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构造成具有钢背层和树脂滑动层的圆 筒轴承,轴承通过间隙可转动地支承轴。
背景技术:
作为制冷机中压缩机,有各种类型的压缩机,例如,螺旋型压缩机、转动型压缩机 等,然而,不管那种类型都具有这样一结构,轴承通过间隙支承曲轴(转动轴)。在制冷机中 压缩机的轴承装置中,使用圆筒轴承或类似结构,其由多层构造而成,其中,多孔金属烧结 层形成在钢背层上,树脂复合物浸渍到多孔烧结金属的烧结层的空隙内。此外,制冷机中压 缩机的轴承一直在其轴承内表面上进行机加工(切削或磨削),处于轴承被压入轴承外壳 部分内的状态中,使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之间的间隙变得狭窄,以防止正常运行时由于曲 轴轴线的挠曲而降低压缩效率。此外,作为制冷机中压缩机的传统的轴承,已经有人提出了一种轴承,其中,多孔 金属烧结层稀疏地暴露于滑动表面。例如,在JP-A-59-194128(专利文献1)中,在用于制 冷机的压缩机曲轴的主轴承或下部轴承中,以及在JP_B2-3823325(专利文献2)中,在曲轴 偏心部分的轴承中,使多孔金属烧结层稀疏地暴露于滑动表面,目的在于,提高轴承耐磨性 和抗咬死的特性。在此情形中,通过将制冷剂或制冷机油馈入到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间 隙内,可实现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的滑动表面润滑,然而,由于制冷机中压缩机启动时馈 入油量较少,且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间隙设计得很窄,易于产生轴承滑动表面 和曲轴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如专利文献1和2所揭示的,多孔金属烧结层稀疏地暴露于滑 动表面的轴承,可在正常运行时获得满意的特性,然而,由于压缩机启动时,在稀疏地暴露 于滑动表面的多孔金属烧结层和轴表面之间产生了直接接触,所以,容易发生轴承磨损和 表面咬死。此外,通过放大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间隙,可减小启动时轴承滑动表 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接触,然而,由于正常运行时因曲轴轴线的挠曲产生压缩效率的降低, 所以,不能成为实际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所述的情况特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机中压缩机 的轴承装置,其可在启动时放大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间隙,而在制冷机的压缩 机正常运行时使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间隙变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 承装置,其中,包括钢背层和树脂滑动层的圆筒轴承通过间隙可转动地支承轴,其中,启动 时的树脂滑动层的厚度L(mm)设定在如下范围Cl X 0. 025/ {(T2-T1) Χα}彡 L 彡 Cl X 0. 20/ {(Τ2-Τ1) X α }其中,Cl (mm)为正常运行时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间隙,T2 (K)为轴承正常运行时轴承温度,Tl (K)为轴承启动时轴承温度,以及α (K-I)为树脂滑动层的树脂成分的热膨胀系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中,多孔金属烧结层形成在钢背层上,而树脂滑动层涂覆在多孔烧结金属的烧结层 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用于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中,树脂滑动层使用的树脂的热膨胀系数是轴材料热膨胀系数的20倍以 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何一方面所述的用于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中,树脂滑动层的树脂成分由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构成聚酰亚 胺、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何一方面所述的用于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中,1-40% (重量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树脂滑动层内。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如第五方面所述的用于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 置,其中,固体润滑剂由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组成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石墨和聚四氟乙 火布。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如第六方面所述的用于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 置,其中,在固体润滑剂中含有聚四氟乙烯的情形中,固体润滑剂中还包括0. 1至15 % (重 量计)的选自以下的至少一个化合物磷酸钙、磷酸钡、磷酸镁、磷酸锂、磷酸三锂、磷酸三 钙、磷酸氢钙或脱水磷酸氢钙、磷酸氢镁或脱水磷酸氢镁、焦磷酸钙、焦磷酸镁、偏磷酸锂、 偏磷酸钙、偏磷酸镁、碳酸锂、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锶、碳酸钡、硫酸钙和硫酸钡。本发明的效果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中,基于制冷机中压缩机启动时和正常运行时的温差, 在树脂滑动层内产生热膨胀变形,然而,由于树脂滑动层朝向轴承外直径侧的变形受到强 度大于树脂滑动层的钢背层的约束,所以,就产生了树脂滑动层朝向内直径侧的变形。因 此,在树脂滑动层厚度设定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表达范围内的情形中,启动时轴承滑动表 面和轴表面之间的间隙变得相对较大,相对于正常运行时滑动表面和轴表面之间的间隙, 增大的范围在大于或等于2. 5%和小于或等于20%之间。因此,由于轴承滑动表面和轴表 面之间的间隙(下文中,称之为轴承间隙)在启动时变得较大,相对于正常运行时,增大的 范围在大于或等于2. 5%和小于或等于20%之间,而在正常运行时变窄轴承间隙以防止因 轴的轴线挠曲引起的制冷机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下降,可防止轴承滑动表面和轴表面彼此直 接接触,能够使它难于产生轴承滑动表面的磨损和咬死。相反,在轴承间隙在启动时比正常运行时增加量小于2. 5%的情形中,防止轴承滑 动表面和轴表面接触的效果不够充分,如果超过20%,则轴承间隙变得过大,于是,轴的轴 线在启动时挠曲,发生与轴承滑动表面冲撞(碰撞),存在有这样的情形轴承的滑动表面 受到损坏。在此情形中,较佳的是,树脂滑动层的厚度应做成使启动时的轴承间隙大于正 常运行时的轴承间隙,相对于正常运行时的轴承间隙,范围在大于或等于5%和小于或等于 15%之间。在此情形中,如上述专利文献1和2中所揭示的,在多孔金属烧结层暴露于滑动表面的情形中,即使温差发生在制冷机压缩机的启动时和正常运行时之间,热膨胀变形的差 异也很难发生在多孔金属烧结层和曲轴(通常由铁合金制成)之间。因此,轴承间隙在启 动时与正常运行时同样方式地变窄。因此,由于暴露于轴承滑动表面的多孔金属烧结层和 轴表面在一段过程中发生直接接触,所以,启动时制冷剂或制冷机油不能充分地馈送到轴 承间隙,易于发生轴承磨损和滑动表面咬死。此外,多孔金属烧结层可在钢背层上形成为中间层,而树脂滑动层的树脂可浸渍 到多孔金属烧结层的空隙内,以提高钢背层和树脂滑动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就如根据第二 方面的本发明。在此情形中,可获得与树脂滑动层直接涂覆在钢背层上相同的效果,其通过 控制涂覆在多孔金属烧结层上的树脂滑动层的厚度来获得此效果。在此情形中,能够利用 一般金属的烧结层,例如,铜合金烧结层、铁合金烧结层等。此外,较佳地可使多孔金属烧结 层的空隙比等于或大于20% (按体积计),以提高与树脂滑动层的粘结强度。 此外,如果使用这样的树脂,其中,树脂滑动层的树脂和轴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 差相当于20倍以上,就如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则启动时树脂滑动层的热膨胀变形 大于正常运行时的变形。因此,控制轴承间隙变得很容易。在此情形中,制冷剂中压缩机轴 的材料通常是铁合金,其热膨胀系数约在IlXlO-6K-1左右。在此情形中,树脂滑动层理想 地是使用热膨胀系数等于或大于4. 0 X IO-5K-1的树脂,更为理想的是,使用热膨胀系数等于 或大于6. OX KT5IT1的树脂,进一步更为理想的是,使用热膨胀系数等于或大于8. OX KT5IT1 的树脂。具体来说,可使用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树脂聚醚酮醚、聚乙缩醛、聚酰胺、苯酚、 聚酰亚胺、聚酰胺_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此外,较佳的是,树脂滑动层的树脂成分由以下一种或多种材料构造成聚酰亚 胺、聚酰胺_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就如根据第四方面的本发明。这些树脂较佳地作为制 冷剂中压缩机轴承的滑动层,其中,由于其热稳定性高且高温强度高,所以,轴承能耐受高 温。换句话说,如果采用这些树脂,则轴承滑动表面的磨损很小,并难于产生由轴的轴向挠 曲造成的压缩效率的降低。此外,可在树脂滑动层内包含1至40% (重量计)的固体润滑剂,以提高树脂滑动 层的滑动特性,就如根据第五方面的本发明。而且,可使用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材料作为 固体润滑剂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石墨和聚四氟乙烯(以下称之为“PTFE”),就如根据第六 方面的本发明。在此情形中,由于与树脂相比,这些固体润滑剂中的二硫化钼、二硫化钨和 石墨的热膨胀系数较小,所以,启动时树脂滑动层的热膨胀变形小于正常运行时的热膨胀 变形。因此,如果固体润滑剂的含量超过40% (重量计),则启动时轴承间隙的增加量变得 太小,易于产生轴承滑动表面和轴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该含量最好等于或小于40% (重量计)。此外,由于PTFE是类似于树脂滑动层的树脂型的固体润滑剂,且其热膨胀变形 量较大,所以,PTFE是作为用于本发明中的固体润滑剂的最佳首选。在使用热膨胀系数比 PTFE低的树脂作为树脂滑动层的树脂成分的情形中,必须考虑到与树脂滑动层中PTFE的 体积率相对应的树脂滑动层的热膨胀变形。此外,在固体润滑剂中含有PTFE的情形中,还可包括按重量计为0. 1至15%的选 自以下的至少一个化合物磷酸钙、磷酸钡、磷酸镁、磷酸锂、磷酸三锂、磷酸三钙、磷酸氢钙 或脱水磷酸氢钙、磷酸氢镁或脱水磷酸氢镁、焦磷酸钙、焦磷酸镁、偏磷酸锂、偏磷酸钙、偏磷酸镁、碳酸锂、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锶、碳酸钡、硫酸钙和硫酸钡,以提高PTFE的润滑特 性,就如根据第七方面的本发明。
图IA是一截面图,显示制冷剂中压缩机正常运行时曲轴和轴承之间的关系;图IB是一截面图,显示制冷剂中压缩机启动时曲轴和轴承之间的关系;图2是一轴承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树脂滑动层直接涂覆在钢背层上;以及图3是一轴承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多孔金属烧结层作为中间层形成在钢背层 上,而树脂滑动层涂覆在多孔金属烧结层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至3,给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描述。图IA是一截面图,显示 制冷剂中压缩机正常运行时曲轴4和轴承1之间的关系,图IB是一截面图,显示制冷剂中 压缩机启动时曲轴4和轴承1之间的关系,图2是轴承1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树脂滑动 层3直接涂覆在钢背层2上,以及图3是轴承1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多孔金属烧结层5 作为中间层形成在钢背层2上,而树脂滑动层3涂覆在多孔金属烧结层5上。在此情形中, 上述附图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曲轴4和轴承1的示意图,每个部分只是夸大方式地或简略方 式地绘出,以便于理解结构、构造等方面。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1构造成使树脂滑动层3设 置在钢背层2上。此外,如图IA所示,轴承1形成为圆筒形,并构造成通过轴承间隙Cl可 转动地支承曲轴4。此外,轴承1的滑动表面和曲轴4的表面通过将制冷剂和制冷机油馈入 轴承间隙Cl内而得到润滑。在此期间,制冷机中压缩机启动时和正常运行时之间的温差在轴承1和曲轴4中 产生了热膨胀变形。在此情形中,由于一般地说制冷机中压缩机的曲轴4通常由铁合金制 成,所以,根据本发明的轴承1中的背层2由钢制成。在此情形中,由于轴承1的钢背层2 和曲轴4经受相同的热膨胀变形,所以,轴承1的钢背层2和树脂滑动层3之间的交界面与 曲轴4表面之间的距离即使产生温度变化也不变。相反,由于钢背层的强度相对大于树脂 滑动层3的强度,树脂滑动层3在启动时和正常运行时之间的温差造成的热膨胀变形就在 朝向轴承1外直径侧受到约束,而树脂滑动层3易于产生朝向轴承1内直径侧的变形。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轴承1中,通过相对于正常运行时轴承1滑动表面和曲轴4表面之间的轴承间隙Cl (mm),增大启动时轴承1滑动表面和曲轴4表面之间的轴承间隙 C2 (mm),根据公式Cl X 1. 025 < C2彡Cl X 1. 20,即,相对于正常运行时的轴承间隙Cl,放大 启动时的轴承间隙C2在等于或大于2. 5%和等于或小于20%的范围之内,就能够防止轴承 1的滑动表面和曲轴4表面彼此直接接触,还能获得难于产生轴承1的滑动表面磨损和咬死 的结果。此外,考虑到这样的事实树脂滑动层3的膨胀量(厚度改变量)用公式C2-C1 = (T2-T1) X α X L来表达,其中,Τ2 (K)为轴承1正常运行时轴承温度,Tl(K)为轴承1启动 时轴承温度,α (K-I)为树脂滑动层3的树脂成分的热膨胀系数,以及L(mm)为树脂滑动层 3启动时的厚度,较佳地,将树脂滑动层3在启动时的厚度L(mm)设定在某一范围内,该范围用下面表达式(1)来表达。Cl X 0. 025/ {(T2-T1) Χα} ^ L ^ Cl Χ0. 20/{(Τ2-Τ1) X α } (1)换句话说,在树脂滑动层3的厚度L设定在如上所述的表达式(1)的范围内的情 形中,能够相对于正常运行时的轴承间隙Cl相对地放大启动时的轴承间隙C2,放大在一定 范围之内,该范围等于或大于2. 5%和等于或小于20%。根据该结构,由于轴承间隙C2在 启动时变得大于正常运行时,放大在一定范围之内,该范围等于或大于2. 5%和等于或小于 20%,而在正常运行时变窄轴承间隙Cl,以防止制冷剂中压缩机因曲轴4轴线挠曲引起的 压缩效率的降低,能够防止轴承1滑动表面和曲轴4表面彼此变得直接接触。相反,在轴承间隙C2启动时比正常运行时增加量小于2. 5%的情形中,防止轴承 1滑动表面和曲轴4表面接触的效果不够充分,如果超过20%,则轴承间隙C2变得过分地 大,于是,曲轴4的轴线在启动时发生挠曲,产生与轴承1的滑动表面碰撞(撞击),出现这 样的情形在轴承1的滑动表面内产生磨蚀损坏。在此情形中,最好这样来设定树脂滑动层 3的厚度启动时轴承间隙C2变得大于正常运行时的轴承间隙Cl,增大在一定范围之内,相 对于正常运行时的轴承间隙Cl,该范围是等于或大于5%和等于或小于15%。在此情形中,尽管在图IA中以夸大方式绘出,但正常运行时的轴承间隙Cl设定得 很小,以防止制冷剂中压缩机因曲轴4轴线挠曲引起的压缩效率的降低。具体来说,存在有 这样的情形根据制冷机中压缩机的技术规格书,轴承间隙Cl的下限值不同,然而,一般来 说,其设定到0.010mm左右的尺寸。此外,根据制冷机中压缩机的技术规格书,正常运行时 轴承的轴承温度T2稍有不同,然而,例如,在用于空调的制冷机中的压缩机的情形中,轴承 温度在150°C左右。此外,启动时轴承温度Tl意味着其中安装制冷机的压缩机的环境的温 度。例如,在用于空调的制冷机中的压缩机的情形中,由于其通常安装在室内或室外,所以, 温度平均在20°C左右。在此情形中,通过将轴承1压配入轴承外壳(未示出)内,具有厚度等于或大于表 达式(1)范围的树脂滑动层3形成在轴承1中,此后,对轴承1内直径施加机加工(切割或 磨削),然而,具有厚度在表达式(1)范围内的树脂滑动层3形成在轴承1中,轴承1可压配 入轴承外壳内,由此较佳地将制冷剂中压缩机的轴承1设定到表达式(1)范围内的树脂滑 动层3的厚度。此外,树脂滑动层3中使用的树脂成分没有限制。由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曲 轴4(铁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所以,相对于正常运行时轴承间隙C2,可放大启动时的轴承 间隙Cl。在此情形中,根据不同的成分,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然而,通过控制树脂滑动 层3的厚度,可调节热膨胀变形量。因此,树脂滑动层3用的树脂成分不管是哪种树脂成 分,可相对于正常运行时轴承间隙C2,放大启动时的轴承间隙Cl,放大的范围是等于或大 于2. 5%和等于或小于20%。此外,轴承1可如图3所示地构造,使多孔金属烧结层5作为中间层形成在钢背层2上,而树脂滑动层3的树脂浸渍到多孔金属烧结层5的空隙内,以提高钢背层2和树脂滑 动层3之间的粘结强度。在此情形中,通过控制涂覆在多孔金属烧结层5上的树脂滑动层 3的厚度,可获得如同树脂滑动层3直接涂覆在如图2所示的钢背层2上的情形相同的效 果。在此情形中,能够使用诸如铜合金烧结层、铁合金烧结层或之类的普通金属的烧结层来 作为多孔金属烧结层5。此外,最好使多孔金属烧结层5的空隙比等于或大于20%的体积,以提高与树脂滑动层3的粘结强度。此外,最好在树脂滑动层3中使用热膨胀系数是曲轴4材料的热膨胀系数20倍以 上的树脂。由于启动时树脂滑动层3的热膨胀变形变得大于正常运行时的热膨胀变形,所 以,通过使用树脂滑动层3的树脂和曲轴4材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是20倍以上的树脂, 就可容易地控制轴承间隙。在此情形中,铁合金通常用作为制冷机压缩机的曲轴4的材料, 其热膨胀系数在11 X IO-6K-1左右。在此情形中,理想地是使用树脂滑动层3的树脂,其中热 膨胀系数等于或大于4. OX KT5IT1,更为理想的是,使用等于或大于6. OX KT5IT1的树脂,进 一步更为理想的是,使用等于或大于S.OXKTr1的树脂。具体来说,可使用以下的任何一 种或多种树脂聚醚酮醚、聚乙缩醛、聚酰胺、苯酚、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苯并 咪唑。此外,较佳的是,树脂滑动层3的树脂成分由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树脂构成聚 酰亚胺、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这些树脂较佳地是制冷机压缩机的轴承1的滑 动层,其中,由于其热稳定性高且高温强度高,所以,轴承1能耐受高温。换句话说,如果采 用这些树脂,则轴承1滑动表面的磨损很小,并难于产生由曲轴4的轴向挠曲造成的压缩效 率的降低。此外,至40% (重量计)的固体润滑剂可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3内,以提 高其滑动特性。可使用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作为固体润滑剂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石墨 和聚四氟乙烯。在此情形中,由于与树脂相比固体润滑剂中的二硫化钼、二硫化钨和石墨的 热膨胀系数较小,所以树脂滑动层3在启动时的热膨胀系数变得比正常运行时的热膨胀系 数小。因此,如果固体润滑剂含量超过40% (重量计),则启动时轴承间隙C2的增加量变 得过小,易于产生轴承1滑动表面和曲轴4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因此,理想的是,该含量 等于或小于40% (重量计)。此外,由于PTFE是类似于树脂滑动层3的树脂型固体润滑剂,其热膨胀变形量较 大,所以,作为用于本发明的固体润滑剂,PTFE是最佳的首选。在使用热膨胀系数比PTFE低 的树脂的情形中,作为树脂滑动层3中的树脂成分,必须考虑对应于树脂滑动层3中PTFE 体积率的树脂滑动层3的热膨胀系数。此外,在包括PTFE作为固体润滑剂的情形中,所述固体润滑剂中还可包括0. 1至 15% (按重量计)的选自以下的至少一个化合物磷酸钙、磷酸钡、磷酸镁、磷酸锂、磷酸三 锂、磷酸三钙、磷酸氢钙或脱水磷酸氢钙、磷酸氢镁或脱水磷酸氢镁、焦磷酸钙、焦磷酸镁、 偏磷酸锂、偏磷酸钙、偏磷酸镁、碳酸锂、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锶、碳酸钡、硫酸钙和硫酸钡, 以提高PTFE的润滑特性。
权利要求
一种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中,包括钢背层和树脂滑动层的圆筒轴承通过间隙可转动地支承轴,其中,启动时的所述树脂滑动层的厚度L(mm)设定在如下范围C1×0.025/{(T2-T1)×α}≤L≤C1×0.20/{(T2-T1)×α}其中,C1(mm)为正常运行时所述轴承滑动表面和所述轴表面之间的间隙,T2(K)为轴承正常运行时的轴承温度,T1(K)为轴承启动时的轴承温度,以及α(K-1)为所述树脂滑动层的树脂成分的热膨胀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金属烧结层形 成在所述钢背层上,而所述树脂滑动层涂覆在所述多孔金属烧结层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滑动层使 用的树脂的热膨胀系数是所述轴材料热膨胀系数的20倍以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滑动层使 用的树脂的热膨胀系数是所述轴材料热膨胀系数的20倍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滑动层的 树脂成分由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构成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滑动层的 树脂成分由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构成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滑动层的 树脂成分由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构成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滑动层的 树脂成分由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构成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苯并咪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40%(重量 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内。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40%(重量 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内。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40%(重量 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内。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40%(重量 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内。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40%(重量 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内。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40%(重量 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内。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40%(重量 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内。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40%(重量 计)的固体润滑剂被包含在所述树脂滑动层内。
17.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固体润滑剂由以下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组成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石墨和聚四氟乙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体润滑剂中含有所述聚四氟乙烯的情形中,所述固体润滑剂中还包括0.1至15% (重量计) 的选 自以下的至少一个化合物磷酸钙、磷酸钡、磷酸镁、磷酸锂、磷酸三锂、磷酸三钙、磷酸氢钙 或脱水磷酸氢钙、磷酸氢镁或脱水磷酸氢镁、焦磷酸钙、焦磷酸镁、偏磷酸锂、偏磷酸钙、偏 磷酸镁、碳酸锂、碳酸镁、碳酸钙、碳酸锶、碳酸钡、硫酸钙和硫酸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制冷机中压缩机的轴承装置,其可在启动时放大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间隙,而在制冷机的压缩机正常运行时使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之间的间隙变窄。树脂滑动层的厚度设置成这样启动时轴承的间隙变得相对大于正常运行时的轴承间隙,增大的范围在大于或等于2.5%和小于或等于20%之内。因此,由于轴承间隙在启动时变得较大,相对于正常运行时,增大的范围在大于或等于2.5%和小于或等于20%之间,而在正常运行时变窄轴承间隙,以防止因曲轴的轴线挠曲引起的制冷机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下降,可防止轴承滑动表面和曲轴表面彼此直接接触。
文档编号F16C33/20GK101839282SQ201010147258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岩田英树 申请人:大同金属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