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184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
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输出轴为悬臂结构,输出机构中各柱销互不联系,受 力很不均勻,导致强度和刚度较弱,影响了承载能力和工作寿命;针齿壳和机壳固联,无过 载保护装置;此外,目前使用的ZD6系列转辙机,减速器输入轴与电机轴采用渐开线齿轮传 动,两轴轴线不同轴,整机采用两级减速,结构复杂,体积大;同时,输出轴支撑轴承缺少轴 向定位结构,不能承受轴向力,同时轴向定位不可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 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输出机构强度与刚度好,并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 星减速器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 速器装置由左、右压盖1、15,均载盘支撑轴承2,端盖3,均载盘4,针齿壳5,针齿套6,针齿 销7,左、右摆线轮8、9,机壳10,固定架11,柱销套12,柱销13,输出轴支撑轴承14、17,输出 轴16,输入轴支撑轴承18、20,夹板轴19,输入轴21,双偏心轴承22,左、右夹板25、23,螺栓 24,支撑垫26,弹簧27,弹簧垫28和加厚螺母29组成,其特征在于,均载盘4通过均载盘支 撑轴承2支撑在机壳端盖3上,输出轴16由输出轴支撑轴承14、17两端支撑,输出轴支撑 轴承14和17的外径不同,使输出机构轴向方便定位;输入轴21由输入轴支撑轴承18、20 支撑,右端支撑于输出轴16中心孔内表面,左端支撑于均载盘4中心孔内表面,输入轴21 回转时采用键联带动双偏心轴承22使两片相位差180°的左、右摆线轮8、9作行星运动,左 摆线轮8与右摆线轮9的中心圆内表面作为双偏心轴承22的轴承外圈使用;柱销13左端 与载盘4联为一体,采用间隙配合,以便于整机的安装和拆卸,柱销13右端与输出轴16采 用过盈配合,使传动更加平稳;机壳10圆柱内表面与针齿壳5圆柱外表面之间为动配合,可 以相对转动,针齿壳5在机壳10中的固定是依靠左夹板25和右夹板23的夹紧力实现,而 该夹紧力的大小可通过弹簧27的压紧力来调整,弹簧27套在头部嵌于固定架11中的尾部 拧有加厚螺母29的螺栓24上,当外载力矩超过由弹簧27夹紧力所产生的夹持力矩时,针 齿壳5圆柱外表面在机壳10圆柱内表面上打滑,从而实现过载保护作用。柱销13与柱销套12相配,均布于均载盘4和输出轴16上,数量为8_12个。针齿销7和针齿套6相配,数量为16-20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均载盘的使用,使输出机构中各柱销受力趋于均勻。输 出轴由悬臂支撑变为两端支撑,使整个输出机构的强度与刚度均显著提高。针齿壳与机壳 之间由直接固定变为圆柱面动配合,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此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传动比范围大、寿命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的主视图。图中1、左压盖,2、均载盘支撑轴承,3、端盖,4、均载盘,5、针齿壳,6、针齿套,7、 针齿销,8、左摆线轮,9、右摆线轮,10、机壳,11、固定架,12、柱销套,13、柱销,14、输出轴支 撑轴承,15、右压盖,16、输出轴,17、输出轴支撑轴承,18、输入轴支撑轴承,19、夹板轴,20、 输入轴支撑轴承,21、输入轴,22、双偏心轴承,23、右夹板,24、螺栓,25、左夹板,26、支撑垫, 27、弹簧,28、弹簧垫,29、加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由左、右压盖1、15,均 载盘支撑轴承2,端盖3,均载盘4,针齿壳5,针齿套6,针齿销7,左、右摆线轮8、9,机壳10, 固定架11,柱销套12,柱销13,输出轴支撑轴承14、17,输出轴16,输入轴支撑轴承18、20, 夹板轴19,输入轴21,双偏心轴承22,左、右夹板25、23,螺栓24,支撑垫26,弹簧27,弹簧 垫28和加厚螺母29组成,其特征在于,均载盘4通过均载盘支撑轴承2支撑在机壳端盖3 上,输出轴16由输出轴支撑轴承14、17两端支撑,输出轴支撑轴承14和17的外径不同,使 输出机构轴向方便定位;输入轴21由输入轴支撑轴承18、20支撑,右端支撑于输出轴16中 心孔内表面,左端支撑于均载盘4中心孔内表面,输入轴21回转时采用键联带动双偏心轴 承22使两片相位差180°的左、右摆线轮8、9作行星运动,左摆线轮8与右摆线轮9的中心 圆内表面作为双偏心轴承22的轴承外圈使用;柱销13左端与均载盘4联为一体,采用间隙 配合,以便于整机的安装和拆卸,柱销13右端与输出轴16采用过盈配合,使传动更加平稳; 机壳10圆柱内表面与针齿壳5圆柱外表面之间为动配合,可以相对转动,针齿壳5与机壳 10的固定是依靠左夹板25和右夹板23的夹紧力实现的,而该夹紧力的大小可通过调整弹 簧27的伸缩量来完成,弹簧27套在头部嵌于固定架11中的尾部拧有加厚螺母29的螺栓 24上,当外载工作力矩超过由弹簧27夹紧力所产生的夹持力矩时,针齿壳5圆柱外表面在 机壳10圆柱内表面中打滑,从而起到过载保护作用。左夹板25、右夹板23与针齿壳5之间 安装有摩擦带,摩擦带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左、右夹板上,以增大夹持作用时的摩擦力。柱 销13与柱销套12相配,均布于均载盘4和输出轴16上,数量为8-12个。针齿销7和针齿 套6相配,数量为16-20个。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输入轴21由两个滚动轴承18、20支撑,右端 支撑于输出轴16中心孔内表面,左端支撑于均载盘4中心孔内表面。输入轴21回转时,通 过双偏心轴承22使两片相位差180°的左、右摆线轮8、9作行星运动。当输入轴21顺时针 回转时,左、右摆线轮8、9的中心线也作顺时针的公转,同时由于左、右摆线轮8、9的轮齿受 被左夹板25和右夹板23夹紧而不能转动的针齿壳5上针齿销6的约束,必然会产生逆时 针方向的自转后,通过柱销套12与柱销13带动输出轴16进行动力的输出。所有柱销13 左端均被均载盘4联为一体,而均载盘4通过均载盘支撑轴承2支撑在机壳端盖3上,使得该输出机构的强度与刚度均显著提高。机壳10圆柱内表面与针齿壳5圆柱外表面之间为 动配合,可以相对转动,针齿壳5的固定是依靠左夹板25和右夹板23的夹紧力实现的,而 该夹紧 力的大小可通过弹簧27的压紧量来调整,弹簧27套在头部嵌于固定架11中的尾部 拧有加厚螺母29的螺栓24上,当外载力矩超过由弹簧27夹紧力所产生的夹持力矩时,针 齿壳5圆柱外表面在机壳10圆柱内表面中打滑,从而起到过载保护作用;另外,在机壳内表 面留有宽20mm,深Imm的环形槽,可以通过固定架上的螺钉安装孔添加润滑油,当针齿壳外 表面在机壳内表面上打滑时,可以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提高过载保护能力。
权利要求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由左、右压盖(1)、(15),均载盘支撑轴承(2),端盖(3),均载盘(4),针齿壳(5),针齿套(6),针齿销(7),左、右摆线轮(8)、(9),机壳(10),固定架(11),柱销套(12),柱销(13),输出轴支撑轴承(14)、(17),输出轴(16),输入轴支撑轴承(18)、(20),夹板轴(19),输入轴(21),双偏心轴承(22),左、右夹板(25)、(23),螺栓(24),支撑垫(26),弹簧(27),弹簧垫(28)和加厚螺母(29)组成,其特征在于,均载盘(4)通过均载盘支撑轴承(2)支撑在机壳端盖(3)上,输出轴(16)由输出轴支撑轴承(14)、(17)两端支撑,输出轴支撑轴承(14)和(17)的外径不同;输入轴(21)由输入轴支撑轴承(18)、(20)支撑,右端支撑于输出轴(16)内中心孔表面,左端支撑于均载盘(4)内中心孔表面;输入轴(21)回转时,通过双偏心轴承(22)使两片相位差180°的左、右摆线轮(8)、(9)作行星运动,左摆线轮(8)与右摆线轮(9)的中心圆内表面作为双偏心轴承(22)的轴承外圈;柱销(13)左端与载盘(4)联为一体,采用间隙配合,柱销(13)右端与输出轴(16)采用过盈配合;机壳(10)圆柱内表面与针齿壳(5)圆柱外表面之间为动配合,可以相对转动,针齿壳(5)的固定是依靠左夹板(25)和右夹板(23)的夹紧力,而该夹紧力的大小可通过弹簧(27)的压紧力来调整,弹簧(27)套在头部嵌于固定架(11)中的尾部拧有加厚螺母(29)的螺栓(24)上,当外载力矩超过由弹簧(27)夹紧力所产生的夹持力矩时,针齿壳(5)圆柱外表面在机壳(10)圆柱内表面中打滑从而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柱销 (13)与柱销套(12)相配,均布于均载盘(4)和输出轴(16)上,数量为8-12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针齿销 (7)和针齿套(6)相配,数量为16-20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转辙机用针摆行星减速器装置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均载盘,针齿壳,左、右摆线轮,柱销,输入、输出轴,支撑轴承,双偏心轴承等,均载盘通过轴承支撑在机壳端盖上,输出轴由两外径不同的轴承两端支撑;输入轴右端支撑于输出轴中心孔内表面,左端支撑于均载盘中心孔内表面,输入轴回转时,通过双偏心轴承使两片相位差180°的左、右摆线轮作行星运动。均载盘的使用,使输出机构中各柱销受力趋于均匀。输出轴由悬臂支撑变为两端支撑,使整个输出机构的强度与刚度均显著提高。针齿壳与机壳之间由直接固定变为圆柱面动配合,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寿命长。
文档编号F16H1/28GK201772027SQ20102052759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何卫东, 何家林, 卢琪, 李力行, 李 杰, 陈晓云, 鲍君华 申请人:大连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