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操纵阀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614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速操纵阀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的动力换档变速箱的变速操纵系统,尤其涉及该变速器系统中液压元件--一种变速操纵阀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装载机变速箱中普遍使用液压控制元件----变速操纵阀。ZL40、ZL50型装载机变速操纵系统中使用的ZL40/50变速箱操纵阀,是该系统的专用元件,也是集换向阀、调压阀为一体的组合阀,它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特点。目前,已知的ZL40/50的变速操纵阀主要是由阀体、溢流阀芯、滑块、调压弹簧、刹车阀杆、分配阀杆等组成。由于现有的ZL40/50变速操纵阀采用整体式调压结构,整个调压部分均设置在阀体的一个孔中,调压弹簧行程较大,使得调压弹簧容易断裂,换档时压力冲击较大,同时,分配阀杆头部裸露在外边,容易碰伤和积尘导致骨架油封破坏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操纵阀,这种变速操纵阀不仅能解决调压弹簧的早期断裂,而且能解决换档时压力冲击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操纵阀的改进,包括阀体、气阀体、分配阀杆、刹车阀杆,其特征是在阀体中将调压部分结构分隔开,分为不直接相连的调压部份和缓冲调制部份两部份,调压部份在左侧,缓冲调制部份在右侧,两者之间仅有油路相通。
所述调压部份为在阀体相应孔中溢流阀芯呈试管状的一端封闭一端敞口,其中封闭端离开底面一小段有凸肩,在该凸肩上制有一个纵向贯穿凸肩的小孔,调压弹簧设置在溢流阀芯孔中,一端支撑在溢流阀芯封闭端另一端支撑在阀体。
所述缓冲调制部份由减压阀芯、缓冲弹簧、蓄能器滑阀组成,在阀体相应孔中,减压阀芯位于左面,减压阀芯右段制有内孔外有凸肩,蓄能器滑阀位于右面,蓄能器滑阀为桶状桶口朝向罩住减压阀芯内孔口,缓冲弹簧设在减压阀芯凸肩与蓄能器滑阀阀底之间,减压阀芯右段制有内孔,该段减压阀芯上制有两个横穿所述内孔的通孔,其中右通孔位于内孔底近旁,左孔位于凸肩右侧缓冲弹簧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分配阀杆外露段加嵌入式的防尘橡胶罩,该防尘橡胶罩为伸缩式波纹胶管,其一端套在分配阀杆的轴头上,另一端嵌入到阀体用卡簧卡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操纵阀在与现有变速箱上的安装连接尺寸保持不变情况下,采用上述分体式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行的ZL40/50变速操纵阀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减少换档时的压力冲击,减少调压弹簧工作疲劳引起的断裂,很好地解决了分配阀杆头部骨架油封的破坏而造成的漏油问题,产品性能得到提升,产品可靠性得到增强。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调压弹簧,3、溢流阀芯,4、减压阀芯,5、缓冲弹簧,6、蓄能器滑阀,7、刹车阀杆,8、气阀体,9、分配阀杆,10、防尘橡胶罩,11、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变速操纵阀主要有阀体1、调压弹簧2、溢流阀芯3、减压阀芯4、缓冲弹簧5、蓄能器滑阀6、刹车阀杆7、气阀体8、分配阀杆9、防尘橡胶罩10组成。
本实用新型把调压部分的结构设计为分体式的,调压部份在左侧,缓冲调制部份在右侧,两者中间隔开为不直接相连的两个部份,两者之间仅有油路相通。其中(1)调压部份为在阀体1相应孔中溢流阀芯3呈试管状的一端封闭一端敞口,其中封闭端离开底面一小段有凸肩,在该凸肩上制有一个纵向贯穿凸肩的小孔,调压弹簧2设置在溢流阀芯3孔中,一端支撑在溢流阀芯3封闭端另一端支撑在阀体1。由于采用改型的调压结构使得调压弹簧2在安装状态下的压缩变形量与调压弹簧2在溢流阀芯3打开溢流时的压缩变形量相差不大,所以,改善了调压弹簧2工作状态,调压弹簧2容易早期断裂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2)缓冲调制部份由减压阀芯4、缓冲弹簧5、蓄能器滑阀6组成,在阀体1相应孔中,减压阀芯4位于左面,减压阀芯4右段制有内孔外有凸肩,蓄能器滑阀6位于右面,蓄能器滑阀6为桶状桶口朝向罩住减压阀芯4内孔口,缓冲弹簧5设在减压阀芯4凸肩与蓄能器滑阀6阀底之间,减压阀芯4右段制有内孔,该段减压阀芯4上制有两个横穿所述内孔的通孔,其中右通孔位于内孔底近旁,左孔位于凸肩右侧缓冲弹簧5下。由于压力上升部份采用减压阀芯4、缓冲弹簧5、蓄能器滑阀6取代现有ZL40/50变速操纵阀上的滑块、调压弹簧。在调压过程中,由于减压阀芯4头部与蓄能器滑阀6的作用面积不一样,使减压阀芯4上的小孔与阀体1上油槽时而接通时而关闭,档位压力随着减压阀芯4与蓄能器滑阀6的不断运动而缓慢上升,这样就改变了现有的换档时压力冲击较大的问题。
另外,采用在分配阀杆9外露段加嵌入式的伸缩式波纹胶管防尘橡胶罩10,该防尘橡胶罩10一端套在分配阀杆9的轴头上,另一端用卡簧11卡住防尘橡胶罩10嵌入到阀体1上,这样外露的分配阀杆9不至于被碰伤、产生积尘,使得骨架油封的密封唇口得到很好的保护,骨架油封漏油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工作过程在换档瞬间,在离合器充油过程中,Pg腔(和离合器液压缸相通)油压迅速下降,减压阀芯4在缓冲弹簧5作用下处在左侧位置。此时C2通过减压阀芯4上的横孔f与回油腔T相通。当离合器液压缸充满压力油后,压力调制开始,此时,Pg腔压力开始上升,压力油Pg到达减压阀芯4左端部,另一支压力油Pg通过节流小孔e再通过减压阀芯4上的横孔f与阀体的开口到达缓冲弹簧5腔与回油腔T相通,蓄能器滑阀6右端几乎没有作用力,所以,随着Pg腔油压升高时,首先是减压阀芯4克服缓冲弹簧5的作用力右移,C2通道逐渐关小,直到关闭。这时C2和T不通,而C2和Pg压力达到相等,由于蓄能器滑阀右端作用面积比减压阀芯左端作用面积大,所以,进入蓄能器滑阀6右端的压力油推动蓄能器滑阀6逐渐左移压缩缓冲弹簧5,而缓冲弹簧5又作用在减压阀芯4的右端,所以,推动减压阀芯4左移,直到f与C2又接通,但开口很小,此时,虽然C2通过f与T相通,但C2基本上压力不降低。随着Pg压力的进一步升高,Pg又首先推动减压阀芯4右移,直到关闭C2与f的通道,然后又是蓄能器滑阀6右端的压力升高,使得蓄能器滑阀6、缓冲弹簧5和减压阀芯4一起向左移动,又使得f与C2接通,这样,连续不断的动作过程,使Pg压力缓慢逐渐升高,这就是压力调制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操纵阀的改进,包括阀体、气阀体、分配阀杆、刹车阀杆,其特征是在阀体中将调压部分结构分隔开,分为不直接相连的调压部份和缓冲调制部份两部份,调压部份在左侧,缓冲调制部份在右侧,两者之间仅有油路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阀改进,其特征是所述调压装置为在阀体相应孔中溢流阀芯呈试管状的一端封闭一端敞口,其中封闭端离开底面一小段有凸肩,在该凸肩上制有一个纵向贯穿凸肩的小孔,调压弹簧设置在溢流阀芯孔中,一端支撑在溢流阀芯封闭端另一端支撑在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阀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缓冲调制装置由减压阀芯、缓冲弹簧、蓄能器滑阀组成,在阀体相应孔中,减压阀芯位于左面,减压阀芯右段制有内孔外有凸肩,蓄能器滑阀位于右面,蓄能器滑阀为桶状桶口朝向罩住减压阀芯内孔口,缓冲弹簧设在减压阀芯凸肩与蓄能器滑阀阀底之间,减压阀芯右段制有内孔,该段减压阀芯上制有两个横穿所述内孔的通孔,其中左通孔位于内孔底近旁,右通孔位于凸肩右侧缓冲弹簧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操纵阀改进,其特征是所述分配阀杆外露段加嵌入式的防尘橡胶罩,该防尘橡胶罩为伸缩式波纹胶管,其一端套在分配阀杆的轴头上,另一端嵌入到阀体用卡簧卡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的动力换档变速箱的变速操纵阀的改进,它包括阀体、刹车阀杆、气阀体、分配阀杆,在阀体上装有分隔开的由溢流阀芯、调压弹簧组成的调压装置,由减压阀芯、缓冲弹簧、蓄能器滑阀组成的缓冲调制装置,两者之间仅有油路相通;分配阀杆外露段装有嵌入式的防尘橡胶罩。它具有减少换档时的压力冲击,减少调压弹簧工作疲劳引起的断裂的优点,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因分配阀杆外露段骨架油封的易损坏而造成的漏油问题。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变速箱上的安装连接尺寸保持不变,因而具有很好实施推广的价值。
文档编号F16H61/28GK2934777SQ200620105458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郑志驶, 蒋正方 申请人:浙江省三门江州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