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型压缩机的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518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闭型压缩机的连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封闭型压缩机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为了使把曲轴的旋转运动变换成活塞直线往复运动的连杆容易地安装在曲轴偏心轴上的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机按压缩方式和使用的冷媒种类不同可分为多种形态。封闭型压缩机通过内部具备的气缸和在气缸内部往复运动的活塞作用压缩冷媒,一般使用于冰箱等的冷却系统中。封闭型压缩机(以下简称压缩机)由通过往复运动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构部,向压缩机构部供给动力的电动机,收容压缩机构部和电动机构部并起密闭作用的机壳构成。
一般封闭型压缩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
密闭容器1的内部设有由定子2和转子3构成的电动机4。在转子3中央的压入孔3a里压入曲轴5,曲轴5的上端部插入到气缸体6的轴支撑部6a里旋转。另外,为了在转子3旋转时消减传到定子2的振动,在定子2的下面设有多个弹簧S。
曲轴5的上端部有偏移形成的偏心轴5a,偏心轴5a上结合有衬套7,衬套7的外围设有连杆8,连杆8可以把曲轴5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偏心轴5a的另一侧设有平衡块5b。
在气缸体6的上部一侧配备有气缸9,气缸9内部里安装活塞10。活塞10的一端连接连杆8的前端部。从外部导通电源,转子3旋转,则压入到转子3里的曲轴5也一起旋转。曲轴5的旋转运动通过连接在偏心轴5a上的连杆8的作用下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使活塞10在气缸9内部进行往复运动。
气缸9的一侧设置可以控制压缩室11中冷媒的吸入及排出的阀装置12。阀装置12的外侧设有可以分离吸入冷媒和排出冷媒的缸盖13。为了降低吸入冷媒时产生的噪音,在缸盖13的下侧配备吸入消音器14。在气缸体6的上侧配备排出消音器15,吸收在排出冷媒时产生的噪音。曲轴5的内部下侧设有可以吸入密闭容器1底部油16的供油器17,曲轴5的内部有油道18,把供油器17吸入的油16供给曲轴5、连杆8、气缸10等部位。附图中未说明符号19是为吸入冷媒的吸入管。
连杆8的结构如图2所示。连杆8由连接在活塞内部的小径部8a,连接在曲轴偏心轴上的大径部8b,连接小径部8a和大径部8b的杆部8c构成。
把连杆8装配在曲轴5和活塞10之间的过程如下。在从活塞10的后方插入连杆8小径部8a的状态下,把活塞销10b插入活塞10的销孔10b里,由此活塞10和连杆8连接固定。并把装配有连杆8的活塞10插入到气缸9内部的压缩室11里。这时,连杆8的大径部8b使活塞10左右移动。
在连杆8大径部的一面下端紧贴曲轴5的偏心轴5a一侧的状态下,把大径部8b的上端回转到曲轴5的偏心轴5a另一侧,则活塞10旋转的同时大径部8b跟曲轴的偏心轴5a结合。
如上所述,在曲轴的偏心轴5a和大径部8b相结合的状态下,偏心轴5a的外围和大径部8b之间插入圆柱形的衬套7,则衬套7的内侧面紧贴在偏心轴5a的外侧面,其外侧面跟连杆大径部8b的内侧面之间维持滑动状态。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杆有以下缺点。
为了把连杆的大径部8b插入曲轴的偏心轴5a,将把大径部8b垂直立起来状态下,把大径部8b的上端部转到偏心轴5a的上方后插入,这时连杆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左右移动。因此,在大径部8b的下面紧贴偏心轴5a的状态下,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比如用橡胶锤等击打大径部8b的上端部,使大径部8b的上端部插入到偏心轴5a里。但是连杆8是用烧结的合金制作的,是较脆弱的材料。因此,用橡胶锤击打连杆的大径部8b,则连杆8就会折断,发生不能组装压缩机的缺点。若连杆8受到冲击力,即使连杆8不折断,也有可能发生大径部8b的下面一侧破碎,并碎片落到下面。连杆8的碎片落到压缩机的下方并混在油16中,被曲轴5的供油器17吸入。在吸油过程中,连杆8的碎片会进入曲轴5和气缸体中,使曲轴5不能再旋转;连杆的碎片混合在供给曲轴5的油中,进入气缸9和活塞10之间,从而使活塞10不能进行往复运动。最终,导致压缩机不能运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连杆的组装过程中防止连杆破损的,把连杆容易组装在曲轴的偏心轴上的封闭型压缩机的连杆。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连杆,包括由利用活塞销结合在活塞的小径部,插入在曲轴上端偏心轴上的大径部,连接小径部和大径部的杆部构成;在大径部下端为了使大径部可以容易地组装在曲轴的偏心轴上而形成有组装导槽。组装导槽形成在连杆的大径部下面,且形成圆弧形状。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由于连杆大径部的下面有组装导槽,连杆的大径部向装配方向即曲轴的偏心轴左侧倾斜。这样一来,连杆的大径部可以更能顺利地组装在曲轴的偏心轴上。由此,连杆和曲轴的组装工序简化,而且还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制作费用。
2)用极小的力,比如操作者用手就可以组装连杆。这样就不会用锤子等施加的巨大冲击力加到连杆上,从而在组装过程中防止连杆的破损。,连杆不破碎,可防止连杆碎片进入压缩机机构部(活塞,气缸,气缸体等)之间。
3)在组装过程中防止连杆破损,对于连杆的配备正常进行方面也具有优点。


图1是普通封闭型压缩机结构剖面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杆斜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连杆斜视图。
图3b是本发明的连杆剖面图。
图4是组装本发明的连杆状态的斜视图。
主要符号说明5曲轴 5a偏心轴10活塞 50连杆51小径部51a结合孔53大径部53a结合孔60组装导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杆斜视图,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杆结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杆组装状态斜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连杆50位于曲轴5和活塞10之间。
连杆50的构成如下。
连杆50由小径部51和大径部53及杆部55构成。小径部51为了连接连杆50和活塞10而其内部向上下方向形成指定的结合孔51a。即在结合孔51a插入活塞10内部的状态下,把活塞销10b插入活塞10的销孔10a里,则活塞销10b经过小径部51的结合孔51a并固定在下侧销孔里。小径部51通过活塞销10b固定在活塞10内部,同时小径部51的结合孔51a和活塞销10b之间可以形成滑动状态。即,固定的连杆50小径部51可以左右摆动。
大径部53是为了使连杆50连接在曲轴5上的,其内部形成有插入曲轴5偏心轴5a的结合孔53a。在大径部53的下面右侧形成有组装导槽60。组装导槽60按圆弧形从大径部53下部向上部方向形成。
在连杆50上形成组装导槽60的过程如下。
一种方法是加工成型。即,在连杆50完成品的大径部53下面用指定的机械按需要的深度加工,则在连杆50的大径部53下面形成组装导槽60。
另一种方法是组装导槽60和连杆50一起成型。连杆50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铸铁或粉末合金制作。把指定的铸模,即内嵌连杆50形状的模具或沙型修改为可以成型组装导槽60的形态后,注入熔融状态的原料。经过一定时间后,分离铸模,则可以制作出带有组装导槽60形状的连杆50。
用粉末合金制作连杆50时,模具里注入粉末状的金属原料。先修改模具后注入金属粉末,对模具施加一定的压力和热量,由此可以制作带有组装导槽60形状的连杆50。
下面参照图4具体说明带有组装导槽60形状的连杆50组装在曲轴5和活塞10之间的过程。
首先,从活塞10的后方插入连杆50的小径部51。这时,使小径部51的结合孔51a和活塞10的销孔10a向上下方向连通。活塞10的销孔10a里插入活塞销10b,则活塞销10b结合在小径部51的结合孔51a里。利用活塞销10b连接活塞10后面的连杆50,可以向左右方向摆动。这是因为小径部51的结合孔51a和活塞销10b的外侧面之间维持滑动状态,从而连杆50可以摆动。
在活塞10和连杆50相互结合的状态下,把活塞10插入到气缸(未图示)内部的压缩室(未图示)里。但只插入活塞10的前端一部分。这是为了以后把连杆50容易地插到曲轴5的偏心轴5a中,而只把活塞10的前端一部分插入到气缸(未图示)内部的压缩室(未图示)里。旋转活塞10,使连杆50纵向竖立。连杆50的大径部53可以向上下方向移动,同时曲轴5的偏心轴5a右侧紧贴连杆50的大径部53下面,更具体地说,曲轴5的偏心轴5a右侧紧贴在组装导槽60里。即,连杆50的大径部53按组装导槽60的深度向偏心轴5a的左侧倾斜。把这样倾斜状态的连杆50向倾斜方向,即偏心轴5a的左侧方向转动,则连杆50的大径部53通过结合孔53a很容易套入偏心轴5a。
这时,偏心轴5a的外侧面和大径部53结合孔53a的内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在间隙里插入圆柱形衬套7。衬套7的内侧面紧贴偏心轴5a的外侧面,外侧面以滑动的状态紧贴连杆50大径部53的内侧面。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本技术发明思想是连杆的大径部下面有可以使连杆的装配作业顺利进行的组装导槽。在本发明的基本思想范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提出更多的变形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封闭型压缩机的连杆,包括由利用活塞销结合在活塞上的小径部,插入曲轴上端偏心轴的大径部,连接小径部和大径部之间的杆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大径部的下端形成有可以使大径容易组装在曲轴偏心轴上的组装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型压缩机的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的大径部下面设有组装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闭型压缩机的连杆,其特征在于,组装导槽形状为圆弧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封闭型压缩机的连杆。本发明的连杆包括由通过活塞销跟活塞结合的小径部,插入曲轴上端偏心轴的大径部,连接小径部和大径部的杆部构成。在大径部设有组装导槽,从而大径部53很容易地组合在曲轴的偏心轴上。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压缩机的连杆不会发生破损,且可以能顺利地组合在曲轴的偏心轴上,使连杆和曲轴的组装工序简化,降低压缩机的制作费用。
文档编号F16C7/02GK1769704SQ20041007266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朴东佑, 郑珉圭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