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392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支撑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外部支撑架。
背景技术
一般木工机械入、出料所使用的板材支撑架,多采用固定式的架构,并设置于机器旁侧提供进料作业或是出料作业使用。传统固定式的支撑架优点在于组装简单,且因为多数厂商皆有制作所以容易取得。不过,时至今日,因为原物料价格上涨以及土地价格上涨的因素,造成传统固定式支撑架的制造成本上升,此外,固定式支撑架占有固定的空间在使用上无法依照需求调整,容易造成厂房土地的占用和动线规划的困难度增加,不经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部支撑架,其可以针对板材调整支撑架的大小,并且可以借由收折减少所占据的面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外部支撑架,包含有一第一悬臂;一第二悬臂,借由一第一枢轴与该第一悬臂枢接;一第一限位杆,固接该第一枢轴上; 一第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座、一第一摆臂和一第二摆臂,该第一滑座沿着该第一限位杆滑动且位于该第一悬臂和该第二悬臂之间,该第一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一悬臂,该第二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二悬臂;以及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一滑座,限制该第一滑座与该第一限位杆相对移动。基于相同的实用新型精神,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外部支撑架,包含有一第一悬臂;一第二悬臂,借由一第一枢轴与该第一悬臂枢接;一第一限位杆,固接该第一枢轴上; 一第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座、一第一摆臂和一第二摆臂,该第一滑座沿着该第一限位杆滑动且位于该第一悬臂和该第二悬臂之间,该第一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一悬臂,该第二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二悬臂;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一滑座,限制该第一滑座与该第一限位杆相对移动;一第三悬臂;一第四悬臂,借由一第二枢轴与该第三悬臂枢接;一第二限位杆,固接该第二枢轴上;一第二摆动件,具有一第二滑座、 一第三摆臂和一第四摆臂,该第二滑座沿着该第二限位杆滑动且位于该第三悬臂和该第四悬臂之间,该第三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二滑座和该第三悬臂,该第四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二滑座和该第四悬臂;以及一调整套筒,两端分别套设该第一限位杆和该第二限位杆, 该调整套筒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定位件,各该第二定位件分别限制该调整套筒与该第一限位杆以及该第二限位杆之间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部支撑架,借由改变该第一摆动件的第一滑座与该第一限位杆的相对位置,可以针对板材调整支撑架的大小,并且,因为该第一悬臂和该第二悬臂可以收折,故可以借由收折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支撑架所占据的面积。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相互转动;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收折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及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相互转动;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及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相互转动;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收折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及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以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之间的夹角,与第三悬臂和第四悬臂之间的夹角不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及特点所在,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部支撑架主要包含有一第一悬臂 11、一第二悬臂12、一第一限位杆13、一第一摆动件14和一第一定位件15。该第一悬臂1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枢接于一机器80 —侧。该第二悬臂12,借由一第一枢轴16与该第一悬臂11枢接,因此该第二悬臂12可以相对该第一悬臂11枢转。该第一限位杆13,固接该第一枢轴16上。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枢轴16径向具有一固定孔161,该固定孔161通过该第一枢轴16轴心,该第一限位杆13插设于该固定孔161内。另外,有一固定件17 (图中未示),从该第一枢轴16轴心穿入该第一枢轴16且穿过该固定孔161及该第一限位杆13。该第一摆动件14,具有一第一滑座141、一第一摆臂142和一第二摆臂143,该第一滑座141沿着该第一限位杆13滑动且位于该第一悬臂11和该第二悬臂12之间,该第一摆臂142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141和该第一悬臂11,该第二摆臂143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141和该第二悬臂1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须特别说明的是,该第一滑座141还具有一贯孔144,该第一滑座141以该第一限位杆13穿过该贯孔144的方式,使得该第一滑座 141沿着该第一限位杆13滑动。该第一定位件15,设置于该第一滑座141,限制该第一滑座141与该第一限位杆13 相对移动。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件15为螺栓,螺设于该第一滑座141且伸入该贯孔144,进而压掣该第一限位杆13,达成限制该第一滑座141与该第一限位杆13相对移动的功能。[0024]接下来,介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悬臂式外部支架的使用方式。如图3所示,使用者欲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部支撑架调整为最大的情况,将该第一悬臂11和该第二悬臂12相互转动至朝该机器80外,此时该第一滑座141会沿着该第一限位杆13滑移至一展开位置。此时,若是要维持该第一悬臂11和该第二悬臂12的相对位置,使用者运用该第一定位件15限制该第一滑座141与该第一限位杆13之间的相对位移,即可维持本较佳实施例为最大的情况。之后,如图4所示,若是要收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部支撑架,则松开该第一定位件15,使得该第一滑座141可以沿着该第一限位杆13相对移动,随后转动该第一悬臂11 和该第二悬臂12闭合于该机器80旁,且该第一滑座141会沿着该第一限位杆13滑移至一收折位置,达成收折本较佳实施例的目的。再来,如图5至图6所示,介绍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更多出一第三悬臂21、一第四悬臂22、一第二限位杆23、一第二摆动件24和一调整套筒31。该第三悬臂2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与前实施例中该第一悬臂11同样地枢接于该机器80。该第四悬臂22,借由一第二枢轴25与该第三悬臂21枢接,因此该第四悬臂22可以相对该第三悬臂21枢转。该第二限位杆23,固接该第二枢轴25上。该第二摆动件24,具有一第二滑座241、一第三摆臂242和一第四摆臂243,该第二滑座241沿着该第二限位杆23滑动,该第三摆臂242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二滑座241和该第三悬臂21,该第四摆臂243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二滑座241和该第四悬臂22。该第二滑座 241还具有一贯孔244,该第二滑座241系以该第二限位杆23穿过该贯孔244的方式,使得该第二滑座241沿着该第二限位杆23移动。该调整套筒31,两端分别套设该第一限位杆13和该第二限位杆23,该调整套筒31 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定位件32,各该第二定位件32分别限制该调整套筒31与该第一限位杆13以及该第二限位杆23之间相对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较佳实施例还具有一第三定位件33,设置于该第二滑座241,限制该第二滑座241与该第二限位杆23相对移动。此外,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三定位件 33为螺栓,螺设于该第二滑座241且伸入该贯孔244,进而压掣该第二限位杆23,达成限制该第二滑座241与该第二限位杆23相对移动的功能。接着介绍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式。请参阅图7至图8所示,使用者欲将本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外部支撑架调整为最大的情况时,将该第一悬臂11和该第二悬臂12,以及该第三悬臂21和该第四悬臂22 转动至朝该机器80外。此时,使用者运用该第一定位件15限制该第一滑座141与该第一限位杆13之间的相对位移,以及运用该第三定位件33限制该第二滑座241与该第二限位杆23之间的相对位移,即可维持本较佳实施例为最大的情况。须特别说明的是,若要保持该第一悬臂11和该第二悬臂12,与该第三悬臂21和该第四悬臂22之间的距离,使用各该第二定位件32分别限制该调整套筒31与该第一限位杆13以及该第二限位杆23之间相对移动即可。[0036]请参阅图9所示,若是要收折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外部支撑架, 则松开该第一定位件15和第三定位件33 (图中未示),使得该第一滑座141可以沿着该第一限位杆13相对移动,该第二滑座241可以沿着该第二限位杆23相对移动,随后转动该第一悬臂11和该第二悬臂12闭合,以及该第三悬臂21和该第四悬臂22闭合,达成收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需特别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0所示,事实上使用者只需分别使用该第一定位件15 和该第三定位件33,即可固定该第一悬臂11和该第二悬臂12之间的夹角,与该第三悬臂 21和该第四悬臂22之间的夹角,且前述两者夹角可以不同,如图显示。借由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和第二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部支撑架可以确实地针对板材调整支撑架的大小,并且可以借由收折减少外部支撑架所占据的面积。
权利要求1.一种外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悬臂;一第二悬臂,借由一第一枢轴与该第一悬臂枢接; 一第一限位杆,固接该第一枢轴上;一第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座、一第一摆臂和一第二摆臂,该第一滑座沿着该第一限位杆滑动且位于该第一悬臂和该第二悬臂之间,该第一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一悬臂,该第二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二悬臂;以及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一滑座,限制该第一滑座与该第一限位杆相对移动。
2.一种外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悬臂;一第二悬臂,借由一第一枢轴与该第一悬臂枢接; 一第一限位杆,固接该第一枢轴上;一第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座、一第一摆臂和一第二摆臂,该第一滑座沿着该第一限位杆滑动且位于该第一悬臂和该第二悬臂之间,该第一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一悬臂,该第二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二悬臂;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一滑座,限制该第一滑座与该第一限位杆相对移动;一第三悬臂;一第四悬臂,借由一第二枢轴与该第三悬臂枢接; 一第二限位杆,固接该第二枢轴上;一第二摆动件,具有一第二滑座、一第三摆臂和一第四摆臂,该第二滑座沿着该第二限位杆滑动且位于该第三悬臂和该第四悬臂之间,该第三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二滑座和该第三悬臂,该第四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二滑座和该第四悬臂;以及一调整套筒,两端分别套设该第一限位杆和该第二限位杆,该调整套筒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定位件,各第二定位件分别限制该调整套筒与该第一限位杆以及该第二限位杆之间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轴径向具有一固定孔,该固定孔通过该第一枢轴轴心,该第一限位杆插设于该固定孔内;一固定件,从该第一枢轴轴心穿入该第一枢轴且穿过该固定孔及该第一限位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座还具有一贯孔,该第一滑座以该第一限位杆穿过该贯孔的方式,使得该第一滑座沿着该第一限位杆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为螺栓,螺设于该第一滑座且伸入该贯孔,进而压掣该第一限位杆,达成限制该第一滑座与该第一限位杆相对移动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一第三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二滑座,限制该第二滑座与该第二限位杆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定位件为螺栓,螺设于该第二滑座且伸入该贯孔,进而压掣该第二限位杆,达成限制该第二滑座与该第二限位杆相对移动的功能。
专利摘要一种外部支撑架,包含有一第一悬臂;一第二悬臂,借由一第一枢轴与该第一悬臂枢接;一第一限位杆,固接于该第一枢轴上;一第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滑座、一第一摆臂和一第二摆臂,该第一滑座沿着该第一限位杆滑动且位于该第一悬臂和该第二悬臂之间,该第一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一悬臂,该第二摆臂两端分别枢接该第一滑座和该第二悬臂;以及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一滑座,限制该第一滑座与该第一限位杆相对移动。针对板材调整支撑架的大小,并且可以收折支撑架来减少所占据的面积。
文档编号F16M13/02GK202176893SQ201120276519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张仁文 申请人:张仁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