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双缸协同运动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290发布日期:2019-04-24 00:2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双缸协同运动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型材,特别涉及一种单、双缸协同运动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管棒、型材行业有一种需求,管坯在进入下一道程序前,多数客户要求需先进行剥皮、倒角处理,市场对剥皮、倒角设备需求呈现增长趋势,按常规设计需要增加同步控制单元(伺服阀、同步马达、同步缸等)保证2缸运动同步,但由于2缸之间所夹持工件为钢柱,理论上不可压缩,要求2缸误差为0且需一定的预压力防止工件掉落、旋转等,上述所述伺服、同步马达系统现功能成本太高,且伺服、马达系统对油品清洁度要求很高(NAS6级以上)、造价(进口件)和故障率都很高,综合考虑上述方案不适合该设备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双缸协同运动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元件,实现送进、送出油缸协同运动吧,大大节省设备制造、使用维护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双缸协同运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和第三减压阀;所述的第一减压阀的压力油出口分别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和右位进口,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出口连接送进油缸无杆腔;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右位出口连接送进油缸有杆腔;所述的第三减压阀压力油出口分别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和右位进口,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右位出口连接送出油缸无杆腔;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出口连接送出油缸有杆腔;所述的第二减压阀的压力油出口分别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和右位进口,第二电磁换向阀右位出口连接送进油缸有杆腔,第二电磁换向阀左位出口连接送出油缸有杆腔;送出油缸无杆腔通过第一通电磁阀连接送进油缸无杆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出口通过第一液压锁的右位进口连接送进油缸无杆腔,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右位出口通过第一液压锁的左位进口连接送进油缸有杆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液压锁的左位出口通过第一节流阀的左位进口连接送进油缸有杆腔,第一液压锁的右位出口通过第一节流阀的右位进口连接送进油缸无杆腔。

进一步的,第一电磁换向阀右位出口通过安全阀连接送进油缸有杆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右位出口通过第三液压锁的左位进口连接送出油缸无杆腔,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出口通过第三液压锁的右位进口送出油缸有杆腔。

进一步的,第三液压锁的左位出口通过第三节流阀的左位进口连接送出油缸无杆腔,第三液压锁的右位出口通过第三节流阀的右位进口连接送出油缸有杆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左位出口通过第二液压锁右位进口连接送出油缸无杆腔;第二电磁换向阀右位出口通过第二液压锁左位进口连接送进油缸无杆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液压锁右位出口分别连接第二节流塞和第三通电磁阀的进口,第二节流塞和第三通电磁阀的出口连接送出油缸有杆腔;第二液压锁左位出口分别连接第一节流塞和第二通电磁阀的进口,第一节流塞和第二通电磁阀的出口连接送进油缸有杆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液压控制回路,分别实现了送进油缸独立伸出、缩回动作;送出油缸独立伸出、缩回动作;实现送进、送出油缸协同运动所需要的特殊功能(同步、低速启动、高速运行、低速停止、断电保持、超压设备保护、对工件持续施加一定的预压力以防止运输过程中掉落以及加工过程中工件松动导致损坏刀具;采用常规国产液压元件替代昂贵伺服、同步马达系统满足设备特殊使用工艺要求,从而大大节省设备制造、使用维护成本;该系统对油品清洁度要求不高(NAS8级),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单、双缸协同运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减压阀50-2、第二减压阀50-3和第三减压阀50-4;所述的第一减压阀50-2的压力油出口分别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118-2的左位和右位进口,第一电磁换向阀118-2的左位出口连接第一液压锁132-2的右位进口,第一液压锁132-2的右位出口通过第一节流阀107-2的右位进口连接送进油缸无杆腔;第一电磁换向阀118-2的右位出口连接第一液压锁132-2的左位进口,第一液压锁132-2的左位出口通过第一节流阀107-2的左位进口连接送进油缸有杆腔;第一电磁换向阀118-2右位出口通过安全阀59-1连接送进油缸有杆腔,防止送料期间冲击过大损坏设备。

第三减压阀50-4压力油出口分别连接第三电磁换向阀118-4的左位和右位进口,第三电磁换向阀118-4的右位出口连接第三液压锁132-4的左位进口,第三液压锁132-4的左位出口通过第三节流阀107-3的左位进口连接送出油缸无杆腔;第三电磁换向阀118-4的左位出口连接第三液压锁132-4的右位进口,第三液压锁132-4的右位出口通过第三节流阀107-3的右位进口连接送出油缸有杆腔。

第二减压阀50-3的压力油出口分别连接第二电磁换118-3向阀的左位和右位进口,第二电磁换向阀118-3右位出口连接第二液压锁132-3左位进口,第二液压锁132-3左位出口分别连接第一节流塞105-1和第二通电磁阀106-1的进口,第一节流塞105-1和第二通电磁阀106-1的出口连接送出油缸有杆腔;第二电磁换向阀118-3左位出口连接第二液压锁132-3右位进口,第二液压锁132-3右位出口分别连接第二节流塞105-2和第三通电磁阀106-2的进口,第二节流塞105-2和第三通电磁阀106-2出口连接送出油缸有杆腔。送出油缸无杆腔通过第一通电磁阀104-1连接送进油缸无杆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需要送进油缸单独动作:送进油缸伸出,第一电磁换向阀118-2的电磁铁Y20a通电,压力油经第一减压阀50-2减压后再经由第一电磁换向阀118-2的左位通过第一液压锁132-2右位、第一节流阀107-2右位进入送进油缸无杆腔推动活塞杆伸出;送进油缸缩回,第一电磁换向阀118-2电磁铁Y20b通电,压力油经第一减压阀50-2减压后再经由第一电磁换向阀118-2的右位通过第一液压锁132-2右位、第一节流阀107-2左位进入送进油缸有杆腔推动活塞杆缩回。

当需要送出油缸单独动作:送出油缸伸出,第三电磁换向阀118-4电磁铁Y25b通电,压力油经第三减压阀50-4减压后再经由第三电磁换向阀118-4的右位通过第三液压锁132-4左位、第三节流阀107-3左位进入送出油缸无杆腔推动活塞杆伸出;送出油缸缩回,第三电磁换向阀118-4电磁铁Y25a通电,系统压力油经第三减压阀50-4减压后再经由第三电磁换向阀118-4的左位通过第三液压锁132-4左位、第三节流阀107-3右位进入送出油缸有杆腔推动活塞杆缩回。

当需要送进、送出油缸协同送料动作:两缸夹持管坯料需要经历低速无冲击启动、高速送进、低速无冲击停止工艺过程,第二电磁换118-3电磁铁Y21a、第一通电磁阀104-1电磁铁Y24a通电,系统压力油经第二减压阀50-3减压后再经由第二电磁换118-3的左位通过第二液压锁132-3右位、第二节流塞105-2进入送出油缸有杆腔推动活塞杆缩回,且无杆腔油液经由第一通电磁阀104-1下位进入送进油缸无杆腔推动送进油缸活塞杆伸出,且有杆腔油液经由第一节流塞105-1、第二液压锁132-3左位、第二电磁换118-3左位回油箱实现低速无冲击启动(2缸规格参数相同组成串联回路可实现速度同步、通过节流塞可实现低速启动、送进油缸作为“负载”运动时可对对管坯施加一定预压紧力,防止管坯掉落及旋转);低速启动2秒后第二通电磁阀106-1电磁铁Y22a及第三通电磁阀106-2电磁铁Y23a同时通电,实现高速送进;高速运行一段时间触碰行程开关,第二通电磁阀106-1电磁铁Y22a及第三通电磁阀106-2电磁铁Y23a同时失电,实现低速无冲击停止。

当需要送进、送出油缸协同出料动作:两缸夹持管坯料需要经历低速无冲击启动、高速出料、低速无冲击停止工艺过程,第二电磁换118-3电磁铁Y21b、第一通电磁阀104-1电磁铁Y24a通电,系统压力油经第二减压阀50-3减压后再经由第二电磁换118-3的右位通过第二液压锁132-3左位、第一节流塞105-1进入送进油缸有杆腔推动活塞杆缩回,且无杆腔油液经由第一通电磁阀104-1下位进入送出油缸无杆腔推动送出油缸活塞杆伸出,且有杆腔油液经由第二节流塞105-2、第二液压锁132-3右位、第二电磁换118-3右位回油箱实现低速无冲击启动(2缸规格参数相同组成串联回路可实现速度同步、通过节流塞可实现低速启动、送进油缸作为“负载”运动时可对对管坯施加一定预压紧力,防止管坯掉落及旋转);低速启动2秒后第二通电磁阀106-1电磁铁Y22a及第三通电磁阀106-2电磁铁Y23a同时通电,实现高速送进;高速运行一段时间触碰行程开关,第二通电磁阀106-1电磁铁Y22a及第三通电磁阀106-2电磁铁Y23a同时失电,实现低速无冲击停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