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固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291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固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固元件,特别涉及一种配合扳手使用的锁固元件。
背景技术
—般螺栓或螺帽的头部由于大多呈六边形,故在使用该螺栓或螺帽时,需利用内 六角套筒扳手或六角扳手。 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213143,其公开一种结构上能相配合的螺帽与扳手套 筒,在该专利中,螺帽的外周面设有凹槽结构,而用以套设于螺帽的扳手套筒相对应地设有 凸出结构,借此,当扳手套筒套设于螺帽时,便能带动螺帽旋转,由于螺帽的凹槽结构,故需 要配合该特定结构的扳手套筒方可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使用两种扳手旋转致动以增加使用方便性的 锁固元件。 本实用新型锁固元件适于供一内六角套筒扳手及一内孔扳手其中之一套设,该内
六角套筒扳手具有多个相连接的内壁以及多个由所述内壁界定出的内角,该内孔扳手具有
一围绕界定出一内孔的内周壁以及多个凸出于该内周壁并且沿该内周壁的圆周方向相间
隔地设置的凸缘,该锁固元件包括一头部段以及一连接该头部段并且设有螺纹结构的锁固
段,该头部段具有一大致呈柱状的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外周面,该头部段本体的外周面包括
多个平面部,且该头部段还具有多个形成于该本体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平面部。 于该头部段的径向断面中,沿所述平面部的连线为一正六边形以供该内六角套筒
扳手套设于该头部段,且于该头部段的径向断面中,该外周面的一外切圆直径小于该内孔
扳手的孔径,且所述平面部的轮廓位于该外切圆内以供该内孔扳手通过所述凸缘分别伸入
所述凹槽地套设于该头部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固元件,该锁固元件为一螺栓,该锁固段为一设有外螺纹结 构的螺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固元件,该锁固元件为一螺帽,该锁固段为一设有内螺纹结 构的内螺纹孔,该内螺纹孔轴向贯穿该头部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固元件,该外周面还包括多个当该内六角套筒扳手套设于该 头部段时分别面向所述内角的连接面部,每一连接面部连接于每两相邻的平面部之间,该 连接面部为弧形曲面及平面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固元件,所述连接面部为弧形曲面,且于该头部段的径向断 面中,所述连接面部的轮廓重合于该外周面的外切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固元件,该平面部包括二相间隔的平面,该凹槽位于所述平 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固元件,所述凹槽于该本体的外周面呈轴向延伸。[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功效在于,通过锁固元件头部段的结构设计,使得该锁固元件 除了可供与结构相对应的内孔扳手配合使用以外,还可供内六角套筒扳手配合使用,借此 增加该锁固元件在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固元件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与一内孔扳手、一内六角套筒扳手 的立体图。 图2是该锁固元件的较佳实施例的端视图。 图3是该锁固元件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内孔扳手套设于锁固元件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内六角套筒扳手套设于锁固元件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该锁固元件为螺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4、图5,本实用新型锁固元件1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可供使用者以一内 六角套筒扳手2或一内孔扳手3套设而旋转致动,借此将汽车轮框锁固于轮轴。 本实施例所提的内六角套筒扳手2具有多个相连接的内壁21以及多个由所述内 壁21界定出的内角22。内孔扳手3具有一围绕界定出一内孔31的内周壁32以及多个凸 出于内周壁32的凸缘33,所述凸缘33沿内周壁32的圆周方向相间隔。 参阅图1至图3,锁固元件1包括一头部段11以及一锁固段12。 头部段11具有一本体111以及多个形成于本体111的凹槽112,本体111大致呈 柱状并且具有一外周面110,凹槽112凹陷形成于本体111的外周面110并且沿轴向延伸, 且所述凹槽112沿环绕本体111外周面110的方向相间隔。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1的外周 面110包括多个平面部113以及多个连接面部115,所述平面部113与连接面部115相交 错地连接,亦即,每一连接面部115连接于两相邻的平面部113之间,每一平面部113连接 于两相邻的连接面部115之间,所述凹槽112分别位于所述平面部113,在本实施例中,每 一个平面部113包括二相间隔的平面114,凹槽112介于每一个平面部113的两个平面114 之间,换句话说,每一个凹槽112两侧的区域为平面,在头部段11的径向断面中,沿所述平 面部113的连线可以形成一正六边形(如图5所示)。 连接面部115在本实施例中为弧形曲面,且在头部段11的径向断面中,连接面部 115的轮廓重合于一假想圆IOO(如图2所示),而所述平面部113的轮廓位于假想圆100 内,故整体来说,由于连接面部115的轮廓重合于假想圆100,故假想圆100为外切于头部段 11的外周面110的一外切圆,且假想圆100的直径小于内孔扳手3的内孔31直径,因而使 得内孔扳手3能套设于锁固元件1的头部段11。 参阅图1、图2、图4,虽然在头部段11的径向断面中,沿所述平面部113的连线可 以形成一正六边形,但通过连接面部115的设计,使得头部段11径向断面的轮廓还是在该 假想圆100的范围内,因此,内孔扳手3仍可套设于头部段11的本体lll,而通过内孔扳手 3的所述凸缘33分别位于头部段11的所述凹槽112内,当内孔扳手3被转动时,便能带动锁固元件l转动。 参阅图1、图5,除了内孔扳手3能转动锁固元件1以外,本实施例通过头部段11 所述平面部113的设置,使得当内六角套筒扳手2套设于锁固元件1的头部段11时,通过 所述平面部113分别对应并且能抵触于内六角套筒扳手2的所述内壁21,便能让内六角套 筒扳手2有能够带动头部段11旋转的施力点,因而使锁固元件1也可利用内六角套筒扳手 2来转动。 另一点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锁固元件1为螺栓,锁固段12为设置有外螺纹结 构121的螺杆,但事实上,如图6所示,锁固元件1'也可以是指螺帽,此时,头部段11的结 构不变,而锁固段12'则与头部段11连接为一体,为贯穿头部段11并且设有内螺纹结构的 内螺纹孔。 除此之外,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头部段11的每一个平面部113包括分别位于 凹槽112两侧的两个平面114,但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凹槽112的凹陷位置或凹陷大小 的调整,也可以让平面部113只包括其中一个平面114,此时,所谓凹槽112位于平面部113 便是指邻接于该平面114的一侧,只要该一平面114的面积大小让内六角套筒扳手2套设 于头部段11时,内六角套筒扳手2的所述内壁21能分别对应接触所述平面114并且足以 形成带动头部段11旋转的施力点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锁固元件1头部段11的结构设计,使得该锁固元件1 除了可供与结构相对应的内孔扳手3配合使用以外,还可供内六角套筒扳手2配合使用,确 实能增加锁固元件1在使用上的便利性。
权利要求一种锁固元件,适于供一内六角套筒扳手及一内孔扳手其中之一套设,该内六角套筒扳手具有多个相连接的内壁以及多个由所述内壁界定出的内角,该内孔扳手具有一围绕界定出一内孔的内周壁以及多个凸出于该内周壁并且沿该内周壁的圆周方向相间隔地设置的凸缘,该锁固元件包括一头部段以及一连接该头部段并且设有螺纹结构的锁固段,该头部段具有一呈柱状的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外周面,其特征在于,该头部段的本体的外周面包括多个平面部,且该头部段还具有多个形成于该本体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平面部,于该头部段的径向断面中,沿所述平面部的连线为一正六边形以供该内六角套筒扳手套设于该头部段,且于该头部段的径向断面中,该外周面的一外切圆的直径小于该内孔扳手的孔径,且所述平面部的轮廓位于该外切圆内以供该内孔扳手通过所述凸缘分别伸入所述凹槽地套设于该头部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元件为一螺栓,该锁固段为一设有外螺纹结构的螺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元件为一螺帽,该锁固段为一设有内螺纹结构的内螺纹孔,该内螺纹孔轴向贯穿该头部段。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固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外周面还包括多个当该内六角套筒扳手套设于该头部段时分别面向所述内角的连接面部,每一连接面部连接于每两相邻的平面部之间,该连接面部为弧形曲面及平面其中之一。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部为弧形曲面,且于该头部段的径向断面中,所述连接面部的轮廓重合于该外周面的外切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固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平面部包括二相间隔的平面,该凹槽位于所述平面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于该本体的外周面呈轴向延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固元件,包括一头部段以及一锁固段。头部段具有一概呈柱状的本体以及多个形成于本体的凹槽,本体具有一外周面,本体的外周面包括多个平面部,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平面部,于头部段的径向断面中,沿所述平面部的连线为一正六边形,借此,可供一内六角套筒扳手套设于头部段,且于头部段的径向断面中,外周面的一外切圆直径小于内孔扳手的孔径,且所述平面部的轮廓位于外切圆内,借此,可供一内孔扳手套设于头部段。
文档编号F16B23/00GK201513440SQ20092017466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8日
发明者张振海 申请人:台湾固而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