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793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用于通过粘性流体的粘性阻力制动被驱动旋转构件与旋转自如地支撑该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旋转阻尼器,公知技术的结构例如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一体具备与齿轮或齿条等的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环状的收容部,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密封机构,将该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与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以及粘性流体,被收容在收容部内,制动被驱动旋转构件与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421484号公报)。
现有的上述旋转阻尼器没有设置与大气连通且使粘性流体不泄漏地装配封闭收容部的内周围的机构。
因此,由于空气滞留在收容部,所以装配性不好,同时,空气混入粘性流体中,扭矩发生波动,扭矩精度变得不稳定(发生扭矩不均)。

发明内容
该发明是为了消除上述弊端而提出的,提供一种旋转阻尼器,其能够使不需要的空气不滞留在收容部,装配容易,且空气不混入粘性流体中,扭矩精度稳定。
该发明是如下的发明。
(1)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和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上设有内侧圆筒壁;在上述固定支撑构件上设有内侧圆筒壁,可相对旋转地插入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内;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
(2)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和向该内侧圆筒壁内插入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的外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脱落防止部,在上述内侧圆筒壁上通过热变形包围上述第2密封机构,防止上述第2密封机构从上述内侧圆筒壁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中心轴之间脱落。
(3)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和向该内侧圆筒壁内插入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的外周之间密封,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该第2密封机构通过装配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能够由设于上述内侧圆筒壁的按压突起和设于中心轴的环周台阶部保持不从上述内侧圆筒壁和上述中心轴之间脱落。
(4)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和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和向该内侧圆筒壁内插入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的外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在该第2密封机构近旁设置配合机构,使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地配合。
(5)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外周和插入有该内侧圆筒壁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设置脱落防止部,其通过热变形包围上述第2密封机构,防止上述第2密封机构从上述被驱动旋转机构的内侧圆筒壁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之间脱落。
(6)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和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外周和插入有该内侧圆筒壁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在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底面部设有防止脱落部,通过热变形包围上述第2密封机构,防止上述第2密封机构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之间脱落。
根据该发明,由于设有与大气连通地装配封闭收容部的内周围的机构(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或中心轴),所以能够使不需要的空气不会滞留在收容部,装配容易,同时,粘性流体中不会混入空气,扭矩精度稳定。


图1是该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
图2是装配了图1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3是该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主剖视图。
图4是该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主剖视图。
图5是该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
图6是装配了图5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7是该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
图8是装配了图7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9是该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
图10是装配了图9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11是该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
图12是装配了图11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13是该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
图14是装配了图13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15是该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
图16是装配了图15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17是该发明的第10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
图18是装配了图17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中D-旋转阻尼器,11-被驱动旋转构件,12-齿轮部,13-保持凸缘部,13c-配合爪,14-外侧圆筒壁,15-保持凸缘部,16-内侧有底圆筒壁,16A-内侧圆筒壁,16a-卡定环周槽,16b-卡定部,16c-槽,16d-配合突起,16e-防止脱落部,16f-孔,16g-配合突起,21-固定支撑构件,22-底壁,22A-底壁,22a-环周凹部,22b-环周凹部,22c-防止脱落部,23-外侧圆筒壁,23d-下侧台阶部,23u-上侧台阶部,23i-配合爪,23o-环周卡定部,24-内侧圆筒壁,24a-配合突起,24b-卡定环周槽,25-中心轴,25a-卡定环周槽,25b-环周台阶部,25c-环周收容槽,27-装配部,28-保持片,28a-保持爪,31-O环,32-O环,33-O环,41-收容部,51-粘性流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

该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该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图2是装配了图1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
在图1或图2上,D表示旋转阻尼器,包括合成树脂制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旋转部11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支撑构件21;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1,其安装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上,将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形成的环状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润滑油或硅油等的粘性流体51,被收容在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内,制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的相对旋转。
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11包括例如作为与齿轮或齿条等的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的齿轮部12;一体设于该齿轮部12的下侧的保持凸缘部13;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保持凸缘部13的下侧的外侧圆筒壁14;在该外侧圆筒壁14的下端外周,相对于保持凸缘部13一体设置,与保持凸缘部13将O环31保持在外侧圆筒壁14外周的保持凸缘部15;以及,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齿轮部12,具有作为在外侧圆筒壁14的内侧上下贯通的内侧圆筒壁的上底的内侧有底圆筒壁16。
而且,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外周设有下端为平面的卡定环周槽16a,与后述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配合突起24a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
另外,内侧有底圆筒壁16在装配了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时,其长度为不向固定支撑构件21的底壁22的下侧突出。
上述固定支撑构件21包括俯视为圆环状的底壁22;一体设于该底壁22的外缘的外侧圆筒壁23;与该外侧圆筒壁23同心,设于底壁22的内缘,插入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外侧圆筒壁14和内侧有底圆筒壁16形成的环状槽内的内侧圆筒壁24;以及,例如按180度的间隔一体设置在底壁22的外周的安装部27。
而且,在外侧圆筒壁23上,内侧下端设有下侧台阶部23d,其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收容在内侧;内侧上端设有上侧台阶部23u,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保持凸缘部13可旋转地收容在内侧。
另外,在内侧圆筒壁24的内周,在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卡定环周槽16a对应的高度一体设有例如按180度的间隔位于圆周方向的配合突起24a,其下端为平面,上侧成为随着向内侧进展而逐渐向下侧下降的倾斜面,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卡定环周槽16a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
另外,安装部27包括保持片28,其从底部22向外侧延伸后向上侧延伸,上端外侧具备保持爪28a;以及被安装构件,其从底部22向外侧延伸,保持在与保持爪28a之间,例如具有被安装板的间隔的保持突起(省略图示)。
下面说明旋转阻尼器D装配的一例。
首先,如图1所示,在工作台上放置固定支撑构件21,在由外侧圆筒壁23和内侧圆筒壁24形成的环状凹部内注入规定量的粘性流体51。
然后,将向内侧圆筒壁24内插入内侧有底圆筒壁16作为引导,将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侧由两个保持凸缘部13、15保持O环31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
如此,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被O环31封闭,所以粘性流体51及空气一面被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压缩,一面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从外侧向内侧移动,进入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
另外,由于空气比粘性流体51移动得快,所以能从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通过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向外排出,收容部41内不会残留空气。
如上所述,当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12内后,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插入外侧圆筒壁23(下侧台阶部23d内)的内侧,O环31将外侧圆筒壁23和外侧圆筒壁14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
另外,通过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跨越配合突起24a进入内侧圆筒壁24内,使配合突起24a进入卡定环周槽16a内,配合突起24a如图2所示,与卡定环周槽16a配合的同时,内侧圆筒壁24的上端接触被驱动旋转构件11,成为将收容部41的内周围闭塞的状态,结束装配(组装)。
下面说明动作。
首先,被驱动旋转构件11旋转后,通过位于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的粘性流体51的粘性阻力及抗剪阻力,制动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旋转。
随之,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齿轮部12制动啮合的齿轮、齿条等的旋转或移动,使齿轮、齿条等缓慢旋转或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该发明的第1实施例,由于设有与大气连通地装配闭塞收容部41的内周围的机构(内侧有底圆筒壁16、内侧圆筒壁24),所以不需要的空气不会滞留在收容部41,装配容易,同时,空气不会混入粘性流体51中,能够使扭矩精度稳定。
而且,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内侧圆筒壁24,以及内侧有底圆筒壁16和内侧圆筒壁24将收容部41的内周围闭塞,所以,不用另外准备闭塞构件就能将收容部41的内周围闭塞,能够防止粘性流体51从收容部41泄漏。
进而,由于在限制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向相对旋转的旋转轴方向移动的同时,在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外周与内侧圆筒壁24的内周之间设有作为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的配合部(配合机构)的相补配合部(卡定环周槽16a、配合突起24a),所以,被驱动旋转构件11相对于固定支撑构件21不易脱落,另外,由于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是以接触部分少的中心部分接触,所以,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的摩擦阻力小,同时,由于粘性流体51进入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所以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变小。
另外,由于外侧圆筒壁14上设有保持凸缘部15,所以O环31不会从外侧圆筒壁14中脱落,由此能够很好地进行装配作业。
图3是该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或图2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3中,12表示齿轮部,在自身的齿与保持凸缘部13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隔,使后述的外侧圆筒壁23的配合爪23i能够通过。
23i表示卡定爪,在外侧圆筒壁23的上端内侧,按规定间隔例如90度分割地向圆周方向设置4个,其上侧向内侧下降倾斜并使其向内侧突出,可旋转地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保持凸缘部13的上面配合。
上述保持凸缘部13和配合爪23i构成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部。
该第2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D的其他部分除了下述点以外与第1实施例为同样结构。即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上没有设置卡定环周槽;外侧圆筒壁23上没有设置上侧台阶部;内侧圆筒壁24上没有设置配合突起。
下面说明旋转阻尼器D的装配的一例。
首先,如图1所示,在工作台上放置固定支撑构件21,在由外侧圆筒壁23和内侧圆筒壁24形成的环状凹部内注入规定量的粘性流体51。
然后,将向内侧圆筒壁24内插入内侧有底圆筒壁16作为引导,将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侧由两个保持凸缘部13、15保持O环31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
如此,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被O环31封闭,所以粘性流体51及空气一边被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压缩,一边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从外侧向内侧移动,进入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
另外,由于空气比粘性流体51移动得快,所以能从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通过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向外排出,收容部41内不会残留空气。
如上所述,当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12内后,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插入外侧圆筒壁23(下侧台阶部23d内)的内侧,O环31将外侧圆筒壁23和外侧圆筒壁14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配合爪23i在扩开并跨越保持凸缘部13之后闭缩,由此可旋转地与保持凸缘部13的上面配合。
另外,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进入内侧圆筒壁24内,如图3所示,内侧圆筒壁24的上端接触被驱动旋转构件11,成为将收容不41的内周围闭塞的状态,结束装配(组装)。
由于该第2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根据该发明的第2实施例,虽然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配合部)是由位于收容部41的外侧的保持凸缘13的部分和配合爪23i构成的,但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4是该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图3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4中,13c表示配合爪,在保持凸缘部13的外缘按规定间隔例如90度分割沿圆周方向设置4个,其向外侧延伸后为向下侧延伸的L字状,下端内侧从上侧向下侧扩开倾斜,与后述的外侧圆筒壁23的环周卡定部23o配合。
23o表示环周卡定部,环周设置在外侧圆筒壁23的上端外侧,其上侧向下侧下降倾斜使其向外侧突出,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保持凸缘部13的配合爪13c可旋转地与下面配合。
上述配合爪13c和环周卡定部23o构成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部。
该第3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D上的其他的部分除了下述点以外与第1实施例为同样构成。即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上没有设置卡定环周槽;外侧圆筒壁23上没有设置上侧台阶部;内侧圆筒壁24上没有设置配合突起。
下面说明旋转阻尼器D的装配的一例。
首先,如图1所示,在工作台上放置固定支撑构件21,在由外侧圆筒壁23和内侧圆筒壁24形成的环状凹部内注入规定量的粘性流体51。
然后,将向内侧圆筒壁24内插入内侧有底圆筒壁16作为引导,将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侧由两个保持凸缘部13、15保持O环31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
如此,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被O环31封闭,所以粘性流体51及空气一面被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压缩,一面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从外侧向内侧移动,进入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
另外,由于空气比粘性流体51移动得快,所以能从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通过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向外排出,收容部41内不会残留空气。
如上所述,当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12内后,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插入外侧圆筒壁23(下侧台阶部23d内)的内侧,O环31将外侧圆筒壁23与外侧圆筒壁14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配合爪13c在扩开并跨越环周卡定部23o之后闭缩,由此可旋转地与环周卡定部23o的下面配合。
另外,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进入内侧圆筒壁24内,如图4所示,内侧圆筒壁24的上端接触被驱动旋转构件11,成为闭塞收容部41的内周围的状态,结束装配(组装)。
由于该第3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根据该发明的第3实施例,虽然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配合部)是由位于收容部41的外侧的配合爪13c和环周卡定部23o构成的,但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5是该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图6是装配了图5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图4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5或图6中,22a表示构成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部的环周凹部,以内侧圆筒壁24的中心(底壁22的中心)为中心设在底壁22的外侧,在外侧设有更深的外侧环周深凹部部分。
另外,内侧有底圆筒壁16在装配了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时,其长度为向固定支撑构件21的底壁22的下侧突出规定长度。
而且,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端部分如后述,通过向环周凹部22a内热变形而成为卡定部16b,该卡定部16b与环周凹部22a一起构成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部。
该第4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D的其他部分与第1实施例为同样构成。
下面说明旋转阻尼器D的装配的一例。
首先,如图5所示,在工作台上放置固定支撑构件21,在由外侧圆筒壁23和内侧圆筒壁24形成的环状凹部内注入规定量的粘性流体51。
然后,将向内侧圆筒壁24内插入内侧有底圆筒壁16作为引导,将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侧由两个保持凸缘部13、15保持O环31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
如此,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被O环31封闭,所以粘性流体51及空气一边被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压缩,一边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从外侧向内侧移动,进入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
另外,由于空气比粘性流体51移动得快,所以能从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通过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向外排出,收容部41内不会残留空气。
如上所述,当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12内后,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插入外侧圆筒壁23(下侧台阶部23d内)的内侧,O环31将外侧圆筒壁23与外侧圆筒壁14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
另外,通过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跨越配合突起24a进入内侧圆筒壁24内,使配合突起24a进入卡定环周槽16a内,配合突起24a如图6所示,与卡定环周槽16a配合。
在该状态下,例如将电流流动而被加热的加热片接触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使其向外侧热变形,如图6所示,通过使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向环周凹部22a内收容并设置卡定部16b,由此结束装配(组装)。
由于该第4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根据该发明的第4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而且,由于能够在使配合突起24a与卡定环周槽16a配合的状态下使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热变形并设置卡定部16b,所以能够很好地进行使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热变形并设置卡定部16b的作业。
图7是该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图8是装配了图7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图6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该第5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除了下述点以外与第1实施例为同样结构。即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上没有设置卡定环周槽;内侧圆筒壁24上没有设置配合突起。
由于该第5实施例中的装配一例与第4实施例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而且,由于该第5实施例中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根据该发明的第5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图9是该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图10是装配了图9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图8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9或图10中,D表示旋转阻尼器,包括合成树脂制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旋转部11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支撑构件21;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1,其安装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上,将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形成的环状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2,其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内侧圆筒壁16A的内周和插入该内侧圆筒壁16A内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中心轴25的外周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以及,润滑油或硅油等的粘性流体51,其被收容在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内,制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的相对旋转。
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11包括例如作为与齿轮或齿条等的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的齿轮部12;一体设于该齿轮部12的下侧的保持凸缘部13;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保持凸缘部13的下侧的外侧圆筒壁14;在该外侧圆筒壁14的下端外周,相对于保持凸缘部13一体设置,与保持凸缘部13将O环31保持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周的保持凸缘部15;以及,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齿轮部12,在外侧圆筒壁14的内侧上下贯通,具有连通收容部41的开口的内侧圆筒壁16A。
而且,在内侧圆筒壁16A的内周,一体设有例如按60度的等间隔的6条槽16c和例如按180度的间隔位于圆周方向的配合突起16d,该槽16c从下端延伸到上下方向的大约中央部分;该配合突起16d位于该槽16c的上侧,其上端为平面,下侧随着向下侧进展而成为向外侧扩开的倾斜面,与后述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卡定环周槽25a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
另外,内侧圆筒壁16A在装配了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时,其长度为向固定支撑构件21的中心轴25的上侧突出规定长度。
而且,内侧圆筒壁16A的上端部分如后述,通过向内侧热变形,成为防止O环32从内侧圆筒壁16和与中心轴25之间脱落的脱落防止部16e。
上述固定支撑构件21包括俯视为圆形的底壁22A;一体设于该底壁22A的外缘的外侧圆筒壁23;与外侧圆筒壁23同心,设于底壁22A,插入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外侧圆筒壁14与内侧圆筒壁16形成的环状槽内的内侧圆筒壁24;一体设于底壁22A的中心,插入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内侧圆筒壁16A内的中心轴25;以及,例如按180度的间隔一体设于底壁22A的外周的安装部27。
而且,在中心轴25上,在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配合突起16d对应的外周的高度,设有上端为平面的卡定环周槽25a,其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配合突起16d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在上端的外侧,设有作为收容O环32的收容部的环周台阶部25b。
下面说明旋转阻尼器D的装配的一例。
首先,如图9所示,在工作台上放置固定支撑构件21,在由外侧圆筒壁23和内侧圆筒壁24形成的环状凹部内注入规定量的粘性流体51。
然后,将向内侧圆筒壁16A内插入中心轴25作为引导,将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侧由两个保持凸缘部13、15保持O环31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
如此,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被O环31封闭,所以粘性流体51及空气一边被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压缩,一边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从外侧向内侧移动,通过槽16c进入内侧圆筒壁16A与中心轴25之间。
另外,由于空气比粘性流体51移动得快,所以能从外侧圆筒壁14和内侧圆筒壁24之间、两个内侧圆筒壁16A、24之间通过,从槽16c通过内侧圆筒壁16A和中心轴25之间向外排出,收容部41内不会残留空气。
如上所述,当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插入外侧圆筒壁23(下侧台阶部23d内)的内侧,O环31将外侧圆筒壁23和外侧圆筒壁14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
另外,通过中心轴25跨越配合突起16d进入内侧圆筒壁16A内,使配合突起16d进入卡定环周槽25a内,配合突起16d如图10所示,与卡定环周槽25a配合。
然后,从上侧将O环32插入内侧圆筒壁16A内,使O环32位于环周台阶部25b内。
在该状态下,例如将电流流动而被加热的加热片接触内侧圆筒壁16A的上侧,向内侧热变形,如图10所示,通过设置脱落防止部16e,防止O环32从内侧圆筒壁16A和中心轴25之间脱落,由此结束装配(组装)。
由于该第6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根据该发明的第6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而且,该实施例中的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也可以是图3或图4的实施例的结构。
图11是该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图12是装配了图11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图10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11或图12中,D表示旋转阻尼器,包括合成树脂制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旋转部11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支撑构件21;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1,其安装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上,将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形成的环状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2,其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内周和插入该内侧有底圆筒壁16内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中心轴25的外周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以及,润滑油或硅油等的粘性流体51,其被收容在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内,制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的相对旋转。
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11包括例如作为与齿轮或齿条等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的齿轮部12;一体设于该齿轮部12的下侧的保持凸缘部13;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保持凸缘部13的下侧的外侧圆筒壁14;在该外侧圆筒壁14的下端外周,相对于保持凸缘部13一体设置,与保持凸缘部13将O环31保持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周的保持凸缘部15;以及内侧有底圆筒壁16,其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齿轮部12,在外侧圆筒壁14的内侧上下贯通,具有作为连通收容部41的内侧圆筒壁的上底。
而且,在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上,一体设有例如按60度的等间隔的6条槽16c和例如按180度的间隔位于圆周方向的配合突起16d,该槽16c在内周从下端延伸到上下方向的大约中央部分;该配合突起16d位于该槽16c的上侧,其上端为平面,下侧随着向下侧进展而成为向外侧扩开的倾斜面,与后述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卡定环周槽25a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在有按压突起功能的上底,孔16f设置在中心。
另外,内侧有底圆筒壁16在装配了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时,其长度为固定支撑构件21的中心轴25的上侧接触上底的下面。
而且,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上底有按压O环32的按压突起功能。
下面说明旋转阻尼器D的装配的一例。
首先,如图11所示,在工作台上放置固定支撑构件21,在由外侧圆筒壁23和内侧圆筒壁24形成的环状凹部内注入规定量的粘性流体51。
然后,当使O环32位于中心轴25的环周台阶部25b上后,将向内侧有底圆筒壁16内插入中心轴25作为引导,将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侧由两个保持凸缘部13、15保持O环31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
如此,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被O环31封闭,所以粘性流体51及空气一边被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压缩,一边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从外侧向内侧移动,通过槽16c进入内侧圆筒壁16和中心轴25之间。
另外,由于空气比粘性流体51移动得快,所以能从外侧圆筒壁14和内侧圆筒壁24之间、内侧圆筒壁16和内侧圆筒壁24之间通过,从槽16c通过内侧有底圆筒壁16和中心轴25之间向外排出,收容部41内不会残留空气。
如上所述,当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插入外侧圆筒壁23(下侧台阶部23d内)的内侧,O环31将外侧圆筒壁23和外侧圆筒壁14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
另外,通过中心轴25跨越配合突起16d进入内侧有底圆筒壁16内,使配合突起16d进入卡定环周槽25a内,配合突起16d如图12所示,与卡定环周槽25a配合。
另外,保持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上底(按压突起),防止O环32从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与中心轴25之间脱落,结束装配(组装)。
由于该第7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根据该发明的第7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而且,使该实施例中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也可以是图3或图4的实施例的构成。
图13是该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图14是装配了图13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图12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13或图14中,D表示旋转阻尼器,包括合成树脂制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旋转部11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支撑构件21;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1,其安装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上,将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形成的环状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2、33,其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内侧圆筒壁16A的内周和插入该内侧圆筒壁16A内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中心轴25的外周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以及润滑油或硅油等的粘性流体51,其被收容在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内,制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的相对旋转。
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11包括例如作为与齿轮或齿条等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的齿轮部12;一体设于该齿轮部12的下侧的保持凸缘部13;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保持凸缘部13的下侧的外侧圆筒壁14;在该外侧圆筒壁14的下端外周,相对于保持凸缘部13一体设置,与保持凸缘部13将O环31保持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周的保持凸缘部15;以及内侧圆筒壁16A,其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齿轮部12,在外侧圆筒壁14的内侧上下贯通,具备作为连通收容部41的内侧圆筒壁的开口。
而且,在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上,一体设有例如按60度的等间隔的6条槽16c和例如按180度的间隔位于圆周方向的配合突起16d,该槽16c从下端延伸到上下方向的比后述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环周收容槽25c靠下侧的部分;该配合突起16d位于该槽16c的上侧,其上端为平面,下侧随着向下侧进展而成为向外侧扩开的倾斜面,与后述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卡定环周槽25a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
另外,内侧圆筒壁16A在装配了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时,其长度为向固定支撑构件21的中心轴25的上侧突出规定长度。
而且,内侧圆筒壁16A的上端部分通过如后述的向内侧热变形,成为防止O环32从内侧圆筒壁16A和中心轴25之间脱落的脱落防止部16e。
上述固定支撑构件21包括俯视为圆形的底壁22A;一体设于该底壁22A的外缘的外侧圆筒壁23;与外侧圆筒壁23同心设于底壁22A上,插入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外侧圆筒壁14和内侧圆筒壁16形成的环状槽内的内侧圆筒壁24;一体设于底壁22A的中心,插入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内侧圆筒壁16A内的中心轴25;按例如180度的间隔一体设于底壁22A的外周的安装部27。
而且,在中心轴25上,在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配合突起16d对应的外周高度,设有上端为平面的卡定环周槽25a,其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配合突起16d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在上端的外侧设有环周台阶部25b,其成为收容O环32的收容部;在比卡定环周槽25a靠下侧的外周设有环周收容槽25c,其成为收容O环33的收容部。
下面说明旋转阻尼器D的装配的一例。
首先,如图13所示,在工作台上放置固定支撑构件21,在由外侧圆筒壁23和内侧圆筒壁24形成的环状凹部内注入规定量的粘性流体51。
然后,将O环33安装在中心轴25的环周收容槽25c上后,将向内侧圆筒壁16A内插入中心轴25作为引导,将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侧由两个保持凸缘部13、15保持O环31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
如此,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被O环31封闭,所以粘性流体51及空气一边被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压缩,一边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从外侧向内侧移动,通过槽16c进入内侧圆筒壁16和中心轴25之间。
另外,由于空气比粘性流体51移动得快,所以能从外侧圆筒壁14和内侧圆筒壁24之间、两个内侧圆筒壁16A、24之间通过,从槽16c通过内侧圆筒壁16A和中心轴25之间向外排出,收容部41内不会残留空气。
如上所述,当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插入外侧圆筒壁23(下侧台阶部23d内)的内侧,O环31将外侧圆筒壁23和外侧圆筒壁14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
另外,通过中心轴25跨越配合突起16d进入内侧圆筒壁16A内,使配合突起16d进入卡定环周槽25a内,配合突起16d如图14所示,与卡定环周槽25a配合。
而且,从上侧向内侧圆筒壁16A内插入O环32,使O环32位于环周台阶部25b内。
在该状态下,例如将使电流流动而被加热的加热片接触内侧圆筒壁16A的上侧使其向内侧热变形,如图14所示,通过设置脱落防止部16e,防止O环32从内侧圆筒壁16A和中心轴25之间脱落,由此结束装配(组装)。
由于该第8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根据该发明的第8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而且,使该实施例中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也可以是图3或图4的实施例的结构。
另外,只要设置将内侧圆筒壁16A和中心轴25之间封闭的O环32、33中任一方即可,当为设置O环33时,最好不设置槽16c。
进而,还可以用图11及图12的实施例的内侧有底圆筒壁16取代内侧圆筒壁16A。
图15是该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图16是装配了图15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图14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图15或图16上,D表示旋转阻尼器,包括合成树脂制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旋转部11的合成树脂制的固定支撑构件21;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1,其安装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上,将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形成的环状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密封机构(密封构件),例如由硅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等恰当地形成的O环32,其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外周和插入该内侧有底圆筒壁16内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内侧圆筒壁24的内周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以及润滑油或硅油等的粘性流体51,其被收容在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内,制动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的相对旋转。
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11包括例如作为与齿轮或齿条等的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的齿轮部12;一体设于该齿轮部12的下侧的保持凸缘部13;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保持凸缘部13的下侧的外侧圆筒壁14;在该外侧圆筒壁14的下端外周,相对于保持凸缘部13一体设置,与保持凸缘部13将O环31保持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周的保持凸缘部15;以及内侧圆筒壁16A,其以齿轮部12的中心为中心,一体设于齿轮部12,具有作为在外侧圆筒壁14的内侧上下贯通的内侧圆筒壁的上底。
而且,在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外周设有配合突起16g,其上端为平面,下侧为随着向内侧进展而向下侧下降的倾斜面,与后述的固定支撑构件21的卡定环周槽24b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
另外,内侧有底圆筒壁16在装配了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时,其长度为向固定支撑构件21的底壁22的下侧突出规定长度。
而且,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端部分如后述通过向环周凹部22b内热变形而成为卡定部16b,该卡定部16b与环周凹部22n一起构成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部。
上述固定支撑构件21包括俯视为圆环状的底壁22;一体设于该底壁22的外缘的外侧圆筒壁23;内侧圆筒壁24,其与外侧圆筒壁23同心设于底壁22的内缘,插入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外侧圆筒壁14和内侧有底圆筒壁16形成的环状槽内;安装部27,其按例如180度间隔一体设于底壁22的外周。
而且,在底壁22上,环周凹部22b以一直到达内侧圆筒壁24的状态设于底壁22的外侧,其以内侧圆筒壁24的中心(底壁2的中心)为中心,构成使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部。
另外,在内侧圆筒壁24的内周,在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配合突起16g对应的高度,设有上端为平面的卡定环周槽24b,其与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配合突起16g形成可相对旋转的相补配合部。
下面说明旋转阻尼器D的装配的一例。
首先,如图15所示,在工作台上放置固定支撑构件21,在由外侧圆筒壁23和内侧圆筒壁24形成的环状凹部内注入规定量的粘性流体51。
然后,当使O环32位于中心轴25的环周台阶部25b上后,将向内侧圆筒壁24内插入内侧有底圆筒壁16作为引导,将在外侧圆筒壁14的外侧由两个保持凸缘部13、15保持O环31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
如此,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由于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被O环31封闭,所以粘性流体51及空气一边被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压缩,一边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之间从外侧向内侧移动,进入外侧圆筒壁14和内侧圆筒壁24之间。
另外,由于空气比粘性流体51移动得快,能够从外侧圆筒壁14和内侧圆筒壁24之间,通过内侧有底圆筒壁16和内侧圆筒壁24之间向外排出,收容部41内不会残留空气。
如上所述,当将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下侧插入固定支撑构件21内后,保持凸缘部15可旋转地插入外侧圆筒壁23(下侧台阶部23d内)的内侧,O环31将外侧圆筒壁23和外侧圆筒壁14之间封闭,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
另外,通过内侧圆筒壁24跨越配合突起16g,内侧有底圆筒壁16进入内侧圆筒壁24内,使配合突起16g进入卡定环周槽24b内,配合突起16g如图16所示与环周槽24b配合。
在该状态下,例如将使电流流动而被加热的加热片接触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使其向外侧热变形,如图16所示,通过设置脱落防止部16e,防止O环32从内侧有底圆筒壁16与内侧圆筒壁24之间脱落,由此结束装配(组装)。
由于该第9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根据该发明的第9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而且,由于能够在使配合突起16g与卡定环周槽24b配合的状态下使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热变形来设置脱落防止部16e,所以能够很好地进行使内侧有底圆筒壁16的下侧热变形来设置脱落防止部16e的作业。
而且,使该实施例中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也可以是图3或图4的实施例的结构。
图17是该发明的第10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分解主剖视图,图18是装配了图17所示的各零件,旋转阻尼状态的主剖视图,对与图1~图16同一或相当的部分付与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该第10实施例中的旋转阻尼器D除了下述点以外与第8实施例为同一构成。即将为了防止O环32脱落通过使其热变形设置的脱落防止部22c设置在固定支撑构件21上。
由于该第10实施例中的装配一例与第9实施例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而且,由于该第10实施例中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根据该发明的第10实施例,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而且,使该实施例中的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地配合的配合机构也可以是图3或图4的实施例的结构。
另外,为了防止O环32脱落通过使其热变形设置的脱落防止部只要设置在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内侧圆筒壁和固定支撑构件21的底壁中至少一方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构成相补配合部的配合突起和卡定环周槽也可以互相改换设置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上设有内侧圆筒壁;在上述固定支撑构件上设有内侧圆筒壁,其可相对旋转地插入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内;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
2.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和插入该内侧圆筒壁内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的外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在上述内侧圆筒壁上设有脱落防止部,其通过热变形包围上述第2密封机构,防止上述第2密封机构从上述内侧圆筒壁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中心轴之间脱落。
3.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和插入该内侧圆筒壁内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的外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该第2密封机构通过装配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由设于上述内侧圆筒壁的按压突起和设于上述中心轴的环周台阶部保持,不会从上述内侧圆筒壁和上述中心轴之间脱落。
4.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和插入该内侧圆筒壁内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中心轴的外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在上述第2密封机构的近旁设有配合机构,其使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地配合。
5.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外周和插入有该内侧圆筒壁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设有脱落防止部,其通过热变形包围上述第2密封机构,防止上述第2密封机构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之间脱落。
6.一种旋转阻尼器,包括被驱动旋转构件,其一体具备与驱动构件配合的被驱动旋转部,固定支撑构件,其旋转自如地保持该被驱动旋转构件,收容部,其在该固定支撑构件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之间形成,以及,粘性流体,其被收容在该收容部内,制动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设有密封机构,将上述收容部的外周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设有第2密封机构,将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外周和插入有该内侧圆筒壁的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的内周之间封闭,且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与上述固定支撑构件可相对旋转;在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底面部设有脱落防止部,其通过热变形包围上述第2密封机构,防止上述第2密封机构从上述被驱动旋转构件的内侧圆筒壁和上述固定支撑构件的内侧圆筒壁之间脱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提供一种能够使空气不滞留在收容部,装配容易,且空气不会混入粘性流体中,扭矩精度稳定的旋转阻尼器。在被驱动旋转构件上设有内侧圆筒壁(16);在固定支撑构件(21)上设有内侧圆筒壁(24),其可相对旋转地插入被驱动旋转构件(11)的内侧圆筒壁(16)内;设有O环(31),其将由被驱动旋转构件(11)和固定支撑构件(21)形成的收容部(41)的外周围封闭,且被驱动旋转构件(11)与固定支撑构件(21)可相对旋转。
文档编号F16F9/10GK1782459SQ20051012562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林见, 冈林俊辅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