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叉车提升的液压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4933发布日期:2019-02-01 19:2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叉车提升的液压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叉车提升的液压阀门。



背景技术:

电动叉车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常利用液压能来提升货物,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液压阀门的剖视图,以及图2为该阀门中阀芯的剖视图,但是现有的电动叉车在提升过程中,液压阀门的阀芯会卡住,导致叉车不能复位,操控不平稳,微动性太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叉车在提升过程中,液压阀门的阀芯会卡住,导致叉车不能复位,操控不平稳,微动性太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叉车提升的液压阀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叉车提升的液压阀门,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油路通道,所述阀芯贯穿阀体,且设置在阀体中部,所述阀体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工作口A和工作口B,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进油腔,所述进油腔经过阀芯后下端设置有回油腔,所述阀芯包括阀芯a、阀芯b和阀芯c,所述阀芯a的尾端垂直设置有两个竖向通孔,且两个竖向通孔之间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阀芯b的尾端设置有若干小孔,所述阀芯a、阀芯b和阀芯c一体成型。

优选的,两个所述竖向通孔的直径等于横向通孔的直径,且所述横向通孔的直径为6mm。

优选的,所述若干小孔设置有两排,两排所述小孔交错前后交错设置。

优选的,两排所述小孔之间的间隔为1.8mm。

优选的,两排所述小孔共设置有16个。

优选的,所述小孔的直径为1.8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阀芯尾端垂直设置有两个竖向通孔,且两个竖向通孔之间设置有横向通孔,阀芯b的尾端设置有若干小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芯上设置有多孔结构,来控制进油,使得液压阀门提升操控平稳,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微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阀门的竖直剖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门的竖直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阀芯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阀芯的竖直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阀芯被拉出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阀芯处于中位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阀芯被推进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芯,21-阀芯a,22-阀芯b,23-阀芯c,24-竖向通孔,25-横向通孔,26-小孔,241-通孔a,242-通孔b,3-油路通道,4-工作口A,5-工作口B,6-进油腔,7-回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叉车提升的液压阀门,如图3所示,包括阀体1和阀芯2,阀体1内部设置有油路通道3,阀芯2贯穿阀体1,且设置在阀体1中部,阀体1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工作口A4和工作口B5,阀体1内部设置有进油腔6,进油腔6经过阀芯2后下端设置有回油腔7,如图4和5所示,阀芯2包括阀芯a21、阀芯b22和阀芯c23,阀芯a21的尾端垂直设置有两个竖向通孔24,分别为通孔a241和通孔b242,且两个竖向通孔24之间设置有横向通孔25,阀芯b22的尾端设置有若干小孔26,阀芯a21、阀芯b22和阀芯c23一体成型。两个竖向通孔24的直径等于横向通孔25的直径,且横向通孔25的直径为6mm。若干小孔26设置有两排,两排小孔26交错前后交错设置。两排小孔26之间的间隔为1.8mm。两排小孔26共设置有16个,且小孔26的直径为1.8mm。

工作原理:如图6、7和8所示,图中点阴影部分为油的流向。当手柄不工作时,从泵来的油通过中位进油腔6到回油。当手柄带动阀心往外拉动时,首先进油腔6的油通过通孔a再进入横向通孔25往工作口腔排油,随着阀心慢慢往外拉,16个小孔26也慢慢的与进油腔6通油,往竖向通孔24和横向通孔25内进油,这么的好处就是把进油腔6的油的单边进油方式改为进入A口工作口变成两边对称进油,且16个1.8mm的小孔26分两排位置排列,当阀心在拉动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油口渐变的过程,即微动线性,这样就可以防止负载的压力对阀杆的液动力作用,防止阀杆卡死。当阀心推动时,即工作口A4的负载向下滑动,首先A腔的压力油通过横向通孔25,再进入通孔b242,通孔b242先微量的回油,随着阀心的逐渐推动,竖向通孔24和横向通孔25,以及小孔26慢慢的全部与回油腔7通油,也起到一个油口渐变的过程,即微动线性,保证A工作口的负载向下慢慢滑动,起到一个安全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