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程可调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7248发布日期:2019-04-09 21:47阅读:1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程可调气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气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程可调气缸。



背景技术:

气缸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气缸广泛的应用与工业生产过程中,并且在自动生产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应用场合中需要用到的气缸的行程也都不尽相同,很多时候需要配备多种规格的气缸以供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方便灵活的调节自身行程的气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行程可调气缸。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程可调气缸,包括缸体、活塞、调节螺帽、两个螺母、两个活塞杆和两个前盖,两个前盖对称设置在缸体的两端,并且两个前盖分别与缸体的两端过盈配合连接,活塞能够滑动的设置在缸体的内部,两个活塞杆对称设置在活塞的两端,活塞杆的一端插设于活塞的中心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前盖并向外延伸,两个螺母分别设置在两个活塞杆相互远离的一端,调节螺帽套设在其中一个活塞杆的外侧,并且调节螺帽与该活塞杆螺纹配合,调节螺帽远离缸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螺母抵触,活塞上设置有一个同轴的螺钉,螺钉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前盖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连通缸体内部的进气孔,活塞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活塞杆的外壁与前盖之间密封连接,缸体、活塞、螺钉、调节螺帽、两个螺母、两个前盖和两个活塞杆均共轴线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前盖之间通过若干个长螺栓连接,所有长螺栓在缸体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有长螺栓的轴线方向均平行于缸体的轴线方向。

优选的,每个所述前盖均设置有供活塞杆穿过的阶梯型穿孔,阶梯型穿孔由大孔和小孔连接而成,阶梯型穿孔的小孔位于前盖远离缸体的一端,阶梯型穿孔的大孔位于前盖靠近缸体的一端,活塞杆的直径等于阶梯型穿孔的小孔直径,阶梯型穿孔的小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活塞杆外壁贴合的防尘圈,大孔的靠近小孔的一端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活塞杆外壁贴合的衬套,大孔远离小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缓冲圈。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插套,两个活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插设与两个插套中,插套的外径等于大孔的孔径,插套的端部能够抵触衬套的端部,缓冲圈的内径等于插套的外径,两个活塞杆的一端外壁与对应的插套内壁之间均通过一个第二0型圈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盖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之间通过一个第一0型圈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之间通过两个Y型圈密封连接,两个Y型圈分别位于活塞的两端,活塞的外壁上还固定条设有一个与缸体内壁滑动配合的耐磨环,耐磨环位于两个Y型圈之间。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帽靠近缸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尼龙垫圈,尼龙垫圈滑动套设在活塞杆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程可调气缸,通过旋转调节螺帽,使调节螺帽在活塞杆的轴向上进行移动,从而调节尼龙垫圈与相邻前盖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活塞杆在做往复运动时的行程距离,该行程距离即为尼龙垫圈距离前盖外端面之间的距离,长螺栓保证了两个前盖能够稳定牢固的连接在缸体的两端,防尘圈避免外部灰尘进入缸体内部,缓冲圈为活塞接触前盖时提供了足够的缓冲,第一0型圈、第二0型圈和Y型圈有效的保证了零件之间的密封性,尼龙垫圈为调节螺帽接触前盖时提供了足够的缓冲,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程可调气缸,能够按需调节活塞杆的行程,从而适用范围广泛,无需准备多种规格的气缸。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防尘圈1,前盖2,衬套3,缓冲圈4,第一0型圈5,缸体6,Y型圈7,耐磨环8,第二0型圈9,活塞杆10,长螺栓11,插套12,螺钉13,活塞14,尼龙垫圈15,调节螺帽16,螺母17,大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行程可调气缸,包括缸体6、活塞14、调节螺帽16、两个螺母17、两个活塞杆10和两个前盖2,两个前盖2对称设置在缸体6的两端,并且两个前盖2分别与缸体6的两端过盈配合连接,活塞14能够滑动的设置在缸体6的内部,两个活塞杆10对称设置在活塞14的两端,活塞杆10的一端插设于活塞14的中心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前盖2并向外延伸,两个螺母17分别设置在两个活塞杆10相互远离的一端,调节螺帽16套设在其中一个活塞杆10的外侧,并且调节螺帽16与该活塞杆10螺纹配合,调节螺帽16远离缸体6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螺母17抵触,活塞14上设置有一个同轴的螺钉13,螺钉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塞杆10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前盖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连通缸体6内部的进气孔,活塞14的外壁与缸体6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活塞杆10的外壁与前盖2之间密封连接,缸体6、活塞14、螺钉13、调节螺帽16、两个螺母17、两个前盖2和两个活塞杆10均共轴线设置。

两个所述前盖2之间通过若干个长螺栓11连接,所有长螺栓11在缸体6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有长螺栓11的轴线方向均平行于缸体6的轴线方向,保证了两个前盖2能够稳定牢固的连接在缸体6的两端。

每个所述前盖2均设置有供活塞杆10穿过的阶梯型穿孔,阶梯型穿孔由大孔18和小孔连接而成,阶梯型穿孔的小孔位于前盖2远离缸体6的一端,阶梯型穿孔的大孔18位于前盖2靠近缸体6的一端,活塞杆10的直径等于阶梯型穿孔的小孔直径,阶梯型穿孔的小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活塞杆10外壁贴合的防尘圈1,大孔18的靠近小孔的一端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活塞杆10外壁贴合的衬套3,大孔18远离小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缓冲圈4,防尘圈1和缓冲圈4均为NBR材料制成,衬套3为耐磨材料制成,防尘圈1避免外部灰尘进入缸体6内部,缓冲圈4为活塞14接触前盖2时提供了足够的缓冲。

所述活塞14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其同轴的插套12,两个活塞杆10的一端分别固定插设与两个插套12中,插套12的外径等于大孔18的孔径,插套12的端部能够抵触衬套3的端部,缓冲圈4的内径等于插套12的外径,两个活塞杆10的一端外壁与对应的插套12内壁之间均通过一个第二0型圈9密封连接,第二0型密封圈由NBR材料制成。

所述前盖2的外壁与缸体6的内壁之间通过一个第一0型圈5密封连接,第一0型圈5为BNR材料支制成。

所述活塞14的外壁与缸体6的内壁之间通过两个Y型圈7密封连接,两个Y型圈7分别位于活塞14的两端,活塞14的外壁上还固定条设有一个与缸体6内壁滑动配合的耐磨环8,耐磨环8位于两个Y型圈7之间,Y型圈7由NBR材料制成。

所述调节螺帽16靠近缸体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尼龙垫圈15,尼龙垫圈15滑动套设在活塞杆10上,尼龙垫圈15为调节螺帽16接触前盖2时提供了足够的缓冲。

工作原理:通过旋转调节螺帽16,使调节螺帽16在活塞杆10的轴向上进行移动,从而调节尼龙垫圈15与相邻前盖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活塞杆10在做往复运动时的行程距离,该行程距离即为尼龙垫圈15距离前盖2外端面之间的距离,长螺栓11保证了两个前盖2能够稳定牢固的连接在缸体6的两端,防尘圈1避免外部灰尘进入缸体6内部,缓冲圈4为活塞14接触前盖2时提供了足够的缓冲,第一0型圈5、第二0型圈9和Y型圈7有效的保证了零件之间的密封性,尼龙垫圈15为调节螺帽16接触前盖2时提供了足够的缓冲。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