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633发布日期:2018-08-31 21:2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



背景技术:

为提高挡渣命中率,减少出钢下渣量,改善炉后作业环境,提高合金收得率,降低脱氧合金的加入量,降低冶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转炉通常安装有滑板挡渣装置。该滑板挡渣装置安装在出钢水口旁,滑板挡渣装置为液压动力源驱动,执行机构为一个液压缸即油缸,液压缸和上述滑板挡渣装置一起,也安装在出钢水口旁。

其中,转炉炉体旁温度比较高,该温度可达100度以上,而一般油缸的最高使用温度只在80度左右,而且在那么高的温度下使用寿命非常短,所以一般的油缸是不能适应这种高温环境。因此通常在转炉旁通常会使用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传统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就是在普通油缸的外壳加了一层循环水冷却,把油缸的外部温度降下来,使得油缸能正常使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传统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结构比较简单,冷却水只与缸筒接触,对油缸冷却效果不好的原因,油缸体的温度较高,对油缸体的密封圈造成影响,进而造成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的寿命很短,通常只有一个多月的寿命,造成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更换比较频繁,相应的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能够提高对油缸的冷却效果,延长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相应的维修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包括:油缸体、水壳以及隔水板;油缸体包括缸筒、活塞杆装置、导向套、水盖以及安装法兰,缸筒的后端为封闭的,缸筒的前端为不封闭的,活塞杆装置一端设置于缸筒内,活塞杆装置的另一端相对缸筒可伸出,安装法兰设置于缸筒的前端,导向套设置于活塞杆装置的另一端且与安装法兰连接固定,水盖设置于活塞杆装置的另一端且与安装法兰连接固定,水壳的后端为封闭的,水壳的前端为不封闭的,水壳的内壁直径大于缸筒的外径,缸筒设置于水壳内,水壳的前端设置于安装法兰;水壳的内壁与缸筒的外壁形成第一水腔,隔水板设置于缸筒的外壁与水壳的内壁之间,且隔水板位于缸筒的前端,隔水板与水壳的内壁、安装法兰形成第二水腔,安装法兰设有第一水道以及第二水道,水盖与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三水道,其中第一水道分别与第一水腔以及第三水道连通,第二水道分别与第三水道以及第二水腔连通;水壳的后端设有第一水管道,第一水管道与第一水腔连通,水壳的前端设有第二水管道,第二水管道与第二水腔连通。

进一步地,活塞杆装置包括活塞以及活塞杆,活塞设置于缸筒的后端内,活塞杆的一端设置于活塞上,活塞杆的另一端相对缸筒的前端可伸出。

进一步地,导向套为多级阶梯圆柱体结构,导向套设有一圆柱台阶与缸筒的内壁配合设置,导向套的外圆与安装法兰连接固定,导向套设有一中心孔与活塞杆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水盖为多级阶梯圆柱体结构,水盖设有一中心孔与活塞杆配合设置,水盖的外圆与安装法兰的外圆安装固定,水盖安装在安装法兰的外端面上。

进一步地,水盖与导向套的外端面不接触,水盖与导向套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三水道。

进一步地,第一水管道位于水壳的一侧,第二水管道位于水壳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缸筒、活塞、活塞杆、导向套、安装法兰以及水盖位于同一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第一水道与第二水道均沿中心轴线设置,且第一水道靠近水壳的一侧设置,第二水道靠近水壳的另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缸筒的后端设有第一油管道,缸筒的前端设有第二油管道,第一油管道与油缸体的无杆腔连通,第二油管道与油缸体的有杆腔连通。

进一步地,安装法兰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设置于缸筒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通过设置隔水板以形成独立的第二水腔,进而实现对缸筒以及活塞杆的冷却,从而能够提高对油缸的冷却效果,延长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相应的油缸维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剖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沿B-B剖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沿C-C折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包括:油缸体1、水壳2以及隔水板3。

油缸体1包括缸筒11、活塞杆装置12、导向套13、水盖14以及安装法兰15,缸筒11的后端为111封闭的,缸筒11的前端为不封闭的,活塞杆装置12一端设置于缸筒11内,活塞杆装置12的另一端相对缸筒11可伸出,安装法兰15设置于缸筒11的前端,安装法兰15具体可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设置于缸筒11的前端112。,导向套13设置于活塞杆装置12的另一端且与安装法兰15连接固定,水盖14设置于活塞杆装置12的另一端且与安装法兰15连接固定,水壳2的后端21为封闭的,水壳2的前端22为不封闭的,水壳2的内壁直径大于缸筒11的外径,缸筒11设置于水壳2内,即水壳2包围着整个缸筒11,水壳2的前端22设置于安装法兰15,具体地水壳2的前端22与安装法兰15通过焊接或其它的连接方式固定和密封。

水壳2的内壁与缸筒11的外壁形成第一水腔41,隔水板3设置于缸筒11的外壁与水壳2的内壁之间,且隔水板3位于缸筒11的前端112,隔水板3与水壳2的内壁、安装法兰15之间形成第二水腔42,安装法兰15设有第一水道51以及第二水道52,水盖14与导向套13之间设有第三水道53,其中第一水道51分别与第一水腔41以及第三水道53连通,第二水道52分别与第三水道53以及第二水腔42连通。第二水腔42为与第一水腔41独立的一水腔。

水壳2的后端21设有第一水管道61,第一水管道61与第一水腔51连通,水壳2的前端22设有第二水管道62,第二水管道62与第二水腔42连通。第一水管道61设有第一水流通611,第二水管道62设有第二水流通621。

上述活塞杆装置12具体包括活塞121以及活塞杆122,活塞121设置于缸筒11的后端111内,活塞杆122的一端设置于活塞121上,活塞杆122的另一端相对缸筒11的前端112可伸出。

导向套13为多级阶梯圆柱体结构,导向套13设有一圆柱台阶与缸筒11的内壁配合设置,导向套13的外圆与安装法兰15连接固定,导向套13设有一中心孔与活塞杆122配合设置。

水盖14为多级阶梯圆柱体结构,水盖14设有一中心孔与活塞杆122配合设置,水盖14的外圆与安装法兰15的外圆安装固定,水盖14安装在安装法兰15的外端面上。水盖14与导向套13的外端面不接触,水盖14与导向套13之间的间隙形成上述第三水道53。

上述缸筒11、活塞121、活塞杆122、导向套13、安装法兰15以及水盖14均位于同一中心轴线。活塞杆122与导向套13、水盖14匹配安装的位置相应设有密封圈(图未示)。

第一水管道61位于水壳2的一侧,第二水管道62位于水壳2的另一侧。第一水道51与第二水道52均沿上述中心轴线设置,且第一水道51靠近水壳2的一侧设置,第二水道52靠近水壳2的另一侧设置。

此外,缸筒11的后端111设有第一油管道71,缸筒11的前端112设有第二油管道72,第一油管道71与缸筒11的无杆腔连通,第二油管道72与缸筒11的有杆腔连通。第一油管道71设有第一油流通口711,第二油管道72设有第二油流通口721。由第一水腔41、第二水腔42所组成的水腔与由无杆腔、有杆腔组成的油腔为隔开密封的。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工作原理为:当活塞杆122为伸出时,压力油通过上述第一油管道71从缸筒11的无杆腔进油,通过第二油管道72从缸筒11的有杆腔回油;相反地,当活塞杆122为缩回时,从有杆腔进油以及从无杆腔回油。冷却过程为:冷却水从第一水管道61进水,进一步进入到第一水腔41,然后依次经过第一水道51、第三水道53以及第二水道52,接着进入第二水腔42,冷却水最后从第二水管道62回去。在上述冷却水流通的过程中,经过第一水腔41的冷却水为与缸筒11直接接触,冷却水能够吸收缸筒11的热能;此外处于第三水道53中的冷却水是与活塞杆122直接接触的,因此能够吸收活塞杆122上的热能,起到冷却活塞杆122的作用,降低设置于活塞杆122上的密封圈的工作温度,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冷却水从第一水管道61进到第二水管道62的过程中,所有的冷却水是完全循环的,起到了良好的循环效果。

传统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中,冷却水是直接从水壳的一端进,从水壳的另一端出,流动过程中的水循环不充分,此外传统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无法对活塞杆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通过设置隔水板3以形成独立的第二水腔42,进而实现对缸筒11以及活塞杆122的冷却,从而能够提高对油缸的冷却效果,延长新型滑板挡渣水冷的油缸的使用寿命,降低相应的油缸维修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