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7862发布日期:2019-07-31 22:2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轴流风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流风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轴流风轮的轮毂因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导致轮毂的风阻大,由此会增加轴流风轮在工作时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轴流风轮,所述轴流风轮的风阻小、噪音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轴流风轮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轴流风轮,包括:轮毂,沿气流的来流方向,所述轮毂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轮毂的前端面封闭且后端面敞开,所述轮毂内限定出后端敞开的轮毂腔,所述前端面上形成有适于与电机配合的配合槽;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设在所述轮毂的外周壁上且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通过将轮毂的前端面设置成封闭的,在气流流过轮毂时,由于轮毂的前端面是封闭的,气流可以顺着前端面流向轮毂的外侧,可以减少或避免在轮毂前端形成涡流,从而可减少气流损失,并降低气流紊流度,减小风阻,进而可以减少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毂腔内设有轮毂凸台,所述轮毂凸台的外周壁与所述轮毂腔的内周壁间隔开,所述轮毂凸台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与所述配合槽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轮毂腔的内周壁与所述轮毂凸台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板,多个所述加强筋板沿所述轮毂凸台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加强筋板的数量为3-6。

可选地,每个所述加强筋板与所述轮毂凸台的外周壁、所述轮毂腔的内周壁以及所述轮毂腔的前端壁均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在由所述轮毂的前端面至所述轮毂的后端面的方向上,所述轮毂凸台的外周壁朝向靠近所述轮毂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轮毂的前端面上形成有多个堆码凸台,多个所述堆码凸台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配合槽的外周侧,在所述轴流风轮沿轴向堆码时,相邻两个所述轴流风轮中的一个所述轴流风轮的所述堆码凸台适于伸入至另一个所述轴流风轮的所述轮毂腔内且与所述轮毂腔的内周壁配合。

可选地,每个所述堆码凸台沿所述轮毂的周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轮毂腔内设有轮毂凸台,所述轮毂凸台的外周壁与所述轮毂腔的内周壁间隔开,所述轮毂凸台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与所述配合槽连通,所述轮毂腔的内周壁与所述轮毂凸台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板,多个所述加强筋板沿所述轮毂凸台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加强筋板的后端面位于所述轮毂的后端面的前侧,且每个所述加强筋板的后端面与所述轮毂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每个所述堆码凸台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为h,所述d、所述h满足:d≥h。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轴流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轴流风轮,可以减少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的轴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轴流风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轴流风轮的正视图;

图5是图1中的轴流风轮的侧视图;

图6是图1中的轴流风轮的背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与相关技术中轴流风轮的风量-噪音曲线的对比图。

附图标记:

轴流风轮100;

轮毂1;轮毂腔11;配合槽12;堆码凸台13;

轮毂凸台2;轴孔21;

加强筋板3;

叶片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轴流风轮100,包括:轮毂1和多个叶片4。

如图1-图6所示,多个叶片4设在轮毂1的外周壁上且沿轮毂1的周向间隔设置。由此,在轴流风轮100转动时,多个叶片4转动形成气流。可选地,叶片4的数量可以为2-7片。例如,叶片4可以为三片。

沿气流的来流方向(参照图3中的方向e),轮毂1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轮毂1的前端面封闭且后端面敞开,轮毂1内限定出后端敞开的轮毂腔11,前端面上形成有适于与电机配合的配合槽12。在将轴流风轮100与电机相连时,电机的一部分适于与该配合槽12配合,以使得电机与轴流风轮100可靠地相连。

在轴流风轮100转动时,在气流流过轮毂1时,由于轮毂1的前端面是封闭的,气流可以顺着前端面流向轮毂1的外侧,可以减少或避免在轮毂1前端形成涡流,从而可减少气流损失,并降低气流紊流度,减小风阻,进而可以减少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100,通过将轮毂1的前端面设置成封闭的,在气流流过轮毂1时,由于轮毂1的前端面是封闭的,气流可以顺着前端面流向轮毂1的外侧,可以减少或避免在轮毂1前端形成涡流,从而可减少气流损失,并降低气流紊流度,减小风阻,进而可以减少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轮毂腔11内设有轮毂凸台2,轮毂凸台2的外周壁与轮毂腔11的内周壁间隔开,轮毂凸台2上形成有适于与电机的输出轴配合的轴孔21,轴孔21与配合槽12连通。由此,在将电机与轴流风轮100相连时,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述配合槽12并伸入至轴孔21内。通过设置的轮毂凸台2,方便电机的输出轴与轮毂1相连,且可以保证轮毂1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4,轮毂腔11的内周壁与轮毂凸台2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板3,多个加强筋板3沿轮毂凸台2的周向间隔设置。由此,通过在轮毂腔11的内周壁与轮毂凸台2的外周壁之间设置多个加强筋板3,可以提高轮毂1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加强筋板3的数量为3-6。由此,可以使得轮毂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且可以使得轮毂1的结构较为简单且易成型。例如,在图1-图4的示例中,加强筋板3为六个且沿轮毂凸台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可选地,每个加强筋板3与轮毂凸台2的外周壁、轮毂腔11的内周壁以及轮毂腔11的前端壁均相连。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整个轮毂1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3,在由轮毂1的前端面至轮毂1的后端面的方向上,轮毂凸台2的外周壁朝向靠近轮毂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通过将轮毂凸台2的外周壁设置成倾斜延伸,在轮毂1注塑或铸造成型时,可以使得轮毂1的拔模操作更为方便。可选地,轮毂凸台2的纵截面为梯形。所述轮毂凸台2的纵截面是指过轮毂凸台2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截该轮毂凸台2所得的平面图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5和图6,轮毂1的前端面上形成有多个堆码凸台13,多个堆码凸台13沿轮毂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位于配合槽12的外周侧,在轴流风轮100沿轴向堆码时,相邻两个轴流风轮100中的一个轴流风轮100的堆码凸台13适于伸入至另一个轴流风轮100的轮毂腔11内且与轮毂腔11的内周壁配合。例如,运输或存放多个轴流风轮100时,轴流风轮100可以沿轴向堆码放置,可以减少占用空间且放置稳定,此时位于后侧轴流风轮100的前端面上的多个堆码凸台13伸入至相邻的前侧的轴流风轮100的轮毂腔11内,并且位于后侧轴流风轮100的多个堆码凸台13与相邻的前侧的轴流风轮100的轮毂腔11的内周壁配合。由此,使得相邻两个轴流风轮100之间在径向方向上可以彼此进行限位,可以防止轴流风轮100堆码时晃动过大造成叶片4受损。

在需要使用或装配轴流风轮100时,使得相邻两个轴流风轮100脱离配合,使其中一个轴流风轮100的堆码凸台13从另一个轴流风轮100的轮毂腔11内脱离,从而可以将堆码在一起的轴流风轮100分离。

可选地,轮毂1的前端面上可以形成有2-5个堆码凸台13。例如,参照图6,轮毂1的前端面上可以形成有三个堆码凸台13,三个堆码凸台13沿轮毂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由此可以使得相邻两个堆码配合的轴流风轮100堆放地更为稳定。

可选地,参照图6,每个堆码凸台13可以沿轮毂1的周向延伸。由此,可以增大单个堆码凸台13与轮毂1的内周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提高相邻两个堆码配合的轴流风轮100堆放的稳定性。例如,每个堆码凸台13可以呈长圆形、椭圆形等。

可选地,参照图1-图3,轮毂腔11内设有轮毂凸台2,轮毂凸台2的外周壁与轮毂腔11的内周壁间隔开,轮毂凸台2上形成有适于与电机的输出轴配合的轴孔21,轴孔21与配合槽12连通,轮毂腔11的内周壁与轮毂凸台2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板3,多个加强筋板3沿轮毂凸台2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加强筋板3的后端面位于轮毂1的后端面的前侧,且每个加强筋板3的后端面与轮毂1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均为d,每个堆码凸台13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为h,所述d、所述h满足:d≥h。由此,通过设置的加强筋板3,可以提高轮毂1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使得加强筋板3的后端面位于轮毂1的后端面的前侧,可以避让出更多的适于容纳堆码凸台13的容纳空间,并且通过将每个加强筋板3的后端面与轮毂1的后端面之间的距离d设置成不小于每个堆码凸台13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h,在沿轴向堆码轴流风轮100时,可以使得堆码凸台13完全容纳在轮毂腔11内,由于加强筋板3的后侧避让出容纳空间,在堆码时无需考虑角度、方向问题,减少堆码时的操作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堆码轴流风轮100时,在前后方向上,若位于后侧的轴流风轮100的堆码凸台13与位于前侧的轴流风轮100的加强筋板3正好相对,此时堆码凸台13的前端面可以抵接在加强筋板3的后端面上,由此还可以对堆码放置的多个轴流风轮100在轴向上进行限位,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轴流风轮100堆放的稳定性。在堆码轴流风轮100时,在前后方向上,若位于后侧的轴流风轮100的堆码凸台13与位于前侧的轴流风轮100的加强筋板3之间的空间正好相对,此时堆码凸台13可以容纳在相邻两个加强筋板3之间的空间的正后方。

在他的实施例中,上述加强筋板3可以延伸轮毂1的后端面,此时加强筋板3的后端面与轮毂1的后端面齐平,在堆码轴流风轮100时,在前后方向上,需要将位于后侧的轴流风轮100的堆码凸台13与位于前侧的轴流风轮100的加强筋板3之间的空间相对,以使得堆码凸台13配合至相邻加强筋板3之间的空间内。进一步地,堆码凸台13的周向两个端面可以与对应的两个加强筋板3抵接,从而可以对轴流风轮100在周向上进行限位,防止轴流风轮100转动,进一步地提高轴流风轮100堆码摆放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轴流风轮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轴流风轮100,可以减少噪音。

可选地,在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时,上述轴流风扇可以用于空调室内机,也可以用于空调室外机。

参照图7,发明人在实际研究中,将轴流风轮100应用在空调器中,并且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轴流风轮100与相关技术中的轴流风轮在同一台空调器样机中进行试验,得到如图7所示的风量-噪音曲线图。从图7的曲线可以看出,相同的风量下,本实用新型的轴流风轮100的噪音值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