粒,直接排向大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净化气体的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包括电机、主风筒和与主风筒相连通的进风筒,所述的主风筒上端安装有供电机固连的支撑筒,所述的进风筒设置于主风筒的上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的传动轴伸入主风筒内,且传动轴的下端部固连有叶轮,所述的进风筒与主风筒内部的交接处设置有导流罩,所述的支撑筒与主风筒之间通过设置挡风板相互阻隔,所述的主风筒的下端固连有漏斗状的出风筒,所述的出风筒内设置有漏斗状的净化装置,所述的净化装置由骨架和包裹于骨架外的毛毡组成,净化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蜂窝状的陶瓷载体,所述的陶瓷载体的外表面喷涂有催化剂。

在上述的一种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中,所述的挡风板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轴承。由于传动轴延伸的比较长,因此轴承的设置由助于保持传动轴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中,所述的出风筒与主风筒之间通过可拆卸螺钉固连。可拆卸设计可方便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或清洗净化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中增设了净化装置,使得其排出的气体对空气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主风筒;3、进风筒;4、支撑筒;5、传动轴;6、叶轮;7、导流罩;8、挡风板;9、出风筒;10、净化装置;11、骨架;12、毛毡;13、陶瓷载体;14、轴承;1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秸秆干燥机中的引风机包括电机1、主风筒2和与主风筒2相连通的进风筒3,主风筒2上端安装有供电机1固连的支撑筒4,进风筒3设置于主风筒2的上侧部,电机1的传动轴5伸入主风筒2内,且传动轴5的下端部固连有叶轮6,进风筒3与主风筒2内部的交接处设置有导流罩7,支撑筒4与主风筒2之间通过设置挡风板8相互阻隔,主风筒2的下端固连有漏斗状的出风筒9,出风筒9内设置有漏斗状的净化装置10,净化装置10由骨架11和包裹于骨架11外的毛毡12组成,净化装置10的内部设置有蜂窝状的陶瓷载体13,陶瓷载体13的外表面喷涂有催化剂,挡风板8与传动轴5之间设置有轴承14,出风筒9与主风筒2之间通过可拆卸螺钉15固连。

烘干后产生的热气进风筒3后,通过导流罩7进入进入主风筒2内部,在叶轮6的作用下气体往出风筒9方向流动,一些杂质颗粒及湿气被毛毡12吸附,喷涂有催化剂的陶瓷载体13对气体进行三元催化,CO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排出的气体得以净化。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1、;主风筒2、;进风筒3、;支撑筒4、;传动轴5、;叶轮6、;导流罩7、;挡风板8、;出风筒9、;净化装置10、;骨架11、;毛毡12、;陶瓷载体13、;轴承14、;螺钉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