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059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离合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汽车传动系统离合操作的汽车离合助力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经常踩下和放松离合器踏板,特别是在市区行驶或遇车辆拥堵时,其离合踏板操作尤为频繁,而每次踩踏离合器踏板所需施加的力高达几十公斤,在频繁的离合器操作过程中,会消耗驾驶员大量的体力,使驾驶员疲劳,影响车辆的驾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轻汽车驾驶员进行离合操作时的劳动强度的汽车离合助力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离合助力器,它具有一个装配壳体,在壳体内固定有配置减速机构和卷筒的电机,其电机的卷筒上连接有卷绕拉线,卷绕拉线的另一端连接一缓释弹簧,缓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助力拉线的内拉线,其助力拉线的内拉线由装配壳体前壁穿出并连接至汽车离合器杠杆,助力拉线的外护线一端与装配壳体的前壁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汽车离合器脚踏拉线外护线的固定座上,在装配壳体内于缓释弹簧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开关控制触板,与前端开关控制触板相配置在触板和装配壳体前壁之间设置有控制弹簧,在两后开关控制触板之间于卷绕拉线上固定有限位碰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配置方便,能有效减轻驾驶员频繁操作离合器时的劳动强度,避免驾驶疲劳,提高行车安全。


附图是本汽车离合助力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汽车离合助力器具有一个长方形的装配壳体1、在壳体内靠后端固定有配置减速机构和卷筒的电机2,其电机的卷筒上连接有卷绕拉线3,卷绕拉线的另一端连接一缓释弹簧4,缓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助力拉线6的内拉线,其内拉线由装配壳体1的前壳壁穿出并连接至汽车离合器杠杆7,助力拉线6的外护线一端与装配壳体1的前壁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汽车离合器脚踏拉线外护线的固定座8上,在装配壳体1内于缓释弹簧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开关控制触板9、10和12,与前端开关控制触板9相配置于触板9与装配壳体1前壁之间设置有控制弹簧5,在两后开关控制触板10和12之间于卷绕拉线3上固定有限位碰点11。
本实用新型在离合器踏板处于非踏下状态时,助力拉线的内拉线受离合器杠杆的作用处于张紧状态,此时缓释弹簧的前端受内拉线作用克服控制弹簧的阻力向前有位移,并因此推动前开关控制触板向前偏移,使控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机静止不动。当踩下离合踏板时,随离合器杠杆的转动,内拉线回松,此时在控制弹簧张力的作用下,开关控制触板向后偏移,接通控制开关,电机转动,通过卷筒对卷绕拉线卷绕,再经缓释弹簧和助力拉线的内拉线带动离合器杠杆转动,实现离合助力。电机卷绕拉线的位移控制由固定在卷绕拉线上的限位碰点与后端牵拉限位开关控制触板的配合实现。当放松离合器踏板时,受离合器杠杆的作用,助力拉线的内拉线处于张紧状态,此时,控制弹簧被压缩,缓释弹簧的前端压迫开关控制触板向前偏移,而接通电机反转电路,释放卷绕拉线回位。卷绕拉线的回位控制由卷绕拉线上固定的限位碰点与回位限位开关控制触板的配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描述了离合助力装置与离合器杠杆的配合使用。本离合助力装置还可以将助力拉线的内拉线与离合器踏板臂相连,构成由离合踏板直接控制的汽车离合助力器装配形式。
本离合助力器在不需要使用时,可通过配置在驾驶室内的总控制开关使其停止工作,此时,离合器的操作恢复至非助力配置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离合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个装配壳体(1),在壳体内固定有配置减速机构和卷筒的电机(2),其电机的卷筒上连接有卷绕拉线(3),卷绕拉线的另一端连接一缓释弹簧(4),缓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助力拉线(6)的内拉线,其内拉线由装配壳体的前壁穿出并连接至汽车离合器杠杆(7),助力拉线(6)的外护线一端与装配壳体的前壁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汽车离合器脚踏拉线外护线的固定座(8)上,在装配壳体(1)内于缓释弹簧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开关控制触板(9)(10)和(12),与前端开关控制触板(9)相配置在触板和装配壳体前壁之间设置有控制弹簧(5),在两后开关控制触板之间于卷绕拉线(3)上固定有限位碰点(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离合助力器,它包括有装配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配置减速机构和卷筒的电机,于卷筒至汽车离合器杠杆依次连接卷绕拉线、缓释弹簧和助力拉线,在装配壳体内于缓释弹簧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开关控制触板,与前端开关控制触板相配置设有控制弹簧,与后端开关控制触板相配置在卷绕拉线上固定有限位碰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配置方便,能有效减轻汽车驾驶员频繁操作离合器时的劳动强度,避免驾驶疲劳,提高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F16D23/12GK2866960SQ20062002353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4日
发明者李建峰 申请人:李建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