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结构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561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结构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特殊介质输送的管道。
背景技术
海洋特殊介质(油、气等)传统的输送方式是采用钢质管道,有单层管和双层管, 单层管通常用于输气或水,因此钢管结构相对简单。而双层管分为内管和外管,两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填充保温材料,以降低原油温度的损耗,保证原油的流动性能。由于钢管分段,在海上施工时需要进行对接,因而整条管线的连接点数量很多,施工工艺复杂、工期也长。另外,由于输送介质的特殊性,钢管在抗腐蚀方面较弱,给施工及后期的维修带来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由于传统钢管施工费用较高,并受施工船档期的影响较大,相对于复合软管的安装其占用的施工资源也多,工期也长;因此为了使油田能按时投产或尽快恢复生产,则会采用复合软管代替传统钢管,且复合软管自身也具有接头少、施工费用低、施工速度快等诸多优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浅海小口径钢带复合软管是一种由高分子聚合物和金属带复合而成的,由内衬层、金属增强层、隔离层、金属保护层和非金属保护层组成。内衬层、隔离层和非金属保护层是高分子聚合物经连续挤出成型。金属增强层和金属保护层是由金属带经多层螺旋缠绕而成,金属增强层相对管轴线以79. 5度至80. 5度之间的缠绕角度进行包覆;金属增强层为6层结构,其中1、2层钢带缠绕内衬层后,3、4层钢带沿与1、2层钢带相反的方向缠绕,3、4层被塑带缠绕,缠绕方向与3、4层钢带方向一致,缠绕角度相对管线为78度至79度之间,塑带上道边与下道边重叠约三分之一, 5、6层钢带与塑带层缠绕方向相反,最后一层塑带缠绕,方向与5、6层方向一致。金属保护层为2层结构,1、2层钢带相对管轴线以79. 5度至80. 5度之间的缠绕角度对隔离层进行包覆,1、2层钢带完成缠绕后,再缠绕一层塑带,缠绕方向与1、2层钢带缠绕方向一致,缠绕角度相对管线为78度至79度之间,塑带上道边与下道边重叠约三分之一,金属保护层将完全覆盖在隔离层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钢管的腐蚀问题,而且可根据施工要求加工成连续管线,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由于节点众多给施工及后期维修带来的困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复合软管的内衬层;图2显示了复合软管的金属增强层;图3显示了复合软管的隔离层;[0010]图4显示了复合软管的金属保护层;图5显示了复合软管的非金属保护层。其中1-内衬层;2-金属增强层;3-隔离层;4-金属保护层;5-非金属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复合软管由五层组成,以下将从内向外对复合软管各层进行一下说明。
图1中,内衬层1起到了防腐蚀、防渗漏的作用,内衬层1被金属增强层2覆盖,金属增强层2相对管轴线以79. 5度至80. 5度之间的缠绕角度进行包覆,目前设计的缠绕金属增强层2层数为6层,金属增强层2为复合软管提供轴向和环向的强度,承受管道内压和外压,金属增强层2将完全覆盖内衬层表面。图2中,金属增强层2为6层结构,其中1、2层钢带缠绕内衬层后,3、4层钢带沿与1、2层钢带相反的方向缠绕,由于反向,3、4层钢带提供了与1、2层钢带引起的扭矩相反的扭矩,从而使得内衬层保持扭矩平衡状态。当3、4层缠绕完后,则用塑带对3、4层进行缠绕,缠绕方向与3、4层钢带方向一致,而缠绕角度相对管线为78度至79度之间,塑带上道边与下道边重叠约三分之一。完成塑带缠绕后,5、6层钢带与塑带层相反方向缠绕。最后再缠绕一层塑带,方向与5、6层方向一致,即完成金属增强层2缠绕。图3中,金属增强层2缠绕完后,一定厚度的隔离层3将金属增强层2完全覆盖。 该层为内衬层提供了保护,并且起到固定金属增强层2的作用,防止金属增强层2和金属保护层4之间的摩擦。图4中,金属保护层4为2层结构,1、2层钢带相对管轴线以79. 5度至80. 5度之间的缠绕角度对隔离层进行包覆,1、2层钢带缠绕完成后,再缠绕一层塑带,缠绕方向与1、 2层钢带缠绕方向一致,缠绕角度相对管线为78度至79度之间,塑带上道边与下道边重叠约三分之一。金属保护层4将完全覆盖在隔离层表面,从而对复合软管起到了防冲击、防磨损、防外压和增加配重的作用。图5中,金属保护层4缠绕完成后,一定厚度的非金属保护层5将金属保护层4完全覆盖。该层为复合软管的最外层也是外管层,外管层可加入色母,从而使复合软管具有各种颜色。该层不仅对复合软管起到了防腐蚀作用,而且还起到了固定金属保护层4的作用。如果介质是油时,需在复合软管结构层中增加保温层,保温层可以在金属增强层2 和隔离层3之间或在金属保护层4和非金属保护层5之间缠绕,保温层可由泡沫或保温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结构构造,其特征是复合软管制造的结构构造由内衬层、金属增强层、隔离层、金属保护层、非金属保护层组成,其中内衬层被金属增强层覆盖,金属增强层相对管轴线以79. 5度至80. 5度之间的缠绕角度进行包覆;金属增强层为6层结构,其中1、2层钢带缠绕内衬层后,3、4层钢带沿与1、2层钢带相反的方向缠绕,3、 4层被塑带缠绕,缠绕方向与3、4层钢带方向一致,缠绕角度相对管线为78度至79度之间, 塑带上道边与下道边重叠约三分之一,5、6层钢带与塑带层缠绕方向相反,最后一层塑带缠绕,方向与5、6层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结构构造,其特征在于金属保护层为2层结构,1、2层钢带相对管轴线以79. 5度至80. 5度之间的缠绕角度对隔离层进行包覆,1、2层钢带完成缠绕后,再缠绕一层塑带,缠绕方向与1、2层钢带缠绕方向一致,缠绕角度相对管线为78度至79度之间,塑带上道边与下道边重叠约三分之一,金属保护层将完全覆盖在隔离层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结构构造,其特征在于金属保护层缠绕完成后,非金属保护层将金属保护层完全覆盖,该层为复合软管的最外层也是外管层。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浅海小口径钢带塑料复合软管结构构造,该复合软管由内衬层(1)、金属增强层(2)、隔离层(3)、金属保护层(4)和非金属保护层(5)组成。内衬层、隔离层和非金属保护层是高分子聚合物经连续挤出成型。金属增强层和金属保护层是由金属带经多层螺旋缠绕而成,缠绕的方式是两层之间金属带同方向的叠加缠绕或正反向的交叉缠绕。另外,在不改变复合软管原有制造工艺和方法下,可以将目前设计的五层结构改成更多层的结构,使其达到较高压力输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钢管的腐蚀问题,而且可根据施工要求加工成连续管线,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由于节点众多给施工及后期维修带来的困难。
文档编号F16L11/00GK202118398SQ20112011992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王翎羽, 裴整社 申请人: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