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介质循环的脉冲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86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介质循环的脉冲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设定介质温度的循环式脉冲试验机,具体是指一种伺服脉冲试验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及产品涌现出来,这些产品的性能及寿命均需检测、测试,以供用户进行甄别,并供制造厂商进行产品改进。

压力脉冲检测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通过不同的压力脉冲波形对产品进行脉冲疲劳实验,可加快产品开发进程,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新工艺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产品性能不断提高,想对不同产品或工艺进行对比,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加速老化试验。而以往的脉冲发生器大多采用液压增压的方式,此方式仅可实现压力脉冲测试,因为介质不能循环流动,造成介质温度产生死区,温度波动大,不能真实模拟使用工况,因此无法满足特定的高低温脉冲循环测试的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适应新需求、新挑战,特设计出可用于介质循环的脉冲发生器,其具备可设定介质温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专利描述的脉冲发生器是根据液压原理,利用伺服系统控制增压油缸的高频或变频动作从而产生液体脉冲,以实现市场所需的特定温度的脉冲循环测试的特殊要求。增压活塞及增压活塞杆采用类似单向阀的单向通流结构,可使增压介质循环流动,从而实现温度恒定的控制要求。

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介质循环的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液体脉冲,其特征在于:

驱动活塞通过增压活塞杆与增压活塞连接,驱动活塞的端面面积大于增压活塞端面面积;

所述增压活塞套在增压活塞杆端部上;所述增压活塞杆端部的直径小于增压活塞杆其他部分直径,增压活塞杆端部与增压活塞杆其他部分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面;同时设置有油路连接增压活塞杆顶端与密封面;

所述增压活塞杆端部上固定有端盖,端盖通过弹簧将增压活塞底部压在密封面上;增压活塞底部为与密封面相配合的面;

脉冲发生器侧设置有介质循环口,所述介质循环口通过增压活塞杆周围的空隙与密封面相连;

所述驱动活塞的行程大于增压活塞的行程。

所述的适用于介质循环的脉冲发生器,优选地:所述驱动活塞在远离增压侧方向的行程大于增压活塞2-4mm。

所述的适用于介质循环的脉冲发生器,优选地:所述密封面为增压活塞底部与增压活塞杆半径过渡处共同形成的锥形密封面。

所述的适用于介质循环的脉冲发生器,优选地:所述增压活塞套在增压活塞杆端部上,二者形成滑动副,二者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

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市场所需的特定温度的脉冲循环测试的特殊要求。增压活塞及增压活塞杆采用类似单向阀的单向通流结构,可使增压介质循环流动,从而实现温度恒定的控制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压活塞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注:1驱动活塞;2增压活塞;3增压活塞杆;4油路;5密封面;6端盖;7弹簧;8介质循环口;

3-1增压活塞杆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脉冲发生器,是根据液压原理,利用伺服系统控制增压油缸的高频或变频动作从而产生液体脉冲,以实现市场所需的特定温度的脉冲循环测试的特殊要求。增压活塞及增压活塞杆采用类似单向阀的单向通流结构,可使增压介质循环流动,从而实现温度恒定的控制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所示本新型的特征在于:

驱动活塞1通过增压活塞杆3与增压活塞2连接,驱动活塞1的端面面积大于增压活塞2端面面积;

所述增压活塞2套在增压活塞杆端部3-1上;所述增压活塞杆端部3-1的直径小于增压活塞杆其他部分直径,增压活塞杆端部3-1与增压活塞杆其他部分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面5;同时设置有油路4连接增压活塞杆顶端与密封面5;

所述增压活塞杆端部3-1上固定有端盖6,端盖6通过弹簧7将增压活塞2底部压在密封面5上;增压活塞2底部为与密封面5相配合的面;

脉冲发生器侧设置有介质循环口7,所述介质循环口7通过增压活塞杆3周围的空隙与密封面5相连;

所述驱动活塞1的行程大于增压活塞2的行程。

所述驱动活塞1在图1中下方向上的行程大于增压活塞2-4mm。

所述密封面5为增压活塞2底部与增压活塞杆半径过渡处共同形成的锥形面。

所述增压活塞2套在增压活塞杆端部3-1上,二者形成滑动副,二者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

通过上述结构,在活塞及活塞杆上形成类似单向阀的结构,使密封面在特定位置脱离,使介质流通循环,保持介质高温或低温稳定,而在驱动活塞右移推动增压活塞杆时,形成完整密封结构,提供所需脉冲压力。

该脉冲发生器根据液压原理F=P1×S1=P2×S2,通过不同的面积比,达到不同的峰值脉冲压力,通过波形控制器对伺服阀的的控制,达到不同的脉冲波形,将增压活塞和增压活塞杆做成可分离的滑动副,接触部分配研形成密封线,用弹簧将活塞和活塞杆压紧,产生预紧力,建立初始密封,驱动油缸比增压侧油缸行程多一些(此结构多3mm),当驱动活塞向左移动时,由于增压活塞到达行程极限,端盖将增压活塞和增压活塞杆推离,克服弹簧的推力,密封结构失效,介质便可从油路流出,到达介质循环口,实现介质循环、温度均衡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