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动变速箱七档动力传动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4541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自动变速箱七档动力传动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自动变速箱七档动力传动系。
背景技术
汽车公司已经开发并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车辆自动变速箱动力传动系。并且现在通常采用的大部分自动变速箱都是四档或五档自动变速箱。近来,已经在开发并在车辆上采用了六档自动变速箱,并且七档自动变速箱也正在开发中。
作为例子,如图4中所示(BENZ 7G-TRONIC七档变速箱),通过结合两组复合行星齿轮组,使用三个离合器、四个制动器,和一个单向离合器,形成一种动力传动系,以实现七个档位。
更详细地说,第一复合行星齿轮组100由一个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和一个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结合形成,且共用行星架102和太阳轮104,从而第一复合行星齿轮组100具有四个操作元件第一太阳轮104,第一行星架102,第一齿圈106,和第二齿圈108。
此外,第二复合行星齿轮组110由两个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结合形成,且第三齿圈112和第四行星架114彼此直接相连,从而第二复合行星齿轮组110具有五个操作元件,第三太阳轮116,第四太阳轮118,第三行星架120,第四行星架124,和第四齿圈126。
第一行星架102与第四齿圈126固定相连,且通过一个单向离合器F与变速箱壳体128相连。
第一太阳轮104通过第一离合器K1可变地与第一齿圈106相连,并通过第一制动器B1可变地固定到变速箱壳体128上。
第二齿圈108直接与输入轴130相连,从而始终作为一个输入元件,而第三齿圈112通过第二离合器K2可变地与输入轴130相连。
第三齿圈116通过第三离合器K3可变地与第四太阳轮118相连,并通过第二制动器B2可变地与变速箱壳体128相连。
第一齿圈106和第四行星架124分别通过第三制动器B3和第四制动器B4可变地与变速箱壳体128相连,而第三行星架120固定地与输出轴132相连,从而始终作为一个输出元件。
如图5中所示,在上述七档动力传动系中,在第一前进档中,第三离合器K3、第二制动器B2和第三制动器B3被操纵;在第二前进档中,第三离合器K3、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被操纵;在第三前进档中,第一离合器K1、第三离合器K3和第二制动器B2被操纵;在第四前进档中,第一离合器K1、第二离合器K2和第二制动器B2被操纵;在第五前进档中,第一离合器K1、第二离合器K2和第三离合器K3被操纵;在第六前进档中,第二离合器K2、第三离合器K3接合和第一制动器B1被操纵;在第七前进档中,第一离合器K1、第三离合器K3接合和第三制动器B3被操纵。
此外,在第一倒档中,第三离合器K3、第二制动器B2和第四制动器B4被操纵;在第二倒档中,第一离合器K1、第三离合器K3接合和第四制动器B4被操纵,在第三倒档中,第三离合器K3、第三制动器B3和第四制动器B4被操纵。
但是,尽管上述七档动力传动系可以实现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每一档位操作三个摩擦元件,因此液压控制效率降低,且为了向这些摩擦元件提供液压,需要大容量液压泵。
上述在该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能含有不构成在该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自动变速箱七档动力传动系,通过结合两组复合行星齿轮组,使用三个离合器、四个制动器,实现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通过每个档位由操作两个摩擦元件实现,其具有降低液压泵容量以及提高液压控制效率的优点。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自动变速箱七档动力传动系中,第一换档部分和第二换档部分布置在相同轴线上,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二行星齿轮组,而第二换档部分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换档部分通过两个使第一换档部分成为选择性直接接合状态的离合器,和两个使两个操作元件用作选择性固定元件的制动器而结合,从而实现三个前进档,这些档位具有通过来自于输入轴输入路径的旋转动力输入。第二换档部分通过一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而结合,从而,通过来自于第一换档部分输入路径和输入轴可变输入路径的旋转动力输入,实现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
在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六个操作元件中,两对操作元件可以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一换档部分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操作元件,并且其中第一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二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并选择性地与第一操作元件相连,使得第一行星齿轮组成为直接连接状态;第三操作元件始终作为输出元件,并选择性地与第二操作元件相连,使得第一行星齿轮组成为直接连接状态;而第四操作元件始终作为输入元件。
在第一换档部分中,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彼此直接相连,而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彼此直接相连,从而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第一和第二太阳轮的第一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一齿圈的第二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一和第二行星架的第三操作元件,和形式为第二齿圈的第四操作元件。
第一操作元件和第二操作元件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相连,而第二操作元件可以通过不同的离合器与第一操作元件和第三操作元件相连。
在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六个操作元件中,两对操作元件可以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二换档部分具有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操作元件,并且其中第五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六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七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输入元件,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而第八操作元件作为输入元件。
在第二换档部分中,第三太阳轮和第四太阳轮可以彼此固定相连,而第三行星架和第四行星架可以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二换档部分包括作为第五操作元件的第三和第四太阳轮,作为第六操作元件的第三行星架,作为第七操作元件的第三齿圈和第四行星架,和作为第八操作元件的第四齿圈。
第五操作元件和第七操作元件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相连,而第七操作元件可以通过离合器可变地与输入轴相连。
在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自动变速箱七档动力传动系中,第一换档部分和第二换档部分布置在相同轴线上,并通过两个离合器和四个制动器而结合,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二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四行星齿轮组。在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六个操作元件中,两对操作元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一换档部分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操作元件;第一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二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并选择性地与第一操作元件相连,使得第一行星齿轮组成为直接连接状态;第三操作元件始终作为输出元件,并选择性地与第二操作元件相连,使得第一行星齿轮组成为直接连接状态;而第四操作元件始终作为输入元件。在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六个操作元件中,两对操作元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二换档部分具有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操作元件;第五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六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七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输入元件,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而第八操作元件作为输入元件。
在第一换档部分中,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彼此直接相连,而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彼此直接相连,从而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第一和第二太阳轮的第一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一齿圈的第二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一和第二行星架的第三操作元件,和形式为第二齿圈的第四操作元件。
第一操作元件和第二操作元件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相连,而第二操作元件可以通过不同的离合器与第一操作元件和第三操作元件相连。
在第二换档部分中,第三太阳轮和第四太阳轮彼此固定相连,而第三行星架和第四行星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二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第三和第四太阳轮的第五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三行星架的第六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三齿圈和第四行星架的第七操作元件,和形式为第四齿圈的第八操作元件。
第五操作元件和第七操作元件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相连,而第七操作元件可以通过离合器可变地与输入轴相连。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摩擦元件操作表。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通过杆位(lever)分析方法的速度(档位)图。
图4是根据传统七档动力传动系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动力传动系的摩擦元件操作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包括第一换档部分A,包括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和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二行星齿轮组PG2;和第二换档部分B,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三行星齿轮组PG3,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四行星齿轮组PG4;以及三个离合器C1、C2、C3和四个制动器B1、B2、B3、B4。
第一换档部分A和第二换档部分B布置在相同轴线上。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的第一太阳轮S1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G2的第二太阳轮S2彼此固定相连,而第一行星架PC1和第二行星架PC2彼此固定相连。
从而,第一换档部分A包括由第一和第二太阳轮S1和S2形成的第一操作元件N1,由第一齿圈R1形成的第二操作元件N2,由第一和第二行星架PC1和PC2形成的第三操作元件N3,和由第二齿圈R2形成的第四操作元件N4。
此外,在第二换档部分B中,第三太阳轮S3和S4彼此固定相连,并且,第三齿圈R3和第四行星架PC4彼此固定相连。
从而,第二换档部分B包括由第三和第四太阳轮S3和S4形成的第五操作元件N5,由第三行星架PC3形成的第六操作元件N6,由第三齿圈R3和第四行星架PC4形成的第七操作元件N7,和由第四齿圈R4形成的第八操作元件N8。
第一和第二换档部分A和B通过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和第四制动器B4而结合,从而第一换档部分输出三个前进档,例如减速档和等速档,而第二换档部分B使用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入的动力和从输入轴IS输入的旋转动力,输出七个前进档(forward sevenspeeds)和三个倒档(reverse three speeds)。
对于这种操作,第一操作元件N1与变速箱壳体H通过布置在二者之间的第二制动器B2可变地相连,从而第一操作元件N1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
第二操作元件N2与第一操作元件N1通过布置在二者之间的第一离合器C1可变地相连,并与变速箱壳体H通过布置在二者之间的第一制动器B1可变地相连。
第三操作元件N3与第八操作元件N8固定相连,从而作为第一换档部分A的输出元件,并与第二操作元件N2通过布置在二者之间的第二离合器C2相连。
第四操作元件N4与输入轴IS直接相连,接收来自液力变矩器TC的旋转动力,从而始终作为输入元件。
第五操作元件N5与变速箱壳体H通过布置在二者之间的第三制动器B3相连,从而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
第六操作元件N6与输出轴OS相连,从而始终作为输出元件。
第七操作元件N7与输入轴IS通过布置在二者之间的第三离合器C3相连,从而作为选择性输入元件,并与变速箱壳体H通过布置在二者之间的第四制动器B4相连,从而作为选择性固定元件。
第八操作元件N8与第三操作元件N3相连,从而作为接收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动力的输入元件。
上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可以通过如图2中所示的操作摩擦元件实现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通过杆位分析方法的速度图。在速度图中操作元件的位置由行星齿轮组的连接决定,这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进一步的说明。
也就是,在第一前进档,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三制动器B3被操纵。
从而,在第一换档部分A中,第二操作元件N2通过第一制动器B1的制动作为固定元件,且通过第四操作元件N4进行输入,从而通过作为输出元件的第三操作元件N3输出经过减速的动力。
如果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的经过减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由于第三制动器B3操纵,通过第六操作元件N6输出经过减速的旋转动力,则第五操作元件N5作为固定元件,从而实现作为最低档的第一前进档(参考图3中的D1)。
如果在第一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车速上升,则变速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制动器B1从第一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分离,并控制第二制动器B2操作。
然后,第一换档部分A的固定元件变为第一操作元件N1,从而旋转动力减速到高于第一前进档的档位。经过减速的动力通过第三操作元件N3输出,然后向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
如果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的经过减速的动力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则第二换档部分B使输入动力减速,其速度高于第一前进档时的输入动力,由于第二换档部分B以与第一前进档相同的方式控制,因此减速比与第一前进档相同并输出经过减速的动力,从而实现第二前进档(参考图3中的D2)。
如果在第二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车速上升,则变速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二制动器B2从第二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释放,并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离合器C1操作。
从而,由于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操作元件N1和第二操作元件N2通过第一离合器C1的操作彼此固定相连,因此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变为直接接合状态,第一换档部分A的整个部分变为直接接合状态,从而输入动力通过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三操作元件N3速度无变化地输出,且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的动力向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
如果相同速度的旋转动力与原始输入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则第二换档部分B使输入动力减速,其速度高于第二前进档时的输入动力,由于第二换档部分B以与第一和第二前进档相同的方式控制,因此减速比与第二前进档相同并输出经过减速的动力,从而实现第三前进档(参考图3中的D3)。
如果在第三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车速上升,则变速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离合器C1从第三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分离,并控制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
由于第一换档部分A中没有摩擦元件操作,因此第一换档部分A在档位变换中不起作用。在第二换档部分B中,在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下,旋转动力通过第七操作元件N7输入,且在第三制动器B3的操作下,第五操作元件N5作为固定元件。
因此,输出速度高于第三前进档的速度,从而实现第四前进档(参考图3中的D4)。
如果在第四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车速上升,则变速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三制动器B3从第四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释放,并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离合器C1的操作。
由于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行星齿轮组PG1与第三前进档中一样,在第一离合器C1的操作下,变为直接接合状态,因此第一换档部分A的整个部分变为直接接合状态,从而输入动力通过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三操作元件N3速度无变化地输出,且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的动力向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
此外,由于在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下,旋转动力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旋转动力通过两条路径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因此,第二换档部分B的整个部分变为直接接合状态,从而实现第五前进档,该档中输入即输出,无速度变化(参考图3中的D5)。
如果在第五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车速上升,则变速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离合器C1从第五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释放,并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
由于在第一换档部分A中,第一操作元件N1在动力通过第四操作元件N4输入的状态中作为固定元件,因此旋转动力以与第二前进档相同的减速比减速,并通过第三操作元件N3输出。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的经过减速的动力通过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
如果经过减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从第一换档部分A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由于在第二换档部分B中,在输入轴IS的旋转动力在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下通过第七操作元件N7输入的状态中,旋转动力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因此比通过第七操作元件N7输入的旋转动力具有更高速度的旋转动力通过结合这些输入动力输出,从而实现第六前进档,输出速度增大的旋转动力(参考图3中的D6)。
如果在第六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车速上升,则变速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二制动器B2从第六前进档的控制状态中释放,并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制动器B1的操作。
于是,由于在第一换档部分A中,第二操作元件N2在旋转动力通过第四操作元件N4输入的状态中作为固定元件,因此旋转动力以大于第六前进档的减速比减速,且经过减速的动力通过第三操作元件N3输出,而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的动力通过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
在经过减速的旋转动力从第一换档部分A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时,由于在第二换档部分B中,在输入轴IS的旋转动力在第三离合器C3的操作下通过第七操作元件N7输入的状态中,以大于第六前进档的减速比减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因此比通过第七操作元件N7输入的旋转动力具有更高速度的旋转动力通过结合这些输入动力输出,从而实现第七前进档,输出增大的速度大于第六前进档的旋转动力(参考图3中的D7)。
在第一倒档中,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制动器B1和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四制动器B4被操作。
然后,由于在第一换档部分A中,在第二操作元件N2由于第一制动器B1的操作而作为固定元件的状态下,旋转动力通过第四操作元件N4输入,因此经过减速的旋转动力通过作为输出元件的第三操作元件N3输出,且旋转动力通过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
如果经过减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从第一换档部分A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由于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四制动器B的操作,则第七操作元件N7作为固定元件,且方向相反的经过减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六操作元件N6输出,从而实现第一倒档(参考图3中的R1)。
如果在第一倒档的控制状态中车速上升,则变速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一制动器B1从第一倒档的控制状态中释放,并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二制动器B2的操作。
从而,在第一换档部分A中,固定元件变为第一操作元件N1,且旋转动力减速为稍高于第一倒档的速度。经过减速的输出动力通过第三操作元件N3输出,而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的旋转动力通过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
如果经过减速的旋转动力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从第一换档部分A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由于第二换档部分B以与第一倒档相同的方式控制,因此速度高于第一倒档的旋转动力以与第一倒档相同的减速比减速并输出经过减速的动力,从而实现第二倒档(参考图3中的R2)。
如果在第二倒档的控制状态中车速上升,则变速控制单元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二制动器B2从第二倒档的控制状态中释放,并控制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
从而,由于在第一换档部分A中,第一行星齿轮组PG1在第二离合器C2的操作下,变为直接接合状态,因此第一换档部分A的整个部分变为直接接合状态,从而输入动力通过第一换档部分A的第三操作元件N3速度无变化地输出,且从第一换档部分A输出的动力向第二换档部分B的第八操作元件N8输入。
如果相同速度的旋转动力与原始输入通过第八操作元件N8从第一换档部分A向第二换档部分B输入,由于第二换档部分B以与第一和第二倒档相同的方式控制,因此速度高于第二倒档的旋转动力以与第二倒档相同的减速比减速并输出经过减速的动力,从而实现第三倒档(参考图3中的R3)。
此外,尽管上文中已经说明了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1和C2作为用于第一行星齿轮组PG1直接接合的摩擦元件,且第一离合器C1在第三和第四前进档操作,但为了实现第三和第四前进档,第二离合器C2可以代替第一离合器C1操作。
此外,尽管上文中已经说明了第二离合器C2在第三倒档中操作,但第一离合器C1可以代替第二离合器C2操作。
根据本发明,由于两个复合行星齿轮组布置在相同轴线上,且通过三个离合器、四个制动器结合这两个复合行星齿轮组,从而实现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可以大大降低变速箱的总尺寸,且制造成本也可以降低。
此外,由于每个档位通过操作两个摩擦元件实现,因此可以降低液压泵容量,且可以提高液压控制效率。
尽管已经结合现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涵盖各种包括在下文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与范围中的改进和等价的布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自动变速箱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第一换档部分和第二换档部分布置在相同轴线上,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二行星齿轮组,而第二换档部分包括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形式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四行星齿轮组;且,其中第一换档部分通过两个使第一换档部分成为选择性直接接合状态的离合器,和两个使两个操作元件用作选择性固定元件的制动器而结合,从而实现三个前进档,这些档位具有通过来自于输入轴输入路径的旋转动力输入;并且第二换档部分通过一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而结合,从而,通过来自于第一换档部分输入路径和输入轴可变输入路径的旋转动力输入,实现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在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六个操作元件中,两对操作元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一换档部分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操作元件;并且其中第一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二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并选择性地与第一操作元件相连,使得第一行星齿轮组成为直接连接状态;第三操作元件始终作为输出元件,并选择性地与第二操作元件相连,使得第一行星齿轮组成为直接连接状态;而第四操作元件始终作为输入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在第一换档部分中,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彼此直接相连,而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彼此直接相连,从而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第一和第二太阳轮的第一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一齿圈的第二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一和第二行星架的第三操作元件,和形式为第二齿圈的第四操作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第一操作元件和第二操作元件分别通过不同的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相连;而第二操作元件通过不同的离合器与第一操作元件和第三操作元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在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六个操作元件中,两对操作元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二换档部分具有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操作元件;并且其中第五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六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七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输入元件,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而第八操作元件作为输入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在第二换档部分中,第三太阳轮和第四太阳轮彼此固定相连,而第三行星架和第四行星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二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第三和第四太阳轮的第五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三行星架的第六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三齿圈和第四行星架的第七操作元件,和形式为第四齿圈的第八操作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第五操作元件和第七操作元件分别通过不同的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相连;而第七操作元件通过离合器可变地与输入轴相连。
8.一种车辆自动变速箱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第一换档部分和第二换档部分布置在相同轴线上,并通过两个离合器和四个制动器而结合,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二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四行星齿轮组;其中在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六个操作元件中,两对操作元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一换档部分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操作元件;第一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二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并选择性地与第一操作元件相连,使得第一行星齿轮组成为直接连接状态;第三操作元件始终作为输出元件,并选择性地与第二操作元件相连,使得第一行星齿轮组成为直接连接状态;而第四操作元件始终作为输入元件;且其中在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六个操作元件中,两对操作元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二换档部分具有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操作元件;第五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六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第七操作元件选择性地作为输入元件,并选择性地作为固定元件;而第八操作元件作为输入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在第一换档部分中,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彼此直接相连,而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彼此直接相连,从而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第一和第二太阳轮的第一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一齿圈的第二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一和第二行星架的第三操作元件,和形式为第二齿圈的第四操作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第一操作元件和第二操作元件分别通过不同的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相连;而第二操作元件通过不同的离合器与第一操作元件和第三操作元件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在第二换档部分中,第三太阳轮和第四太阳轮彼此固定相连,而第三行星架和第四行星架彼此固定相连,从而第二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第三和第四太阳轮的第五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三行星架的第六操作元件,形式为第三齿圈和第四行星架的第七操作元件,和形式为第四齿圈的第八操作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七档动力传动系,其中第五操作元件和第七操作元件分别通过不同的制动器与变速箱壳体相连;而第七操作元件通过离合器可变地与输入轴相连。
全文摘要
通过使用三个离合器、四个制动器,结合两组复合行星齿轮组,实现七个前进档和三个倒档,且每一档位通过操作两个摩擦元件实现,因此通过操作两个摩擦元件实现每一档位,降低了液压泵容量,并提高了液压控制效率。第一换档部分和第二换档部分布置在相同轴线上,第一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双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二行星齿轮组,而第二换档部分包括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齿轮组和形式为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的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换档部分通过两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结合,而第二换档部分通过一个离合器和两个制动器结合。
文档编号F16H3/62GK1978942SQ20061000144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蒋旭镇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