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叶轮结构的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0680发布日期:2019-11-06 00:1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叶轮结构的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叶轮结构的干衣机。



背景技术:

干衣机是利用电加热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的清洁类家用电器。干衣机旧款叶轮采用单个608Z型号轴承存在很大的弊端,采用旧款叶轮与轴承使用时不仅噪音大,而且容易使叶轮在高频率转动的同时相对于内筒轴轴向位移,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叶轮结构的干衣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叶轮结构的干衣机,包括轮板、轴承、套壳及叶片,轮板中间与轴承连接,轮板前后端设有若干叶片,叶片与轮板可拆卸连接,轮板外侧设有套壳,套壳与轮板可拆卸连接,套壳与叶片可拆卸连接;

轮板两端设有第一叶片槽、第二叶片槽及第三叶片槽,第一叶片槽、第二叶片槽及第三叶片槽长度依次递减;

叶片左侧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右侧为限位凹槽,叶片最右侧为限位插块;

套壳内部设有套壳限位槽,套壳限位槽内部设有限位顶板,限位顶板与套壳限位槽之间设有若干叶片限位槽,套壳内侧固定有连接环板,连接环板上设有若干连接环孔。

第一叶片槽、第二叶片槽及第三叶片槽前端设有限位插槽,限位插槽与限位插块相对应。

轴承采用608-14双排球加厚轴承408-2RS,通过双面包塑将轴承注塑于叶轮内部,加宽轴承减短轴套,增加轴承内圈与竖梁轴连接面及轴承外圈与叶轮的接触面。

限位顶板下端为弧形,限位顶板下端与限位凹槽相对应。

叶片上端呈尖锐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叶片上端呈尖锐形状,叶片上端对气流进行切割,叶片能够对气流提供切割作用力,降低了气流对叶片的影响,进而降低了叶片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噪音。

通过双面包塑将轴承注塑于叶轮内部,限制轴承的纵向移动,使叶轮在高频率转动的同时不会产生相对于内筒轴轴向位移。

通过加宽轴承减短轴套,增加轴承内圈与竖梁轴连接面及轴承外圈与叶轮的接触面,保证叶轮高速转动时的同心度,降低叶轮离心力,使叶轮径向运动时摆动幅度降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干衣机运转时的平稳性、音噪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板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壳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叶轮结构的干衣机,包括轮板1、轴承2、套壳3及叶片4,轮板1中间与轴承2连接,轮板1前后端设有若干叶片4,叶片4包括:第一叶片槽10、第二叶片槽11及第三叶片槽12,叶片4与轮板1可拆卸连接,轮板1外侧设有套壳3,套壳3与轮板1可拆卸连接,套壳3与叶片4可拆卸连接;

加宽轴承减短轴套,增加轴承内圈与竖梁轴连接面及轴承外圈与叶轮的接触面。

轮板1两端设有第一叶片槽10、第二叶片槽11及第三叶片槽12,第一叶片槽10、第二叶片槽11及第三叶片槽12长度依次递减;

叶片4左侧设有限位凸块46,限位凸块46右侧为限位凹槽45,叶片4最右侧为限位插块44;

套壳3内部设有套壳限位槽31,套壳限位槽31内部设有限位顶板32,限位顶板32与套壳限位槽31之间设有若干叶片限位槽33,套壳3内侧固定有连接环板30,连接环板30上设有若干连接环孔30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叶片4包括:第一叶片槽10、第二叶片槽11及第三叶片槽12,第一叶片槽10、第二叶片槽11及第三叶片槽12前端设有限位插槽,限位插槽与限位插块44相对应。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轴承2采用608-14双排球加厚轴承408-2RS,通过双面包塑将轴承注塑于轮板1上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限位顶板32下端为弧形,限位顶板32下端与限位凹槽45相对应。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加宽轴承减短轴套,增加轴承内圈与竖梁轴连接面及轴承外圈与叶轮的接触面。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叶片4上端呈尖锐形状,叶片4上端对气流进行切割,叶片能够对气流提供切割作用力,降低了气流对叶片的影响,进而降低了叶片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噪音。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轴承通过双面包塑将轴承注塑于轮板1上,将叶片4上的限位凸块46卡进叶片限位槽33内,随后限位顶板32下端顶住限位凹槽45,将限位插块44插进第一叶片槽10、第二叶片槽11及第三叶片槽12前端限位插槽内,最后两块套壳3通过螺钉穿过连接环孔301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在轮板1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