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压缩机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9534发布日期:2018-08-07 22:3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压缩机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压缩机组不仅包括压缩机的本体,还包括驱动系统、润滑系统、密封系统和冷却系统等。近年来,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的建立,压缩机组就成为压缩和输送化工生产中各种气体的关键机器,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大型压缩机工作的过程是对气体进行压缩和输送,并一直在进行能量的转化,所以对辅机系统如润滑系统、密封系统和冷却系统等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压缩机中的润滑系统,润滑不仅可降低机器的摩擦和磨损,同时还可起到密封、冷却和降低运转噪声的作用,良好的润滑条件是压缩机长期可靠工作的重要保证,压缩机润滑系统不仅可单独调节和分配各润滑点的供油量,并因设有独立的油泵、油箱、冷却器和过滤器等,可使润滑油液得到充分冷却和过滤,从而可长时间保持油液的清洁和相对恒定的油温,例如专利“CN205225626U”公开了一种CNG压缩机组用预润滑集成系统,包括集油池、防爆电机、预润滑油泵;在集油池上方安装防爆电机;防爆电机连接预润滑油泵,预润滑油泵的上安装有溢流阀;预润滑油泵的入口连接进油管路,在进油管路上通过第一三通接头安装有第一手动球阀;在第二三通接头连接到溢流阀;在进管路的尾端安装第二手动球阀;在第一和第三三通接头之间安装有Y型过滤器;润滑油泵的出口通过第三三通接头连接回油管路;在回油油管路上安装有单项阀;回油管路的端部通过第四三通接头连接温控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系统内各零部件及连接管互换性好;由于压缩机系统的装机容量比较大,设计时必须考虑适度的安全系数,所以驱动电机的容量可达几千千瓦,压缩机驱动电机装机容量相对实际需求的富裕度比较高,导致压缩机的用电量比较大,能耗比较高,再加上压缩机辅助设备的电能消耗,压缩机的运行和维修成本比较高,企业的负担比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压缩机系统的装机容量比较大,压缩机驱动电机装机容量相对实际需求的富裕度比较高,导致压缩机的用电量比较大,能耗比较高,再加上压缩机辅助设备的电能消耗,压缩机的运行和维修成本比较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压缩机润滑系统,包括油箱、驱动装置、溢流装置、冷却装置、过滤装置、减压装置和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辅泵组、主泵组和第一油路,所述辅泵组的进口与油箱的出口相连,所述辅泵组的出口与冷却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主泵组的进口与油箱的出口相连,所述主泵组的出口与冷却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油路的进口与辅泵组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油路的出口与主泵组的进口相连,润滑系统启动时,所述辅泵组先启动,主泵组再启动,辅泵组停止工作,润滑系统停机时,所述辅泵组先启动,主泵组停止,辅泵组再停止工作。

在此基础上,所述辅泵组包括电机和螺杆泵,所述螺杆泵由电机驱动,从油箱内吸取油液。

在此基础上,所述主泵组为轴头泵,安装在压缩机驱动轴的轴端,由压缩机驱动。

在此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安全阀和第二安全阀,所述第一安全阀的进口连接主泵组的出口,所述第一安全阀的出口连接连接油箱的回油口,所述第二安全阀的进口连接辅泵组的出口,所述第二安全阀的出口连接油箱的回油口。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温控阀,所述温控阀位于冷却装置和过滤装置一之间,所述温控阀的进口与冷却装置的出口相连,所述温控阀的出口与过滤装置一进口相连。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的进口与冷却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油路的出口与温控阀相连。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压力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控制装置位于减压装置和润滑装置之间,用于对进入润滑装置的油液的压力进行取样。

在此基础上,所述压力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和第三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和第三压力变送器中任何两个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则压力控制装置认为达到设定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主泵组和辅泵组配合的方式,辅泵组由电机驱动,主泵组安装在压缩机上由压缩机驱动,主泵组在压缩机正常工作时运转,辅泵组仅在压缩机开机和停机时工作,大大减低了辅助泵的工作时间,降低了润滑系统的能耗。

2、由于主泵组安装在压缩机上由压缩机驱动,当遇到整机停电等紧急停机时,主泵组会跟随压缩机惰转一起工作,为压缩机提供足够的润滑,确保压缩机组的安全停车以免机组在突然停机是失去润滑而造成研瓦等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3、配合压力控制装置和温控阀,闭环控制流入润滑装置油液的温度和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驱动装置,21、辅泵组,22、主泵组,23、第一油路,24、第一安全阀,25、第二安全阀,3、溢流装置,4、冷却装置,5、过滤装置,6、减压装置,7、温控阀,71、第二油路,8、压力控制装置,81、第一压力变送器,82、第二压力变送器,83、第三压力变送器,9、润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大型压缩机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大型压缩机润滑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油箱1、驱动装置2、溢流装置3、冷却装置4、过滤装置5、减压装置6、温控阀7、第二油路71、压力控制装置8和润滑装置9,驱动装置2的进口连接油箱1的出口,驱动装置2的出口连接冷却装置4的进口,冷却装置4的出口连接温控阀7的进口,温控阀7的出口连接过滤装置5的进口,过滤装置5的出口连接减压装置6的进口,减压装置6的出口连接润滑装置9的进口,润滑装置9的出口连接油箱1的回油口,第二油路71的进口与冷却装置4的进口相连,第二油路71的出口与温控阀7相连;驱动装置2包括辅泵组21、主泵组22、第一油路23、第一安全阀24和第二安全阀25,辅泵组21的进口与油箱1的出口相连,辅泵组21的出口与冷却装置4的进口相连,主泵组22的进口与油箱1的出口相连,主泵组22的出口与冷却装置4的进口相连,第一油路23的进口与辅泵组21的出口相连,第一油路23的出口与主泵组22的进口相连,第一安全阀24的进口与主泵组22的出口相连,第一安全阀24的出口与油箱1的回油口相连,第二安全阀25的进口与辅泵组21的出口相连,第二安全阀25的出口与油箱1的回油口相连,第一安全阀24和第二安全阀25用于保护辅泵组21和主泵组22,避免系统故障损伤辅泵组21和主泵组22,辅泵组21包括电机和螺杆泵,电机驱动螺杆泵运动,从油箱1内吸取油液,为润滑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液,主泵组22为轴头泵,轴头泵安装在压缩机驱动轴的轴端,由压缩机驱动旋转,当压缩机工作时,带动轴头泵一起旋转,从而使轴头泵从油箱1内吸取油液,为润滑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液,当压缩机组启动时,辅泵组21先启动,从油箱1内吸取油液,为压缩机提供足够的润滑油,并且通过第一油路23将主泵组22轴头泵内充满油液,避免压缩机启动时,轴头泵内部没有油液干摩擦,损伤轴头泵,当压缩机正常工作时,轴头泵跟随压缩机旋转,从油箱1内吸取油液,辅泵组21停止运行,利用轴头泵为润滑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液,当压缩机组停机时,辅泵组21启动,保证润滑系统需要油液的压力流量,然后压缩机组开始停机惰转,当压缩机完全停机后,辅泵组21停止运行;辅泵组21和主泵组22配合使用,主泵组22在压缩机正常工作时使用,辅泵组21在压缩机启动和停机时工作,大大降低了辅泵组21的工作时间,降低了润滑系统的能耗,降低了润滑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且主泵组22安装在压缩机上由压缩机驱动,当遇到整机停电等紧急停机时,主泵组22会跟随压缩机惰转一起工作,为压缩机提供足够的润滑,确保压缩机组的安全停车以免机组在突然停机是失去润滑而造成研瓦等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冷却装置4用于对系统油液进行冷却,温控阀7用于控制进入系统内油液的温度,温控阀7为自立式温度控制阀,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两个进口分别连接第二油路71的出口和冷却装置4的出口,第二油路71内的油液为未冷却温度较高的油液,冷却装置4的出口内的油液为冷却后温度较低的油液,温控阀7根据设定的温度,自动调节第二油路71和冷却装置4的油量,使温控阀7出口的温度满足设定要求;压力控制装置8位于减压装置6和润滑装置9之间,用于对进入润滑装置9油液的压力进行控制,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启动辅泵组21保证润滑系统内润滑油液的压力,压力控制装置8包括第一压力变送器81、第二压力变送器82和第三压力变送器83,第一压力变送器81、第二压力变送器82和第三压力变送器83并联设置,用于对进入润滑装置9油液的压力进行取样,当三个压力变送器中任何两个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则压力控制装置8认为达到设定值,启动辅泵组21,避免单个第一压力变送器取样出现误差或系统压力波动,使辅泵组21频繁启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本润滑系统采用主泵组和辅泵组配合的方式,辅泵组由电机驱动,主泵组安装在压缩机上由压缩机驱动,主泵组在压缩机组正常工作时工作,辅泵组仅在压缩机开机和停机时工作,大大减低了辅助泵的工作时间,降低了润滑系统的能耗同时由于主泵组安装在压缩机上由压缩机驱动,当遇到整机停电等紧急停机时,主泵组会跟随压缩机惰转一起工作,为压缩机提供足够的润滑,确保压缩机组的安全停车以免机组在突然停机是失去润滑而造成研瓦等事故的发生,同时配合压力控制装置和温控阀,确保流入润滑装置内油液的压力和温度,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