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液压紧配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888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拆液压紧配螺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机械等行业,法兰与法兰之间的连接装置,尤其涉
及一种可拆液压紧配螺栓。
背景技术
国内近年来已发展了可拆液压紧配螺栓,但目前的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因其套筒 在装拆过程中受到应力很大,特别是当套筒在螺杆锥面上移动时,此时一般在干磨擦下移 动,因零件未经任何处理,尽靠材质的机械性能很难承受如此大的应力,摩擦面仅受200N 压力,且在摩擦面滴油状态下也很快磨损和咬死,不能成为真正的可多次装拆使用的可拆 液压紧配螺栓,因此需要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传递能力强、且装拆
可靠的高性能可拆液压紧配螺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包括螺杆、专用安装工具,所述螺杆上安装有套筒,所述螺杆
与套筒接触表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距所述圆锥面两端一定距离上各设有一环形油
槽,所述环形油槽与设在螺杆上的进油口相通,所述螺杆两端螺旋套接有螺母,所述专用安
装工具包括装拆油缸、压环和拉环,所述螺杆或套筒接触表面渗透有耐磨层和防锈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在螺杆或套筒接触表面采用低温液体方法渗
透一层非金属元素硫、氮和碳等,由于非金属元素的特性以及处理时各元素渗入深度不一
样,使零件本身的结构分成三层,表面极薄一层防锈层,第二层耐磨层(0. 30 0. 55mm之
间),第三层本材料原始性能,由于非金属元素的耐磨、抗摩擦、抗咬死、抗疲劳、自润滑和耐
蚀性能,在600N压力且摩擦面不滴油状态下作相对高速移动也不会出现粘咬的现象,大大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可拆液压紧配螺栓的循环使用,降低了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螺杆与套筒接触表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
利用专用装拆工具中装拆油缸和压环,拉动螺杆使其在套筒内锥面上移动并使套筒扩张,
把套筒外表面与螺杆孔之间间隙消除,并产生一定量的过盈。上紧右端螺母后用装拆油缸
和拉环把螺杆拉伸产生予应力,拉到设计予拉力后把左边螺母再上紧,法兰端面的螺母便
紧压在法兰表面,将轴与法兰固定连在一起,并利用其摩擦阻力来传递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传递能力强、且装拆方便、性
能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安装后示意图,连接两法兰状态。[0011] 图2、本实用新型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安装时套筒定位和扩张状态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安装时最终螺杆予紧状态示意图。 图4、为
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套筒,2、螺母,3、螺杆,4、专用安装工具,5、拉环,6、压环,7、装拆油缸,8、法 兰1,9法兰II, 10、环形油槽,11、进油口, 12、耐磨层、13、防锈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包括螺杆3、专用安装工具4,所 述螺杆3上安装有套筒l,所述螺杆3与套筒1接触表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距所述 圆锥面两端一定距离上各设有一环形油槽IO,所述环形油槽10与设在螺杆上的进油口 11 相通,所述螺杆3两端螺旋套接有螺母2,所述专用安装工具4包括装拆油缸7、压环6和拉 环5,所述螺杆3或套筒1接触表面渗透有耐磨层12和防锈层13。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安装的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安装 时,装拆油缸7的进油口 11接高压油管。利用压环6使套筒1在法兰孔内定位,装拆油缸7 进油,使螺杆3在套筒1内向左移动,并使套筒扩张,消除法兰螺杆孔与套筒之间间隙。并 使装拆油缸7中油压达到计算值为止,此时已使套筒与法兰螺孔之间间隙消除并有一定量 的过盈。先把螺杆3上右边螺母上紧,左边退出装拆油缸7和压环6,再装上左边螺母、拉环 5和装拆油缸7,再在装拆油缸7中进油,使螺杆3受力拉长,装拆油缸7中油压达到螺杆中 所设计予拉力为时,并旋紧螺母,拆下装拆油缸7和拉环5,安装完成。
权利要求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包括螺杆、专用安装工具,所述螺杆上安装有套筒,所述螺杆与套筒接触表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距所述圆锥面两端一定距离上各设有一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与设在螺杆上的进油口相通,所述螺杆两端螺旋套接有螺母,所述专用安装工具包括装拆油缸、压环和拉环,其特征是所述螺杆或套筒接触表面渗透有耐磨层和防锈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液压紧配螺栓,包括螺杆、专用安装工具,螺杆上安装有套筒,螺杆与套筒接触表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距所述圆锥面两端一定距离上各设有一环形油槽,环形油槽与设在螺杆上的进油口相通,所述螺杆两端螺旋套接有螺母,所述专用安装工具包括装拆油缸、压环和拉环,其特征是螺杆或套筒接触表面渗透有耐磨层和防锈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传递能力强、且装拆方便、性能可靠。
文档编号F16B41/00GK201475111SQ2009203039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庄龙森, 徐炳岳 申请人:徐炳岳;庄龙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