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箱的蜗杆轴承受力分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345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蜗轮箱的蜗杆轴承受力分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蜗轮箱的蜗杆轴承受力分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蜗轮箱包括箱体、箱盖、蜗轮、蜗杆、蜗杆轴承、手轮、限位螺钉、蜗杆前后盖。在使用时,旋转手轮,带动蜗杆旋转,通过蜗轮蜗杆副将蜗杆的旋转转换为蜗轮的旋转,蜗轮带动阀杆,从而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现有的蜗杆轴承结构如图3所示,蜗杆两端各设有一个圆锥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图4所示蜗杆两端各设有一个圆锥滚子轴承。由于蜗轮蜗杆副会使蜗杆产生很大的轴向力F,由于圆锥滚子轴承得可分离性,并且锥角都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和内圈、外圈之间的正压力明显大于轴向力,在润滑不变的情况下,滚子和内圈、外圈之间的摩擦力的值必然也会比较大,从而降低了蜗轮箱的机械效率,即在输出力矩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输入力矩。如果输入端采用电动执行器,势必会增大电机功率,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机械效率高的蜗轮箱的蜗杆轴承受力分担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蜗杆两端与前盖形成的空间由内向外分别设有深沟球轴承和衬套,所述蜗杆与衬套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推力轴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机械效率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图。图3、图4为现有技术的两种不同结构形式。图中I为前盖、2为衬套、3为推力轴承、4为深沟球轴承、5为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蜗杆两端与前盖I所形成的空间,由内向外分别设有深沟球轴承4和衬套2,所述蜗杆5与衬套2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推力轴承3。在蜗轮箱工作时,蜗杆5产生轴向力,由于深沟球轴承4外圈被衬套2轴向固定,内圈沿轴向微移,当内圈碰到推力轴承3并停止微移时,推力轴承3开始承受蜗杆5产生的轴向力,从而实现了蜗杆5产生轴向力的分担。
权利要求1.一种蜗轮箱的蜗杆轴承受力分担结构,其特征在于,蜗杆两端与前盖形成的空间由内向外分别设有深沟球轴承和衬套,所述蜗杆与衬套形成的环形 空间内设有推力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轮箱的蜗杆轴承受力分担结构,属于阀门驱动技术领域。蜗杆两端与前盖形成的空间由内向外分别设有深沟球轴承和衬套,所述蜗杆与衬套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有推力轴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机械效率高。
文档编号F16H57/039GK202360716SQ20112046043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董侠均 申请人:江苏络科阀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