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8052发布日期:2018-09-14 21:15阅读:14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筒扇。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圆筒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工厂车间、仓库、商场等公共场所通风纳凉的理想风扇。相对于普通风扇,圆筒扇的功率大,风量高、送风范围广等特点。圆筒扇有圆筒、风叶、支架脚轮和支撑管和电器元件等组成,一般圆筒扇由支架连接圆筒,而支架作为支撑圆筒的部件,另外圆筒扇体积较一般风扇的体积更大,因此对圆筒扇支架的工艺性能要求更高,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材质来提高支架性能,但这样做势必会大大增加生产成,因此,需要一种成本更低,同时保持支架刚性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刚性高且成本低的支架的圆筒扇。

一种圆筒扇,包括支撑机构、筒体、网罩、扇叶和电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由两根支撑管交错固接形成的支撑架,所述两根支撑管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凵”字形结构,该两根支撑管的两末端交错重合,共同固接在筒体的两侧,而两支撑管的中部互相分开,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所述两支撑管的末端包括有收窄段和扁平段,所述收窄段逐渐收窄,其窄端与扁平段的一端固接,所述扁平段为支撑管与筒体固接的位置;支撑管的内部嵌套有内管,所述内管直径小于支撑管的内径;所述网罩包括前网罩和后网罩,分别罩设在筒体两端面;所述扇叶和电机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电机与扇叶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筒扇包括一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其结构稳定,支撑能力强,而且其中的支撑管的末端,即最容易发生形变之处加设了内管,并冲压加工成扁平状,增加了该节点的厚度,从而增强了支架的刚性。

作为对上述圆筒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从支撑管两端的扁平段为起始端,其长度至少大于所述扁平段。

作为对上述圆筒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支撑管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对上述圆筒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管的扁平段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管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通孔配合螺母固接在筒体外侧。

作为对上述圆筒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外侧还安装有把手。

作为对上述圆筒扇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两只所述把手,对称安装在筒体的外侧。

作为对上述圆筒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滚轮和支撑脚,所述滚轮枢接在所述两支撑管之间,并位于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支撑脚两端分别固接在两支撑管底部,位于支撑架的另一端。

作为对上述圆筒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脚底部还设置有防滑垫。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筒扇包括一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其结构稳定,支撑能力强,而且其中的支撑管的末端,即最容易发生形变之处加设了内管,并冲压加工成扁平状,增加了该节点的厚度,从而增强了支架的刚性,并且设置了收窄段作为扁平段的一个过渡,可分散该连接处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了支撑管末端的抵抗形变的能力,采用该结构也不需要增加整个支撑架的厚度和材料,有效节省了为增强支架刚性而增加的制造成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扇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管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管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A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后文中的附图,更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体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理解为限于本文中所提出的特定实施例。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用于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性和科学性术语)应理解为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而且,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具有与本说明书和相关领域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不应通过理想的或者过度正式的意义对其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这样规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扇的立体图。一种圆筒扇,包括支撑机构、筒体2、网罩3、扇叶4和电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由两根支撑管1交错固接形成的支撑架,所述两根支撑管1的两端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凵”字形结构,该两根支撑管1的两末端交错重合,共同固接在筒体2的两侧,而两支撑管1的中部互相分开,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所述两支撑管1的末端包括有收窄段11和扁平段12,所述收窄段11逐渐收窄,其窄端与扁平段12的一端固接,所述扁平段12为支撑管1与筒体2固接的位置,由于扁平段12为与筒体2的连接点,该部分承受最大的负荷,较为容易发生形变,收窄段11的设置为在圆管和扁平段12之间有一个过渡,可分散该连接处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其刚性,在扁平段12内部嵌套有内管6,所述内管直径小于支撑管1的内径;所述网罩3包括前网罩和后网罩,分别罩设在筒体2的两端面;所述扇叶4和电机安装在筒体2内,所述电机与扇叶4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筒扇包括一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其结构稳定,支撑能力强,而且其中的支撑管1的末端,即最容易发生形变之处加设了内管6,并冲压加工成扁平状,增加了该节点的厚度,从而增强了支架的刚性。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管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管的主视图,图6为图5中A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支撑管1为圆管,所述内管6从支撑管1两端的扁平段12为起始端,其长度至少大于所述扁平段12,其中,所述内管6与扁平段12重合的部分与扁平段12共同冲压成扁平状,使得支撑管1过渡到扁平段12的节点厚度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刚性。

所述两支撑管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得支撑架为锐角的三角支撑架,该结构较为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1的扁平段12末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管1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通孔配合螺母固接在筒体2外侧,该结构使得支撑架可拆卸,更加便于圆筒扇不使用时的运输,以及圆筒扇后期维修等。

所述筒体2外侧还安装有把手5,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只所述把手5,对称安装在筒体2的外侧,便于移动和转动圆筒扇。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扇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筒扇的侧视图。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滚轮13和支撑脚14,所述滚轮13枢接在所述两支撑管1之间,并位于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支撑脚14两端分别固接在两支撑管1底部,位于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滚轮13和支撑脚14共同支撑着支撑架,使得圆筒扇保持平衡。优选地,所述支撑脚14底部还设置有防滑垫141。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筒扇包括一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支撑架,其结构稳定,支撑能力强,而且其中的支撑管1的末端,即最容易发生形变之处加设了内管,并冲压加工成扁平状,增加了该节点的厚度,从而增强了支架的刚性,并且设置了收窄段作为扁平段的一个过渡,可分散该连接处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了支撑管末端的抵抗形变的能力,采用该结构也不需要增加整个支撑架的厚度和材料,有效节省了为增强支架刚性而增加的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