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伺服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4975发布日期:2019-02-01 19:22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新型伺服油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伺服油缸。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的生活全面提高,对先进工业加工设备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钣金折弯设备来说,往往希望折弯机能实现高精度的工作,由此,不少高精度的折弯机会直接采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

但是仅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其折弯扭矩较小,稳定性较差,并且对伺服电机的精度要求高,成本高,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扭矩大,可靠性强,能实现伺服工作的新型伺服油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伺服油缸,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减速机座、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伺服油缸和同步带,所述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安装在减速机上,所述第二同步轮安装在伺服油缸上,所述同步带首尾闭合,并分别绕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减速机固定安装在减速机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折弯机的工作使用,减速机用于提高伺服电机的驱动扭矩,并且通过带带传动传动到伺服油缸上,据此驱动伺服油缸进行工作,而伺服油缸由于能采用液压式供能,扭矩大,稳定性好,并且由于电机和油缸均采用能伺服工作的,由此,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实现伺服工作,并且折弯压力大,可靠性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螺母、丝杆、下盖和上盖,所述螺母与活塞杆相连接,所述螺母套装在丝杆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活动安装在缸体内,另一端从下盖处伸出,所述上盖安装在缸体的一端上,所述下盖安装在缸体的另一端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从上盖处伸出,并与第二同步轮相连接。由此,本伺服油缸能通过丝杆螺母机构来驱动活塞杆的运动,由于丝杆螺母机构能随停随动,使得本伺服油缸能有效实现伺服工作,工作可靠性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油缸包括滚子轴承,所述滚子轴承套装在丝杆上,并与上盖相连接。通过设置滚子轴承,能方便丝杆于上盖内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油缸包括锁紧螺母安装在丝杆上。锁紧螺母能便于对滚子轴承进行固定,减少丝杆的窜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油缸包括万向垫,所述万向垫安装在活塞杆上。万向垫能减少活塞杆和所连接的结构的摩擦,提高活塞杆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油缸包括第一耐磨环和第二耐磨环,所述第一耐磨环设于活塞杆与缸体之间,所述第二耐磨环设于活塞杆与下盖之间。第一耐磨环能减少活塞杆与缸体之间的摩擦,而第二耐磨环能减少活塞杆和下盖之间的摩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油缸包括防尘圈,所述防尘圈设于活塞杆与下盖之间。防尘圈能阻隔外部的灰尘,使伺服油缸的使用寿命更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油缸包括油封、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所述油封设于活塞杆与下盖之间,所述第一O型圈设于缸体和下盖之间,所述第二O型圈设于缸体和上盖之间。油封能防止缸体内的液压油从活塞杆与下盖之间的缝隙流出,第一O型圈能防止缸体内的液压油从缸体和下盖之间的缝隙流出,第二O型圈能防止缸体内的液压油从缸体和下盖之间的缝隙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伺服油缸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新型伺服油缸的伺服油缸的剖视图。

图中:101.伺服电机;102.减速机;103.减速机座;104.第一同步轮;9.第二同步轮;201.伺服油缸;202.同步带;1.缸体;2.活塞杆;3.螺母;4.丝杆;5.下盖;6.上盖;7.滚子轴承;8.锁紧螺母;10.万向垫;12.油封;11. 第一耐磨环;13.第二耐磨环;14. 防尘圈;15.第一O型圈;16.第二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伺服油缸,包括伺服电机101、减速机102、减速机座103、第一同步轮104、第二同步轮9、伺服油缸201和同步带202。

伺服油缸201包括缸体1、活塞杆2、螺母3、丝杆4、下盖5、上盖6、滚子轴承7、锁紧螺母8、万向垫10、油封12、第一耐磨环11、第二耐磨环13、防尘圈14、第一O型圈15和第二O型圈16。

上盖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缸体1的一端上,下盖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缸体1的另一端上,而滚子轴承7套装在丝杆4上,并与上盖6通过螺栓相连接,丝杆4上还设有外螺纹,螺母3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母3通过螺纹连接套装在丝杆4上,丝杆4的一端从上盖6处伸出,并与第二同步轮9通过卡位连接,而锁紧螺母8还套装在丝杆4上,使得丝杆4被锁紧螺母8和滚子轴承7固定在上盖6上,而无法于上盖6上水平移动,而仅能作旋转运动。

螺母3通过螺栓与活塞杆2固定连接,活塞杆2的一端通过活塞活动安装在缸体1内,另一端从下盖5处伸出,而活塞杆2从下盖5上伸出的一端上还安装有万向垫10。

另外,第一耐磨环11设于活塞杆2与缸体1之间,第二耐磨环12设于活塞杆2与下盖5之间,防尘圈14设于活塞杆2与下盖5之间,油封12设于活塞杆2与下盖5之间,第一O型圈15设于缸体1和下盖5之间,第二O型圈16设于缸体1和上盖5之间

减速机102套装在伺服电机101的转轴上,以实现和伺服电机101的连接,第一同步轮104套装在减速机102的输出轴上,第二同步轮9套装在伺服油缸201的丝杆4从上盖6处伸出的该端上,同步带202则首尾闭合,并分别绕于第一同步轮104和第二同步轮9上,而减速机10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减速机座103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减速机座103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平台上,伺服油缸201的活塞杆2可以与折弯机的折弯机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此时,万向垫10会位于活塞杆2与折弯机构之间,用于减少活塞杆2和折弯机构的摩擦,而伺服油缸201的缸体1内被活塞杆2所分开的两个腔可以分别与油箱相连通,以方便缸体1内部的两个腔能根据活塞杆2的工作状态实现进油和回油。

而需要驱动折弯机构时,启动伺服电机101,伺服电机101经过减速机102后带动第一同步轮104转动,第一同步轮104通过同步带202带动第二同步轮9转动,则与第二同步轮9相连接的丝杆4随动,丝杆4由于被锁紧螺栓8和滚子轴承7所固定,丝杆4仅能作旋转运动,而无法作水平移动,丝杆4的转动,带动螺母3于丝杆4上的水平移动,从而与螺母3相连的活塞杆2也随之实现水平运动,以此实现往复工作,来带动折弯机构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伺服电机101在根据需要随停随动时,由于伺服油缸201内部主要依靠丝杆螺母机构进行传动,而丝杆螺母机构也能随停随动,即伺服油缸201可以实现与伺服电机101的同步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