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5209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特别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 角接触球轴承。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器是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 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目前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图l),内部是无保持架满球装结构,由一个内圈和一个外圈把钢球夹持住,主 要受轴向力进行工作,钢球、内、外圈三者之间无束缚(散套结构),此类结 构的优点是轴承的加工比较简单。但也存在着如下弊端因为汽车转向器用推 力角接触球轴承转速较低,承受载荷较大,特别是在装机时要求不能少球,此 种结构在装机时内、外圈很易分离,钢球比较容易散掉, 一旦缺球和主机配套
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疲劳寿命就达不到300000次要求,另外此
种结构设计装机效率也比较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所 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本实用新 型设计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钢球,
其特征在于钢球位于内圈的中央滚道上,外圈的横截面呈L形,钢球相对于外
圈的内侧面上的L形折角处,在外圈的内侧面的L形上端面上嵌有止动环。内圈 及外圈之间填满钢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改造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 触球轴承内、外圈结构和安装一端止动环,阻止套圈和钢球散套,而在轴承受 力加载时又无干涉,彻底解决散球后缺球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同时又保证了装 机质量和提高了主机厂的装配效率。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内圈l、外圈2、钢球3,其特征在于钢球3位于内圈1的中央滚道 4上,外圈2的横截面呈L形,钢球3相对于外圈2的内侧面上的L形折角处,在外 圈2的内侧面的L形上端面上嵌有止动环5。内圈1及外圈2之间填满钢球3。
由于在外圈2的内侧面L形上端面上嵌有止动环5,因此可以防止钢球3从上 端面脱落,从而保证内圈l、外圈2、钢球3三者的不散架。而安装在车辆的转向 总成上时,止动环5对轴承受力加载毫无影响。可以满足对车辆转向器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钢球,其特征在于钢球位于内圈的中央滚道上,外圈的横截面呈L形,钢球相对于外圈的内侧面上的L形折角处,在外圈的内侧面的L形上端面上嵌有止动环。
2、 按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内 圈及外圈之间填满钢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钢球,其特征在于钢球位于内圈的中央滚道上,外圈的横截面呈L形,钢球相对于外圈的内侧面上的L形折角处,在外圈的内侧面的L形上端面上嵌有止动环。内圈及外圈之间填满钢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改造汽车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结构和安装一端止动环,阻止套圈和钢球散套,而在轴承受力加载时又无干涉,彻底解决散球后缺球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同时又保证了装机质量和提高了主机厂的装配效率。
文档编号F16C19/10GK201221560SQ20082005872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1日
发明者徐继林, 李举超, 赵文胜, 郭长建, 高向阳 申请人:上海人本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康派尔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