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944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叶轮。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其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气体外部能力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力增加,用于输送液体,而其中叶轮是核心的部件,通过叶轮转动将机械能传递给液体。但是市场上普通的叶轮达到一定压力或温度之后,很容易就会产生变型或折断,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结构坚固的叶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叶轮,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中心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盘体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为双层盘体结构,分别为上盘体及下盘体,所述的上盘体及下盘体为同轴设置且不重叠。所述的盘体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分别穿过上盘体及下盘体的中心并延伸至盘体外部,所述的支撑体与上盘体及下盘体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盘体中心的通孔位于支撑柱中心位置的轴向方向上并贯穿支撑柱。上盘体与下盘体为两种形状,所述的上盘体为锥壳型,所述的下盘体为圆盘形。并在所述的上盘体的上均匀分布了六个扇形槽Ⅰ,在所述的下盘体上均匀分布了六个扇形槽Ⅱ,所述的扇形槽Ⅰ与扇形槽Ⅱ分布的角度差为15°。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上盘体上均匀分布了六个叶片Ⅰ,所述的叶片Ⅰ与上盘体为一体式,叶片Ⅰ的高度等于上盘体的内部深度。在所述的下盘体上均匀分布了六个叶片Ⅱ,所述的叶片Ⅱ与下盘体为一体式,叶片Ⅱ的高度等于叶片Ⅰ的高度,且延伸出下盘体外出的支撑体的高度等于叶片Ⅱ的高度。所述的的叶片Ⅰ的截面为弧形,所述的叶片Ⅱ的截面为直线型。所述的叶片Ⅰ与下盘体相接触且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的叶片Ⅰ与支撑柱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的叶片Ⅱ与支撑柱通过焊接相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所述的叶轮设置成双层盘体结构,上盘体与下盘体的结构不同,上盘体及下盘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柱,在上盘体及下盘体上分别按圆周均匀开设有六个扇形槽,且上盘体的扇形槽与下盘体的扇形槽的角度差为15°;通过上述改进提高了叶轮的工作效率。所述的上盘体、下盘体、叶片Ⅰ及叶片Ⅱ均与支撑柱焊接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叶轮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E-E的剖视图;

图5为上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1-下盘体、2-上盘体、3-叶片Ⅱ、4-叶片Ⅰ、5-支撑柱、6-通孔、7-扇形槽Ⅱ、8-扇形槽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叶轮,由盘体组成,所述盘体中心开设有一个通孔6,所述盘体的端面上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叶片。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的叶轮为双层盘体结构,分别为上盘体2及下盘体1,所述的上盘体2及下盘体1为同轴设置且不重叠,通过双层盘体的设置可以提高叶轮的整体进流量及出流量。如图4所示,所述的盘体上设置有一个支撑柱5,所述的支撑柱5分别穿过上盘体2及下盘体1的中心并延伸至下盘体1外部,所述的支撑体5与上盘体2及下盘体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盘体中心的通孔6位于支撑柱5中心位置的轴向方向上并贯穿支撑柱5。

所述的上盘体2与下盘体1为两种形状,其中上盘体2的形状为锥壳型,所述的下盘体1为圆盘形;所述的下盘体1的截面圆直径小于上盘体2底面的截面圆直径。并在所述的上盘体2的上均匀分布了六个扇形槽Ⅰ8,在所述的下盘体1上均匀分布了六个扇形槽Ⅱ7,所述的扇形槽Ⅰ8与扇形槽Ⅱ7分布的角度差为15°,可以使流体分配的更均匀,使整体运行的效率提高。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上盘体2上均匀分布了六个叶片Ⅰ4,所述的叶片Ⅰ4与上盘体2为一体式,叶片Ⅰ4的高度等于上盘体2的壳体内部深度。在所述的下盘体1上均匀分布了六个叶片Ⅱ3,所述的叶片Ⅱ3与下盘体1为一体式,叶片Ⅱ3的高度等于叶片Ⅰ1的高度,且延伸出下盘体1外出的支撑体的高度等于叶片Ⅱ3的高度。所述的的叶片Ⅰ4的截面为弧形,所述的叶片Ⅰ4与扇形槽Ⅰ8的边缘先切,可最大化的提高叶片每次带动的液体的量。所述的叶片Ⅱ4的截面为直线型。所述的叶片Ⅰ4与支撑柱5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的叶片Ⅱ3与支撑柱5通过焊接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