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938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轴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轴的改良结构,尤指一固定轴的套筒与一迫紧件套接后,随即将一活动轴的轴柱嵌入该迫紧件内,进而形成一径向摩擦的转轴。
大体而言,转轴的摩擦产生方式可概分为两种,其一为串接式,亦即所谓的轴向摩擦,诸如美国第5,190,391号专利案(对应于台湾新型第73784号专利案)即为一例,唯该轴向摩擦并非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式,故不拟赘述。而另一种则为套接式,亦即所谓的径向摩擦,诸如美国第5,632,066号专利案(对应于台湾新型第111911号专利案)即为显著的例子。唯一般的套接式转轴为获致所预期的停滞定位效果,故精密度要求甚高,亦即其公连接件(male connectingmember)和母连接件(female connecting member)是以易研磨和切削的金属为之,以便在母连接件上形成一轴孔,而公连接件的轴柱中央水平向设一切槽,以便提供轴柱适当的弹性,以便嵌入轴孔后,该轴柱与轴孔间即产生摩擦扭矩。唯现有的套接式转轴在使用一段时日后,即因轴柱与轴孔的磨耗,而产生松弛现象,诚为美中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的改良结构,其可克服上述缺点而具有良好的停滞定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轴,为一体成型的杆体,其一侧设有一轴柄,供与一物品连结,而另侧则设有一套筒;一迫紧体,为一多折状的弹性环,并嵌入套筒内,其一端的隆起部设一缺槽,且周缘是由隆起状的环突及平直状的环面交错设置而成;一活动轴,亦为一体成型的杆体,其一侧设一轴片,供与另一物品连结,而另侧则水平延伸一段轴柱,其是嵌插于迫紧件内,并与环面形成紧密接触。
其中该套筒内壁得设一供迫紧件的缺槽嵌插定位的定位杆。
其中该活动轴的轴柱表面得设至少一凹陷的油环。
其中该固定轴的轴柄及活动轴的轴片得各至少设一柄孔及至少设一片孔。
其中进一步包括一回动止限装置,该装置是在轴柱的后段设轴榫,而套筒外缘设一筒弧,其前、后侧各设一挡缘。
其中该轴柱的后段设一榫孔。
其中该固定轴的轴柄相对于套筒是呈径向或轴向设置。
其中该迫紧件的缺槽两端缘得分别向外延伸一段槽壁,而套筒侧则相对开其一筒槽。
其是以一弹簧取代迫紧件,该弹簧两端所突设的簧端是嵌插并定位于套筒所开具的一筒槽内,而若干簧圈则容置于套筒内,并为轴柱嵌穿。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体图;图2为
图1组立后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套、迫紧件与轴柱形成径向摩擦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主要是由一固定轴1,一迫紧件2,及一活动轴3所组合而成。
其中,固定轴1是为一体成型的杆体,其一侧设一轴柄11供与物品,例如显示萤幕连接。为使该轴柄11易于物品连接,故其至少设一柄孔111,以便可由现有的连接件,例如螺丝穿越柄孔111,以将固定轴1与物品锁固连结。此外,该轴柄11侧向另设一中空环形的套筒12,以供后叙的迫紧件2的嵌入及容置定位。
迫紧件2是为一体回弯的多折状弹性环体,是嵌入套筒12内,以便形成径向压力。该迫紧件2一端隆起部设一缺槽21,使整只迫紧件2具外张及内缩的弹性,以利与后叙的轴柱32的嵌入。此外,该迫紧件2周缘是由隆起状的环突22及平直状的环面23交错设置而成,使摩擦扭矩是发生在环面23与轴柱32的交接面。再者,基本上,迫紧件2是以紧配合方式嵌入套筒12内,即可保持固定。唯实施时,如图所示,该套筒12内壁得突设一定位榫121,以便供缺槽21的嵌插定位。
活动轴3亦为一体成型的杆体,其一侧设一轴片31供与另一物品,诸如主机连结。为使该轴片31易与物品连接,故其得至少设一片孔311,以便可由现有的连接件通过片孔311,以将活动轴3与物品锁固连结。此外,该活动轴3另侧突设一轴柱32,以便嵌入迫紧件2内,使其环面23紧密地与轴柱32接触,并形成摩擦关系。再者,为避免轴柱32与追紧件2因反复摩擦所可能产生的异音,故其表面得设至少一凹陷状的油环321,以便涂布润滑油脂,除可减少磨耗外,并可有效消除异音。
请再参阅
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经由上述的说明组立后,当活动轴3与固定轴1相对旋转时,套筒12内壁对迫紧件2的各环突22产生径向压力,而迫紧件2则吸收组合时的变形量,亦释放摩擦后的消耗量,以便确保摩擦扭矩是产生在环面23与轴柱32之间,使两物品形成停滞与定位的效果。
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其大部元件俱与第一实施倒相同,而唯一的差异乃在于固定轴1与活动轴3间设一回动止限装置,该装置是在轴柱32后段的榫孔322突破一轴榫33,而套筒12的外缘则设一筒弧122,其前、后侧各设一挡缘123及124。当轴榫33与各挡缘124或123相抵时,则为掀开或闭合的止限。
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其大抵与第二实施例相同,而唯一的差异在于其轴柄11是设于套筒12的径向,而非轴向,以因应与物品的安装需求。是以,该轴柄11实施时,亦得至少设一柄孔111。
请参阅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其与前述的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迫紧件2的缺槽21两端缘分别向外延伸一段槽壁24。而套筒12则无需设置定位榫121,而变更设计成一筒槽125,以便供两槽壁24的插入定位,使迫紧件2得以固设于套筒12内。
请再参阅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其与前述的第四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其是以一弹簧4取代迫紧件2,组立时,该弹簧4两侧所突设的簧端42是插入并定位于筒槽125内,而套筒12内壁则对各簧圈41形成径向压力。而轴柱32则嵌入各簧圈41内。当固定轴1及活动轴3相对旋转时,各簧圈41即束紧或释放轴柱32,亦产生停滞及定位的效果。
当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各实施例使用一段时日后,迫紧件2因摩擦消耗,而产生扭力不足的情况时,可将套筒12置于一治具,诸如钳具,然后施加外力于套筒12外壁,使其因外力的挤压而产生些微的内缩变形,并由该套筒12的微量缩小,即可令迫紧环2(弹簧4)与轴柱32获得较高的摩擦力,以便获得调整钮矩的方便性外,同时可减少生产时的不良率。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者,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轴,为一体成型的杆体,其一侧设有一轴柄,供与一物品连结,而另侧则设有一套筒;一迫紧体,为一多折状的弹性环,并嵌入套筒内,其一端的隆起部设一缺槽,且周缘是由隆起状的环突及平直状的环面交错设置而成;一活动轴,亦为一体成型的杆体,其一侧设一轴片,供与另一物品连结,而另侧则水平延伸一段轴柱,其是嵌插于迫紧件内,并与环面形成紧密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套筒内壁得设一供迫紧件的缺槽嵌插定位的定位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活动轴的轴柱表面得设至少一凹陷的油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轴的轴柄及活动轴的轴片得各至少设一柄孔及至少设一片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进一步包括一回动止限装置,该装置是在轴柱的后段设轴榫,而套筒外缘设一筒弧,其前、后侧各设一挡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轴柱的后段设一榫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轴的轴柄相对于套筒是呈径向或轴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迫紧件的缺槽两端缘得分别向外延伸一段槽壁,而套筒侧则相对开其一筒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以一弹簧取代迫紧件,该弹簧两端所突设的簧端是嵌插并定位于套筒所开具的一筒槽内,而若干簧圈则容置于套筒内,并为轴柱嵌穿。
专利摘要一种转轴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固定轴,其一侧设有一轴柄,供与一物品连结,而另侧则设有一套筒;一迫紧体为一多折状的弹性环,并嵌入套筒内,其一端的隆起部设一缺槽,且周缘是由隆起状的环突及平直状的环面交错设置而成;一活动轴,其一侧设一轴片,供与另一物品连结,而另侧则水平延伸一段轴柱,其是嵌插于迫紧件内,并与环面形成紧密接触;由套筒对迫紧件施加压力,各环面施加摩擦力予轴柱,进而形成停滞定位的效果。
文档编号F16C11/04GK2486772SQ01229848
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5日
发明者洪进富 申请人:骍吉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