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942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轿车轮毂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一种对轿车轮毂轴承单元 的改良。 背暈技术现有的轿车轮毂轴承单元括内法兰、外法兰、半内圈、滚动体, 外法兰内侧并列设置两条平行外圈沟道,内法兰外侧以及半内圈各设 置一条内圈沟道,内外圈沟道截面为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滚动体 夹持在内外沟道之间。内法兰轴颈上设有半内圈定位台阶,该台阶用 于调节半内圈和滚动体之间的间隙,进而对整套轮毂轴承单元的预紧 力进行调整。因此该台阶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整套轮毂轴承单元装 配的精度和难易,而目前内法兰轴颈上的半内圈定位台阶一般是用车 床切削加工而成,精度不够,所以产品装配合套率偏低,可靠性和寿 命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轿车轮 毂轴承单元,该轿车轮毂轴承单元结构简单、预紧力调节精确方便、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轿车轮 毂轴承单元,包括内法兰、外法兰、半内圈、滚动体,外法兰内侧并列设置两条平行外圈沟道,内法兰外侧以及半内圈各设置一条内圈沟 道,内外圈沟道截面为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滚动体夹持在内外沟道之间,内法兰的轴颈靠近半内圈外侧端面处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有半内圈止位挡圈。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槽为环形方槽,挡圈的 截面为与环形方槽相配的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内法兰轴颈上的半内圈定位台阶,从而排除了该定位台阶对产品组 装时的影响。在内法兰轴颈上设环形槽,槽内设挡圈与半内圈限位配 合,由于半内圈可以单独加工,精度较高,因此进而整套轮毂轴承单 元装配合套率明显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相比现有产品也有提 高。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轿车轮毂轴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挡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内法兰2、 外法兰5、半内圈7、滚动体,外法兰5内侧并列设置两条平行外圈 沟道12、 13,内法兰2外侧以及半内圈7各设置一条内圈沟道14、 15,内外圈沟道截面为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滚动体夹持在内外沟 道之间。本实施中的滚动体为钢珠10,设有两排钢珠10,每排设有 16个钢珠10。内圈沟道和外圈沟道之间设有保持器6,用于将钢珠10径向均匀排布在内外沟道之间。内法兰2端面上设有六个通孔, 通孔内设有用于将内法兰2与汽车轮胎连接的高强度螺丝1。外法兰 5靠近内法兰2端面一侧内径处设有密封圈4,该密封圈4能防止外 界污物进入。内法兰2设有同轴转动的ABS齿圈8,外法兰5上设 有与ABS齿圈8感应配合的传感器11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在内法兰2轴颈上设置一环形槽16,环形 槽16为环形方槽。该环形槽16内设有挡圈9,挡圈9的截面为与环 形方槽相配的方形挡圈9,该挡圈9与半内圈7止位配合,挡圈9固 定半内圈7的轴向位置。所述挡圈9由两片半月形结构的半圈构成。 半内圈7与钢珠10之间的间隙预先调节好,然后根据半内圈7端面 与环形槽16侧面的之间的距离,选用厚度与上述距离一致的挡圈9。 压装时,用专用装置从两旁压入到位即可。由于挡圈9可以由高精度 机械单独加工而成,其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因此本实用新型装配合 套率较现有产品明显提高,本实用新型为理想方案。使用时,将内法兰2上的高强度螺丝1与汽车轮胎相连,外法兰 5与汽车悬挂系统相连,汽车驱动轴装入内法兰2轴孔内。车辆产生 速度时,内法兰转动,ABS齿圈8随之转动,通过切割磁力线,产生 并输出电压信号,输出的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和振幅与车轮速度有 关,这些信号通过传感器11提供给汽车电脑控制系统,从而控制车 轮刹车时防抱死以及进行防滑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内法兰、外法兰、半内圈、滚动体,外法兰内侧并列设置两条平行外圈沟道,内法兰外侧以及半内圈各设置一条内圈沟道,内外圈沟道截面为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滚动体夹持在内外沟道之间,其特征在于内法兰的轴颈靠近半内圈外侧端面处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有半内圈止位挡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环 形槽为环形方槽,挡圈的截面为与环形方槽相配的方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述挡圈由两个半圈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包括内法兰、外法兰、半内圈、滚动体,外法兰内侧并列设置两条平行外圈沟道,内法兰外侧以及半内圈各设置一条内圈沟道,内外圈沟道截面为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滚动体夹持在内外沟道之间,内法兰的轴颈靠近半内圈外侧端面处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有半内圈止位挡圈。
文档编号F16C35/04GK201100323SQ20072004385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2日
发明者健 梁, 邹东波, 韩广顺 申请人: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