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718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工具,具体的说是对圆形复合管进行扩口整圆的器具。
背景技术
在给排水、供气、化工、热力等系统的管道安装中,通常是将通径的金属塑料 复合管(如铝塑复合管,其包括内外表层的塑料层和中间的铝层)直接与管件(接头)连接,如公告号为CN 2644848Y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热熔承插管件"就 属该类方案,它存在以下缺陷①因内环壁的存在,导致了复合管与管件熔接的部 位具有明显的縮径现象,即内环壁内径小于复合管的内径,由此导致管道的流通口 径并不与复合管的内径一致,在不增大复合管内径的前提下,就降低了流体的流量;② 通过增大复合管内径来弥补流体的流量损失势必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③ 等径熔接时因熔瘤的产生而致使熔合面之间并不能完全接触,因此其熔接质量受 到影响。为此,本技术领域提出了将金属塑料复合管的端口进行扩大(如扩口成喇叭口 状)后再与相应的管件(接头)连接的要求,然而,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使用方 便快捷的扩口装置(或者扩口工具)。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为克服现有技术难以对金属 塑料复合管进行扩口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 取如下技术方案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扩张部,其由约束件将若干个扩张瓣约束成柱状,每个扩张瓣具有外扩张面 和内承受面,每个外扩张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各个内承受面围成一个扩张空间, 在各个扩张瓣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搁置部;一用于承载所述搁置部的承载部;一动力部,其主要包括一个插入所述扩张空间的扩张体。该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对复合管端部进行扩口时,将复合管端部套在扩张部 上,之后将动力部的扩张体插入各个扩张瓣之间的扩张空间,由扩张体作用在扩张 瓣的内承受面上将各个扩张瓣张开,再由扩张瓣的外扩张面作用在复合管内壁将复 合管端部扩大,由于每个外扩张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因此经扩大的复合管端部 具有良好的圆度;扩张完毕后,将扩张体从扩张空间内拔出,各个扩张瓣在约束件 的作用下复位,脱离复合管内壁,即可将经扩口的复合管从扩张部上轻易取下。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使制得的产品结构合理可靠,可以 采用以下具体的技术措施所述的外扩张面为圆柱面或圆锥面。两种形式的外扩张面,均可以扩张出圆度 连续性良好的扩口。所述的外扩张面呈台阶状分布在所述的扩张瓣上,因此各个扩张瓣组装在一起 时使得扩张部呈现为分段式柱状结构。该结构即可以通过各个台阶段对不同直径的 金属塑料复合管进行扩口,也可以通过各个台阶段对同一复合管的端部进行渐进式 扩口 (即先由小直径段对复合管的端部进行初步扩口,之后由大径段对复合管的端 部进行再次扩口,直至扩大至要求的口径)。所述的扩张体为圆台状,所述扩张瓣的内承受面为圆锥面。该结构便于令扩张 体与扩张瓣的内承受面配合,将各个扩张瓣张开。所述的扩张体为棱台状,其具有与所述扩张瓣的数目对应的棱台侧面,所述扩 张瓣的内承受面为与扩张体的一个棱台侧面对应的倾斜平面。该结构便于令扩张体 与扩张瓣的内承受面配合,将各个扩张瓣张开,且在将各个扩张瓣张开的过程中, 扩张体的棱台侧面与扩张瓣的内承受面为平面接触,因此便于将各个扩张瓣沿扩张 体的棱台侧面均匀张开,保证扩口的圆度。所述扩张体的前端与扩张瓣之间的间隙大于扩张体的后端与扩张瓣之间的间 隙。具体的,可以使扩张体表面的锥度大于内承受面的锥度来实现。该结构使得在 将各个扩张瓣张开时,使扩张瓣对应扩张体前端的部位张开的程度小于对应扩张体后端的部位,因此使得复合管端部扩张成喇叭口状。所述的承载部具有一个基体,该基体上开设用于容纳所述各个搁置部的环槽。 由此,可以方便的将扩张部与承载部装配在一起,且便于扩张部的扩张瓣灵活扩张。所述的动力部包括与所述的扩张体相配的一对施力柄,该对施力柄包括第一施 力柄和用于连接所述承载部的第二施力柄,二者之间连接有连杆,且第二施力柄具 有一导向孔,所述的扩张体延伸出一导向杆,该导向杆穿设在第二施力柄的导向孔 内,该导向杆的端部铰接在第一施力柄上。该结构便于操作,而且便于携带。所述的承载部与第二施力柄通过螺纹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所述的第一施力柄和第二施力柄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的约束件为一个圆形开口束紧弹簧,所述的扩张瓣上有束紧槽,各个扩张 瓣通过其上的束紧槽卡在所述束紧弹簧的内侧而被约束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有效的将复合管的端部进行扩大整圆,而且操作方便,便于携带;为 改变复合管与管件的连接状态,尽可能减小縮径现象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操作保证; 而经扩口整圆的复合管端部则能够与管件上对应的连接部位得以良好的接触,从而 提高连接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K-K向截面放大图。图3为图2所示状态的扩张瓣被张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对复合管扩口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结构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对复合管扩口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中l一扩张部,11—扩张瓣,lla—外扩张面,llb—内承受面,llc一搁置部,lid— 束紧槽,12—约束件(束紧弹簧),13—扩张空间,P—扩张瓣的内承受面与扩张部 中心线的夹角;2— 承载部,21_基体,21a—环槽,21b—螺母;3— 动力部,31—扩张体,31a—导向杆,32—第一施力柄,33—第二施力柄, 33a—导向孔,33b—外螺纹,34—连杆,35-调节螺栓,HEAD—扩张体的前端,END— 扩张体的后端,a—扩张体的表面与扩张体中心线的夹角;4一复合管,41一扩大的复合管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对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包括一扩张部1、 一承载部2、 一动力部3:扩张部1由约束件12将若干个扩张瓣11约束成柱状,每个扩张瓣11具有外扩 张面lla和内承受面llb,每个外扩张面lla的截面形状(该截面形状即与柱状扩张 部l的中心线垂直的平面与外扩张面lla相交形成的弧线)为圆弧状(见图2、 3), 各个内承受面lib围成一个扩张空间13,在各个扩张瓣11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搁置部llc;承载部2用于承载所述的搁置部llc,由此可以将整个扩张部1与承载部2装在一起,且承载部2为扩张部1的各个扩张瓣11提供活动的空间在自然状态下,约束件12将各个扩张瓣11约束在一起,且各个扩张瓣11的搁置部llc均搁置在承 载部2上,而当扩张瓣11被下文述及的扩张体31张开时,为各个扩张瓣ll提供向 周围(即远离柱状扩张部中心线的方向)移动的位置;动力部3,其主要包括一个插入扩张空间13的扩张体31。该扩张体31插入扩 张空间13时,通过其表面将扩张力作用在扩张瓣11的内承受面lib上。该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对复合管4端部进行扩口时(参见图5、 6),将复合 管4端部套在扩张部1上,之后将动力部3的扩张体31插入各个扩张瓣11之间的 扩张空间13,由扩张体31作用在扩张瓣11的内承受面lib上将各个扩张瓣11张开, 再由扩张瓣11的外扩张面lla作用在复合管4内壁将复合管端部扩大,由于每个外 扩张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因此经扩大的复合管端部具有良好的圆度;扩张完毕 后,将扩张体31从扩张空间13内拔出,各个扩张瓣11在约束件12的作用下复位,脱离复合管4内壁,即可将经扩口的复合管4从扩张部上轻易取下。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该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包括一扩张部1、 一承载部2、 一动力部3: 扩张部1由约束件12将六个扩张瓣11约束成柱状,每个扩张瓣11具有外扩张 面lla和内承受面llb,每个外扩张面lla的截面形状(该截面形状即与柱状扩张部 的中心线垂直的平面与外扩张面相交形成的弧线)为圆弧状(参见图2、 3),各个内 承受面lib围成一个扩张空间13,在各个扩张瓣11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搁置部llc; 更为具体的,所述的外扩张面lla为圆锥面,且呈台阶状分布在所述的扩张瓣11上, 因此它们被约束件约束在一起时构成图示的分段式柱状结构的扩张部;所述扩张瓣11的内承受面lib为圆锥面;所述的约束件12为一个圆形开口束紧弹簧,所述的扩 张瓣11上有束紧槽lld,各个扩张瓣11通过其上的束紧槽lie卡在所述束紧弹簧的 内侧而被约束在一起;承载部2用于承载所述的搁置部llc,它具有一个基体21,该基体21上设置有 螺母21b并开设用于容纳各个扩张瓣11的搁置部llc的环槽21a,该结构可以将整 个扩张部1与承载部2装在一起,且承载部2为扩张部1的各个扩张瓣11提供活动 的空间在自然状态下,作为约束件12的束紧弹簧将各个扩张瓣11约束在一起, 且各个扩张瓣11的搁置部llc均搁置在承载部2上,而当扩张瓣11被下文述及的 扩张体31张开时,为各个扩张瓣ll提供向周围(即远离柱状扩张部中心线的方向) 移动的位置;动力部3,其包括一个插入扩张空间13的扩张体31和一对施力柄扩张体31 为圆台状,其表面的锥度(即扩张体的表面与扩张体31中心线的夹角a的正切值)大 于所述内承受面lib的锥度(扩张瓣的内承受面lib与扩张部1中心线的夹角P的正 切值),因此扩张体31的前端HEAD与扩张瓣11之间的间隙大于扩张体的后端END 与扩张瓣11之间的间隙;该对施力柄包括第一施力柄32和用于连接承载部2的第 二施力柄33, 二者之间连接有连杆34,且第二施力柄33具有一导向孔33a,所述的 扩张体31延伸出一导向杆31a,该导向杆31a穿设在第二施力柄33的导向孔33a 内,该导向杆31a的端部铰接在第一施力柄32上,在第二施力柄33上对应导向孔33a的周围部位设置有用于连接承载部2的外螺纹33b;该结构的动力部3,通过调 整两个施力柄之间的夹角可以使扩张体31在导向孔33a的导向下相对第二施力柄33 伸縮,在连接上带有扩张部1的承载部2后,可以使扩张体31在各个扩张瓣11之 间的扩张空间13内伸缩:在插入到扩张空间13内时将各个扩张瓣11张开,在从扩 张空间13縮出时,由作为约束件12的束紧弹簧将各个扩张瓣11收拢在一起。此外, 在第二施力柄33上调节螺栓35,使该调节螺栓支撑在第一施力柄32与第二施力柄 33之间,用以调节第一施力柄32与第二施力柄33之间的最小夹角,防止扩张瓣ll 过分扩大而将管口过分张大或者张破。用上述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对复合管扩口时,将复合管4端部套在扩张部1上 (如图5),之后用手将两个施力柄32/33向一起收拢,即使扩张体31插入各个扩张 瓣11之间的扩张空间13,由扩张体31作用在扩张瓣11的内承受面lib上将各个扩 张瓣11张开,进而由扩张瓣11的外扩张面lla作用在复合管4内壁将复合管端部 扩大,由于每个外扩张面lla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因此经扩大的复合管端部41具 有良好的圆度,且扩口呈喇叭口状,若扩口较小,可以使用大径段进行扩张;扩张 完毕后,用手将两个施力柄32/33张开,将扩张体31从扩张空间13内拔出,各个 扩张瓣11在约束件12的作用下复位,脱离复合管4内壁,即可将经扩口的复合管4 从扩张部上轻易取下;根据需要,还可以将扩大的复合管端部41套在扩张部的更大 规格的外扩张面上进行再次扩口,直至扩大至要求的口径。 其他实施例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提示下,在实施时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扩张瓣的数量可以做适当变化;扩张体可以为棱台状,使其具有与扩张瓣的数目对应的棱台侧面,扩张瓣的内 承受面制成与扩张体的一个棱台侧面对应的倾斜平面; 外扩张面还可以为圆柱面;承载部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如卡接与第二施力柄连接。
权利要求1、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扩张部(1),其由约束件(12)将若干个扩张瓣(11)约束成柱状,每个扩张瓣(11)具有外扩张面(11a)和内承受面(11b),每个外扩张面(11a)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各个内承受面(11b)围成一个扩张空间(13),在各个扩张瓣(11)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搁置部(11c);一用于承载所述搁置部(11c)的承载部(2);一动力部(3),其主要包括一个插入所述扩张空间(13)的扩张体(3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扩张面(lla) 为圆柱面或圆锥面。 '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扩张面 (lla)呈台阶状分布在所述的扩张瓣(ll)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扩张体(31) 为圆台状,所述扩张瓣(ll)的内承受面(llb)为圆锥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扩张体(31) 为棱台状,其具有与所述扩张瓣(ll)的数目对应的棱台侧面,所述扩张瓣(ll)的内 承受面(llb)为与扩张体(31)的一个棱台侧面对应的倾斜平面。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扩张体的前 端(HEAD)与扩张瓣(11)之间的间隙大于扩张体的后端(END)与扩张瓣(11)之间的间 隙;所述扩张体(31)表面的锥度大于所述内承受面(11B)的锥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承载部(2)具 有一个基体(21),该基体(21)上开设用于容纳所述各个搁置部(lie)的环槽(21a)。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部(3) 包括与所述的扩张体(31)相配的一对施力柄,该对施力柄包括第一施力柄(32) 和用于连接所述承载部(2)的第二施力柄(33), 二者之间连接有连杆(34),且第 二施力柄(33)具有一导向孔(33a);所述的扩张体(31)延伸出一导向杆(31a),该导向杆(31a)穿设在第二施力柄(33)的导向孔(33a)内,该导向杆(31a)的端部铰接在 第一施力柄(32)上;所述的承载部(2)与第二施力柄(33)通过螺纹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施力柄 (32)和第二施力柄(33)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35)。
10、 根据权利要求l、 2、 4、 5或7所述的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 的约束件(12)为一个圆形开口束紧弹簧,所述的扩张瓣(ll)上有束紧槽(lld),各个 扩张瓣(ll)通过其上的束紧槽(lld)卡在所述束紧弹簧的内侧而被约束在一起。
专利摘要复合管扩口整圆装置,属于作业工具,现有技术难以对金属塑料复合管进行扩口,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扩张部,其由约束件将若干个扩张瓣约束成柱状,每个扩张瓣具有外扩张面和内承受面,每个外扩张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各个内承受面围成一个扩张空间,在各个扩张瓣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搁置部;一用于承载所述搁置部的承载部;一动力部,其主要包括一个插入所述扩张空间的扩张体。将复合管端部套在扩张部上,之后将动力部的扩张体插入扩张空间,由扩张体作用在扩张瓣的内承受面上将各个扩张瓣张开,再由扩张瓣的外扩张面作用在复合管内壁将复合管端部扩大,由于每个外扩张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因此经扩大的复合管端部具有良好的圆度。
文档编号F16L13/14GK201096239SQ20072018450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0日
发明者王占奎 申请人:王占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